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5讲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教案20190228312.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960550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5讲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教案201902283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5讲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教案201902283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5讲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教案201902283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5讲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教案201902283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第5讲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世纪~18世纪中期教案201902283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5 讲 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方世界(14 世纪18 世纪中期)中外关联 横向扫描通史时空坐标2时段特征概览总述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 世纪前后18 世纪 60 年代中期)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拓展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

2、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科技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考 点 一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与 世 界 市 场 的 拓 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1五大促进因素(1)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强烈渴望。(3)思想根源: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精神。(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统的东西方商路。(5)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狂热。2三个有利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3两个推动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4四个人物、三条航路

3、(1)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好望角” 。(2)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绕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3)哥伦布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4)麦哲伦及其船队进行了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环球航行。5五点影响(1)对欧洲: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3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3)对非洲:罪恶的奴隶贸易由此开始。(4)对亚洲: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5)对世界:人类从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地域性历史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二、荷兰、英国等国

4、的殖民扩张1荷兰(1)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2)结果:17 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 ;17 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1)过程:17 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 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2)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1区分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不同特点(1)工业革命前列强侵略特点主要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方式是抢占殖民地、武力抢劫、欺诈式贸易、贩卖黑奴等。殖民侵略的重点在美洲和非洲。(2

5、)工业革命后列强侵略特点主要目的是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主要方式是利用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以廉价商品的“重炮”开辟广阔的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以炮舰政策扩大侵略。侵略和争夺的重点地区在亚洲。点拨:工业革命前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主要有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五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封建国家。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2全面认识早期的殖民扩张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也具有全球化的两面性。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

6、,包括文化在内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另一方面,西欧开始殖4民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建立殖民帝国,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相继成为殖民大国。 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原因资本主义刚刚在欧洲兴起,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影响(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

7、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 (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典例 1】 (2018新课标全国卷)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5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题干三看一看时间空间:1618 世纪的欧洲二看关键信息: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不断增加三看答题方向:说明奴隶贸易有何作用选项排查6历史追问上题中提到了奴隶贸易,奴隶贸

8、易对西欧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提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为殖民者带来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练习 1 (2018浙江卷)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大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 BC D解析:回忆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

9、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表述正确,说法错7误,表述正确;解读题干材料“根本不受大投资者青睐” “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可知,符合题意。故选项 C 正确。练习 2 (2018新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 1719 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 。宗

10、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 ,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示例: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

11、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首先提取一个情节,然后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的历史现象,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本题的答案具有多样性,考生可以从冒险航海、建立领地、贩卖黑奴等情节指出任意一个历史现象,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简述此现象的形成,如“冒险航海”可从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冒险家把航海贸易看作发财致富的主要途径,形成了当时欧洲的“航海热” ,之后再结合

12、相关知识进行评论,此“航海热”虽然促进了商业革命的发生和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但同时也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评论时,一定要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在公元 1500 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 18 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8【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指出 18 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

13、化?简析其原因。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考 点 二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与 美 国 共 和 制 的 确 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1)1640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内封建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2)1688 年“光荣革命”改变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王权由神授变为来自议会。2内容(1)确立: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2)发展:18 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首相和内阁须从多数党中选出,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1832 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席位。3

14、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2)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3)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4)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5)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首相拥有行政权、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2标志1787 年宪法的颁布,加强了中央集权。3内容(1)美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2)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

15、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3)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选民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4评价9(1)积极:颁布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确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确立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2)消极:没有彻底解决人权问题。1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中的三个转移、四大特点、四个趋势(1)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权利法案颁布)。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责任制内阁形成)。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832 年议会改革),并下移到全体公民。(2)四大特点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国王是“统而

16、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下院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10(3)四个趋势延续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从英国的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制内阁的完善渐进性1689 年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原则;1721 年形成责任制内阁;1832 年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19 世纪中期以后选举权逐步扩大到普选创新性 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法制化 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2.英美两国政体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1)英:原是君主专制国家,有王权受议会限制的传统;君主

17、立宪制是不流血的“光荣革命”以及新旧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2)美:没有封建传统的国家,有反专制、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传统;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通过民族独立战争形式创建(开国元勋反对君主制);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3政治妥协是西方民主政治演进发展的重要方式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在西方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使得决策往往是各有关国家机关之间妥协的结果,在这种高度分权的体制下,妥协成为一种基本的政治现象。在代议制下,议会是各种利益在政治上的竞争中心,同时也是社会团结的中心。议会的这种双重

