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6.pptx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965378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50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6.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6.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6.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6.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20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256.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分层突破命题多维研析,第20讲,考纲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国民经济的恢复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2)结果:到1952年, 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措施:优先发展 ,先后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等企业。 (3)结果: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 奠定了初步基础。,通货膨胀,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知识回扣,工农业生产,重工业,工业化,3.三大改造 (1)措施 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

2、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 的高潮。 (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 。 (3)结果:社会主义 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公私合营,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公有制,【构图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过渡时期),【构图解史】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史料一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

3、示,核心探究,命题点 “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史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体现了“一五”计划的内容和特点。强调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建设。 (2)史料二

4、指出“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说明发展重工业可以带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强调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3)史料三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说明农业、手工业实行生产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史料三 1955年12月以后,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城市手工业合作化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对此,上海市工商联主任委员盛丕华挥毫写下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答案】 设想: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不同: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

5、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答案】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史论归纳 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3)受苏联影

6、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2.新中国过渡时期社会的特点 (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成分占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3)社会主要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

7、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结束。,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 (2)内容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 (3)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农业国,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曲折历程,知识回扣,工业国,2.失误探索 (1)表现 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会

8、主义”。 “大跃进”:片面要求 、大办农业。 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 。 (2)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3.纠正错误 (1)措施: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 、巩固、 、提高”的方针。 (2)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 基本完成。,多快好省,大办工业,公共食堂,调整,充实,调整任务,4.国民经济的劫难 (1)劫难 原因:“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到 。 表现: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

9、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调整 1971年, 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邓小平提出 的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经济领域,周恩来,全面整顿,【教材补遗】“三面红旗”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在1960年5月以前曾被称作“三个法宝”,5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的建设。对“三面红旗”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思想进行再认识,吸取历史教训,是有现实意义的。,【概念辨析】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

10、进”属于生产力范畴,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2)“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构图解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史料一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翻一番的伟大任务,核心探究,命题点 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史料二 组织军事化、行

11、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思想。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特点。说明“大跃进”的表现有全民炼钢,保证钢铁产量翻番成为政治任务。 (2)史料二说明了人民公社化的特点。说明人民公社的特点是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军事化管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答案】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影响:不仅造成高指标、

12、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而且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破坏。, 史料运用 1据史料一,分析说明“大跃进”运动有什么特点。有何影响?,【答案】扩大公有化规模、实行军事化的管理形式,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2.如何认识史料二中的现象?, 史论归纳 1.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实质 (1)特点 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强调“一大二公”。 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 (2)实质: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但这只是一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空想,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2.

13、“大跃进”运动的消极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2)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3)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运动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浮躁、浮夸风、假话盛行。,3.多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

14、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3)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明考情,考题1 2016全国卷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考题,【解析】A 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的投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15、能力。B项表述与题干矛盾,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减少,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题干中提到的是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而并非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故C项错误;题干核心信息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说明投资主要用于生产性建设领域,这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故D项错误、A项正确。,【解析】 A 本题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数据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和英国。中国主要工业

16、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快,故答案为A项。“冷战”并没有制约美英工业的发展,二战后美英工业发展较快,故排除B项;在“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重工业发展并未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排除C项;二战后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得以改造和发展,并没有出现衰落,排除D项。,考题2 2015全国卷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考题3 2014新课标全国卷 “一五”计划期间,

17、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 B 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粮食供应不涉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故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自然灾害问题,故排除C项;国民经济恢复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故排除D项。,考题4 2014新课标全国卷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

18、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析】 C 本题以统购统销的新材料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一是时间1953年,二是国家统一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解题角度是原因与影响。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故排除A项;B项也是在1952年以前实现的;统购统销政策与为工业提供劳动力没有内在关系,故排除D项。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材料说明农

19、民经济生活受到国家计划体制的制约,故答案为C项。,考题5 2012新课标全国卷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解析】 D 本题考查史料的阅读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点是“1958年”,结合所学知识,由1958年以及随后几年的经济困难出现的状况,可以得出美国判断中国

