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1实用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2360.pptx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968909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X 页数:184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1实用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2360.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1实用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2360.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1实用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2360.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1实用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2360.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4页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1实用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2360.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PART TWO,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一 实用性文本阅读,【考情总结】,【考情总结】,【考情总结】,【考情总结】,【考情总结】,【考情总结】,(1)体裁特点。近五年来,在非文学类文本领域,除了说明文、议论文外,浙江省涌现了大量其他实用类文本,常考的有新闻、评论(有时候是电子版)、调查报告、非连文本、书信(有时是一封,有时是一封来信加一封回信);2018年还出现了一批从未考过的新体裁,比如访谈、启事。访谈、传记、新闻、调查、启事等应用文体在高考中的考查频率较高,照此看来,浙江省的命题趋势是向高考靠拢,未来不排除有考查传记的可能。 (2)题量分值。题量一般为35道,分值一般为915分。从阅

2、读量来看,集中在7001200字之间,经常图文并茂,甚至只出现几组图片。题型以主观简答题为主,兼有客观选择题(曾经出现过多项选择题)。,【考情总结】,(3)考点分布。从考点分布来看,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本特征、读懂图表、发表见解等,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综合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 (4)备考提醒。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2017年与2018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风格。2017年着重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而2018年则侧重于考查新闻、书信、启事、访谈等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突出对文体特征、应用信息的把握和运用,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评价,在实用性上对语

3、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备考时要注重对实用类文本体裁特征的把握,对其功能性、实用性的认识与训练也应该是备考的重点。,1.新闻 (1)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文体知识 新闻的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以及何果。 新闻也叫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等部分组成。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最基本的,任何消息都不可缺少。 (3)其他特点:客观性;时效性;真实性;新颖性。 (4)预测考点 根据新闻标题特点,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文中这几个词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真实性、客观性或时效性)。 根据文本内容,为这则新闻补充一个导语。,2.评论 (1)概念:新闻评

4、论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主要表现方法 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做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3)其他特点: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4)预测考点 评论标题的妙处。(把握文本内容与特征) 文中论据有何作用?(把握文本特征) 这篇文章有何意义?(理解文本中心观点) 3.书信 (1)概念: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2)文体知识:一般分为开头、正文、结尾、署名、附信等几部分。 (

5、3)其他特点:以真情实感为核心;以剖析心愿为内容;以抒情和议论为表现形式。,(4)预测考点 来信中表达了来信者怎样的心情? 如果你作为心理学家,请针对来信者写一条劝慰语。 你认为回信是否解决了来信者的问题?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4.启事 (1)概念:启事是指将自己的要求,向公众说明事实或希望协办的一种短文,属于应用写作研究的范畴。 (2)文体知识:按其内容,启事可分为招生启事、寻物启事、招聘启事、挂失启事、征集启事、征婚启事、庆典启事等。,(3)其他特点: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实用性的特点。 (4)预测考点 拟写启事的标题。 文中有用语不得体的地方,指出并修改。 补写必备信息。 分析文本

6、内容。,5.传记 (1)概念: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2)文体特点:真实性;文学性。 (3)表现手法:引用。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4)预测考点 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 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 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6.访谈 (1)概念:“访谈”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

7、(2)文体知识:访谈在文本上呈现为一问一答的方式,但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还可以根据情境进行创造。一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上,提问要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句,回答则要视具体内容和人物性格而定。 (3)其他特点: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 (4)预测考点 以的方式提问有什么好处? 采访过程中双方主要围绕哪些问题展开讨论? 采访过程中采访者是如何将话题引入下一个话题的?,7.调查报告 (1)概念:调查报告是就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和改进办法的书面报告。

