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5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922139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5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5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5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5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5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高频考点解密 15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课标全国卷1013,晋书+鲁芝,19 分1013,宋书+谢弘微,19 分47,宋史+曾公亮,19 分课标全国卷1013,后汉书+王涣,19 分1013,后汉书+赵熹,19 分47,明史+陈登云,19 分课标全国卷1013,宋史+范纯礼,19 分1013,宋史+许将,19 分47,明史 +傅珪,19分江苏卷 69,汪容甫,18 分 69,汝霖,18 分天津卷 813,王充,23 分 813,李台州,23 分浙江卷山东卷 913,陈书+谢贞,22 分【 调 研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陈 循 ,

2、 字 德 遵 , 泰 和 人 。 永 乐 十 三 年 进 士 第 一 。 授 翰 林 修 撰 。 习 朝 廷 典 故 。 帝 幸 北 京 ,命 取 秘 阁 书 诣 行 在 , 遂 留 侍 焉 。洪 熙 元 年 进 侍 讲 。 宣 德 初 , 受 命 直 南 宫 , 日 承 顾 问 。 赐 第 玉 河 桥 西 , 巡 幸 未 尝 不 从 。进 侍 讲 学 士 。 正 统 元 年 兼 经 筵 官 。 久 之 , 进 翰 林 院 学 士 。 九 年 入 文 渊 阁 , 典 机 务 。初,廷议天下吏民建言章奏,皆三杨主之。至是荣、士奇已卒,循及曹鼐、马愉在内阁,礼部援故事请。帝以杨溥老,宜优间,令循等

3、预议。明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土木之变,人心汹惧。循居中,所言多 纳 。 进 户 部 尚 书 , 兼 职 如 故 。 也 先 犯 京 师 , 请 敕 各 边 精 骑入 卫 , 驰 檄 回 番 以 疑 敌 。 帝 皆 从 其 计 。景 泰 二 年 , 以 葬 妻 与 乡 人 争 墓 地 , 为 前 后 巡 按 御 史 所 不 直 , 循 辄 讦 奏 。 给 事 中 林 聪 等极 论 循 罪 。 帝 是 聪 言 , 而 置 循 不 问 。 循 本 以 才 望 显 , 及 是 素 誉 隳 焉 。- 2 -二 年 十 二 月 进 少 保 兼 文 渊 阁 大 学 士 。 帝 欲 易 太 子 , 内 畏

4、 诸 阁 臣 , 先 期 赐 循 及 高 谷 白 金百 两 , 江 渊 、 王 一 宁 、 萧 镃 半 之 。 比 下 诏 议 , 循 等 遂 不 敢 诤 , 加 兼 太 子 太 傅 。 寻 以 太 子 令旨 赐 百 官 银 帛 。 逾 月 , 帝 复 赐 循 等 六 人 黄 金 五 十 两 , 进 华 盖 殿 大 学 士 , 兼 文 渊 阁 如 故 。 循子 英 及 王 文 子 伦 应 顺 天 乡 试 被 黜 , 相 与 构 考 官 刘 俨 、 黄 谏 , 为 给 事 中 张 宁 等 所 劾 。 帝 亦 不罪 。英 宗 复 位 , 于 谦 、 王 文 死 , 杖 循 百 , 戍 铁 岭 卫

5、。 循 在 宣 德 时 , 御 史 张 楷 献 诗 忤 旨 。 循 曰 “彼 亦 忠 爱 也 ”, 遂 得 释 。 御 史 陈 祚 上 疏 , 触帝 怒 , 循 婉 为 解 , 得 不 死 。 景 帝 朝 , 尝 集 古 帝 王 行 事 , 名 勤 政 要 典 , 上 之 。 河 南 江 北大 雪 , 麦 苗 死 , 请 发 帑 市 麦 种 给 贫 民 。 因 事 进 言 , 多 足 者 。 然 久 居 政 地 , 刻 躁 为 士 论所 薄 。 其 严 谴 则 石 亨 辈 为 之 , 非 帝 意 也 。亨 等 既 败 , 循 自 贬 所 上 书 自 讼 , 言 : “天 位 , 陛 下 所 固

