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小卷(十六)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间 /45 分钟 分值 /100 分1.(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宋朝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是指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客户”一词在唐朝主要是指流亡他乡的客寓民户,这些人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和国家法律的保护。宋代,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佃农和主户一样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独立的户籍。宋代户籍管理制度非常严格,主户和客户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坊郭户作为户种正式产生,坊郭户即市民家庭,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坊郭户在宋代
2、单列户籍,是古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是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11 分)(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变革的影响。(14 分)22.(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7 年 7 月 20 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裁撤厘金(厘金:清政府专为镇压太平军而征收的商税),改征出厂税(即对工业品实行一物一税的原则,征收统一的一次性捐税)。在中原大战结束后,财政部据此于 1930 年 12 月 15 日电令全国裁撤厘金。同时,国民政府决定实行新的统税制度。
3、将关税、盐税、统税、印花税、矿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中央收入,而将田赋、契税、营业税等适合地方征收的税种列为地方收入。这样,在中国延续了近 80 年的厘金终于不复存在了。从 1928 年到 1936 年,北京地区共废除税目 31 项,同时新创办了公粮、营业税、营业牌照税、使用牌照税、筵席税、娱乐捐、遗产税、车辆养路费、地价税等多种税。对传统的房捐、契税、屠宰税、田赋四种税也分别颁了新法规。国民政府在国家预算中每年要负担的前清遗留国债占 32%,军费支出占 40%,建国经费只有 20%。摘编自郑备军、林峰税费改革: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意义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初期税制改革的原因
4、。(13 分)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初期税制改革的作用。(12 分)3.(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87 年,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设立西学堂,聘请英国人布茂林、丹麦人辖治臣为学堂教习,讲授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之学。另聘请汉教习两人,教授中国经史文字,并兼任学生监督。西学堂首批招收 64 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刘铭传上书朝廷说:“冀各学生砥砺研磨,日臻可用。而台地现办机器、制造、煤矿、铁路,将来亦不患任使无才。”1886 年,台北与大陆的海底电缆铺通,刘铭传遂于 1890 年设立电报学堂,聘请外国教习教授电报技术。刘铭传还曾经筹备建立日学堂,培
5、养一批能阅读研究日本情报资料的人才,以防范日本人入侵,但随着刘铭传的卸职,筹建日学堂的计划破产。1890 年,刘铭传在台北大坎抚垦局设立番学堂,课以汉文、算术,旁及官话、闽南语。起居礼仪悉仿汉制。每三日,导之出游,以与汉人晋接,消其顽犷之气,生其观感之心。刘铭传本人也常到学堂检查,对成绩优秀者以生员例给予“番秀才”的称号,以示褒奖。摘编自胡海印论刘铭传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台湾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铭传教育改革的特点。(11 分)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教育改革的影响。(14 分)4.(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32 年的议会改革,为土地法改革
6、扫清了政治障碍,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1833年废除和解诉讼和共谋拟诉法之后,已婚妇女取得丈夫同意并经过专门的委员会认可后,可通过要式合同的形式处分其自由继承地产。根据 1870 年已婚妇女财产法的规定,已婚妇女有权继承被继承不动产上的租金和收益。1882 年已婚妇女财产法赋予已婚妇女与男子同等的财产处分权资格,在不动产法上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因为危及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所以土地法改革没有触及土地法的核心问题,无法对现行土地法5律制度进行系统的改革。土地法改革在改革封建土地法、实现土地法的现代化方面的效果十分有限,其任务远没有完成。摘编自咸鸿昌19 世纪英国的土地法改革(1)
7、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法改革的背景及其具体措施。(11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法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有何不足?(14 分)6单元小卷(十六)1(1)特点:依据常产的多少进行户籍划分;继承前代制度并进行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户籍种类繁多;户籍的资格逐渐放宽。(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提高了佃农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稳定;宋代户籍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了土地兼并对国家政权的直接冲击,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格的户等、户种划分,形成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宋代户籍制度遏制了人口的正常流动,限制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8、。(任答四点即可)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宋朝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可知,依据常产进行户籍划分;根据材料“客户一词在唐朝主要是指流亡他乡的客寓民户,这些人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和国家法律的保护。宋代,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佃农和主户一样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独立的户籍”可知,宋代的户籍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之上又有所完善;根据材料“宋代户籍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可知,管理严格;根据材料“主户和客户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坊郭户作为户种正式产生”可知,种类繁多且资格逐渐放宽。第(2)问,根据材料“是古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