8、(2)文体特点:材料真实;对象典型;叙议结合;针对性强;客观性。 (3)预测考点 概括这篇调查报告的主要信息。 分析文本中图表,写出结论(或提出建议)。 文中某事实材料、图表、表格、图示有何作用? 使用精确数字有何作用?,8.非连续性文本 (1)特点:“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画和曲线图、说明书、广告等组成,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的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9、2)任务要求 一是寻找信息。学生必须将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与文本中的原始信息相联系,从而快速得到所需要的结果。这些信息往往处于图表中,或隐藏在某些数据里。二是解释原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文本提供的不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文本没有明确陈述的结果。有时,也要求学生进一步判断作者的意图,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等。三是思考文本的内容。要求学生把在文本中找到的信息与其他知识相联系,并用已有知识来评价文本中的观点。这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转换认知能力,即能有效地控制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反应。,实用类文本是浙江中考的一种新兴文体,因此对于它的阅读方法,很多老师和同学并不熟悉。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法和其他

10、文本有很大的不同: 一、不一定要全文阅读。比如2018年衢州卷的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对于配图中的字影就不需要阅读,这样可以节省阅读时间,提升阅读效率。 二、先要浏览全文,用大约23分钟。不要一开始就字斟句酌,因为实用类文本的主要作用是其实用性,先浏览大体内容,把握其实用内容,掌握其文本特点,才是重点。,三、关注文体特点,抓住重要细节。确定文体是解答好实用类文本题的重要前提,我们可以从文章结构、内容入手分析其属于哪种实用类文本,比如访谈,从一问一答的形式来看,比较容易判断;从招租启事的内容也可以推断出它的文体。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文章的出处快速而精准地确定其文体,比如新闻常出自某家报纸,评论

11、的电子版常出自某报纸的电子版或某网站,往来书信出自热线栏目,传记往往出自某某传或人物类杂志。 四、在精读之前,先浏览考题,确定精读的方向和范围。看过了考题,阅读就有了目标,然后根据答题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三、关注文体特点,抓住重要细节。确定文体是解答好实用类文本题的重要前提,我们可以从文章结构、内容入手分析其属于哪种实用类文本,比如访谈,从一问一答的形式来看,比较容易判断;从招租启事的内容也可以推断出它的文体。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文章的出处快速而精准地确定其文体,比如新闻常出自某家报纸,评论的电子版常出自某报纸的电子版或某网站,往来书信出自热线栏目,传记往往出自某某传或人物类杂志。 四、

12、在精读之前,先浏览考题,确定精读的方向和范围。看过了考题,阅读就有了目标,然后根据答题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五、图文结合,比较联系。对于实用类文本中经常出现的图表数据不可一扫而过,而应仔细阅读,与文字内容进行联系,比较异同。 六、看分答题,确保无误。在答题时,除了要关注题干表述之外,还要注意分值,根据分值揣测答题要点的数量和答题的关键。一般来说,一道题几分就代表有几个要点,要注意检查自己有没有答全。 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方法是将其视作连续性文本阅读。在阅读时要注意它形式上的非连续性和内容上的连续性。它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

13、现,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我们不要被它综合多样的形式所迷惑,而要将其视作连续性的资料阅读,每一个材料便相当于一个段落、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因此我们要对每个材料进行梳理,总结材料意思,然后联系其他材料,寻找内在逻辑联系和内容区别,在联系和比较中最终把握非连续性文本探讨的主题。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在平时的备考中,我们除了进行中规中矩的刷题训练之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资料搜集的训练,比如针对某个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我们可以自行搜集一则或几则相关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每则材料

14、的意义和主题的多面性。,第1讲 新闻与评论,真题体验,2018衢州 非文学作品阅读。(14分) 阅读提示: 1.本文不需要全文精读,建议先浏览全文(约2分钟),再读文后题目,根据答题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 2.配图中的字影不需要阅读。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 三只眼传媒 2018-5-10 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好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选入本卷时略去了三等奖),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 一、口语化要体

15、现人情味儿 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样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A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引题) 再见,玉米 你好,蔬菜(主题),这个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键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泼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了解种植结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B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装的不仅仅是一样样的具体实物,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象

16、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标题也是全票当选一等奖。 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 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言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要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统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劳动致富这条路,不怕苦,就怕堵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1月3日17版。文

17、章将采访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忍不拔、希望靠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朴实无华、简洁平实,直戳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门防“堵”疏“堵”提供了启示。,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常的话语,放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能让人拍案叫绝。,82岁的张纪淮,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人工影 响天气所的办公室(引题) 一辈子都在琢磨云的脾气(主题),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引题交代了主人公的

