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081883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萧县中学 2019 届高三语文 10 月月考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 ,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 ,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

2、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更有文天祥“人生

3、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 ,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 ,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 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 。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 、 “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

4、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摘自 2018 年 2 月 12 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 ,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C.文

5、中引用王昌龄出塞一诗,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C.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的家国情怀。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唐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

6、的诗人,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B.先贤们的“忧国”体现在为国奉献的义勇和担当上,而身处和平盛世的我们,更应该做好“爱国”的本分,这就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传承。C.家国情怀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D.文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挖掘出我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价值,让我们在认同中传承,在践行中坚定信心,这恰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例释。(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远去的东栅张会芬东栅,是乌镇东边的一条街。2005 年,我初到乌镇,进大门便看到几只乌蓬船泊在澄碧的河里,河边青檐黛瓦的房子静

7、默如画。镇中心有一个戏楼,往西是西栅,东边即东栅。长而弯曲的石板路,错落整齐的老房子,就那么静静地在我面前延展,我一时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在故乡。在被岁月磨洗得光滑洁净的石板路上,我独自慢慢走,慢慢品味着每一道厚实的木门,每一扇木格窗户。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林家铺子里寂静无人,柜台上光溜溜的,静默的物什无声地暗示着曾经的热闹。茅盾故居就坐落在林家铺子斜对面,走进去仿佛就把满屋子的书香带在了身上。河边的木板房里,有几家店铺。一位老太太坐在柴火灶前卖点心,热气腾腾的蒸锅上,是用荷叶包着的粑粑。我买了一个剥开来 吃,那淡淡的甜味、清清的荷香让人回味隽永。临街

8、住房的门半掩或敞开,里面的人说话声音极小,有老人躺在竹椅上摇着蒲扇,有女子低头缝着蓝花布包我的脚步不想迈动,真想留下来享受这静谧安适的日子。东栅尽头,几个女子在河边浣衣,小孩子们欢快地跑来跑去。我伫立在廊桥上,左岸回廊人迹寥落,中间河水碧澈如镜,右边民居似水墨画。在渐渐退去的夕辉中,乌镇就如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我读出了她的简静,安详 ,内敛,而她也仿佛看出了我的芜杂,浮躁,虚荣我竟不敢与她长久对视,于恋恋不舍中落荒而逃了。2010 年夏再到乌镇,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许多游客蜂拥而来。素净的乌镇变成了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河边,街上,小巷,桥头,到处充斥着导游沙哑

9、的声音、游人的吵嚷和攒动的人头。窄窄的石板街上,游人挨挨挤挤,前脚抵着他人的脚跟,后脚可能被人踩掉了鞋子乌镇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显得喧 嚣和烦躁。东栅临街的人家大门紧闭,似已没人居住的房子杳无生气。河边也消失了浣衣的女子和玩耍的小孩,而那河水,已由澄碧变成黯深的绿。踩在东栅的小街上,我似乎听到青石板的哭泣。有导游说,西栅已将临街临河的房屋改造成了度假村,供游客住宿玩乐我咽喉发干,心底苦涩,脚步随着人流匆匆向前,只想快速逃离。梦中的故乡没有了。乌镇这位江南静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前行,已变得面色黯淡,妆容不整,她似乎也逃不出周庄的宿命。在人们从文化遗产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许多美好的事物也随之

10、慢慢消逝。再见了,我的东栅!你已渐行渐远,我只能在记忆里把你留存,由此而来的思念却越来越浓。(选自短篇原创文学散文精选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作者把昔日乌镇视作自已梦中的故乡,徘徊在乌镇恋恋不愿离去,体现了对静谧安适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面对经济大潮给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则深怀叹惋之情。B作者初到乌镇时,乌镇就像一位恬静的古典女子,着蓝花布衣,坐在河边默默与我对视;再到乌镇,乌镇变成了蓬头垢面的女子。对比鲜明的比喻,表达出作者对变化后乌镇的遗憾与怨愤。C戏楼,青檐黛瓦的房子,寂静的林家铺子,满是书香的茅盾故居,被岁月磨洗得