18、性决定了它也是代议制民主下社会的政治妥协中心,代议制必然包容政治妥协。同时,妥协也是西方政治发展与民主制度演进的重要方式。4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与妥协艺术(1)原则:联邦制(中央集权)、权力制衡(三权分立)、人民民主(主权在民)。(2)妥协艺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利益冲突上:参议员每州两名,满足小州的利益要求;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照顾了大州的利益。 在南北方关系上: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还把 5 个黑人折合为 3 个白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兼顾了南北方的利益,协调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19、。【典例 2】 (2016新课标全国卷)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11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题干三看一看时间空间:1702 年,英国二看关键信息:安妮女王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三看答题方向:这表明了什么选项排查选项 判断理由 设障方法 查错补短A()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即确立了议会限制王权的原则提出与史实不符的结论因基础不牢而误选。1702 年的英国议会已经有权约束国王的行为B()材料表明,

20、安妮女王可以更换执政党,表明国王仍然拥有较大权力并可干涉行政权,这体现出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C()英国内阁制开始逐渐形成是在 1721 年沃波尔担任内阁首相后用时空顺序进行干扰因时空线索模糊而误选。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确立于 18 世纪中期D()题干无法体现权利法案遭到破坏提出不符合材料信息及史实的结论因信息获取不准而误选。英国的权利法案颁布后并未遭到破坏,只是当时国王还保留着一部分行政权力历史追问上题提到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那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哪些特点呢?提示:(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3)内阁对议会负

21、责,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12(4)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5)实行分权原则。(6)是君主制、民主制与贵族制的混合体。练习 3 (2016浙江文综)20 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 ”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

22、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解析:“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的传统体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这表明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故 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均不是各国效仿英国的理由。练习 4 (2016北京文综)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 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B )A邦联制 B两党制C议会制 D共和制解析:解题时抓

23、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分歧” “大选” 、选民“分裂成不同的集团” ,由此判断这是美国两党制的起源。美国依据 1787 年宪法建立了第一届联邦政府,此时美国已结束了邦联制,排除 A 项;C 项不符合史实;D 项不符合题意。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 。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

24、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13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 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根据材料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变化: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形成责任内

25、阁,名义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权力结构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政治权力的制衡:联邦政府拥有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考 点 三 人 文 精 神 的 发 展 与 科 学 时 代 的 到 来一、文艺复兴1背景(1)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经济的繁荣。(2)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3)文化底蕴:意大利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4)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3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4代表:但丁

26、(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等。5扩展:16 世纪以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代表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6影响: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强烈挑战;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众多艺术家创造了永放光芒的精湛艺术作品。二、宗教改革1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教会压榨。2标志:1517 年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3主张:“因信称义” ;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4新兴教派: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英国国教。5性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14神权统治的

27、社会思想、政治改革运动(或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6意义(1)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革命旗帜。(3)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三、启蒙运动1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新兴资产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2核心:理性。3内容:提倡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反对专制、等级、特权、愚昧,追求民主法治的理想社会。4成就(1)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

28、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3)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4)康德:人非工具。5影响(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2)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蓝图。(3)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4)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四、近代科技成就1哥白尼的日心说16 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2伽利略的实验科学17 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他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3牛顿的经典力学(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9、;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前人科技成就基础。(2)标志:1687 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3)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4)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15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1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1)文艺复兴:肯定人的尊产和价值;强调追求现世幸福,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2)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30、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3)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点拨:文艺复兴是解决“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问题,结果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是解决“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问题,结果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是解决“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问题,结果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2儒家思想对启蒙运动的影响1718 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

31、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这场震撼人心的运动(启蒙运动),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学界对此屡有论述。德国学者利奇温在论及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时说:“孔子成了 18 世纪启蒙时代的保护神也成为欧洲的兴趣中心。 ”而英国学者李约瑟则认为:“18 世纪,学者发现人性本善的观点在中国一向是奉为正统的,而不是看作异端。正是这些发现为法国革命开辟了道路。 ”美国学者顾立雅更是得出了“中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原动力之一”这样的结论。而启蒙运动中的一些大思想家

