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2019012501101.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97463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20190125011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20190125011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20190125011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20190125011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20190125011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8-2019 学年高一上期 1 月份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职掌卜筮,是先秦史官与周易关系之最突出的纽带。在先秦,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史官们对这一职责的履行可谓是不遗余力。阅读先秦文献,人们有时会为史官们据周易占筮准确而感到惊讶。例如,周史运用周易为陈国占筮,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陈侯的后代将在齐国昌盛并执掌大权,二是陈国将在那时衰败。后来历史的发展果如其言。如何来解释史官们的这一类“神奇的”预测呢?其关键,是先秦史官对周易变化观精髓的理解和运用。周易是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前人称“易”有三义,即变易、简易、不易。不少

2、先哲认为:“易”之精义实为“变易”。说文解字引秘书:“易”原为象形字,上日下月,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阴阳者,变化也。周易之基本要素“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述等等,无不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变化观。从表面上看,周史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是占筮的结果,其实,周史在为陈国占筮之前,已对陈、齐等国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定的了解,即“先人事而后说卦”,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周易的变化观去分析、推测其前景,就得出了这些结论。知道了这个例子所蕴含的道理,就明白了先秦史官的周易筮有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历史发展变化结局的奥秘。先秦史官以周易占筮,又表

3、现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以周易占筮,凭蓍草这类植物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事,从根本来说是难以成功的。尽管有时占筮者在推断中也会结合对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但这类占筮法总体上笼罩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气氛之中,并非科学的方法。其次,先秦史官的以周易占筮,在具体操作上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根据左传国语的记载,春秋时期人们讲周易要讲八项。然而,在每次占筮时,并不会八项内容都讲,因为甲项与乙项的结论很可能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选择哪项或哪几项来讲,先秦史官往往依据自己的意图来定。占筮的结果,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只需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做论断。主观随意性表现得非常突出,牵强附会的特点也很显著。

4、2先秦史官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堪称是当时的“通才”,而周易是一部既简明又涉猎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著作,可谓“通学”;作为“通才”的先秦史官与作为“通学”著作的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出于职责要求,先秦史官堪称是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他们偶尔表现出的运用周易对于具体人和事的发展进行准确预测的“奇迹”,主要得益于对于周易变化观的活用,以及对于拟预测人和事的历史、现状的观察和了解。而其这方面的败笔与尴尬,正好说明周易唯心、神秘思想本身的致命缺陷。深入探讨先秦史官与周易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对于周易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摘编自林晓平先秦史官与)1

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周易是古代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之义,很多先哲认为“变易”是其中最核心的意义。B. 周易主要讲变化,“易”最初为象形字,上为“日”,下为“月”,代表阴和阳,表示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C. 周易中的“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等等,无不表现出一种变化观。D. 周易既简明又涉猎广泛,包括宇宙万物、社会人生,可谓“通学”,古人常用它来占卜,预测吉凶和事物的发展变化。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 在先秦时期,史官堪称是当时的“

6、通才”,所掌职责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用周易来占卜。B. 先秦史官与周易有着一种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是周易的解读者、运用者、守护者及传承者。C. 如果史官能理解和运用周易变化观的精髓,重视对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就能科学地预测历史的发展变化。D. 从先秦史官与周易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研究周易以及中国古代史学史有重大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周易被古人用于占筮,有时准确得令人惊讶,周代史官用它对陈国后代的兴衰所做的两点预测,后被历史的发展证实。3B. 周易内容丰富,春秋时学者讲周易要讲八项,但各项内容很可能不一致,甚至还

7、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C. 用周易占筮,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同一结论,也可以依据多个方面来解释,在具体操作上牵强附会,具有主观随意性。D. 周易用以占筮,凭蓍草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和事,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思想的体现,从根本来说难以成功。(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 500 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

8、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

9、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 23 年,担任系主任 16 年,开了 16 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以理工科见长的知名学府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 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他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