18、姓名和82岁的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碌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说成“琢磨云的脾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琢磨”一词尤其用得妙,耐人寻味。 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 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在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 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 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力”首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纸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税费

19、“红包”激活经济“细胞”,巧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金台新声、新闻与写作) (运城网信备案号I20011) (选自微信公众号“三只眼传媒”,有删改),新闻阅读参与讨论 见议论性文本阅读考点四 (结合链接材料)发表见解 1.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人民日报评年度好标题的意义。(4分) 有人在朋友圈里晒了一组文章标题的变迁:原文刊在人民日报上,标题是给勇于担当的纪检干部“撑腰”,到了一些网站那里,变成

20、纪检干部遭威胁:别把事办绝了,你家住址我知道;到了另一些网站那里,变成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遭威胁 对方称“别把事办绝”;还有诸如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坚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民日报刊文:有纪检监察干部宁愿送人情也不愿做黑脸包公。,【答案】示例:从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有些新闻标题常常断章取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所以,人民日报作为媒体人业务的标杆,进行年度好标题评选活动非常有意义,能纠正不良风气,引导新闻发布者遵守职业操守,也提醒读者要注意甄别新闻标题,不要被误导。,【解析】本题考查材料探究。链接材料讲述的同一件事情被不同媒体报道时所列标题的不一样,客观上表明了材料作者对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式的新

21、闻标题的不赞成态度,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并结合正文作者观点去探究人民日报评年度好标题的意义即可。如:有助于纠正不良风气等。,新闻阅读反思文本 见议论性文本阅读考点二 分析论据(判断、辨析、补充、配对) 2.文章在阐述“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时,用了两个例子(见文中A、B),哪个更切合这一观点?(2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据的合理性。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论证与被论证的关系。论据必须要能够充分论证观点。文章在阐述“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时,选择了两则事例来作为论据,标题A“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引题)”中的“一个”较“一位”更口语化;标题B“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

22、个家”中“装”较“承载”更口语化,即两则新闻标题有口语化倾向;但是标题B中的“行李箱”“家”等词语,较标题A更富有人情味。故选B。,见说明性文本阅读考点六 探究文本标题 3.你认为本文的标题“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好不好?为什么?(2分),【答案】示例:不好。这个标题尽管具有口语化特点,但不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且“竟然”一词,表示意外,暗含否定,以此激起读者的好奇,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之嫌。(合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的优劣。可以从新闻标题的一般特点及作用等角度来分析标题的优劣,好的新闻标题,可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本文标题“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概括不了本

23、则新闻的主要内容;好的新闻标题,还需具备新颖,吸引读者注意的特点,本则标题是一个陈述句,陈述了“人民日报的好标题有哪些”这件事情,不太新颖,且“竟然”用在这里语气不恰当,暗含否定之意,也与本文作者的情感态度不相符。故这则标题不好。,新闻阅读关注来源 【考点一】 把握文体特征 4.编者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示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文中的图片以及文末的信息来源都证明本文内容的真实性,体现编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给读者提供信息来源,便于读者深入阅读时查证资料。新闻中的图片还可以丰富文本的呈现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行文特色。作为一篇新闻,“

24、真实性”尤为重要,用图片来说话,表明本文所传播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此其一;其二,提供了信息的来源,方便了读者去深入探究问题的实质;其三,图文并茂的行文方式,还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新闻阅读评析观点 【考点二】 根据写作意图,评价文本内容 5.文中画线处的三个小标题关键词是“口语化”。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是否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请阐述理由。(2分),【答案】示例:不是。有些标题的特点不能用“口语化”来概括。如“三更风雨行 英雄扶摇去”,言简意赅,具有对称美,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哀思,语言是典雅的。,【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评价。解答此题,可以从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评选结果中选择一个来具体分析,

