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3 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第课时 提能增分检测卷一、选择题1经 X 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 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解析:选 A 白花植株的出现是由于 X 射线照射引起的基因突变,不一定有利于生存,A 错误;X 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 正确;应用杂交实验,通过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C 正确;白花植株自交后代若有白
2、花后代,可确定为可遗传变异,否则为不可遗传变异,D 正确。2正常果蝇(二倍体)体细胞中含 8 条染色体。一只雌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中 X 染色体、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所示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图示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该卵原细胞可能产生正常卵细胞D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含有 6 个 DNA 分子解析:选 D 图中显示一条 X 染色体移接到一条号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变异后染色体数目减少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该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时,新染色体同时与 X 染色体、号染色体联会,若后期 X 染色体、号染色体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则能够产生正常卵细胞。该卵
3、原细胞形成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含有 14 个 DNA 分子。3某大型封闭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30%,Aa 占 60%(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则( )A自交三代后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自交三代后种群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D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2解析:选 C 由于此种群是大型封闭种群(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所以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A、B 错误;自交若干代,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后代则同时形成等量 AA、aa,因此 A 基因频率不变,但 AA 基因型的比例不断增加,C 正
4、确;随机交配达到遗传平衡,每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D 错误。4果蝇的某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有一个群体,其中基因型为 BB 的个体占50%,bb 的个体占 50%,雌、雄比例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Bb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1/3B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B、b 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CB、b 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若该果蝇群体变为基因型为 BB 的个体占 30%,bb 的个体占 20%,意味着发生了进化解析:选 D 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Bb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1/2,A 错误;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
5、的前提下,B、b 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因基因突变或迁入和迁出等多种因素发生改变,B 错误;B、b 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种群的进化而不是新物种的产生,C 错误;若该果蝇群体变为基因型为 BB 的个体占 30%,bb 的个体占 20%,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发生了进化,D 正确。5(2019 届高三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二倍体植物生活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细胞分裂异常,若某二倍体植物经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一代植株具有下列变异表现:细胞、器官比较大;抗逆性增强;高度不育等。则这种变异产生的途径最可能是( )A亲本都在幼苗期发生有丝分裂异常,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B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形成染色体数正常
6、的雌、雄配子C父本在幼苗期有丝分裂受阻形成四倍体,母本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雌配子D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解析:选 C 若亲本都在幼苗期发生有丝分裂异常,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则形成的子代体细胞中应该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子代为四倍体而表现为可育,A 错误;若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形成染色体数正常的雌、雄配子,产生的子代仍为二倍体,不会出现“细胞、器官比较大;抗逆性增强;高度不育”等特点,B 错误;若父本在幼苗期有丝分裂受阻形成四倍体,母本减数分裂形成正常雌配子,则父本与母本杂交后产生的后代为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三倍体,该个体具有“细胞、器官比较大;
7、抗逆性增强;高度不育”等特点,C 正确;若亲本都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未减数的雌、雄配子,则形成的子代体细胞中应该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子代为四倍体而表现为可育,D 错误。6黄瓜植株中含一对等位基因 E 和 e,其中 E 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 e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 Ee 的黄瓜植株若3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 F2,则 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4/9B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 F2,则 F2植株中 E 基因的频率为 1/2C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 F2,则 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1/2D如果每
