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检卷湘教版.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1080024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检卷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检卷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检卷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检卷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质检卷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3 安徽卷,3031)下图为 19592009 年秦岭山地 1 月 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 12 题。1.该地 1 月 0 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答案 1.D 2.B解析 第 1 题,对比图中 19591969 年与 2

2、0002009 年该地 1 月 0 等温线的位置可以看出,该地1 月 0 等温线向北移动。该地为秦岭山地,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向北偏移即为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偏移。第 2 题,图中甲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地区弯曲,说明该地温度比两侧温度低,海拔较高,应为山岭;根据 19591969 年与 20002009 年该地 1 月 0 等温线的位置的变化可知,其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图中乙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地区弯曲,说明该地温度比两侧温度高,海拔较低,应为山谷;根据 19591969 年与 20002009 年该地 1 月 0 等温线的位置的变化可知,其冬季平2均气温趋于上升。从图上看,甲、乙两地基本在同一

3、纬线上,由两地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地海拔应高于乙地海拔,甲地的年平均气温应低于乙地的年平均气温。(2018 湖南株洲质检)廊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以石头和木材为原料,多就地取材。据此完成 34 题。3.下列地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是( )A.成都平原 B.珠江三角洲C.闽浙山区 D.祁连山区4.上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及廊桥位置。关于图中甲、乙两廊桥,分析正确的是( )A.甲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B.乙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C.乙离河流源地近,更容易受洪水冲击D.甲河面较窄,桥梁较短,桥梁更坚固答案 3.C 4.A解析 第 3 题,根据材料及图示,廊桥适宜修建在水旱灾害多发的低山地带,且石

4、头、木材的取用都比较方便的地区,C 正确。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不适合修建廊桥,A、B 错误。祁连山区气候干旱,河流水量小,且森林资源并不丰富,因此廊桥少,D 错误。第 4 题,由图示可知,甲位于冲沟的底部,且与冲沟流向一致,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A 正确。乙的海拔比甲高,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不如甲大,B 错误。乙离河流源地近,但地势较甲高,且位于冲沟的上游,不易受洪水冲击,C 错误。甲处桥梁更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不坚固,D 错误。(2018 山东临沂联考)我国传统村落指民国以前建村,较好保留了历史沿革,村落内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风民俗,虽经历久远年代,但

5、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下图示意河南传统村落分布。据此完成 56 题。35.造成河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C.气候 D.文化6.河南省中西部传统村落保留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出少 B.中原文化历史悠久C.交通不方便 D.现代化农业水平高答案 5.B 6.C解析 第 5 题,由图例可知,河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差异主要表现在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海拔 2001 000 米且相对高差较小的位置,这样的位置不仅可以建房生活,还可以防黄河水患,故地形条件是其主要因素,B 正确。第 6 题,人口的迁移量大小与传统村落保留数量的多少之间关系不大,A 错误。题意为传统村

6、落的保留量,因此与传统文化的历史长短没有关系,B 错误。河南省中西部传统村落多位于海拔较高处的山区,由于交通不方便,受人类干扰少,保留数量多,C 正确。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区域经济发达,传统村落保留数量应比较少。且农业与传统村落保留量之间关系不大,D 错误。(2018 福建福州期中)累积距平值是指某要素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的累积值。下图示意某区域近50 年的年均气温(a)与年降水量(b)的累积距平值。读图,完成 79 题。7.该区域气温最接近多年平均气温值的时段是( )4A.19651975 年 B.19751985 年C.19851995 年 D.19952005 年8.19651975 年

7、间,该区域气候趋于( )A.暖湿 B.暖干C.冷湿 D.冷干9.20052015 年间,该区域最可能( )A.粮食单产增加 B.地表径流减少C.土壤趋于干旱 D.风力侵蚀加强答案 7.C 8.D 9.A解析 第 7 题,图中曲线是气温距平累积曲线,是年气温与平均值差值的累积值。反映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根据曲线判断,如果曲线平直,表示这几年的累积值很小,说明这几年与平均值差值很小,最接近多年平均气温值。读 a 图可知,19851995 年时段年均气温的累积距平值曲线较平直,说明该时段该区域气温最接近多年平均气温值,C 正确。第 8 题,图中曲线是气温、降水距平累积曲线,是年气温、降水与平均值的差值

8、的累积值。反映偏离平均值的程度。19651975 年间,该区域年均气温的累积距平值降低,年降水量的累积距平值降低,说明该时段该区域气温下降,降水减少,故该区域气候趋于冷干,D 正确。第 9 题,20052015 年间,该区域年均气温的累积距平值升高,年降水量的累积距平值升高,说明该时段该区域气温上升,降水增多,水热状况较好,故该区域最可能粮食单产增加,A 正确。降水增多,地表径流增多,B 错误。土壤趋于湿润,C 错误。降水增加,地表湿度增大,风力侵蚀减弱,D 错误。(2018 广东广州模拟)2017 年 12 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开发干热岩资源试验。干热岩是指埋藏于地下310 千米没有水或蒸汽,致