6、 有 。 当 天 与 人 归 之 时 , 群 臣 备法 驾 大 乐 , 恭 诣 南 内 , 奏 请 临 朝 。 非 特 宫 禁 不 惊 , 抑 亦 可 示 天 下 万 世 。 而 亨 等 儌 倖 一 时 ,计 不 出 此 , 卒 皆 自 取 祸 败 。 臣 服 事 累 叶 , 曾 著 微 劳 , 实 为 所 挤 , 惟 陛 下 怜 察 。 ”诏 释 为 民 ,一 年 卒 。 成 化 中 , 于 谦 事 雪 , 循 子 引 例 请 恤 , 乃 复 官 赐 祭 。( 选 自 明 史 , 有 删 改 )1对 下 列 句 子 中 加 点 的 词 语 的 解 释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A

7、 九 年 入 文 渊 阁 , 典 机 务 典 : 掌 管B 宜 优 间 , 令 循 等 预 议 预 : 事 先C 给 事 中 林 聪 等 极 论 循 罪 论 : 评 定D 诏 释 为 民 , 一 年 卒 释 : 赦 免 【答案】B误区警示1忽略古今词义变化。有些实词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有区别,辨析时要关注词语的古今词义变化,如词义的扩大和缩小、词义的转移等。2不能联系已学知识进行推断,不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高考考查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教材上出现过的,命题者出题时注重联系教材内容,使考生学会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3 -活学活用。3忽略语境。文言实词大多有多个义项,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

8、义也大多不同,辨析时要结合语境,仔细推敲。如上题中的 B 项,将“事先”代入句子“令循等预议”中,语意通畅;将整个句子代入原文中,才能判断出“事先”的解释是错误的。技法点拨1联想迁移法。利用已经学过的实词,找出相似的语境,从而推断出词语使用的正误。2语法推敲法。根据词语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词语解释的正误。如上题中的 A项, “九年入文渊阁” “典机务”的主语都是“陈循” , “机务”是宾语, “典”是谓语,结合语境可知, “典”解释成“掌管”是正确的。 3结构推断法。文言文讲究对称,一个语句中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有意思相同(近) 、相反(对)的特点。如李密陈情表中的“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9、从结构对应的角度分析, “无”与“鲜”的意思应该是一致的。2以 下 各 组 句 子 中 , 不 能 表 现 陈 循 “以 才 望 显 ”的 一 组 是 ( ) 受 命 直 南 宫 , 日 承 顾 问 循 居 中 , 所 言 多 纳 以 葬 妻 与 乡 人 争 墓 地 比 下 诏 议 , 循 等 遂 不 敢 诤 相 与 构 考 官 刘 俨 、 黄 谏 循 婉 为 解 , 得 不 死A B C D 【答案】B误区警示1审题时没有抓住筛选标准。题干一般会给出明确的要求,往往有“直接” “间接”- 4 -“全部”等词语,筛选时一定要注意。2混淆人物、事件。题干一般要求筛选出能表现传主某种品格的句子,有

10、些考生因为没有弄清楚,把其他人物的行为或品格当成传主的行为或品格,导致筛选错误。技法点拨1确定题干关键词(人物、表范围的词语、品格或特征) 。筛选文中的信息类试题一般的表述形式是“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现传主某种品格或精神的一组是” 。考生可以先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筛选,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然后再从品格或精神的角度筛选剩余的选项。如上题题干要求筛选“不能表现陈循以才望显 ”的句子,解题时应该先从“陈循”入手,排除不是描写陈循的事迹的句子,然后再从“以才望显”的角度分析,筛选出不能表现陈循“以才望显”的句子。2在语境中理解句意。考生要把要求筛选的句子放到原文中,在具体的语境中准确理解句子的含意,然后