25、如荣获二等奖的新闻标题“三更风雨行 英雄扶摇去”,此标题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用语典雅,不符合口语化特点。,【常见题型】 (1)编者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什么作用? (2)文章开头的两段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3)文章写(背景内容)有何作用?,考点1 把握文体特征,技法精讲,【审题要点】 (1)关注题干上方的文字,比如“新闻阅读关注来源”“新闻阅读参与讨论”“新闻阅读反思文本”“新闻阅读评析观点”,这些文字提示了答题的方向。 (2)审清题目要求关注的内容属于新闻体裁的哪部分或哪几部分。 【答题思路】 1.分析新闻配图和消息来源标注的作用 (1)从新闻内容的真实

26、性角度分析:新闻要求真实性,新闻配图和信息来源标注都证明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体现编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 (2)从方便读者的角度分析:新闻一般都注明信息来源,一方面突出其真实性,另一方面便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查阅、使用资料,从而去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3)从新闻内容的丰富性角度分析:新闻图片可以丰富文本的呈现方式,吸引读者眼球,帮助读者感受现场氛围,理解新闻内容。 2.分析新闻导语的作用 (1)从内容角度分析:新闻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因此分析其作用,要首先分析它写出了什么事实,为全文奠定了什么基调。 (2)从结构角度分析:导语往往概括了新闻事实,

27、是总写,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引出下文对事实的展开。 (3)从社会、读者角度分析:导语突出了新闻价值,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性与可读性;增强感染力,引人入胜;增加趣味性,吸引受众;有利于深化主题。,3.分析新闻背景的作用 (1)从背景与内容关系角度思考:说明或解释新闻主要内容或对新闻发生的原因进行诠释说明,令新闻通俗易懂。 (2)从背景与主旨关系角度思考:分析运用背景材料,可以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充分体现新闻价值,强化主题。 (3)从手法角度思考:用背景对主要内容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等。 (4)从作者观点角度思考: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5)

28、从丰富新闻内涵的角度思考: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常见题型】 (1)文章小标题阐述的是观点,本文标题是否具有这些特点?请阐述理由。 (2)文章的关键词是,那么文章开头写有何作用? (3)作者在文章中论述了观点(看法),你是否赞同?请简要阐述理由。,考点2 根据写作意图,评价文本内容,技法精讲,【审题要点】 (1)确定要评价的内容是什么,比如标题的特点,或作者的观点。 (2)确定文本的写作意图,结合写作意图进行评价。 【答题步骤】 第一步,分析写作意图。从题干的提示、文中的相关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关键词的含义,明确与概括出文本的写作意图。 第二步,审清题意,确定要评价

29、的内容,比如标题、段落或材料,分析它们的特点、内涵或手法等,结合对文本写作意图的分析与概括,寻找出它们与写作意图之间的异同点,为阐述理由做准备。 第三步,依据分析,写出答案。或阐述理由,或先表态,或分析作用。 【答题模板】 是或否(赞同或不赞同)+理由(结合写作意图谈)。,针对训练,全品原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阅读提示:本文不需要全文精读,建议先浏览全文(约2分钟),再读文后题目,根据答题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 “圈圈红”引发争议,方言词进语文试卷要慎重 周俊生(媒体评论员) 今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一个填词选择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试卷从一篇题为信天游的散文

30、中挑选出一个句子:“啊,陕北绕着月亮转 。”出题者给了三个词:“红圈圈”“一圈红”“圈圈红”,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一个填在“绕着月亮转”的后面。,看到这样的题目,多数考生选择的是“红圈圈”。这样的选择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它与动词“转”组成了一个动宾关系,“转圈圈”正是人们习惯说的话,放在这个句子里也比较好理解。但是,让考生们大跌眼镜的是,标准答案却是“圈圈红”。对这个标准答案,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转圈圈红”这种说法不符合语法。面对激烈的争论,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日前做出回应称,该题目符合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的相关要求,并未超纲。 这种争论惊动了散文信天游的作者,老作家刘