10、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4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 1924 年 7 月 28 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 年 7 月 29 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30 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

11、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 1942 到 1943 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1945 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 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 1948

12、 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 3 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 年 8 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 38.8 公斤。1948 年 8 月 12 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

13、遗言。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 6 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相关链接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5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4.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14、的一项是( ) (3 分)A. 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 500 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亲自验证,还专门写文章。B. 朱自清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C. 朱自清教学认真,做事原则性强。他的选修课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却照常讲课考试;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D. 文中引用传主自己的话“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还引用了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这些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

15、性和感染力,直接突出传主的不凡形象及其高尚的人格与气节。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A. “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B. 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 23 年,担任系主任 16 年,开了 16 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至今仍为这所以理工科见长的知名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C. 据友人回忆,47 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从一个侧面烘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D. 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

16、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E. 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势低头,可见其“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节操。6. 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6高 手吴宏庆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他下来做帮手,帅子心不在此,婉言谢绝了。帅子的家乡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几百年前,这里商贾云集

17、,府宅遍地,现在败落了,但那些文物却是不会消失的。就有人来找他鉴定古玩。来人自报姓名,叫李土方。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帅子知道,这种人手中往往有好货。李土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帅子打开,里面是只青铜酒杯。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李土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我说你干嘛用这么大的力?”帅子冷笑道:“什么玩意儿!民间仿的,十块钱一个!”李土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好东西!好东西!”李土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值多少钱?”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这是汉代的蓝田玉。上面的八

18、条龙栩栩如生,堪称绝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李土方呼吸也急促起来:“卖给你怎么样?”帅子摇头:“买不起。这是无价之宝!”“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亏一点也买不起。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李土方感激地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如果你蒙我,随便给两个我也会卖给你的。可是你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几天后,李土方又来了。他一进门,就将门窗关上。帅子知道他等待的东西要出现了。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

19、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竟是玉玺!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玉玺高二十公分,长宽各五十公分。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个字。玉玺的把手是一条独角龙,形态怪异,造型古朴,隐约可见帝王之气。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广德王国”,三代而亡。广德国的图腾就是独7角龙。这个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还有什么东西?”李土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土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这玩意儿你想怎么卖?”帅子眼盯着金鼎问。“那这个呢?”李土方指着玉

20、玺问。“不管那个,我是问这个!”“这个嘛,我用秤称了称,有一斤二两重,十万元怎么样?”帅子笑了:“这是包金而不是赤金,哪有用秤称的道理?最多两万元!”李土方颇难为情地笑了,一跺脚:“好,两万就两万吧!这个呢?”他又指着玉玺。帅子不回答,从屋里拿出两万元,就要送客。“别别!有话好说,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 帅子重新坐下来,吸了根烟说:“这玩意真是个古董,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但古董就一定值钱吗?我看未必。实话对你说,这玉质不算太好。你看,上面还有瑕垢疵洼的。” 帅子又对李土方说了一大通专业术语。李土方听得头都大了。最后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

21、另请高明!”“五十万?”“五万!”李土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你是个公道人,不会太骗我。这样吧,二十万!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三十万。”帅子撒了个谎。他想卖给大师。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好眼力!”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大师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五十万?”大师笑了:“五千元。我说的是这假玉玺的手艺,而这玉玺本身也就两百元左右。”“什么?”帅子跳了起来。大师将他按下,说:“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你跟我学了

22、几年,只学会了怎样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大师又拿起“玉玺”,感慨地摇摇头,“玉是老玉,字是新刻的。这造赝人真是高手,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高手!连我也几乎被骗了!”8李土方,高手?帅子瘫倒在地。7.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A小说的题目很有特点,一语双关。“高手”既指小说中的帅子,又指李土方,而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自愧不如。B小说中“李土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这里的“哆哆嗦嗦”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李土方当时紧张的心理。C帅子故意不买