11、将其与题干中的筛选标准相对照,准确筛选。如上题中的第句“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 ,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可以发现,这句话是说陈循与他人一起构陷考官,这是陈循做的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不能表现他“以才望显” 。 3下 列 对 原 文 有 关 内 容 的 概 括 和 分 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A 陈 循 因 熟 悉 朝 廷 的 典 章 旧 例 得 到 明 成 祖 的 赏 识 。 陈 循 在 永 乐 十 三 年 考 中 进 士 第 一 名 ,被 任 命 为 翰 林 修 撰 。 明 成 祖 到 北 京 时 , 命 令 他 拿 着 相 关 书 籍 到 自 己 巡 幸 所 居 之 地 ,并 留

12、下 他 随 侍 。B 宣 德 初 , 陈 循 深 得 皇 帝 喜 爱 : 皇 帝 赏 赐 给 他 住 宅 , 到 各 地 巡 视 时 让 他 跟 随 ; 即 使 陈循 为 官 出 了 问 题 , 皇 帝 也 是 把 他 放 在 一 边 , 不 加 追 究 。C 陈 循 敢 于 为 其 他 官 员 说 话 。 宣 德 年 间 , 陈 循 为 因 献 诗 触 怒 皇 上 的 御 史 张 楷 求 情 , 为上 疏 触 怒 皇 上 的 御 史 陈 祚 婉 言 劝 解 皇 上 , 使 陈 祚 免 死 。D 陈 循 受 到 石 亨 等 人 的 排 挤 。 陈 循 因 为 长 期 在 政 府 部 门 工 作

13、 , 养 成 了 刻 薄 浮 躁 的 作 风 ,被 士 人 轻 视 , 石 亨 等 人 对 他 进 行 了 严 厉 的 谴 责 。【答案】B- 5 -误区警示1对某些词句的意思理解错误,导致判断失误。2对人物、事件、时间把握错误。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大多是对传主一生经历的概括,所以时间跨度大、事件比较多、涉及的人物也较多。命题者命制选项时往往把不相干的人物、事件或者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相关事件糅合在一起。考生如果不细致分析,就会判断失误。如上题中的 B 项,分号前的内容讲的是宣德年间皇帝对陈循的喜爱,分号后的内容讲的是景泰年间皇帝对陈循的喜爱,这里涉及两个皇帝,而选项故意混淆两个皇帝,造成选项不符合文

14、意。技法点拨1 圈 点 勾 画 , 梳 理 文 脉 。 阅 读 材 料 时 , 要 圈 点 勾 画 出 文 中 的 具 体 时 间 、 地 点 、 人 物 等 ,梳 理 文 章 脉 络 。2明确错误选项命制方法。命题者在命制归纳概括题的选项时,往往会使用下面几种方法:曲解文意,背离原文,即故意曲解文中词语、句子的意思,造成选项不符合文意;歪曲言行,误解形象,即歪曲传主的言行,错误概括传主的性格、思想等;混淆时序,嫁接事件,即颠倒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或把不同的事件杂糅在一起,或把不是传主的事件放到传主身上;片面理解,以偏概全,即对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原因或结果表述不全面,只用其中某一个方面来代替整

15、体;胡乱联系,无中生有,即对文中的信息加以发挥,故意用文中没有的信息来表述传主的性格或事件的过程、意义等。明确了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方法,就能快速准确解题。3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对应辨别。从根本上说,文言文的归纳概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所以无论命题者使用什么方法来命制错误选项,都是考查对文本中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因此解答归纳概括题时,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对应辨别找出其异同。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也先犯京师,请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2)成化中,于谦事雪,循子引例请恤,乃复官赐祭。 【答案】 (1)也先(率领军队)侵犯京城,陈循请求皇帝下令让各边关的精