31、成章,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关于“绕着月亮转圈圈红”的文章。原来,所谓的“圈圈红”是陕北方言中的一个词汇,但是由于北京考生对陕北方言并不熟悉,按照普通话的语法规则选择了“红圈圈”,导致答题错误。,这里牵涉到的问题是,按照对中学生的语文教学要求,他们是否应该掌握方言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家一直以普通话为标准,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语音上,还体现在词汇上,中小学生掌握的汉语词汇,最起码的一个要求是应该进入普通话词汇系统,“转圈圈红”或者说“圈圈红”还是一个尚未进入普通话系统的词汇,拿来让从来没有接触过陕北方言的北京学生考试,并不合适,也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相吻合。,我国是一个地域广大的国家,形成了

32、很多方言区。一个成形的方言,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语音,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词汇,还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语法,一些在方言中能够成立的词语搭配,放到普通话中不一定能够成立。因此,类似“转圈圈红”这种说法,在陕北方言中能够接受,但由于它并未进入普通话体系,就没必要成为中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不应该进入决定他们命运的试卷。 当然,如果硬要说“转圈圈红”不合语法规则,也是缺少说服力的。就像刘成章所说,对于文学语言,不能生搬硬套语法规则,这里的“圈圈红”,读者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意象,接受动词“转”的支配。但是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另一个大家都放弃了的词“一圈红”用来填充在“转”的后面,就也不能说它违反了语法规则,只是

33、在修辞效果上比“圈圈红”差了很多。,中学生的语文教育应是一种普及教育,我们不能把对个别语文尖子的要求拿来作为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对于中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才能在文章写作上有所创新。 需要指出的是,普通话和方言并不存在对立关系。就普通话的词汇来说,由于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大量吸收了北方方言中的词汇,特别是由于北方方言的语音与普通话接近。普通话对其他地区的方言也并不完全排斥,事实上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词语就有大量是来自南方各大方言区。 方言词汇进入普通话供全民使用,来源主要在于政治领袖的讲话、经典作家的作品以及一些覆盖面广的权威报刊的报道用语,以及一些偶发事件的推动。“圈圈红”这个

34、词本来只在陕北地区流行,此次进入北京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虽不太合适,但由于它成了一个“事件”,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这个词从此开始为陕北方言区以外的人所熟悉,并进入普通话的词汇系统。如果是这样,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新闻阅读评析观点 1.从文中看,对于今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圈圈红”的选择题,引发人们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请阐述理由。(4分)新闻阅读关注来源 2.文中为何要引述原作者刘成章的解说?(2分)3.为什么要在文中穿插一些网络截图?(3分),新闻阅读反思文本 4.从说理角度看,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新闻阅读参与讨论 5.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

35、材料,分析方言词汇在文学作品中的积极意义。(4分)江浙作家从小生活在吴语区,耳濡目染,写作时自然会受到吴方言的影响。如夏衍的包身工中,描写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刻毒、凶恶,有这样一段文字:“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这里的“猪猡”是上海方言,如果改用普通话“猪”,就完全显示不出说话者身上沾有的轻浮浪荡的流氓习气,文字也就大异其趣。又如陆文夫描写苏州人性格温和,说话委婉,连吵架要动手时也说“阿要拨侬两记耳光嗒嗒”,这“嗒嗒”一词,有“尝尝味道”的意思,“实在是有礼貌”。假如离开了这样的方言词和方言表述方式,就很难勾画出苏州人的个性及苏州话的特点,也就没有了陆文夫式的幽默。,【答案】 1.

36、焦点:是否合乎语法;是否超纲。作者的观点:并未进入普通话体系的方言词汇,没必要成为中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不应该进入决定他们命运的试卷(或:方言词进语文试卷要慎重)。我的观点:同意。因为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且考试是以普通话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在考题中设置方言题,对于学生而言,明显属于超纲。(或:不同意。从语文的范畴来说,生活处处皆是语文,且普通话便是以方言为基础的,方言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出学生对生活中的语文的敏感和对语文知识的真正运用程度,通过方言题来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并不超纲。),【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基本内容的分析和评价。关于争议的焦点,文章第段说“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转圈圈红这种说法不符