32、,像伏尔泰、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很多思想都与儒家有渊源,早已成为学界公认的事实。3科学革命在 17 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起被称为 17 世纪的“双元革命” 。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系统知识,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照此定义,17 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它也被称为牛顿革命。(1)兴起原因 经济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需要科技知识,这在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同16时也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因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前提。 政治原因: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三次科技革命贯

33、穿于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中,每次科技革命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对资本主义的政治变革起了推动作用。反过来讲,政治革命又为科技革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见,资产阶级科技革命与政治革命在互动中前进。(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思想方面: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宣扬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2)特点和影响 特点: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传统,观察、实验、分析和综合成为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影响: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的世界观的形成。对自然规律的重

34、大发现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启蒙运动随之而起。【典例 3】 (2017天津文综)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题干三看一看时间空间:推测为 16 世纪初,德国二看关键信息:马丁路德的主张得到农民、手工工匠、王公贵族的支持或响应三看答题方向:这说明了什么选项排查选项 判断理由 设障方法 查错补短A()王公贵族与下层民众的目标并不相同提

35、出材料不支持的结论因信息提取不准而误选。宗教改革中不同阶级、阶层追求的目标并不相同17B()选项只强调了宗教改革对王公贵族的影响,未涉及其他阶层缩小材料的范围因信息提取不完整而误选C()与材料主旨不符 偷换概念因概念理解不准而误选。欧洲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强调民族、国家利益至上D()题干信息表明,马丁路德改革既得到了下层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得到了上层王公贵族的认可。据此可以得出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历史追问结合上题思考,为何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了农民、新兴资产阶级、王公贵族等的支持?提示: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地区的压榨、搜刮激起民众的反对;文艺复兴促进

36、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工商业者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王公贵族要求扩大自身的政治权力。练习 5 (2018浙江卷)“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抱持这样的认识,形成于 18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极大地丰富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的内容是( D )人的情感 人的个性尊重自然 宽容心态A BC D解析:回忆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卢梭质疑理性,提出了浪漫主义,他认为就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言,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符合题意;浪漫主义思潮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帮助人类重新确立了对自然的尊重态度,符合题意;浪漫主义思潮

37、让人们对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符合题意。故选项 D 正确。练习 6 (2018江苏卷)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 “神父的口袋最深” “离罗18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 16 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C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解析:结合题中时间信息“16 世纪”可知,这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社会心理,结合谚语中关键词“神父” “罗马” “越坏”可知,当时人们对罗马教会存在不满情绪,C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排除;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题中谚语属于宗教改革的范畴,B 项排除;

38、法国启蒙运动发生于 1718 世纪,因此宗教改革不可能受启蒙运动影响,D项错误,排除。练习 7 (2018浙江卷)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 。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A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解析: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该学者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家“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 ,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即肯定人的欲望,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故 A 项符合题意;政治启蒙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诉求,故 B 项错误;该学者反对禁欲主义,故

39、 C 项错误;“与上帝对话”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练习 8 (2018新课标全国卷)18 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解析:材料的主旨是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思想的变化,不是宫廷文化,排除 B;当时法国专制王权强大,C 错误;材料中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不代表平民,不能得出贵族与平民平等的结论,排除 D;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思想极为活跃”

40、 ,联系 18 世纪的法国可知,A 项符合题意。在 17 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 世纪的“双元革命” 。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系统知识,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即科学史家库恩所讲的范式转换。照此定义,17 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它也被称为牛顿革命。19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杨宁一:历史学科首席命题专家,全国卷历史命题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近现代史、日本政治外交史。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和现代化。【问题设置】 用所学知识论证 17 世纪的“双元革命”的内

41、涵。用所学知识说明“双元革命”的历史影响。内涵:17 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在英国确立,影响遍及全世界。17 世纪前期,伽利略结合实验归纳和数学演绎,创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17 世纪 80 年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一个新的科学体系由此建立,牛顿革命还推动了各个学科的革命。历史影响:政治上,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逐步确立和巩固。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思想文化上,进一步冲破了天主教的束缚,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展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考 点 综 合 跨 模 块 结 合