11、光滑洁净的石板路,“悠长的小巷深处,低矮安静的门楣里,一定深藏着无数的沧桑与故事”,勾勒出乌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D本文言简字约,对景物的描摹既准确生动,又雅致通畅。语言平淡而充满韵味,即使比喻也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将内心深沉的情感与简淡的语言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别致的感受。5文章写了乌镇两个阶段的特点,作者对乌镇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6作者为何两次逃离乌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心系群众 扎实苦干 奋发作为 无私奉献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材料一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

12、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 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 3000 多元,带来效益 900 多万元。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

13、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 口读了中专。后来,62 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摘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材料二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 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14、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 4 万公里。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 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比较起来,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 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 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冰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

15、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人家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摘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材料三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同事,我目睹了解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

16、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 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摘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

17、是( )(3 分)A. 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为了帮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B. 李保国认识到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让农民都掌握农业技术,于是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 郭素萍对丈夫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夫顾不上家里的事情,忙得连年都没过好,但她没有丝毫怨言,更多的是理解,以及对丈夫工作的支持。D.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表达了村民的感激之情。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恰当合理的一项

18、是( )(3 分)A. 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教授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B. 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长年在山区奔波劳累,积劳成疾,也不能很好地休养,表达了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C. 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最初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还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任重道远,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D.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三段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材料二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材料三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议论。9. 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

19、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试简要分析。(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 尔反用是望我邪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德宗立,出为华州刺史。朱泚反,遣兵攻之,晋弃华走行

20、在。改国子祭酒,宣慰恒州。反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朱泚为臣而倍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且公位太尉,泚虽宠公,亦无以加。彼不能事君,能以臣事公乎?公能事彼,而有不能事君乎?”怀光喜且泣,故怀光虽偃蹇,亦不助泚。帝还京师,改尚书左丞。是时,右丞元琇为宰相韩滉排笮得罪,滉势振朝廷。晋见宰相,诵元琇非罪,士大夫壮其节。贞元五年,方窦参得君,裁可大事不关咨晋,晋循谨无所驳异。参欲以其侄申为吏部侍郎,讽晋以闻。帝怒曰:“无乃参迫卿为之邪?”帝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晋惶恐,上疏固辞位。九年,罢为礼部尚书。会宣武李万荣病且死,诏为宣武节度副使,知节度事。万荣死,邓惟恭总其军。晋受命,不召兵

21、,惟幕府驺傔从之,即日上道。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及郊,惟恭始出迎谒。既入,即委以军政,无所改更,众服晋有体,莫测其谋。惟恭结大将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注】排笮:排挤。 宣武:今开封。此时李万荣担任宣武节度使。驺傔:骑马驾车的侍从差役。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 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B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

22、边有司数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C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D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唐代设翰林院,作为各种艺能人士供职的机构,并非中央机关。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门起草皇帝 的机密诏令。B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召见群臣时,都面向南而坐,后泛指居尊位或官位。C国子祭酒,是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

23、,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D吏部,为六部之一,主管文武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副长官为吏部侍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董晋据理力争,不辱使命。董晋跟随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时,回纥依仗功劳责怪唐朝给他们的财物少,李涵很害怕,而董晋驳斥了回纥,让回纥人理屈词穷。B董晋处事得法,于国有功。德宗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李怀光没有帮助谋反的朱泚;邓惟恭图谋造反,董晋发觉后,杀了其党羽,将邓惟恭押送到京城。C董晋胆大沉稳,细心善察。董晋接受宣武节度副大使任命后,没有召集军队,只带领侍从差役赴任。

24、到达宣武军后,他以静制动,当他察觉邓惟恭勾结他人图谋作乱时,制服了邓惟恭。D董晋不畏权势,敢于直言。德宗时,韩滉权倾朝野,董晋没有因他权势大而畏惧,而是在他面前陈述右丞相元琇没有罪过;也是在董晋的主动揭发下,另一位宰相窦参被罢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反至河中而李怀光反,晋说之曰:“朱泚为臣而倍其君,苟得志,于公何有?”(5 分)(2)至郑,逆者不至,人劝止以观便宜,晋不听,直造汴。(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秋 思陆游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暴雨滴愁心。中原形

