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陶安(《明史》卷一百三十六).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1078880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陶安(《明史》卷一百三十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陶安(《明史》卷一百三十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人物传记押题训练陶安(《明史》卷一百三十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陶 安陶安,少敏悟,博涉经史,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洪武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

2、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安事帝十馀岁,视诸儒最旧。及官侍从,宠愈渥。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节选自明史卷一百三十六)思考与学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安,少敏

3、悟,博涉经史 敏:聪敏,聪慧B洪武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 知:掌管,主持C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 眩:晕眩D及官侍从,宠愈渥 渥:深厚,优厚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其意在子女玉帛 子女:指孩子B应天顺人,以行吊伐 吊伐:抚慰人民,讨伐罪人C论前代兴亡本末 本末:原委D又论学术 学术:立国的学说,治国之道2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思得重臣镇之 代黄州B时人荣之 代陶安C闻之道路 代陶安的“隐过”D帝大怒,立黜之 代御史4下列句子,都说明陶安有“谋略”的一组是 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遂

4、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安事帝十馀岁,视诸儒最旧ABCD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安虽避乱家居,却并非不谙世事,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学问高深的儒生李习率领城中的父老出迎B陶安坚定朱元璋攻取金陵的决心,因为金陵不仅是古代帝王的都城,而且占据如此地势便利优越的地方,向四方进攻定能取胜C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德,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的赞赏D陶安认为骄纵与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害正道的树立。他的见解得到了朱元璋充分的肯定答案与提示1C(眩:使迷乱)2A(子女:指年

5、轻女子)3B(代“御制门帖子赐之”这件事)4C(排除。见其谦逊;见其治才;言其资历)35A(耆儒:指老儒。不是“学问高深的儒生”)译文陶安,幼年时就很聪敏,博览经史,因为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士李习率领城中的父老出迎。太祖接见并跟他谈论。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群起争雄,然而他们的用意在于掠夺年轻女子和玉帛,没有拨乱反正、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随便杀戮,使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人心,凭着这样的政策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使命,天下是不难平定的。”太祖问道:“我想要攻取金陵该怎样办呢?”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

6、果攻取占有它,便可雄踞风水宝地而俯视四方,无论向哪里进攻您能不取胜吗?”太祖说:“好!”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又晋升为郎中。等到聘请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来,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能方面不如章溢、叶琛。”太祖很赞赏他十分谦虚的品格。黄州刚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要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陶安为黄州知州。陶安推行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的政策,百姓因而安居乐业。洪武元年,太祖又任命陶安主持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陶安说,

7、丧乱的根源起于骄纵奢侈。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环境的人容易奢侈。骄纵的人就会听不进善言,也听不到指出错误的话。奢侈的人则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也会无所顾忌。像这样下去的话,是没有不灭亡的。你说得非常正确。”君臣又谈论治国之道。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让人吃着高兴,犹如美色让人看着迷乱。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凭什么治理好?”陶安叩头说:“陛下所言,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治国的根本了。”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儒士相比资格最老。官至侍从后,尊荣更加厚重。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御史中有人提到陶安的一些私密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难道有这样的事,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御史回答说:“我也是道听途说。”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