37、合语法”,而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做出回应称该题“并未超纲”,通过这些内容,便可整理出问题的焦点。然后通过作者发表观点的相关信息,比如“让从来没有接触过陕北方言的北京学生考试,并不合适,也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相吻合”,可以总结出作者的观点。对于作者观点,可以赞同,结合文章有关内容阐述理由即可;也可以反对,从普通话和方言并不存在对立关系,生活即是语文的角度阐述理由。,2.引述权威观点,解答上文“考生和家长认为转圈圈红这种说法不符合语法”的观点;引出下文对初中生是否应该掌握方言词的论述。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引用内容的分析和评说。针对方言“转圈圈红”引起的社会广泛争议,作者自可从自身理解的角度做出

38、分析,但也仅是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评论,虽有公正性却缺乏权威性,故引述原作者刘成章的解说,既能作为权威解答,又能自然引出后文对初中生是否应该掌握方言词的论述。 3.作为事实论据,佐证文字内容和文章观点;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图文并茂,吸引读者眼球。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论据材料的分析判断。新闻评论性文本中的图表图案,本质上是作为论据以佐证文章相关内容及作者观点,同时也体现新闻的真实性,还可丰富文本内容,吸引读者。,4.举例论证,具体阐明“普通话和方言并不存在对立关系”的观点;补充证据,使说理更全面、严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分析和对论证方法与论据的把握。该句承前句“普通话和方言并不存在

39、对立关系特别是由于北方方言的语音与普通话接近”,既作为论据有力证明“普通话和方言并不存在对立关系”,又在“以北方话为基础”之上,使说理更严密全面,无懈可击。,5.形成独特的文学意象;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丰富了作品的意蕴与情趣;反映了作品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更好地展现作家的语言风格。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链接材料,分析文本内容,发表见解。此题解答要把文本与链接材料结合起来,既要充分运用文本中有关方言运用的积极意义的观点,如“这里的圈圈红,读者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学意象”“在修辞效果上比圈圈红差了很多”;又要充分解读链接材料中关于方言运用的分析观点,如“改用普通话猪,就完全显示不出说话者身上沾有的轻浮

40、浪荡的流氓习气,文字也就大异其趣”“假如离开了这样的方言词和方言表述方式,就很难勾画出苏州人的个性及苏州话的特点,也就没有了陆文夫式的幽默”。,第2讲 书信,真题体验,2018义乌、绍兴 阅读两封信,完成后面的问题。 (14分) 关于“人际交往”的两封信 甲 青春热线编辑:你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不自信。我很怕别人忽略我、讨厌我。每当我和别人打打闹闹或者开玩笑时都很开心,但是之后我又在想,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疯了?有时我会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他们其实只是占了点小便宜,但我总感觉他们要害我。我有时也会怀疑,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但就是始终无法放下戒备心。和别人接触我

41、总是提心吊胆,把他们说过的话翻来覆去地想。,我害怕与别人接触。接触过后我又很自卑,怕别人讨厌我,我总感觉我的性格有问题,但是我的好朋友都说我的性格很好,我又觉得他们在骗我。我好恐惧,好焦虑,你能帮帮我吗? 沉 思 乙 沉 思:你好!认真读完你的来信,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你在与人交往时内心的纠结和困扰。这样的矛盾情绪让你感到很恐惧、很焦虑,也很迷茫、很无助。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在心理学上叫作“自我同一性探索”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人会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并以此为参照来对自己评价和定位。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随着成长以及心理能量的不

42、断积累,我们的关注点就会慢慢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也就是从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转变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别人觉得我不好,我就一定不好”这个不合理信念的荒唐之处,就能够淡定豁达地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达到由内而外的身心和谐,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圆满状态。 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是我们照顾好自己感受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自我同一性完成的一个标志。举个例子来说,你信中提到的一个场景,当遇到心眼儿多、圆滑的人时,知道他们只是要“占点小便宜”,那么要忍让接受还是拒绝反抗呢?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心理界线来做评估:如果是无关痛痒的事情,自己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面对且不会造成困扰,

