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二历史 第 二 次月考 第 1 页 共 6 页 东北育才高中部 18 19学年(上) 高二年级 第 二 次月考 ( 12.11) 历史试卷 答题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32题,每题 1.5分,总计 48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据大臣汲黯 ( ? 前 112 年 。 西汉 ) 揭露,汉武帝 “ 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 。他重用酷吏和财利之臣,以致不久后有人评论 “ 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 。但汉王朝 却 没有重蹈秦的覆辙,主要原因是 A 汉初法律 制度 趋向成熟 B 酷法罩上了儒家思想 的 外衣 C 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 D “ 文景之治 ”
2、缓和了社会矛盾 2 江州义门陈氏宗谱 旧碑碎语家言记中载有唐宋朝廷旌表 “ 义门陈氏 ” (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家族的缘由,上曰: “ 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 曰 齐家严肃;二 曰 治事详密;三 曰 报国急公。 ”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唐宋经济发展推动家族势力发展 B 陈氏势力强大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 儒学修齐治平思想符合统治需要 D 宗法制度不断强化扩大家族影响 3 程朱理学认为 : “ 人欲 ” 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 “ 天理 ” 对立;并进而提出 “ 存天理,灭人欲 ” 。如此看来, “ 存天理,灭人欲 ” A 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 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
3、然欲求 C 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D 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4 先贤祠是古代奉祀地方先贤的 祠堂 。宋代以前入祠者都是以道德文章、文治武功著称的名士或官员。而明清时期则打破了这 一 惯例,凡有功于一方,深受当地民众景崇者,即便出身卑微,也可入祠供祭 。 这种变化表明 A 传统儒家学说地位动摇 B 市民价值观成社会主流 C 经济发展改变社会认同 D 近代民主思想迅速发展 5 钱大昕说 “ 君诚有道,何至于弑,遇弑者皆无道君也 圣人修春秋,述王道以诫后世,俾其君为有道之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各得其所,又何乱臣贼子之有? ” 此观点 A 表明对仁德政治的向往 B 具有反清复明的思想色彩 C
4、认为臣子弑君主无罪过 D 主张废除君主制还政贤人 6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 其 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 “ 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 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 7唐代对御医的管理很严格,唐律中明确规定,制作御药如果跟处方不相符,包括药量不符、合成方法不对、服药说明书写错误等,依律可处以绞刑。据此 可以推知 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 B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 C中
5、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 D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 高二历史 第 二 次月考 第 2 页 共 6 页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 “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 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为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 ” 这里所说的 “ 主因 ” ,主要是指宋朝的 A商品经济发展不足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B宋朝的科技发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 C商品经济仍然从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 D农耕经济制约社会改革与科技进步 9 宋代 的 社会风水师认为: “ 水代表财富,客厅摆设山水画时,就必须注意画中水流的方向不可以朝门口、屋外,而水流的方向最好是主卧房、屋内。 ” 这反映了宋代 A 新兴资产阶级开拓进取
6、 B 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人格 C 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修养 D 社会文化和生活的价值导向 10 王国维曾说: “ 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 于词曲发之。 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 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 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 A 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 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 C 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D 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 11 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眼里,小说向来是 “ 街谈巷语 ”“ 君子弗为 ” ,被认为 “ 猥鄙荒诞,徒乱耳目 ” ,皆 “ 黜不载 ” 。 梁启超却认为小说 “ 有不可思议之
7、力 ” ,这说明 A 文人学士更加注重诗词歌赋 B 小说仅流行于市井大众阶层 C 维新思潮推动文学形式创新 D 小说通俗易懂利于思想启蒙 12 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 100回,前 23回描写前世姻缘, 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因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A 婚姻自主 观念 日渐流行 B 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 爱情至上观念 日渐 流行 D 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13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普罗塔哥拉 认为: “ 政体、法律和道德都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神意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 ” 此材
8、料观点 A 是反对封建神学理论 B 极力宣扬社会契约思想 C 有利于人性的自我觉醒 D 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 14 学者波内克斯说:古欧洲有好几个里程碑式的变革,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中。这些变革包括伯里克利改革,这次改革把一个人或少数人统治的规则转变为多数人统治的规则,雅典由此从一个小城邦变为一个海洋帝国。材料表明 A 雅典成为地跨欧亚非 的 大帝国 B 思想变革得益于政治民主化 C 智者学派的产生植根于经济 D 伯里克利改革完善民主政治 15“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 “ 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