9、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是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可知,宋代的户籍改革一方面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商品经济的纵深发展;而佃农和主户一样成为国家有独立户籍的编户齐民,提高了他们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北宋政权的稳定;此外,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土地兼并对国家政权的直接冲击,从而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另一方面又会不可避免地形成不平等的社会等级。2(1)原因:军阀割据,中央政府财政困难;传统税收体制瓦解;西方公共税收理论的渗透;关税自主运动(国民收回利权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树立新政权的形象。(任答四点即可)(2)积
10、极:地方和中央的财政都有所增加;有利于军队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抗战准备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局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增强国民党发动内战(新军阀混战和“剿共”)的实力。解析 第(1)问,结合民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可知,军阀割据,中央政府财政困难;结合民国的性质和巩固政权的需要可知,传统税收体制瓦解,树立新政权的形象;结合民国时期社会经济状况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结合民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可知,西方公共税收理论的渗透;结合近代国人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可知,关税自主运动(国民收回利权运动)推动。第(2)问,结合材料中国民政府初期税制改革的措施和原
11、因可知,地方和中央的财政都有所增加;有利于军队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抗战准备了物质基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结合国民政府的性质和中国近代社会形势可知,改革的局限性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增强国民党发动内战(新军阀混战和“剿共”)的7实力。3(1)特点:体现“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带有一定的军事性质;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兼顾新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本土特色),并重视语言教育。(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缓和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巩固台湾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推动洋务运动在台湾的开展;推动台湾社会近代化;培养大量新式人才;有利于台湾地区的
12、海防和反侵略。 (任答五点即可)解析 第(1)问,材料“1887 年,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设立西学堂,聘请英国人布茂林、丹麦人辖治臣为学堂教习,讲授英法之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之学。另聘请汉教习两人,教授中国经史文字,并兼任学生监督”体现“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据材料“冀各学生砥砺研磨,日臻可用。而台地现办机器、制造、煤矿、铁路,将来亦不患任使无才” “1886 年,台北与大陆的海底电缆铺通,刘铭传遂于 1890 年设立电报学堂,聘请外国教习教授电报技术”可得,其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据材料“刘铭传还曾经筹备建立日学堂,培养一批能阅读研究日本情报资料的人才,以防范日本人入侵”可得,其教
13、育带有一定的军事性质;据材料“1890 年,刘铭传在台北大坎抚垦局设立番学堂,课以汉文、算术,旁及官话、闽南语。起居礼仪悉仿汉制。每三日,导之出游,以与汉人晋接,消其顽犷之气,生其观感之心”可得,其教育兼顾新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本土特色),并重视语言教育。第(2)问,据材料刘铭传教育改革的特点“兼顾新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本土特色),重视语言教育”可总结出影响:缓和台湾社会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据材料中“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的特点可总结出:巩固台湾社会的安定和统一。据材料中措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带有一定军事性质的特点可总结出:推动洋务运动在台湾的开展;推动台
14、湾社会近代化;培养大量新式人才;有利于台湾的海防和反侵略。4(1)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1832 年议会改革为土地法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措施:英国议会先后通过一系列法律,承认妇女的财产权利。(2)成效:提高了英国已婚妇女的法律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封建土地法律制度;适应了社会发展变革的潮流;推动了英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任答三点即可)不足:由于遭到地主阶级的反对,改革很不彻底,没有完成改革的任务。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1832 年的议会改革,为土地法改革扫清了政治障碍,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得出,1832 年议会改革为土地法改革提供了政治保障,联系所学可知,19 世纪
15、上半期为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潮时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1833 年废除和解诉讼和共谋拟诉法 ”“1882 年已婚妇女财产法赋予已婚妇女与男子同等的财产处分权资格,在不动产法上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得出通过一系列法律,承认妇女的财产权利。第(2)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1882 年已婚妇女财产法赋予已婚妇女与男子同等的财产处分权资格,在不动产法上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得出,改革提高了英国已8婚妇女的法律地位,据材料“已婚妇女取得丈夫同意并经过专门的委员会认可后,可通过要式合同的形式处分其自由继承地产”得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英国封建土地法律制度,适应了社会发展变革的潮流,联系所学,综合前面分析得出,推动了英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等成效;第二小问,根据“因为危及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所以土地法改革没有触及土地法的核心问题,无法对现行土地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的改革。土地法改革在改革封建土地法、实现土地法的现代化方面的效果十分有限,其任务远未完成”得出由于遭到地主阶级的反对,改革很不彻底,没有完成改革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