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954157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20 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很大变化。(2)1956 年初, 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已开始。(3)为了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2提出: 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3内容:艺术问题上 ,学术问题上 。4特点:既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 的方针。5成就(1)领域: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2)代表:老舍的 ,郭沫若的蔡文姬 ,杨沫的青春之歌 。(3)意义: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6影响: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1)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

2、 的到来。(2)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是 问题。2表现(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的批判。小说: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寓言诗:艾青的蝉的歌 。昆曲:李慧娘 。电影:北国江南 、 早春二月 。(2)一些作者被划为 “右派”或 。3影响(1)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三、文艺的春天21原因(1) “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 路线。(2)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 。(3)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和 。(4)强调坚持贯彻 方针。(5)中共中央提出加强以 “五讲” 、 “四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2表现(

3、1)表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 、 。(2)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3)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3发展:21 世纪以来,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K 知识参考答案三大改造 1956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长期性 茶馆 “文化大革命” 阶级斗争 “反动学术权威” 极“左” 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服务 “双百 ” “反思文学 ” “伤痕文学”3正确认识“双百”方针1时代背景:“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2基本精神: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

4、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3受挫原因:“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影响。4科学贯彻:如果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将学术问题、文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主要功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同党的文艺和学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以及党在科学文化领域的其他重要方针一起,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20172018 学年江苏省如皋市高二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1965 年 6 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

5、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A “百花齐放”的主张B “百家争鸣”的方针C “拨乱反正”的观点D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答案】B4【名师点睛】 “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即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即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双百”方针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

6、术论争;同时,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各项事业,包括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比较“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不同1背景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同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

7、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内涵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学派就其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政”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3意义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体现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5本方针,也是党领导

8、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双百”方针的实质、提出的意义及经验教训1实质(1) “双百”方针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2)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3) “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4)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的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2提出的意义(1)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和政治对学术文化领域不

9、恰当的干预,指明了发展科学文化的正确道路。(2)正确反映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双百”方针提出后的几十年历史反复证明:每当坚持并正确贯彻“双百”方针,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获得繁荣发展;而每当“双百”方针不被尊重,受到损害甚至被践踏,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3)体现了发展科学文化所必需的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这种民主作风和民主领导方法对于促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3 “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1)大量事实证明,在“双百”方针贯彻较好的时候,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就会发展;反之,就会出现倒退。(2) “双百”方

10、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方针。(3)必须正确处理科学与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和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其中,正确处理科学与文学艺术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20172018 学年山东省历城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调研)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6“红色的嫩芽” ,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队员多来自草原农牧民,一专多能,由于他们的节目灵活新颖、贴近生活,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60 年来广受草原人民喜爱。2007 年 11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

11、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勉励他们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B政治协商是民族自治区运行的基本原则C “双百方针”有利于民族文艺的发展D少数民族行使了完全的自治权【答案】C11955 年, 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快乐,显然把生活简单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 ”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A “左”倾错误严重摧残文艺发展B艺术家深入理解“双百”方针C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

12、会建设精神7D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21956 年 4 月 18 日,在一份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一位党干部谈他们国内遗传学家对过去强制推行李森科学派的反映材料上,毛泽东批示“此件值得注意” 。不久,针对此类问题,我党明确提出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百花齐放”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百家争鸣”方针31956 年以后,诗歌不再仅仅表现重大题材,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的作品开始增多,诗的主题也不断深化。一些诗人面对现实,大胆探索,对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给予揭示,对一些社会人生问题给予积极的思考。这段描述说明A新旧创作理念存在冲突B国家经济建设进入高潮C当时艺术氛围相对自由D社会上出现

13、“左”倾思潮41949 年 6 月 16 日,作为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的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右上角的报头是自上而下的四个黑顿顿的颜体楷书,由民盟副主席兼任社长的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后来,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 ,1958 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红彤彤、似有欧体风格的行楷;1967 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报头的替换体现了A “双百”方针的贯彻与落实B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C “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D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5宋德金在: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中介绍:“从 1979 年起, 历史研究开始实现向学术刊物回归开拓研究领域,借鉴国外史学研究成果,倡导社会史研究出现了前所

14、未有的活跃局面。 ”这是因为我党A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B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6著名作家张贤亮说:“勇气,这是 1980 年代最可贵的东西。 ”他本人更是凭着勇气在这个被他形容为“不断突破禁区”的时代爆发。他是中国 1980 年代作家群中第一个写饥饿、8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作家。材料反映的是A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流行B改革开放让社会焕发出活力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文学D “左”倾错误的影响已经消失120 世纪 80 年代,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 “文化与世界从书” 、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20 世纪文库” 、 “外国研

15、究中国从书” 、 “走向未来从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C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D表明中国学术界已全盘西化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冰心的一生,正是中华民族从苦难中前行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经历了文革劫难的冰心,非但没紧跟许多作家批判文革、反思人性的浪潮,反而把文学与政治逐渐分开,立足于人生对爱的渴求,以人格魅力引人入胜,渲染浓郁的友爱人情,展示社会生活中一个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可敬可佩而又可爱可亲的人。冰心在她的回忆与写作中,表现出了一种坦然与豁

16、达,将笔锋转回了对生命历程的回顾和对人性美好的塑造。结合材料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1 【答案】C92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956 年 4 月 18 日” “遗传学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此类问题,我党在 1956 年在科技界明确提出“百家争鸣”的方针,故 D 项正确;A 项是外交政策;C 项改革开放以后提出;B 项是针对文艺界提出的。3 【答案】C【解析】根据“1956 年以后,诗歌不再仅仅表现重大题材,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的作品开始增多” ,根据所学

17、,1956 年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艺术氛围相对自由,促进了文艺的繁荣,C 正确;A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 与材料无关,排除;D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4 【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光明日报的报头随着“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出现,在不断的变化,这说明了“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故 C 正确;材料说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贯彻与落实,故 A 错误;材料和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无关,故 B、D 错误。5 【答案】B【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展现了 1979 年之后我国学术研究的活跃发展,而“双百”方针是指导科技和文艺工作的方针,据此判断

18、B 项正确;A、C、D 三项都是发展经济和推广科学的方针,予以排除。6 【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文学创作、使整个社会都焕发出了活力,即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问题,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1985 年,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已经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101 【答案】C2 【答案】示例:改革开放的时代变革再次给冰心文学带来写作的春天。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解放,实事求是,推动了文学回归本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拨乱反正、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促进了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使文学焕发了生机;对外开放,世界各种思潮涌入,推动了个性解放和人性升华。总之,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铸就冰心的坦然与豁达,将文学转向对人性美好的塑造。【解析】从材料“经历了文革劫难的冰心展示社会生活中一个个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可敬可佩而又可爱可亲的人表现出了一种坦然与豁达,将笔锋转回了对生命历程的回顾和对人性美好的塑造”中归纳出观点;然后结合改革开放后的相关史实分析观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