20、经济的高速发展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材料不涉及中美关系,排除A项;1958年后不久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作协议,所以B、C两项错误。,【解析】 A 19531957年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故选A。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工业总产值的高速增长没有直接的关系,B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业总产值增长是生产力的范畴,与变革生产关系不符,C项错误;中共八大1956年才召开,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时间,D项错误。,1观察下图,导致中国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确

21、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执行中共八大的决策,练经典,考向1 “一五”计划,【解析】 B 据材料“分配给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等部门的投资分别为64.9亿元、67.9亿元和69.3亿元,占整个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4.4%、25.5%和26%,三项合计为202.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75.9%”可知,“一五”计划以重工业为核心,有利于改变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故选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助长了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而不是“一五”计划,A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同时进行三大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革,C项错误;“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开始改变

22、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不是导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项错误。,2“一五”计划期间,分配给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等部门的投资分别为64.9亿元、67.9亿元和69.3亿元,占整个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4.4%、25.5%和26%,三项合计为202.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75.9%。这些投入合计占到我国“一五”计划时期财政总收入的19.1%。政府此举( ) A.助长了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B.利于改变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C.忽视了其他非国有经济的作用 D.导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1955年3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道路将是一个漫

23、长的过程;同年7月,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1955年底,他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和序言,回顾了他态度的变化。毛泽东“态度的变化”是指 ( ) A.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 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加快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 D.迅速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 A 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符合这个时期的特点,故选A。1958年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张,与本题时间不符,B项错误;加快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尤其是1949年到1952年,与本题时间不符,C项错误;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本题时间不符,D项错误。,考向2 三大改造,4据湖北

24、省公私合营企业私方人员安排统计,至1956年底,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6%。这一现象说明 ( ) A.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 B.合营企业经营方式没有改变 C.国家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 D.合营企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解析】 A 据材料“有68%以上的私方人员进入了国营企业,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达28.6%”可知,国家重视保持合营企业稳定,故选A。三大改造分别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项错误;三大改造是坚持社会主义改造原则,而不是新民主主义原则,C项错误;合营企业任用私方人员是为了稳定合营企业,而不是缺乏经营管理人才,D项错误

25、。,【解析】 A 根据“国家对粮食实行超购加价和奖励办法”“提高收购价格”“对棉花、油料等主要经济作物实行奖励政策,并把农副产品划为三类,实行不同的收购价格”可知,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选A。材料没有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B项错误;统购统销政策是一项计划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农副产品价格方面的调控,没有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内容,D项错误。,5从1960年开始,国家对粮食实行超购加价和奖励办法,全国粮食平均加价5%。1961年提高收购价格,提价幅度为粮食20%,油料13%,畜类26%,禽蛋37%;同年4月还决定对棉花、油料

26、等主要经济作物实行奖励政策,并把农副产品划为三类,实行不同的收购价格。这表明我国( ) A.着手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B.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统购统销政策成效显著 D.加速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考向3 国民经济的调整,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报告所指出的历史现象 ( ) 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影响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 D.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解析】 A 据材料“1961年”“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

27、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故选A。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已经结束,B项错误;恢复单干并非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C项错误;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夸大了该现象的历史作用,D项错误。,【解析】 A 据材料中“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可知,当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建立的是人民公社,严重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故选A。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不是主要原因,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精神生活,C项错误;材料未反映政治压力,D项错误。,7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1976年孙少

28、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无奈一声长叹,只得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像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造成孙少安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 B.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C.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 D.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压力,考向4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原因及教训,【解析】 A 根据材料“1957年到1978年”,结合所学,这一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197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的水平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故选A。根据

29、所学,“1957年到1978年”,农业集体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农业长期得不到健康发展,B项错误;根据所学,“1957年到1978年”农业生产力并未下降,而是农业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水平,C项错误;根据所学,土地的公有制与以户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相比,更适合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要求,D项错误。,8从1957年到1978年,尽管粮食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了增长,但1978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大体上还只相当于1957年的水平,全国农业人口平均全年收入只有70多元,平均每个生产大队的集体积累不到1万元,有的地方甚至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这主要是因为(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压制 B.人口快速增长阻碍了农业发展 C.农业生产力呈倒退之势 D.土地公有制不适用于现代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