16、良骑兵进京护卫,迅速传送公文给回人来迷惑敌人。(2)成化年间,于谦的事得到昭雪,陈循的儿子引以为例证请求抚恤,才恢复官爵赐予祭祀。- 6 -误区警示1强行翻译专有名词。文言文中的一些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器物名等,可保留原文,不需要强行翻译。如上题中的“也先” “于谦”都是人名,不需要翻译。2不翻译陌生词语。要求翻译的文言语句中会出现一些陌生词语,有些考生因为不会翻译,就照抄下来而不翻译。如上题中的“回番”不能照抄下来,要翻译成现代汉语“回人”或“回族人” 。3翻译不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翻译的语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要特别注意对倒装句式、固定句式

17、等的翻译。技法点拨1对译法。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要求翻译的文言词语。2增删法。由于古代汉语中多是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多是双音节词,所以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就要把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增扩为双音节词。另外,要删去无意义的虚词。3移位法。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翻译时必须将其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句子。4保留法。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不必翻译,保留原文即可。5意译法。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适当改换词语或句子结构,使译文与原句大意保持一致。【 调 研 2】 ( 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

18、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 7 -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

19、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

20、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童 幼 时 /精 神 端 审 /时 然 后 言 /所 继 叔 父 混 名 知 人 /见 而 异 之 /谓 思 曰 /此 儿 深 中 夙 敏 方成 /佳 器 有 子 如 此 /足 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 童 幼 时 /精 神 端 审 /时 然 后 言 所 继 叔 父 /混 名 知 人 /见 而 异 之 /谓 思 曰 /此 儿 深 中 夙 敏 方成 /佳 器 有 子 如 此 /足 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

21、/有子如此/足矣/【答案】D误区警示1误把语意停顿当作标点停顿。文言断句考查的是标点停顿,而有些考生把语意停顿当成了标点停顿,从而出现断句的错误。- 8 -2混淆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单音节词虽然能够组合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但在文言语句中不是一个词语,有些考生常常受现代汉语的习惯用法的影响,把两个单音节词理解为一个双音节词,以致断句错误。3关注语句意思而忽略语法。如上题,从语法关系的角度分析可排除 A、C 两项。 技法点拨1通读文段,明白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想正确断句,要先把相关文段通读几遍,力求对文段乃至全文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2语法关系,断句关键。在通读文段的基础

22、上,要注意联系自己掌握的语法关系来断句。一般而言,动词的前后不能断开(省略句除外) ,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有宾语。3专有名词,不容忽视。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国名、官职名、地名等,中间不能断开。如上题, “混”是“继叔父”的名字,中间不能断开。4虚词位置,断句标志。有些虚词的位置是固定的,如“夫、盖、若夫、至若、凡、且夫”等发语词,常用在句首;“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也、者、乎、矣、欤、焉、耶”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明确了虚词的位置,就有助于断句。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

23、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答案】B误区警示1不熟悉相关文化常识而误选。- 9 -2不关注相关提示信息。有些文化常识可以从文本中给出的相关提示信息分析推断出来,如上题 B 项中的“姻亲” ,文本中有“中外” “道俗义旧”以及“选自宋书 ”等信息。考生判断时不注意这些提示信息,就会选错。 技法点拨1平时注重积累文化常识。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遇到有关天文历法、地理、交通、官职、科举、称谓、礼俗、

24、法律刑罚、音乐、传统节庆等方面的内容时,要通过翻检资料,积累相关知识。2从分析词语含义的角度把握文化常识的内容。解答文化常识类题目时,要关注文化常识的相关词语,从词语含义的角度进行分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

25、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 项细节错误,原文是“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不是“极有文才口才”,而是“言辞简约”。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答案】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