42、热 考 问 题1世界近代化与社会文明的转型(1)概述: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被称为“近代化” ,近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法治取代人治” “公民取代臣民”等。(2)表现经济领域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打击了封建旧贵族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潮流。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准备了基本的原始积累 政治领域随着代议制的确立,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成为时代潮流文化领域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下,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并长足发展,科学思维逐渐兴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林耐、哈维等分别在天文学、物理学、

43、生物学等领域取得巨大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向近代化的转变世界联系相对隔绝的地区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2.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经济上明朝中后期从菲律宾等地大规模引种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的玉米、红苕、马铃薯、烟草、20南瓜、向日葵、辣椒、番茄等作物,尤其是高产作物红苕、马铃薯和玉米,使清朝人口急速增长有了粮食保障,还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商人对中国商品的大量购买、运输,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2)外交上 明朝时葡萄牙骗居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中国开始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最为典

44、型的事件。清朝入主中原后,因为害怕汉人和西方殖民者勾结起来威胁满洲人的统治,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使清朝丧失了同欧洲充分交流的机会。(3)文化上罗马传教士直接到中国来,基督教重新在中国传播;传教士为了顺利传教,带来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书籍和知识,西方文化开始直接在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学者开始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西方著作的成果,徐光启和宋应星就是突出的代表。所谓“西学东渐” ,就是新航路开辟在文化上的影响。 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和基本内涵世界近代史开始于 16 世纪。马克思曾几次谈到过这一点。因为从古代到近代的依据是社会转型,即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所以,资本主义的到来就是近代开始

45、的标志。16 世纪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说明了这一点。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的新发展、资本主义农业和工业的兴旺、尼德兰革命等,以及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说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近代与古代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点:第一,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第二,法治取代了人治;第三,自主的公民取代了被动的臣民。具体的解释后面还会谈到。总之是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近代时期。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启动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怎样认识现代化,世界上学者的说法有很多,但是在若干基本问题上还是有共识的,那就是现代化应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智能

46、化、环保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等。最根本的是工业化和民主化。从这些内容来看,只有近代时期的到来才可能启动现代化进程,在古代是不可能想象的。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二、世界近代史的手工工场时期 近代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手工工场时期,从 16 世纪到 18 世纪末。这是资本主义的童年阶段,是反封建斗争十分激烈的阶段,世界上出现了最早的四个资本主义国家,即荷兰、英国、美国和法国。在力量对比上,封建和封建之前的社会制度占有极大优势。不过资本主义力量依靠自己的活力,发展很快,到这个时期之末,已经能够和封建势力抗衡了,而且显示了必将胜利的势头。第二阶段是蒸汽时代,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

47、时期。时间是从 19 世纪初到 19 世纪 70 年代初。正是在这个阶段,欧洲与亚洲不少国家发生社会转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如德国、意大利、俄国、奥匈帝国、比利时、日本等。21而且,它们和原来的英国等国一起,初步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体。与此同时,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民族独立运动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历史潮流。当然,那时历史的主流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与革命。第三阶段是进入电气时代。因为电气时代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中期,所以这里用了“进入”二字。严格说来,近代史到 19 世纪末、20世纪初就结束了。由于至今我们还常常把俄国十月革命当作现代史的开端,这虽然与绝大多数研究世界

48、史的学者看法不同,但是为了大家阅读方便,这里仍然按照老传统,把 20 世纪初的历史放在近代史中论述。在这个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时代,生产力迅猛发展,电力成了新的能源,内燃机引发交通革命,火车、远洋轮船、飞机发明了出来,远程通讯开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出现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同时,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也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几个大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仍然固守旧的传统,用重新瓜分世界领土来扩大市场,结果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下面分别概述这三个阶段。 手工工场时代。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北部几个城市产生,相当迅速地发展起来。但它只是个别地区、个别城市的现象;并没有超出欧洲范围。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还不能算作一个新时代的开端。马克思就说过:“虽然在 14 和 15 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 16 世纪才开始的。 ”请注意,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时代” ,并没有用某个历史事件为标志,这是科学的态度。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文艺复兴运动更加发展、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早期殖民扩张加速进行、重商主义政策在西欧各国普遍采用、尼德兰革命取得成功等,都说明资本主义到16 世纪才成为世界潮流。这个现象还说明,资本主义在诞生之时就是一种国际现象,而不可能是单一“民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