43、那就可以接受;如果是触碰到了自己的心理底线,忍让会令自己内心很不舒服,那么就要毫不犹豫进行拒绝。你所提到的戒备心,其实也是这个层面的问题,你并不需要完全放下戒备心,更不需要违背自己内心的感受去信任或迎合别人,只需要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既不草木皆兵,也不开门揖盗。,【考点三】 筛选与整合文中信息 1.“沉思”来信有何目的?你觉得“沉思”看了“小月儿”的回信会有哪些启发?(3分),【答案】 “沉思”描述自己人际交往的困惑,是为了寻求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启发:不要过分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我调整(学会悦纳自己并好好爱自己,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

44、,【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沉思”来信的目的,可结合来信的内容进行理解概括。结合信中的“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很不自信”“好恐惧,好焦虑,你能帮帮我吗”等,可知来信的目的是说人际交往的困惑,希望得到帮助。在理解“小月儿”的回信中的启示,也需要对全文进行通读,然后找出相关的重点句子,如第二段中的“不理会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实际的评价”,第三段中的“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调整”,第四段中的“爱自己”“建立并明确自己的心理界线”,最后一段中的“给自己一点时间和耐心”,这些都是“小月儿”所要告诉“沉思”应该要做的观点。然后用简要的语言,分要点概括一下即可。,【考点四】 理解文本内容,判断

45、相关论述的准确性 2.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A.“沉思”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拒绝与人交往。 B.“小月儿”认为人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后,依旧非常强烈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C.“小月儿”建议“沉思”要无条件接纳真实但不完美的自己,努力实现自我同一性的圆满状态。 D.“小月儿”结合“沉思”的来信内容,分析了戒备心的危害,并指出如何依据自己的心理界线去把握戒备的分寸。,【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中的“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拒绝与人交往”与文中的“我和别人打打闹闹或者开玩笑时都很开心”不相符;B项与文中的“转变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可”

46、“而不理会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实际的评价”不相符;D项中的“分析了戒备心的危害”,这一点与文中的内容不符。,【答案】 C,【考点五】 品味文本词句(语言得体) 3.根据对象选择得体的语言才能达到劝说的效果。以乙文画线句为例,结合加点词分析“小月儿”劝说的效果。(4分),【答案】“小月儿”用“本身”“过于”等词,从心理发展规律上,客观而科学地指出“沉思”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正常现象,宽慰他不用特别紧张焦虑;“只要你愿意”鼓励“沉思”主观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够”等词,充满鼓励期许之味,“小月儿”这样的劝说语言,让“沉思”更好地认同接受自己的建议,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解析】此题考查结合词语分析语句

47、的表达效果。分析“本身”“过于”等词时,可从心理角度,结合加点词语对劝说的作用上来分析;分析“我相信”“只要你愿意”“一定能够”从“小月儿”对“沉思”的态度这一角度去考虑,“小月儿”劝说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宽慰“沉思”,所以应从这些方面去分析。最后注意语言的简洁。,见议论性文本阅读考点四 (结合链接材料)发表见解 4.心箱是有关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知名栏目,走过了十五六个春秋,可是近两年这个栏目停办了,很多读者大呼可惜,强烈要求继续开办,你赞同吗?结合这两封信和生活经验阐述理由。(4分),【答案】示例一:赞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个栏目方便他们咨询心理问题,并能得到专业的

48、解答;如果自己也有类似的心理问题,也会深受启发;我们从这些专业的解答中,获得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劝说的方法,提高劝说的能力。 示例二:不赞同。青少年心理问题纯属个人隐私,公开刊登在报纸上不太合适;这个栏目的停办一定有客观原因,如大量信件的处理,回复信件的专业人员不够等;现代传媒飞速发展,这种书信体的传统栏目需要改版创新。,【解析】此题考查对某种现象表达观点的能力。答题可以表示赞同,也可以表示不赞同,但无论哪种观点,都要言之有理。表示赞同时,可从该栏目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方便进行咨询、引导、劝说等作用方面来谈;表示不赞同时,可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实质及该栏目对于青少年心