9、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16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 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 “ 信仰即可得救 ” B “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恐惧 ” C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D “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 高二历史 第 二 次月考 第 3 页 共 6 页 17 伊拉斯谟借 “ 愚人 ” 之口说道: “ 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 ” 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A抨击愚昧 B
10、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 18 15 至 16 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 19 宗教改革前 有这样一种说法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 凯撒 (泛指皇帝)的归 凯撒 。这种认识的改变 , 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20 十八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 “ 始因 ” 或 “
11、造物主 ” 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 促进了宗教改革发展 B 有利于理性主义的传播 C 主张王权独立于教权 D 为进化学说奠定了基础 21 “17 C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 。这是因为 A 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22 康德认为 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 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
12、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A 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B 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 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 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23 在 1543 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 1859 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4 1912 年 4 月, “ 泰坦尼克 ” 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用电灯照明 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航线经过地中海
13、 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 B C D 25 希特勒上台后,爱因斯坦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 在此朗之万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26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高二历史 第 二 次月考 第 4 页 共 6 页 处于 50 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
14、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 这段 材料体现作者最主要的意图是 A “ 冷战 ” 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 全球 形势 总体 趋向 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 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27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 1990年和 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 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 农业( %) 工业( %) 服务业( %)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1990年 2003年 低收入 国家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
15、收入 国家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国家 3 2 33 27 64 71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C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28 “ 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甚至被一些人批评为 非 现实 主义 ,“ 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 , 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 ” 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吻合的是 A 拜伦的唐璜 B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 高尔基的母亲 D 贝克特 的等待戈多 29 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 “ 莫扎特 (1756 1791 年 )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
16、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 ” 导致 这种 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 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30 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美式习俗。但 默片 时代,美国影院为了体现上流社会的高雅品味, 禁止 观影时吃爆米花。这种习俗真正流行于 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这说明 A 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电影业走向衰落 B 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 C 精神的空虚使人们追求享乐型生活 D 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消费日益大众化 31 新浪潮电影产生于 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
17、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现象反映了 A 人们 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 B 人们 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 C 人们 对 “ 理性王国 ” 的失望 D 人们 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 32 从媒体角度看,美国的水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曝光事件等,突出反映了 A 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 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独行的制约 C 第三次科 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 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高二历史 第 二 次月考 第 5 页 共 6 页 二、材料分析题 (共 3题, 31题 25分, 32题 15分, 33题 12分, 总计