9、密不渗透、温度在 150 以上的高温岩体,它是一种新兴地热资源,可广泛用于发电、供暖等。据此完成 1011 题。510.我国干热岩最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内陆 D.青藏高原11.与传统地热资源相比,干热岩( )A.开发难度小、成本低 B.埋藏较浅、分布C.无季节变化、污染少 D.产业链短、效率低答案 10.D 11.C解析 第 10 题,根据材料,干热岩是指埋藏于地下 310 千米没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渗透、温度在 150 以上的高温岩体,其能量主要来自地下深处的岩浆,因此其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比较频繁地区,因此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D 正确。其他地区不

10、位于板块交界处,不是干热岩的主要分布区,A、B、C 错误。第 11 题,干热岩是指埋藏于地下 310 千米深处,没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渗透、温度在 150 以上的高温岩体,埋藏较深,开发难度大,A、B 错误。干热岩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因此无季节变化。其属于地热能的一种,无污染,C 正确。传统地热能和干热都属于地热能,因此其产业链一样。其温度比传统地热能高,因此效率更高,D 错误。二、综合题(2 小题,共 56 分)12.(2018 山东邹城模拟)读我国青藏高原局部地区河流和植被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各题。(30 分)6(1)分析 S 沿线由东南向西北的植被变化及原因。(10 分)(2)简述图示地区东北

11、部和西南部河流流向的差异及原因。(12 分)(3)概括该区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8 分)答案 (1)由常绿阔叶林过渡至草原。原因:S 沿线东南部地处湿热河谷,向西北高原地区过渡,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东南部热量充沛,植被变化复杂。(2)西南部河流以东西流向为主,东北部以西北东南流向为主。原因:西南部山脉呈东西走向,河流沿山麓河谷发育;东北部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河流沿山麓河谷发育成西北东南流向。(3)沿河谷分布、数量较少。原因: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壤肥沃,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有利于人口和城市分布。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城市分布较少。解析 第(1)题,S

12、附近是雅鲁藏布江,S 沿线由东南和西北是从藏南的湿热河谷向西北高原地区过渡,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东南部纬度低、海拔低,热量充沛,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植被茂密,是常绿阔叶林;西北高原是高寒气候,植被以高寒的草原、草甸为主,所以植被变化复杂,由常绿阔叶林过渡至草原、草甸。第(2)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河流流向主要受地形的影响,与山地走向有关;西南部山脉呈东西走向,河流沿山麓河谷发育,西南部河流以东西流向为主;东北部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河流沿山麓河谷发育成西北东南流向,东北部以西北东南流向为主。第(3)题,主要考查区域聚落分布特征及原因。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13、;该地山高谷深,气候高寒,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高,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利于发展经济,人口和城市多沿河谷分布、城市总体数量较少;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总体不利于人口和城市的分布。13.(2018 福建南平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6 分)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地区有三大台地,原为草原,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荒漠化,现流动沙丘广布,对龙羊峡水库等产生了不利影响。2012 年,在塔拉滩荒漠化草场地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园,7占地达 609.6 平方千米,至 2017 年已建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并将太阳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图 1 示意塔拉

14、滩的位置,图 2 为光伏板景观图。图 1图 2(1)分析塔拉滩荒漠化对龙羊峡库区的不利影响。(6 分)(2)在工程设计中,光伏支架高出地面 1.5 米,光伏板的桩基为高矮不一。说明该设计的合理性。(8分)(3)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判断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 分)(4)分析该地大规模安装光伏板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6 分)答案 (1)塔拉地区以西北风为主,受地形影响风力强劲,将大量沙土吹入水库;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库泥沙增加,库容减少;泥沙增多,增加了对水轮机的磨损。(2)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生态脆弱,光伏支架高出地面 1.5 米给植被恢复提供空间,并

15、可减少植被恢复后对发电的影响,桩基高矮不一设计避免了大面积平整土地,有利于地面原有植被的生长。(3)春季。春季多沙尘天气。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8(4)光伏板大规模安装后,光伏板有效降低了太阳直接辐射,减小了近地面风速,使得水分蒸发量减少,保持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光伏发电厂区形成的大面积草场(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减轻土地压力。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危害。塔拉滩荒漠地区以西北风为主,位于龙羊峡西北方向,受地形影响风力强劲,会将大量沙土吹入水库。区域原为草原,土地荒漠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

16、量增大,入库泥沙增加,库容减少。泥沙增多,增加了对水轮机的磨损。导致水库发电能力和使用寿命缩短。第(2)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塔拉滩荒漠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生态脆弱,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光伏支架高出地面 1.5 米,给植被恢复生长提供空间。可减少植被恢复后对发电的影响,桩基高矮不一设计避免了大面积平整土地,可以根据地势起伏,选择长度适当的桩基,有利于地面原有植被的生长。第(3)题,主要考查区域风沙活动及其原因。光伏板利用太阳辐射能发电,需要获得充足的光照。区域荒漠化严重,流动沙丘分布广。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沙尘覆盖光伏板,影响光伏发电量,所以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是春季。理由解释为春季大风天气多,或春季多沙尘天气都可以。第(4)题,主要考查光伏发电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光伏板大规模安装后,光伏板有效降低了地面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小了近地面温度,降低了风速。使得水分蒸发量减少,保持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光伏发电厂区形成的大面积草场,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减轻土地压力。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