8、代均自交直至 F2,则 F2植株中 e 基因的频率为 1/2解析:选 A 基因型为 Ee 的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 F1中,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4EE、2/4Ee、1/4ee,其中作为母本的基因型是 2/3Ee 和 1/3ee,作为父本的基因型是1/3EE 和 2/3Ee,则 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5/9,A 错误;F 2植株的基因型为2/9EE、5/9Ee 和 2/9ee,E 基因的频率为 2/95/91/21/2,B 正确;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 F2,则只有基因型为 Ee 的植株才能自交,则 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1/2,C 正确;如果每代均自交直至 F2,则 F2植株中 e
9、基因的频率为 1/2,D 正确。7(2019 届高三西北师大附中测试)某红绿色盲的女性患者与一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男子婚配,生出一个既患色盲又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女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患病女儿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母亲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B该患病女儿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父亲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C该患病女儿出现的原因一定是父亲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患病女儿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母亲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解析:选 B 若红绿色盲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由等位基因 D、d控制,母亲为色盲患者,父亲为抗维生素 D 佝
10、偻病患者,正常情况下,X aXaXAY女儿基因型为 XAXa(不患色盲),X dXdXDY女儿基因型为 XDXd(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但实际上女儿患色盲(X aXa)又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X DXd),则原因可能是父亲在产生配子过程中 X 染色体上的 A 基因发生突变或 X 染色体上含 A 的片段缺失。8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解析:选 B 个体甲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由于
11、基因互作,缺失了 e 基因对表型可能有影响;个体乙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若 E、e 基因与其他基因共同控制某种性状,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一定为 31;个体乙虽然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是基因4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9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均为 AA(无 A 基因的植株表现为矮化植株)。现发现甲、乙两株矮化突变体植株的相关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矮化程度与 a 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 4 个 a
12、 基因B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只有一种矮化植株D若各类型配子和植株均能成活,则乙突变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存在两种矮化植株解析:选 D 甲突变体植株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一个四分体含有 4 个染色单体,每个染色单体可能含有 1 个 a 基因,故一个四分体最多含有 4 个 a 基因;由图可知,乙突变体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在甲突变体植株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甲突变体植株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均为 aa,故只有一种矮化植株;乙突变体植株可产生含有 2 个 a 基因的配子和无 a 基
13、因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 1存在含有 4 个 a 基因、含有 2 个 a 基因和无 a 基因三种矮化植株。10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 H 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 F1。各 F1中基因型频率与 H 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0 p1 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子B只有 p b 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子C p a 时,显性纯合子在 F1中所占的比例为 1/9D p c 时,F 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5/9解析:选 D 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种群足够大,没有其他因
14、素干扰(无突变、无自然选择、无迁入和迁出),每个群体内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种群的亲子代之间基因的传递遵循遗传平衡定律。A 项,子代 H 基因频率为 p(0 p1)时,由于亲子代之间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则亲代 H 基因频率也为 p;当亲代种群中 HH 基因型频率为 p,hh 基因型频率为(1 p)时,则亲代 H 基因频率为 p,此时,亲代都为纯合子。B 项, p b 时,Hh 基因型频率为1/2,hh 和 HH 基因型频率相等,均为 1/4,计算出 p0.5,则亲代 H 基因频率也为 0.5,在这种情况下,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子。C 项, p a 时,Hh 基因型频率hh 基因型频率,可推知 2
15、p(1 p)(1 p)2,即 p1/3,进而推知 HH 基因型频率为 1/9。D 项,p c 时,Hh 基因型频率HH 基因型频率,可推知 2p(1 p) p2,即 p2/3,进而推知 HH基因型频率为 4/9,Hh 基因型频率为 4/9,hh 基因型频率为 1/9。自交一代后纯合子比例1杂合子比例1(4/91/2)7/9。5二、非选择题11果蝇的翅有长翅和残翅两种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两种表现型,由另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对长翅红眼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白眼个体占 1/2。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果
16、蝇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长翅对残翅表现为_。(2)子一代果蝇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_,B 的基因频率是_。(3)若子一代的红眼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二代中 Bb 的基因型频率为_,与子一代相比,子二代中 B 的基因频率将_(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4)基因库是指种群中_,要反映某海岛上的果蝇种群基因库是否发生变化,应该依据_(填“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变化。解析:(1)由题意可知,长翅红眼果蝇相互交配,出现残翅、白眼,说明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子代雄果蝇中白眼个体占 1/2,说明眼色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如果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
