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质检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8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31)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 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答案 A解析 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这样对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 A项正确;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目的在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不是取
2、缔,故 B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对国内社会组织的管理,没有谈及境外敌对势力,故 C项错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各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巩固政权,而不是激发活力,故 D项错误。2.(2018山东潍坊期中,5)1954 年 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 1.5亿多人,提出 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采纳吸收其中的 100多条。这一过程 ( )A.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C.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D.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答案 B解析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于解放战争时期,故 A项错误;根
3、据“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 1.5亿多人”可知这一过程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故 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此时宪法尚未颁布,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故 C项错误;这一过程是讨论征求宪法意见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尚未确立,故 D项错误。3.(2018江西阶段性检测二,11)号称“四大”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大民主”,肇始于 20世纪 50年代后期的反右运动,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并曾于 1975年写入宪法,在1980年被断然取消。材料反映了党和政府( )A.对民主法制认识的理性回归 B.对国内外
4、形势的重新认识C.开始重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D.工作中心由政治转向经济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1975 年写入宪法,在 1980年被断然取消”,可知 1975年受“左”倾影响的法律在1980年得到了纠正,故 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左”倾错误的影响,不涉及对国外形势的重新认识,故 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比较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故 C项错误;根据所学,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中心由政治转向经济,故 D项错误。24.(2018天津滨海七所重点学校联考,7)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
5、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 B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其他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中“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不符,故 A项错误;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己选举基层领导的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故 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选举代表,代替民众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特殊制度,故 D项
6、错误。5.(2018海南八校新起点联盟考试,13)1984 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这一精神的贯彻 ( )A.加强了中国政府对港澳的领导B.有助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D.有利于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答案 D解析 1984年时港澳尚未回归祖国,故 A项错误;1984 年时“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提出,故 B项错误;C项“经济”与材料中“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的角度不符,故错误;D 项与材料中“对港澳观礼团说”“都要大团结”相符,故正确。6.(2018山西六校第四次联考,31)2001
7、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 )A.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B.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答案 C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信息,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海峡两岸达成”,指代祖国大陆与台湾,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可知属于两岸达成的经贸往来,故 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台湾当局对一个中国的态度,故 D项错误。7.(2018
8、辽宁六校期末,12)1945 年 8月,中苏两国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效期为 30年。1950 年 2月,经过谈判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表明( )A.新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3B.美苏冷战对中苏关系变化影响有限C.对苏外交成为中国政府外交核心D.两国政府坚持务实灵活的外交原则答案 A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承认国民政府与苏联签署的协议,而是以新的身份与苏联谈判,重新签订条约,表明新中国努力建立新型平等外交关系,故 A项正确;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故 B项错误;新中国外交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故 C项错误;
9、材料反映了中苏签订条约的历程,未体现务实灵活原则,故 D项错误。8.(2018天津河西二模,8)1952 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只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C.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答案 A解析 据材料“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可以得出以意识形态划分,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和“不只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强
10、调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故 A项正确;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不合题意,故 B项错误;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是在 20世纪 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后出现的,故 C项错误;“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不合题意,故 D项错误。9.(2018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卷六,30)1952 年 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这一外交思想( )A.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B.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D.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答案 C解析 1952年 4
11、月新中国依然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故 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 1953年首次提出,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 B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可知当时新中国在坚持“一边倒”的前提下,积极谋求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故 C项正确;全方位多边外交是新中国在 20世纪 80年代推行的外交政策,故 D项错误。10.(2018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31)下表是 1955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中对亚非会议参会国的划分。这一划分( )和平中立国家 印度、缅甸、印尼、阿富