49、理的影响等方面来谈,注意理由充分,语言通顺、简洁。,【常见题型】 (1)“”来信有何目的?你觉得“”从回信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启发)? (2)“”回信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3)你认为“”从回信中得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审题要点】 (1)审清题意,看清是写信方还是回信方。 (2)看清是谈收信人受到的启发,还是自己得到的启发。,考点3 筛选与整合文中信息,技法精讲,【答题步骤】 第一步,阅读信的内容,剔除次要信息,如信中不触及问题中心的客套话等,画出主要信息的段落。 第二步,依据题干要求,从原文中寻找有效信息。如来信的目的,从来信中寻找,一般是想要得到解决的问题、疑惑矛盾等;得到的启发,从回信中寻找,应依据来信提出的问题来寻找相关的信息。 第三步,提取关键词或关键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提取关键词法,即寻找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整理出答案。抓取关键句法,即原文中符合要求的语句,直接提取做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1499-2013 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 - Hygienic handwash - Test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phase 2 step 2) German version EN 1499 2013《化学消毒剂和防腐剂 消毒洗手液 试验方法和要求(第2阶段.pdf DIN EN 1499-2013 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 - Hygienic handwash - Test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phase 2 step 2) German version EN 1499 2013《化学消毒剂和防腐剂 消毒洗手液 试验方法和要求(第2阶段.pdf
  • DIN EN 14991-2007 Precast concrete products - Foundation elements German version EN 14991 2007《预制混凝土制品 地基构件》.pdf DIN EN 14991-2007 Precast concrete products - Foundation elements German version EN 14991 2007《预制混凝土制品 地基构件》.pdf
  • DIN EN 14992-2012 Precast concrete products - Wall elements German version EN 14992 2007+A1 2012《预制混凝土产品 墙壁部件 德文版本EN 14992-2007+A1-2012》.pdf DIN EN 14992-2012 Precast concrete products - Wall elements German version EN 14992 2007+A1 2012《预制混凝土产品 墙壁部件 德文版本EN 14992-2007+A1-2012》.pdf
  • DIN EN 14994-2007 Gas explosion venting protective system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994 2007-05《气爆泄压保护系统》.pdf DIN EN 14994-2007 Gas explosion venting protective system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994 2007-05《气爆泄压保护系统》.pdf
  • DIN EN 14995-2007 Plastics - Evaluation of compostability - Test scheme and specification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995 2007-03《塑料 评定降解塑料可堆肥性 试验方案和规范》.pdf DIN EN 14995-2007 Plastics - Evaluation of compostability - Test scheme and specifications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995 2007-03《塑料 评定降解塑料可堆肥性 试验方案和规范》.pdf
  • DIN EN 14996-2006 Water quality - Guidance on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assessmen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996 2006-08《水质 水环.pdf DIN EN 14996-2006 Water quality - Guidance on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assessmen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996 2006-08《水质 水环.pdf
  • DIN EN 14997-2015 Characterization of waste - Leaching behaviour test - Influence of pH on leaching with continuous pH control German version EN 14997 2015《废弃物特性描述 过滤性能试验 pH值对连续pH值.pdf DIN EN 14997-2015 Characterization of waste - Leaching behaviour test - Influence of pH on leaching with continuous pH control German version EN 14997 2015《废弃物特性描述 过滤性能试验 pH值对连续pH值.pdf
  • DIN EN 14998-2005 Derivatives from coal pyrolysis - Coal tar based oils fluxing oils -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4998 2005《煤热解中的诱导生成物 煤焦油 稀释油 规范和试验方法》.pdf DIN EN 14998-2005 Derivatives from coal pyrolysis - Coal tar based oils fluxing oils -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German version EN 14998 2005《煤热解中的诱导生成物 煤焦油 稀释油 规范和试验方法》.pdf
  • DIN EN 1500-2013 2235 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 - Hygienic handrub - Test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phase 2 step 2) German version EN 1500 2013《化学消毒剂和防腐剂 手卫生消毒法 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DIN EN 1500-2013 2235 Chemical disinfectants and antiseptics - Hygienic handrub - Test method and requirements (phase 2 step 2) German version EN 1500 2013《化学消毒剂和防腐剂 手卫生消毒法 试验方法和要求.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