26、事岔开话头。- 10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完颜守贞本名左靥,大定改元,除彰德军节度副使,迁北京留守。二十五年,起为西京警巡使。世宗爱其刚直,授中都左警巡使,迁大兴府治中。御史台奏守贞治有善状,世宗因谓侍臣曰:“守贞勋臣子,又有材能,全胜其兄守道,它日可用也。 ”章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时上新即政,颇锐意于治,尝问汉宣帝综核名实之道,其施行之实果何如。守贞诵“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以对。上曰:“行之果何始?”守贞曰:“在陛下厉精无倦耳。 ”久之,进尚书左丞。明昌三年夏,旱,天子下诏罪己。守贞惶恐,表乞解职。乃出知东平府事。命参知政事夹谷衡谕之曰:“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

27、卿其为朕往绥抚之。 ”仍赐金币、厩马,以宠其行。它日,上问宰臣:“守贞治东平如何?”对曰:“亦不劳力。 ”上曰:“以彼之才,治一路诚有余矣。 ”四年,召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上尝叹文士卒无如党怀英者,守贞奏进士中若赵沨、王庭筠甚有时誉。上曰:“出伦者难得耳。 ”守贞曰:“间世之才,自古所难。然国家培养久,则人材将自出矣。 ”守贞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又喜推毂善类,接援后进。朝廷正人,多出入门下。承安元年,降授河中防御使。五年,改部罗火扎石合节度使。久之,迁知都府事。时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安抚,乃移知济南府,卒。上闻而悼之。谥曰肃。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

28、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选自金史完颜守贞传 ,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字体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B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C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D守贞刚直明亮/凡朝廷论议及上有所问/皆传经以对上/尝与泛论人材/守贞乃迹其心术/行事

29、臧否无少隐/故为胥持国辈所忌/竟以直罢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元,旧时新皇帝即位时,不用前朝君主的年号,而在即位之次年改用新的年号。B御史台,古代官署的名称,长官为御史大夫,在历史上御史的职责一直是监察朝廷百官与地方官吏。- 11 -C诏,天子下达的一种命令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密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D公,是爵位名,我国古代爵位一般可分为五等, “公”居首位,其余依次是侯、伯、子、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颜守贞深受器重。世宗认为守贞才能超过他的兄长,以后可以重用,章宗则因其才能卓越、治绩出众而封他为萧国

30、公。B完颜守贞博闻强识。面对章宗的询问,他能用史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关于汉宣帝综合考核名实方面的问题。C完颜守贞见解独到。在世宗感叹像党怀英那样的文士极难得到的时候,他表示只要国家尽力培养,时间一长,自然会有杰出人才出现。D完颜守贞善于理政。任职大兴府治中时,因“有善状”受到御史台推崇;担任被认为难以治理的东平府知府时,治理起来也并不费力。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东平素号雄藩,兼比年饥歉,正赖经画,卿其为朕往绥抚之。(2)守贞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又喜推毂善类,接援后进。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

31、进谕德。尚书余继登卒,国祚摄部事。时皇长子储位未定,冠婚逾期,国祚屡疏谏。戚臣郑国泰请先冠婚,后册立。国祚抗疏言:“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升降、坐立之位,朝贺拜舞之节,因名制分,因分制礼,甚严且辨。一失其序,名分大乖。 ”又言:“册立之事,理不可缓。初谓小臣激聒,故迟之。后群臣勿言,则曰待嫡。及中宫久无所出,则曰皇长子体弱,须其强。今又待两宫落成矣。自三殿灾,朝廷大政令率御文华殿。三礼之行,在殿不在宫。顷岁趣办珠宝,户部所进视陛下大婚数倍之。远近疑陛下借珠宝之未备,以迟典礼。且诏旨采办珠宝,额二千四百万,而天下赋税之额