12、汗接近和平中立国家 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黎巴嫩、也门、沙特、柬埔寨、老挝、锡兰4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 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A.为后来三个世界划分提供了依据B.对参会国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类C.受到当时国际格局和冷战的影响D.表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日益成熟答案 C解析 题干中的国家除了日本是发达国家,属于第二世界的国家,其他均为第三世界国家,第一世界国家主要是美苏超级大国,故 A项错误;参会国基本上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此表是政府人为按照与我国外交关系来划分的,故 B项错误;题干中“1955 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参加亚非会议的方案中对亚非会议参会国的划分”中“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基本上都是
13、资本主义国家或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国家,20 世纪 50年代我国外交主要还是“一边倒”,加入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所以在万隆会议时期,我国仍然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故 C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 D项错误。11.(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15)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特意请教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希望获得更多毛泽东的印象,马尔罗说:“你将会晤的是一个命运奇特的人。”尼克松此举意在( )A.打开中美两国民间交往的大门B.实现中美两国建交的夙愿C.通过中国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D.促成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答案 D解析 1
14、971年的“乒乓外交”已经开始了两国民间交往,故 A项错误;中美两国建交是在 1979年,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故 C项错误;根据材料反映的是 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的情景,结合所学可知 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 D项正确。12.(2018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31)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
15、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答案 A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外交思想出自大学,这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与姿态,故 A项正确;“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 C项错误;“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其中“开始”一词显然与常识不相符,故 D项错误。5二、非选择题(第 13题 25分,第 14题 12分,共 37分)13.(2018陕西渭南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天
16、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朱元璋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朱元璋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材料二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
17、能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到 1952年 1月,全国共查出贪污旧币 1 000万元以上的贪污犯 10万余人,判处死刑的有 42人。1952 年 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贪污罪的惩治作出明确规定。这一阶段的反腐败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专门的反腐机关,而是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如先后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清运动等。2009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2017
18、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巡视利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是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简评其反腐成效。(12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反腐惩贪的认识。(13 分)参考答案 (1)举措:皇帝亲自下谕旨告诫;设特务机构加大对官员的监管力度;借鉴前代经验,制定严刑峻法;一视同仁,赏罚分明。简评:使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本质上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效果有限。(2)特点:把防腐与反腐败相结合;加强制度与法规建设;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加大监察力度;
19、发挥媒体舆论监督和警示作用。认识:反腐治贪,是赢得民心的重大举措;反腐败问题,一靠监督,二靠制度,三靠自律;反腐治贪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充分发动群众是推进反腐惩贪的得力措施。14.(2018河北名校联盟质监,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外交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手段之一,外交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国家的目的。一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国际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
20、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合乎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6摘编自张清敏外交的本质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 分)参考答案 示例一观点: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论述:晚清外交走向失败的过程是国力逐渐衰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因为晚清国力不济导致外交失败,而是外交失败导
21、致国家衰落。与西方列强相比,晚清政府所抱的不是弱国心态,而是始终坚持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被推翻的 70余年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不仅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还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国际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从世界中心被排挤到世界边缘的原因。因此,晚清的失败决非由于国力不支,而是由于观念的陈腐和制度的落后,外交失败是国家失败的一个表现,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示例二观点:新中国的外交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壮大。论述:1949 年,新中国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另起炉灶”“打扫
22、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政策,改变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地位,打破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新中国政权的封杀,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相应的安全环境和资源。1953 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建设提供了比较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1955 年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中国与亚非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20 世纪 70年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缓和并走向正常化,更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转机和突破,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之后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新时期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提供了良好的
23、外部环境,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解析 首先拟定论题,材料中提到四类国家,即晚清、强国(美国)、小国、曾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除了强国(美国)认为实力强大无需外交外,其他三种类型国家的外交均与国家发展有重大关系,因此论题可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来拟定,外交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外交失败或错误的外交政策会阻碍或延缓国家的发展,正确的外交政策可以极大促进国家的发展等,题目要求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因此可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国家来拟定,如晚清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力衰弱、国家失败,新中国的外交促进国家综合国力壮大等。其次进行阐述,主要就所选国家外交与国家发展的关系,用具体的史实来进行阐述,注意表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外交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进行总结,升华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