18、52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3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 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
19、“ 籍田 ” 的仪式。 材料二 大约从 18世纪中后期开始,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 1795-1886)认为中国人是永远静止的人民,因而他对英国以强权打开中国抱着一种欣赏与喝彩的态度。其他德国文化人也几 乎都小觑中国,蔑视儒学, “ 孔夫子 ” 在德文中竟然常被人们有意与“ 糊涂虫 ” 谐音混用。英国散文家汤姆斯 德 昆西( 1785-1859)在他的作品一个服鸦片的英国人的自述中则带着更加厌恶的口吻描述中国。他说: “ 我经常想,如果被迫离开英国而住到中国去,生活在中国的社会和景物里,我一定会发疯。 ”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17 世纪欧洲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 14 分) ( 2)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 18 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 12 分) 34( 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汤显祖( 1550 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 出 生于书香世家,自幼以善属文闻名乡里。因不肯攀附权势,三十几岁才中进士。当时经济繁荣,大量 有地位的文人 参与传奇戏曲的创作,这样的文化氛围唤起了他戏剧创作 的兴趣。在南京任职期间开始进行戏剧创作 , 早期作品紫箫记便创作于此时。官场生活并未改变 他 清傲率直的性
21、格。他仗义执言揭露弊政,结果被贬边远地区。因始终无法适应官场黑暗, 1598 年汤显祖辞官归乡。辞官后 ,对于政治的厌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 让自己在理想的梦境中批判现实,先后完成了牡丹亭记、南柯梦、邯郸梦等广受欢迎的作品。牡丹亭记中,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不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而且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己做主结为夫妻。南柯梦中,主人公淳于芬酒醉后梦入蚂蚁国被招为附马,后任南柯太守,政绩卓著。公主死后,召还宫中,权倾一时,淫乱无度,终于被逐。这些作品 “ 因情成 梦、因梦成戏 ” ,充分体现了汤显祖 “ 以情格理 ” 的观念。汤显祖的戏曲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在戏曲舞台
22、上长演不衰。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特点。 ( 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汤显祖戏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 7分) 高二历史 第 二 次月考 第 6 页 共 6 页 35(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世纪, 欧洲宗教改革蓬勃开展 。 围绕“ 大学和宗教改革的关系” ,自拟论题 , 并 从下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最少运用三则材料。) 中世纪 欧洲大学主要课程有经院哲学、神学、法学和医学等,使用教会的通用语言拉丁语。由于课程和语言相似,学生与教师常在不同国家大学间流动。 16世纪 维登堡大学的大多数
23、师生支持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维登堡大学教授将日心说印刷出版。 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等前往。 莱比锡大学是反对路德主义的中心。 新旧教派都认识到了大学的重要性。德意志新建了 9所大学,开设人文主义和宗教两类科目,包括古典文学、伦理学、诗歌、物理学和神学等。 加尔文在大学受过严格的思维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 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为严谨的宗教著作。 加尔文创办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法国、荷兰和英格兰等地。 西班牙、法国等政府严格限制本国人到国外大学研究、教学、学习或居住。 高二历史 第 二 次月考 第 7 页 共 6 页 东北育才高中部 18 19学年
24、(上) 高二年级 月考 ( 12.11) 历史试卷 01 05: BCCCA 06 10: BDDDC 11 15: DDCBD 16 20: DDBDB 21 25: AACBC 26 30: DBABD 31 32: AD 33 ( 25 分) ( 1) “ 欧洲中国观 ” :欧洲文化界认为古代中国对各种宗教采取容忍态度,崇尚自然,而非敬神;推行开明君主专制、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有利于限制暴政;提倡耕织、兴修水利、以农为本,有利于增加财富。 ( 6分) 背景:欧洲(法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 天主教会推行精神独裁;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资本盛行,新兴资产阶级狂热追求货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
25、蒙运动倡导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西文化的交流不断加强,相通之处增多)。 ( 8 分) ( 2)变化:从褒奖、欣赏、推崇到贬低、蔑视、嘲笑。 ( 1分) 原因:欧洲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思想解放运动使 “ 欧洲文化优越论 ” 得以发展;工业革命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欧洲实现崛起;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广泛建立;明清时期的中国在诸多方面逐渐落后于世界,在被列强侵略后,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 10分) 34 ( 15 分) ( 1)特点:以情格理,深受理学影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揭露弊政,反对封建礼教。 ( 8分) ( 2)背景:商
26、品经济繁荣 , 市民阶层壮大;君主专制强化,社会矛盾尖锐;理学思想的束缚。 ( 7分) 35.( 12分) 示例 1: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领导者多为大学教授,如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率先起来反对赎罪券,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 加尔文创办大学,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大学的教育背景有利于加尔文、路德等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不同大学之间对于宗教改革的论争推动了宗教改革发展。 示例 2:宗教改革推动着欧洲大学变化 宗教改革推动了新大学的建立,新旧宗教派别都在力争大学这块重要的阵地;宗教改革使得大学的国际性减弱,其民族性在增强;宗教改革加快了大学的世俗化进程,改革使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的控制;宗教改革影响着大学科目与教学内容的变化,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实验方法逐步进入大学,改变着神学在大学教育中主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