32、乃止四百万。即不充国用,不给边需,犹当六年乃足。必待取盈而后举大礼,几无时矣。 ”国祚摄尚书近二年,争国本至数十疏,储位卒定。云南巡抚陈用宾进土物,国祚劾之。寻转左侍郎,改吏部。御史汤兆京劾其纵酒逾检,帝不问,国祚遂引疾归。- 12 -天启元年六月还朝。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国祚素行清慎,事持大体,称长者。明年会试,故事,总裁止用内阁一人,是科用何宗彦及国祚,有讥其中旨特用者。国祚既竣事,即求罢,优诏不允。都御史邹元标侍经筵而踬,帝遣中使问状。国祚进曰:“元标在先朝直言受杖,故步履犹艰。 ”帝为之改容。刑部尚书王纪为魏忠贤所逐。国祚合疏救,复具私揭争之。纪为礼部侍郎时,尝以事忤国祚者也。三年

33、,进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改武英殿。十三疏乞休,诏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乘传归。明年卒。赠太傅,谥文恪。从子大启,文选郎中,终刑部左侍郎。(选自明史朱国祚传 ,有删节)1对下列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名制分 制:遏制B名分大乖 乖:乖谬C侍经筵而踬 踬:跌倒D尝以事忤国祚者也 忤:违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洗 马 , 官 名 , 秦 始 置 , 汉 时 亦 作 “先 马 ”“前 马 ”, 为 太 子 属 官 , 掌 侍 从 , 太 子 出 行时 为 前 导 , 故 名 。B冠婚,指冠礼与婚礼。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的加冠之礼,表示其成人,

34、天子、诸侯可提前至十二岁。C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礼部,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勋封、学校、科举等事务,礼部尚书为其长官。D乘传,文中指乘坐驿车。乘传归,意思是乘坐驿车告老还乡,是皇上给予臣子的殊荣。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顷岁趣办珠宝,户部所进视陛下大婚数倍之。(2)刑部尚书王纪为魏忠贤所逐。国祚合疏救,复具私揭争之。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朱国祚的优秀品质。一1C- 13 -2B【 解 析 】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在秦以前,御史是史官,并无监察职能。3C【 解 析 】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世宗”应为“章宗” 。 4 (1)东平一向号称势力强

35、大的藩镇,再加上连年饥荒,粮食歉收,正要靠你经营谋划,你要为我前去安抚那里。(2)守贞通晓法律,明了熟悉国家的旧制度。(守贞)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 解 析 】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关键词“素” “比年” “经画” 。(2)关键词“习” “推毂” “后进” 。【参考译文】完颜守贞本名叫左靥,大定改年号时,被任命为彰德军节度副使,升任北京留守。大定二十五年,被起用为西京警巡使。世宗喜欢他的刚正不阿,任命他为中都左警巡使,调任大兴府治中。御史台上奏报告守贞治理情况良好,世宗于是对侍臣说:“守贞是有功勋的大臣的儿子,又有才能,完全超过他的兄长完颜守道,以后可以重

36、用。 ”章宗即位,召任为刑部尚书。当时皇上刚刚亲政,非常想治理好国家,曾经询问汉宣帝综合考核事物的名与实的方法,其施行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守贞陈述“枢机周密,品式详备”(中央政权的机要部门或职位十分完整,法令制度十分详细完备)来回答。皇上说:“究竟从什么开始实行?”守贞说:“在于陛下励精图治,不要倦怠罢了。 ”很久以后,晋升为尚书左丞。明昌三年夏天,大旱,天子下诏书责备自己。守贞惶恐畏惧,上书请求解除职务。于是让他出京管理东平府的事。皇上命令参知政事夹谷衡告诉他说:“东平一向号称势力强大的藩镇,再加上连年饥荒,粮食歉收,正要靠你经营谋划,你要为我前去安抚那里。 ”并且赏赐他金币、厩马,来使他的