17、雄果蝇中白眼个体占 1/4。子代出现残翅雌果蝇,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控制翅长度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推出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AaX BXb,所以子代有1/4AA、1/2Aa、1/4aa,1/4X BXB、1/4X BXb、1/4X BY、1/4X bY,故 B 的基因频率X B/(XBX b)(1/421/41/4)/(1/421/421/41/4)2/3。(3)子一代的红眼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母本为(1/2)X BXB、(1/2)X BXb,产生的雌配子为(3/4)X B和(1/4)X b,父本 XBY 产生的雄配子为(1/2)X B、(1/2)Y,所
18、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3/8)X BXB、(1/8)XBXb、(3/8)X BY、(1/8)X bY,子二代 B 的基因频率(3/821/83/8)/(3/821/823/81/8)5/6,大于子一代 B 的基因频率。(4)种群的基因库是否发生变化或生物是否发生进化,都以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为依据。答案:(1)X 显性 (2)1/2 2/3 (3)1/8 变大(4)所有个体所具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12(2019 届高三六安月考)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研究人员利用这只金色小鼠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让这只金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杂交,F 1全部为白色
19、鼠;.F 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 F2,其中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雄鼠中白色鼠和金色鼠的比例是 11。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小鼠颜色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_色是显性性状。(2)导致金色鼠出现的变异_(填“能”或“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6(3)研究人员在用这只金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白色雌鼠杂交的重复实验中,偶然获得了一只金色雌鼠。对于这只金色雌鼠的出现,请给出三种可能的解释。_。_。_。解析:(1)金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得到 F1全部为白色鼠,说明白色为显性性状,金色为隐性性状,同时,子二代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雄鼠中白色鼠和金色鼠的比例是 11,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
20、色体上。(2)导致金色鼠出现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该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3)假设控制白色和金色的基因为 A 和 a,金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XaY,纯合白色雌鼠的基因型为 XAXA,正常情况下,后代雌鼠的基因型为 XAXa,全为白色,现在偶然出现金色的雌鼠,其基因型可能为 XaXa、XX a或 Xa,若该子代金色雌鼠的基因型为 XaXa,则是因为亲本中的白色雌鼠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含金色基因 X 染色体(即 XA突变成了 Xa)的卵细胞。若该子代金色雌鼠的基因型为 XXa,则是因为亲本中的白色雌鼠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产生了一个含缺失白色基因的 X 染色体的卵细胞。若该子代
21、金色雌鼠的基因型为 Xa,则是因为亲本中的白色雌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一个不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答案:(1)X 白 (2)不能 (3)基因突变:某只与金色雄鼠杂交的白色雌鼠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含金色基因 X 染色体的卵细胞 染色体结构变异: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某白色雌性个体产生了一个含缺失白色基因的 X 染色体的卵细胞 减数分裂异常:某只与金色雄鼠杂交的白色雌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了一个不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13(2018桂林、百色、崇左高三模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是指
22、_。某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X 射线照射后不能生长,但加入某种维生素后又能生长,其原因是_。若基因型为 aa 的某自花受粉植物甲发生了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获得了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纯合子。(2)单体是染色体变异的一种特殊类型。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用(2 n1)表示(例如:若 1 号染色体任意一条染色体缺少则称为该植物的 1 号单体,依次类推),则某7自花受粉植物乙(2 n16)最多有_种单体。若这些单体可以产生配子,并能用于杂交,则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某育种专家在该植物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个隐性纯合突变个体,请设计实验来判断隐性突变基因位于第几
23、号染色体上。实验思路:_。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某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X 射线照射后不能生长,但加入某种维生素后又能生长,说明 X 射线使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影响了合成该种维生素的酶的合成;根据题意分析,aa 显性突变为 Aa,从子一代获得了 Aa,其自交后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为 AA、Aa,让其自交,若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就是显性纯合子,即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纯合子。(2)根据题意分析,植物乙有 8 对同源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中少一条都可以称为单体,因此最多可以形成 8 种单体;某育种专家在该植物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个隐性纯合突变个体,让隐性突变个体分别与各种单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型,则此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答案:(1)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X射线使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影响了合成该种维生素的酶的合成 三 (2)8 让隐性突变个体分别与各种单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型,则此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