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实验班).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959442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实验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实验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实验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实验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安平县安平中学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3(实验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寒假作业 1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 ;“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 ;“儿童识字有害”论者

2、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 20 世纪 80 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

3、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 ,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

4、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2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5、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字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如果文字消亡了,这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发展的根基就消失了。B. 清末民初以来,受外部因素影响,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抱着否定的态度,并且他们提出的相关论调也很有市场。C. 与拼音文字相比,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它不仅表达概念、内涵等,还给人带来一定联想。D. 近年来,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的探索,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让他们学会思考。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表明了加强汉字教育的

6、必要性,令人信服。B. 文章引用某些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可能无法适应信息化挑战。C. 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该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合理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D. 文章结尾处与首段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现实中,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渐少,而提笔忘字的现象屡增,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B.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拼音教学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但这种做法值得深思。C. “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等汉字教学方法,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值得提

7、倡。D. 创新汉字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的生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3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 “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

8、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 “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 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中国教育报2011 年 10 月 25 日 12 版,有删改)材料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

9、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 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 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 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 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 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 ,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

10、校书法教师。(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 ,2015 年 1 月)材料三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 ,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 。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 35 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

11、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4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 ,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

12、的书法课程。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中国艺术报2017 年 03 月 06 日 7 版,有删改)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 分A. 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B. 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最突出的问题。C. “如何加强书法教育” ,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材料三更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D. 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

13、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5.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是( )5 分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B. 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C. 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D. 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E. 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

14、界,简洁严谨;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6.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6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香港,因其在亚洲的区位优势、相对自由的贸易环境等便利条件,以及广泛的藏家群5体,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沿阵地。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典亚艺博等艺博会,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不仅对香港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带动能力,其新的发展模式对内地的艺博会也产生着影响。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大众对艺术品的欣赏和消费,正在从盲目型转向知识型。相应地,艺博会在战略上,不再仅仅是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而是希望与公众形成互动加大对

15、公共教育的投入,以提升大众的鉴赏品位,既服务于社会,也培养了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正是基于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几年前,香港的艺博会,开始尝试借鉴博物馆在社会公共教育方面的做法,以更严谨、更科学的艺术品管理、研究、展示设计和艺术教育模式,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一方面服务于世界各地的观众,另一方面成为东西方艺术沟通的桥梁。事实上,与拍卖会相比,艺博会更能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度、健康度和活跃度。而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实现了艺术家、策展人、画廊、观众、收藏家、艺术代理人之间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良性交流与互动。一是吸引成熟的艺术收藏机构不断加盟。例如,一些具有百年收

16、藏历史的欧洲画廊,携带珍品参与展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成为展会上的“常客” 。它们与古董文物,共同提升了艺博会展品的级别,也为大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的艺术空间。二是策展人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推高了艺博会的学术标准。如今的艺博会,在展示艺术品的同时,常设有一系列学术性的研讨和讲座活动,特别是国外著名艺术博物馆馆长、专家、艺术家、策展人等权威人士立讲的讲座及研讨会,让普通民众得以近距离了解国际艺事。这正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与此同时,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还体现为学术标准的确立。对画廊的入展资格,香港的艺博会实行了严格审查。香港的艺博会,正努力通过这些高规格、高品质的展事活

17、动,成为亚洲最具权威性的艺术平台。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甚至艺博会的部分收益,也会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以支持本地学生参与海外艺术博物馆及艺术机构组织的培训和实习活动,从而培育香港新时代的艺术家、学者、博物馆和艺术管理专才,以推动本地博物馆事业和艺博会等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上的不同,当下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更多是形式上的转变与提升,但作为国际艺术交流平台,其所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艺博会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为艺术的普及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

18、市场环境。对于当下艺博会的健康发展,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摘编自顾跃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 )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香港艺博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6内地的艺博会也有重大的积极影响。B. 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实现了艺展各方的良性交流与互动。C. 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意在培育香港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专才等,推动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D. 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而有很高的学术定位,着力引导公众审美,建立健全

19、评价与监督体制,建构优秀专业团队。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本文阐述了社会文化转型期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的具体措施和产生的影响和意义。B. 开头两段,文章着重分析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在服务中外观众、沟通东西方艺术方面的重要性。C. 三、四两段论述的话题都涉及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有利于建立和提高艺博会的学术标准。D. 文章两次采用了对比论证法,分别说明艺博会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健康和活跃程度,揭示艺博会本质。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如果不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艺博会只作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就不一定

20、需要搞“博物馆化”实践了。B. 如果艺博会“博物馆化” ,那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就可能会成为展会“常客” 。C. 只有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提升大众鉴赏品位,艺博会才能服务社会,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D. 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艺博会的健康发展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7错题整理:实验部高一语文假期作业参考答案2019 年 2 月 13 日(正月初九)一.1. C 2. B 3. A【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

21、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 “如果文字消亡了,这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发展的根基就消失了”曲解文意,第一段说的是“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并不是文明发展的根基就消失了。B 项, “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抱着否定的态度”曲解文意,第二段说的是“产生了怀疑” ,不是抱着否定的态度。D 项, “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让他们学会思考”逻辑错误,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2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22、,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 项, “是为了证明汉字可能无法适应信息化挑战”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提到“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的观点,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3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