23、李土方的玉佩,是他用的一计。他是想让李土方拿出更好的宝物,而这也正中李土方的下怀。D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全部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E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表现了比较深刻的意蕴,让人读后有所感悟。8. 小说中的李土方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9. 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表达效果更好,你认为如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34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24、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濬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9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

25、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讷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B. 世宁

26、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C. 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D. 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B. 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义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27、C. 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D. 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民间不能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被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B. 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濬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10C. 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

28、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D. 胡世宁举贤荐才。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是连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途不通达。13. 翻译句子。(10 分)(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2)与人语,讷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二)诗歌鉴赏 (11 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王维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注 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祢:祢衡,东汉人,有才

29、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 分)A.首句“怜君不得意”由一“怜”字引出,“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即“不得志”,暗扣标题中的“落第”。这句只写了丘为,没有涉及诗人自己。B.“况复柳条春”中“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朋友的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C.颔联写了苏秦当年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苏秦的凄苦之状如在眼前。

30、D.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11E.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政治现实表示了愤慨。15 结合全诗,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7 分)(三)名篇名句填写(6 分)16.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_ _,_ _”。(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_,_”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表达了

31、诗人心中的喜悦,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3)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古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在“义”“利”之辩中。管子是中国古代 的政治思想家,对人的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管子认为,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一个社会政治安定和道德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而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就要讲究礼节规范,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另外,管子认为人性就是 的,人们追逐物质利益也是 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 )孟子讲仁义,坚持

32、人性的本质是善的。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这是其性善论的直接理论依据。从“人性本善”的观点看,孟子显然是追求精神第一,而不是物质取向第一。在他看来,在人的发展中,仁义是 ,物质财富本身不能成为人的活动的动因。 可见,管子强调功利主义和人的利益原则,从物质取向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而孟子则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人的道义原则,从精神需求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两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深谋远虑 见利忘义 无可厚非 中流砥柱 B出类拔萃 见利忘义 天经地义

33、中流砥柱 C深谋远虑 趋利避害 无可厚非 大本大宗 12D出类拔萃 趋利避害 天经地义 大本大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 B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 C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 D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B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

34、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C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D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6 分)在网络文学最初显示生机的时候,_,这也导致后来崛起的网络作家对严肃文学同样极端不屑一顾。网络文学借互联网生活这个大势,到今天已经成为公众娱乐生活的主流:网络作家开始加入中国作协,传统文学报刊把网络文学

35、纳入了评价体系,众多的严肃文学作家也纷纷触网,甚至开始尝试网络写作。_,对网络文学的激烈批评也再难听到。出现这种情形,原因很简单,就是两大写作群体忽然间发现,_ _:严肃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网络作家写不来,网络作家所撰写的通俗奇幻长篇小说,传统作家也很难驾驭。 21.下面是某商店一段通告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通告元旦快来了,欢迎您到贵店购物,特惠赠鲜花一束,更多优惠活动,等着您的关注。祝您元旦节快乐!2018 年 12 月 26 日 13五、作文22、我们跋涉在人生旅途中,走过春夏秋冬,经历风霜雨雪,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和画面让我们一次次驻足回首,感受

36、永不褪色的温度。多少往事,总在不经意间被风轻轻吹起,飘向那遥远的美丽。请以“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800 字。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14语文答案【答案】1. C 2. C 3. B【解析】1. 试题分析:C“无不表现出一种变化观”理解错误。错在“十翼”,表现变化观的是“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释。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 试题分析: C“就能科学地预测历史的发展变化”理解错误。用周易占卜,并非科学的方法。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 试题分析:B“但各项内容很

37、可能不一致,甚至还会出现两项之间矛盾对立的现象”理解错误。不一致、相互对立的不是“各项的内容”,是“各项的结论”。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答案】4. D 5. CE 6. “生不逢时”是指他身处在战事混乱、政治动荡、物价飞涨、生活困难的不幸时代。朱自清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他身处困境,虽然生活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质量,每天最多写 500 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他身处动荡乱世,但不愿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物价飞涨,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

