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3243.pptx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964023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40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3243.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3243.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3243.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3243.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3243.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 送东阳马生序,第三单元,课文助读,宋濂(13101381),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走近作者,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他人勤奋。,写作背景,这篇赠序里

2、,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主要内容,基础过关,1.写一写,背一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4.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D.余则缊袍

3、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B,5.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D.岂他人之过哉?,A,6.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C,7.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A.我家穷,无法买书来看,每天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自抄写,计算好了日子归还

4、。 B.我家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自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C.我家穷,没有地方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抄写目录,计算好日子了归还。 D.我家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每天假装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记下来,计算着什么日子归还。,B,8.作者写同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面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B,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项是(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足肤皲裂而不知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主人日

5、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 B. C. D.,C,10.下列文体知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跟现在的小小说大体相似。如爱莲说马说。 B书: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信件都称“书”。如与朱元思书。 C“传”是一种文体,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如五柳先生传就是陶渊明的自传。 D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6、,A,11.下面对送东阳马生序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嗜学”与“家贫”这一尖锐矛盾写起,初步展现了作者勤奋学习的态度。 B文章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作者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精神。 C文章用先达的骄矜暴躁与自己的虔诚恭敬对比,反映了品德修为重于求学的道理。 D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求学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意在勉励青年学子要刻苦读书。,C,课内精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

7、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翻译下列句子。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2)盖

8、余之勤且艰若此,(我)已经成年了,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3.文章开头“ ”一词统领全文,奠定了文章的基调;文中表现作者求学不辍的句子是 , 。(用原文语句回答),嗜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向人请教要虚心;学习要勤奋刻苦;以读书为乐,不畏艰难。,5.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 B.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表面看来是“不敢稍逾约”,实际上是“弗

9、之怠”,是他不畏艰苦的学习精神。 C.作者在求师过程中写老师严厉,表现了求师之难;写自己“色愈恭,礼愈至”,突出了不怕艰苦,以学习为乐的可贵精神。 D.作者写求学的艰苦情况时,“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D,课外导航,推荐阅读:宋学士文集宋濂作品介绍:本书为四库全书之一,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凡七万九千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本册为文宪集分册,共三十二卷。,中考链接,1.(2018天水)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

10、“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积累与运用,B,2.(2018重庆A) 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隽永的温馨。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 ;。,温馨是哭泣时朋友坚持不懈的开导,温馨是失败时父母温声细语的鼓励,3.(巴蜀中学中考模拟) 综合性学习。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

11、求答题。材料一 记者就滴滴出行等打车软件对重庆市民进行了调查。发现现在市民出门,往往不着急拦出租车,而是点开打车软件,便可知道附近的车辆、里程、费用。到达目的地后,如果有急事也不担心,下车后再通过手机支付车费亦可。这样动动手指便预约了车辆,新颖的出行方式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不经意间,信息时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材料二 重庆的王师傅从今年1月份加入“滴滴打车”。他平均每月的收入均在6000元至1万元不等,除去油费等,一个月还能净赚4000元至8000元,比之前在私企工作的收入要高很多,且工作时间较自由。“我比较满意现在的工作模式。”王师傅说。,材料三 5月24日,在江北的红旗河沟,出租车

12、司机和滴滴打车司机发生肢体冲突。重庆市民称,“即使没了滴滴,也会有优步、神州横行的。”还有人称,“在重庆,出租车的态度差,乱喊价,近的地方不愿走,远了要返空,不想拉的时候就交班、加油,乱找借口,哪里堵不去哪里任性得很!出租车是该整顿了。”,(1)请你根据三则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打车软件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滴滴司机比较满意这种工作模式,收入较高;专车的出现打破了目前出租车行业的垄断和价格管制,致使出租车司机和滴滴司机发生冲突。,(2)自手机打车软件在我国推广应用以来,更多消费者趋向于选择使用手机软件叫车。为此校学生会决定走上街头对消费者进行随机采访,请你帮忙拟定两条采访问题。,示例:在打

13、车出行时,您更趋向于哪种方式(使用手机打车软件、在出租车招呼站等候),为什么?对于现行的几款打车软件您怎么看?您觉得新型打车软件的出现是否会对出租车运营造成严重影响?,(3)根据材料分析,结合传统的打车形式,说说你对滴滴出行等打车软件的评价。,新颖的打车形式作为节能环保、提高交通效率的新型出行方式,是一种趋势。专车的出现在解决了乘客打车难问题的同时,也给出租车行业带来巨大压力,不进步就要挨打,出租车行业若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运营模式,就会被甩在时代之后。,(2018东莞)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14、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文言文阅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

15、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作

16、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D,(2018孝感)【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

17、,颇发愤自惩艾,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注释】滑稽,比喻能言善辩。旬朔:十天或一个月。比:近来。惩艾:惩治,惩戒。曩:从前。寻绎:推求探索。省:记。孙搴(),人名。勒:此处译为编辑。庶几:或许,差不多。,8.文中画线的语句,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每阅一事必/寻绎

18、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C,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年长后容易忘记,也许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D,11.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减退,用勤奋来弥补。,片段练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