37、出行荣耀。有一天,皇上问宰相:“守贞治理东平怎么样?”回答说:“并不费力。”皇上说:“凭借他的才能,治理一个路实在是绰绰有余。 ”明昌四年,召他进京担任平章政事,封为萧国公。皇上曾感叹文士最终也没有像党怀英那样的人,守贞上奏说进士之中像- 14 -赵沨、王庭筠有很好的名声。皇上说:“出类拔萃的人难得啊。 ”守贞说:“隔代才有的出色的人才,自古就难以得到。但是国家培养得久了,人才就将自然出现。 ”守贞通晓法律,明了熟悉国家的旧制度。(守贞)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朝廷中正直的人,大多与他交往。承安元年,降职担任河中防御使。承安五年,改任部罗火扎石合节度使。很久以后,被调去管理都府事

38、务。当时南方边境发生战争,皇上认为山东是重要的地方,必须由大臣前往安抚,于是调守贞管理济南府,后守贞去世。皇上听说后悼念他。谥号为肃。守贞刚直聪明,凡是朝廷讨论的以及皇上询问的,他都借解说经书来回答。皇上曾经与他广泛地议论人才,守贞于是推究他们的内心和行事,评论好坏没有一点隐瞒,所以被胥持国之类的人忌恨,最终因为正直而被罢黜。二1A【 解 析 】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制:规定,制定。2C【 解 析 】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掌管“勋封”事务的是吏部。3 (1)近年催促置办珠宝,户部进献的珠宝,与陛下大婚时相比,已是数倍。(2)刑部尚书王纪被魏忠贤驱

39、逐。国祚和别人一起上疏营救,又准备私人揭帖为王纪争辩。【 解 析 】 (1)关键词“顷岁”(近年)、 “趣”(催促)、 “视”(与相比);(2)关键词“具”(准备)、 “争”(争辩)。 4敢于直言,坚持己见,清廉谨慎,颇识大体,不记前仇。【参考译文】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考中进士第一名。被授予修撰的官职。进升为洗马,担任皇长子侍班官,不久进升为谕德。尚书余继登去世,国祚代理部里的事务。- 15 -当时皇长子储位没有确定,冠礼与婚礼超过期限,国祚多次上疏进谏。外戚臣子郑国泰请求先举行冠礼、婚礼,然后册立太子。国祚上疏直言说:“本朝规矩,外戚不能参与政事。册立大典之事,不是郑国泰所应该

40、说的。何况先册立太子,后举行冠礼、婚礼,其仪仗、冠服的规模,祝醮、敕戒的言辞,升降、坐立的位次,朝拜、舞蹈的礼节,按名称制定名分,按名分制定礼节,非常严格并且有区分。一旦失去秩序,名分完全错乱。 ”又说:“册立之事,按理不能延迟。当初说小臣絮叨,所以推迟了这件事。后来群臣不再提这件事,反说等待嫡子出生。等到中宫很长时间没有生出嫡子,就说皇长子身体羸弱,需要等待他强健。现在又要等到两宫建成了。自从三座大殿受灾,朝廷重大政令都在文华殿处理。举行祭祀天、地、宗庙的三种典礼,在殿中而不在宫中。近年催促置办珠宝,户部进献的珠宝,与陛下大婚时相比,已是数倍。朝廷内外的人都怀疑陛下借珠宝没有准备好,来推迟典

41、礼。且下诏采办珠宝,金额是二千四百万,而天下赋税的金额才只有四百万。即使不充国用,不供给边需,还需要六年才能凑足。一定要等到采办足够后,再举行大礼,几乎没有时限了。 ”国祚代理尚书将近两年,规劝册立太子的奏章达到几十本,储位最终确定下来。云南巡抚陈用宾进献土产,国祚弹劾他。不久,转任左侍郎,改在吏部任职。御史汤兆京弹劾他纵酒逾制,皇上不过问,国祚于是托病回乡。天启元年六月还朝。不久加封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国祚一向品行清廉谨慎,处理事情掌握大局,被称为长者。第二年会试,按旧例,总裁只用内阁一人,这一届用了何宗彦及国祚,有人讥讽他们是直接由内廷下旨特别任用的。国祚在完事以后,就请求免去官职,皇上下

