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模块1生物与环境第3课时生态系统复习课件20190107389.ppt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966386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模块1生物与环境第3课时生态系统复习课件2019010738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生物模块1生物与环境第3课时生态系统复习课件2019010738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生物模块1生物与环境第3课时生态系统复习课件2019010738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生物模块1生物与环境第3课时生态系统复习课件2019010738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生物模块1生物与环境第3课时生态系统复习课件2019010738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物与环境,中考总复习,模 块 一,中考总复习,第三课时 生态系统,2,3,4,1,初试真题 ,精击重点 ,母题点拨 ,中考特训 ,5,综合提升 ,初试真题,1(2015广东)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B牛和田鼠之间是竞争关系C猫增多不会影响土蜂的数量 D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B,初试真题,2(2016广东)上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C,初试真题

2、,3(2017广东)上图是生态系统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消费者 B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C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该图同时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C,初试真题,4(2017广东)中国率先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实现了连续稳定产气,可燃冰也叫天然气水合物,下列对可燃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清洁能源 B替代石油使用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C是一种高效能源 D开采不用考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D,初试真题,5(2018广东)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 B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3、B,初试真题,6(2018广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D围湖造田,扩展用地,D,精击重点,精击重点,精击重点,精击重点,母题点拨,考查要点: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精例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下列有关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就是指生物周围的非生物因素 B环境就是指生物生存的地点C环境就是指存在于生物周围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D不同种的生物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C,母题点拨,【精析】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地点,同时更重要的是指存在于生物周围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不仅包括生物生活环境中所需要的许多

4、条件,如阳光、空气、温度、水分、食物等非生物因素。此外,在生物的生活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生物因素也是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答案】C 【点评】对于环境概念的理解,考虑要周全,一定不要忽视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中考特训,考点一:生态因素 1下面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影响环境B对于草原上的羊群来说,草是生态因素,水、阳光、土壤也是生态因素C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会是植物这一类群D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D,中考特训,2(2017郴州)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畜牧业 B发展旅游业

5、C发展林业经济 D改善生态环境 3(2017成都)鹿、兔、蚜虫等植食动物是生物圈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统治者,D,B,中考特训,4下列哪一项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 )A青蛙捕食蜘蛛 B蛇吃老鼠C兔子吃青草 D松鼠吃蘑菇,C,中考特训,考点二:生态系统 5如右图所示是2011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的金奖作品。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图幅上端有一浅滩水域,周围围满了各种动物:袋鼠、麋鹿、鹤乃至人类。下列说法错误的( )A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洲B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 D作

6、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C,中考特训,6(2017成都)腐生性微生物和寄生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分解者 C分解者、生产者 D分解者、消费者,D,中考特训,7(2017益阳)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益阳回龙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B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是一个生态系统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B,中考特训,8(2018济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A无生产者 B无分解者C无能量流动 D无物质循环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9

7、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C能量积累和物质合成 D物质分解和能量释放,A,A,中考特训,10(2017郴州)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A人 B农作物 C腐生细菌 D青蛙 11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 D自由扩散,B,B,中考特训,12(2017绥化)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D,中考特训,13(2017十堰)关于谚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

8、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B“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蕴涵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C,中考特训,14(2018绵阳)如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B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猫头鹰C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汞的含量最高,C,中考特训,考点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导致,而绝非人为因素所致B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

9、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C生态系统的破坏只是暂时的D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D,中考特训,16(2017武威)下列各组生物中,能共同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A猕猴和海豹 B鲨鱼和海带 C袋鼠和东北虎 D熊猫和仙人掌,B,中考特训,17(2017眉山)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草兔鹰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C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几种生物的捕食关系中,植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C,综合提升,18(2018广州)在生态系统中,能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是( )A分解者

10、B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综合提升,19(2017威海)如下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生物种类少,不是生态系统 B生物数量少,不是生态系统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生态系统D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D,综合提升,20(2018武汉)如上图为某生态系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B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C,综合提升,21(2018德州)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草

11、原中的全部植物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D,综合提升,22(2018新疆)如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可表示一条食物链B可表示呼吸作用,可表示捕食关系CA表示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DC是消费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促进作用,C,综合提升,23(2018湘潭)如下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A.图:丙甲

12、乙丁 B.图:丙乙甲丁 C.图:丁甲乙丙 D.图:戊乙丙甲丁,B,综合提升,24(2018盐城)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有条食物链。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和分解者。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通过固定太阳能开始。,5,非生物部分,光合作用,综合提升,(4)在草原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人类过渡放牧、毁草种地,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5)某探究性小组制作了一个密封的模拟生态系统装置,放在一定环境中(如图2所示),则小鱼生存时间最长的是 。,自我调节,C,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