38、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的君子气节。【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D 项,“直接表现其高尚气节”错误,引用名人对传主的评价应该是“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 项,“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B 项,由原文第 4 段可知,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D 项,可能是“豁达”,也可能是出于无奈,但没有“乐观”。点睛: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

39、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15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理解。首先立足文本找到体现他那些情怀,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谈对自己的理解。根据原文“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写得太慢”,朱自清在清贫时没有忘却写作质量;根据原文“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在困境中仍然保持清白;

40、根据原文“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朱自清生活困难,仍然拥有勇气揭穿阴谋;根据原文“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朱自清在弥留之际仍然保持气节。7、C 、E(各 2 分) (A 项“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正确,而“自愧不如”原文没有相关表述。B 项 紧张这一细节是他装出来的。D 项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8、外表普通,长相土气 狡诈,富有心机,善于伪装自己制造赝品水平高(全对 4分,答对两点 2 分,答对一点 1 分)9、观点一:不能删去。从内容结构上看:最后三段借大师的话交代了事情的原委,点出了帅子的失误所在,与第一段内容相互照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从主旨上看:这三

41、段文字在小说中画龙点睛,使小说的主旨更加明确。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对帅子的动作描写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更生动。(每点 2 分)观点二:可以删去。从结构上看:加上这三段,使小说不够含蓄,显得过于直白,如果删去,就给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主旨上看:删去后使小说的讽刺意味更加明显。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没有这三段的动作语言描写,人物形象已经很丰满,讽刺性也已经达到了。(每点 2 分)【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

42、中要害。【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根据官职16名“福建按察使”、人名“宸濠”“潘鹏”、地名“江西”分析,“福建按察使”是“迁”的官职内容,排除 B 项、C 项。“系”“索”是两个动作,结合句子大意等可判断停顿,排除 D 项。句意: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世宁。1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D 项,对象是古代君主、诸侯、

43、大臣、后妃等,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也有谥号,因此选项不全面。1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B 项,“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原文是“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由此可知逮捕李濬的是龙英和赵元瑶,世宁没有“率人”,只是发了“密令”。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

44、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如本题 B 项,“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世宁没有“率人”,只是发了“密令”。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补充句首主语,“道”译为取道;“急”译为猛烈;“画

45、”译为策划;(2)“呐”通“讷”,说话迟钝;“具”译为撰写;“窾会”译为要害、关键。参考译文: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考取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开始他做德安推官。岐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濬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捕捉了他。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守孝完后又赴京去候补。(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他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17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傲慢专横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世宁恼火

46、极了,正德九年(1514)三月就上疏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世宁不可。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世宁。李承勋当时是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世宁于是逃出,去到京城,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后无人理会。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

47、年,宸濠果然造反,世宁从贬戍地被起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因为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去了。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推荐贤人,却唯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连章推荐。(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和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对他始终恩礼不衰。

48、九年(1530)秋天去世后,被追赠为少保,谥端敏。14【答案】(1)AC15(2)对丘为落第的怜惜与同情。首联用一“怜”字直接表达对丘为不得志的怜惜和同情;颔联借用典故抒发自己对丘为盘资耗尽困于长安、返回时忧愁煎熬新添白发的困境的怜悯。依依惜别之情。“柳条春”暗写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朋友正值人生的低谷,伤别之情就愈为强烈了。惭愧愤慨之情。尾联中诗人认为自己作为朝廷官员,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深深自责。同时于“羞”中寓愤,暗含着对贤才遭弃的政治现实的愤慨。情绪由怏怏惜别转到深深内疚,以至于牢骚不平,激昂慷慨。【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

49、本诗的理解。A 项,“这句只写了丘为,没有写诗人自己”错误,这句中既有丘为又有诗人自己。C 项,“颔联写了苏秦”错误,颔联是用典,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点睛: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18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