42、达褒美嘉奖的诏书表示不允许。都御史邹元标侍奉御前讲经时跌倒了,皇上派遣宦官询问情况。国祚进言说:“邹元标在先朝直言上奏遭受杖刑,所以步履还很艰难。 ”帝因此而改变神色。刑部尚书王纪被魏忠贤驱逐。国祚和别人一起上疏营救,又准备私人揭帖为王纪争辩。王纪担任礼部侍郎时,曾经因为某事违逆过国祚。三 年 , 进 升 为 少 保 、 太 子 太 保 、 户 部 尚 书 , 改 调 武 英 殿 。 十 三 次 上 疏 请 求 退 休 , 皇 上下 诏 加 封 少 傅 兼 太 子 太 傅 , 乘 坐 驿 车 告 老 还 乡 。 第 二 年 去 世 。 追 赠 太 傅 , 谥 号 文 恪 。 侄 子朱 大 启 , 任 文 选 郎 中 , 最 后 担 任 刑 部 左 侍 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ISO 7886-3-2009 Sterile hypodermic syringes for single use - Auto-disable syringes for fixed-dose immunization《一次性使用无菌皮下注射器 固定剂量免疫接种用自动报废注射器》.pdf BS EN ISO 7886-3-2009 Sterile hypodermic syringes for single use - Auto-disable syringes for fixed-dose immunization《一次性使用无菌皮下注射器 固定剂量免疫接种用自动报废注射器》.pdf
  • BS EN ISO 7886-4-2009 Sterile hypodermic syringes for single use - Syringes with re-use prevention feature《一次性使用无菌皮下注射器 具有防止重复使用功能的注射器》.pdf BS EN ISO 7886-4-2009 Sterile hypodermic syringes for single use - Syringes with re-use prevention feature《一次性使用无菌皮下注射器 具有防止重复使用功能的注射器》.pdf
  • BS EN ISO 7887-2011 Water quality Examin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olour《水质 颜色测定和检验》.pdf BS EN ISO 7887-2011 Water quality Examin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olour《水质 颜色测定和检验》.pdf
  • BS EN ISO 7899-1-1999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intestinal enterococci in surface and waste water Miniaturized method (Most probable number) for surface and waste .pdf BS EN ISO 7899-1-1999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intestinal enterococci in surface and waste water Miniaturized method (Most probable number) for surface and waste .pdf
  • BS EN ISO 7899-2-2000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intestinal enterococci in surface and waste water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水质 地表水和废水中肠球菌的计数和检测 滤膜过滤法》.pdf BS EN ISO 7899-2-2000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intestinal enterococci in surface and waste water Membrane filtration method《水质 地表水和废水中肠球菌的计数和检测 滤膜过滤法》.pdf
  • BS EN ISO 7932-2004 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 e enumeration of presumptive Bacillus cereus - Colony-count technique at 30 C《食品和动物饲料的.pdf BS EN ISO 7932-2004 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 e enumeration of presumptive Bacillus cereus - Colony-count technique at 30 C《食品和动物饲料的.pdf
  • BS EN ISO 7933-2005 Ergonomics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heat stress using calculation of the predicted heat strain《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 通过计算.pdf BS EN ISO 7933-2005 Ergonomics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heat stress using calculation of the predicted heat strain《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 通过计算.pdf
  • BS EN ISO 7937-2004 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 Colony-count technique《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pdf BS EN ISO 7937-2004 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 Colony-count technique《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 产气荚膜梭状芽胞.pdf
  • BS EN ISO 7944-1998 Optics and optical instruments - Reference wavelengths《光学和光学仪器 基准波长》.pdf BS EN ISO 7944-1998 Optics and optical instruments - Reference wavelengths《光学和光学仪器 基准波长》.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