23、一致。A 项, “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渐少,而提笔忘字的现象屡增,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错误,选项张冠李戴,从文中来看,第三段说“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由此可知, “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的是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现象。【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8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

24、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25、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

26、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4. A 5. CE 6. 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寻求社会支持。与书法团体合作,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提高书法地位。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提高书法教师地位。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书法专职教师“入职名额编制” 。【4 题详解】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

27、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 ,B 项,材料二中显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都缺乏。C 项,材料二中未提到“书法教肓专业委员会” ,材料三不仅“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也提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D 项, “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无中生有。【5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 ,要求选出的是“最为合理的” “两项” 。A 项, “迫在眉睫”于文

28、无据。B 项,没有调查数据,不能证明“客观性略为欠缺” 。D 项,没有显示“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类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材料中的观点、材料中的论据、材料中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等。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材料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材料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9【6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作答时可以先从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如材料二“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

29、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 ”“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材料三“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 ”“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 ”“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 ,使书法教师专职化。 ”“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 ”然后将这些筛选好

30、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括即可。三.7 B 8. D 9. C【7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项, “香港艺博会而且对内地的艺博会也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张冠李戴,文章第一段说的是“其新的发展模式对内地的艺博会也产生着影响” ,可见“对内地的艺博会也有积极影响”的应是“其新的发展模式” ,即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同时, “重大的积极影响”程度过重。C 项, “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以偏概全,“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

31、错,第四段说的是“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甚至艺博会的部分收益,也会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 ,注意句中限制词“有的” 。D 项, “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错,选项曲解文意,据选文末尾介绍, “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 。故选 B。【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32、法。D 项, “揭示艺博会本质”错,选项张冠李戴。从选文最后一段开头句可知,文章是说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不同,未涉及艺博会的本质。故选 D。【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 项, “只有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提升大众鉴赏品位,艺博会才能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错误,

33、 “只有才能”说法绝对。从文中来看, “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方式和途径很多, “加大对公共教育投入”只是条件之一。故选 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10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

34、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

35、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ISO 15750-1-2008 Packaging - Steel drums - Part 1 Removable head (open head) drums with a minimum total capacity of 208 l 210 l and 216 5 l (ISO 15750-1 2002) German version.pdf DIN EN ISO 15750-1-2008 Packaging - Steel drums - Part 1 Removable head (open head) drums with a minimum total capacity of 208 l 210 l and 216 5 l (ISO 15750-1 2002) German version.pdf
  • DIN EN ISO 15750-2-2008 Packaging - Steel drums - Part 2 Non-removable head (tight head) drums with a minimum total capacity of 212 l 216 5 l and 230 l (ISO 15750-2 2002) German ve.pdf DIN EN ISO 15750-2-2008 Packaging - Steel drums - Part 2 Non-removable head (tight head) drums with a minimum total capacity of 212 l 216 5 l and 230 l (ISO 15750-2 2002) German ve.pdf
  • DIN EN ISO 15750-3-2008 Packaging - Steel drums - Part 3 Inserted flange-type closure systems (ISO 15750-3 2002)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50-3 2008《包装 钢制鼓形桶 第3部分 插入式法兰型闭合系统》.pdf DIN EN ISO 15750-3-2008 Packaging - Steel drums - Part 3 Inserted flange-type closure systems (ISO 15750-3 2002)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50-3 2008《包装 钢制鼓形桶 第3部分 插入式法兰型闭合系统》.pdf
  • DIN EN ISO 15752-2010 Ophthalmic instruments - Endoilluminators -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optical radiation safety (ISO 15752 2010)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5.pdf DIN EN ISO 15752-2010 Ophthalmic instruments - Endoilluminators -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optical radiation safety (ISO 15752 2010)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5.pdf
  • DIN EN ISO 15753-2016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SO 15753 2016)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53 2016《动植物油脂多环芳烃的测定(ISO 1575.pdf DIN EN ISO 15753-2016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SO 15753 2016)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53 2016《动植物油脂多环芳烃的测定(ISO 1575.pdf
  • DIN EN ISO 15755-1999 Paper and board - Estimation of contraries (ISO 15755 1999)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55 1999《纸和纸板 杂质估算》.pdf DIN EN ISO 15755-1999 Paper and board - Estimation of contraries (ISO 15755 1999)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55 1999《纸和纸板 杂质估算》.pdf
  • DIN EN ISO 15758-2014 Hygro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installations - Calculation of water vapour diffusion - Cold pipe insulation systems (ISO 15758 .pdf DIN EN ISO 15758-2014 Hygro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installations - Calculation of water vapour diffusion - Cold pipe insulation systems (ISO 15758 .pdf
  • DIN EN ISO 15761-2003 Steel gate glob and check valves for sizes DN 100 and smaller for the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ISO 15761 2002)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61 2002 (.pdf DIN EN ISO 15761-2003 Steel gate glob and check valves for sizes DN 100 and smaller for the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ISO 15761 2002) German version EN ISO 15761 2002 (.pdf
  • DIN EN ISO 15774-2017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 Determination of cadmium content by direct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SO 15774 2017) German versio.pdf DIN EN ISO 15774-2017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 Determination of cadmium content by direct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SO 15774 2017) German versio.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