25、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注】列圣:指历代帝王。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秋砧:秋日捣衣声。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首联叙事,作者说自己在这半年中不去登高望远,而一直闭门养病,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B首联两句作者采用倒装的写法,次句点明自己“半年闭户废登临”的原因: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C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D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守住中原,恩泽天下。15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

26、默写(本题共 1 小题,7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 分)(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第 II 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27、 )。谁来担此重任?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 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 1 月 1 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 ,因此,作为

28、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B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C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D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B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C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D不可或

29、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B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C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D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20.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 5 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 分 ) 推荐信xx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1)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倍儿棒,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超越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

30、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贵大学的垂爱。特此推荐。xx 中学 2018 年 10 月 27 日(1) 改为 ; (2) 改为 ; (3) 改为 ; (4) 改为 ;(5) 改为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 分)示例:苏武牧羊,持节出使,臣心一片磁针石,告诉我们要忠于祖国。材料:担当 法治 出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弃医从文 革故鼎新 有法可依 鞠躬尽瘁 规矩方圆 承前启后(1)(2)(3)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31、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一首孤独了 300 年的小诗苔,在这个春节迅速火了起来。人们被小台花“也学牡丹开”的精神深深打动,同时,也 有一些网友将诗句略加改动后,立时又翻出了新意。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如米小,也作牡丹开。苔花如米小,甘做石上苔。苔花如米小,傲然独自开。苔花如米小,并立牡丹开。以上五种表述,你对哪一种最有感悟?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 800 字。2019 届高三语文试题 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1.B(题中 A 项,

32、“家国情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表述错误,因果倒置;C 项,文中引用出塞的目的是证明边塞况味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D 项,“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只是杜甫突出特征,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偷换概念。)2.C(题中 C 项,二、三段不是层层深入的论述结构,是并列,由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看出。)3.A(A 项,“共同开启了中国诗歌的巅峰之门”以偏概全,扩大范围,原文为“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他们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盛世唐朝,于文无据,说法绝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4B 没有对乌镇的“怨愤”之情52005 年的乌镇: 环境整洁幽静,生活简静安适,富有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

33、作者对此充满向往、喜爱与留恋。2010 年的乌镇:环境恶化,居民减少,游客蜂拥嘈杂,幽静的小镇变成了度假娱乐场所。作者对此感到遗憾、失望、惋惜。(须答出乌镇两个阶段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两个特点各 2 分,情感 1 分。)6第一次“落荒而逃”,是因为发现自己的芜杂、浮躁和虚荣而感到惭愧,把自身和乌镇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乌镇的简静、安详、内敛。第二次“只想快速逃离”,是因为乌镇已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变得喧嚣、烦躁,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失望与惋惜之情。前后呼应,抒发了许多美好事物随着经济大潮而慢慢消逝的无奈之情,凸显了文章主旨。用相近词语表达不同的心情,文章语言富于浓郁的情感韵味,更能感染读者

34、。(每点 2 分。第一、第二点原因 1 分,好处 1 分;第三、第四答出任一点即可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 分)7.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上述材料的理解,A 项“为了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说法错误。B 项和“邢台农校一起”错,原文是“借邢台农校”来“送教下乡”。D 项结合文本内容“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 62 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可知,所列数字并非都表现村民的经济效益。8.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上述材料的分析。B 项“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不当,对第二则材料主旨的整

35、体把握有误,应该是讲为了扶贫,舍弃小家的奉献精神。C 项农民一开始不接受有些技术是因为有失败的先例,并非保守。D 项材料一虽然用到了说明,但主要的表达方式为记叙。9. 材料一侧重于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他为帮助农民致富做出的贡献,材料二侧重于李保国工作的劳累辛苦和做出的牺牲,材料三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3 分)原因是报告人的身份不同。村支书是李保国贡献的见证者,妻子是李保国辛劳与付出的见证者,学校副书记代表上级领导对李 保国做出评价。( 2 分)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分析。分别找出三则材料的侧重点,然后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材料一侧重于李保国的事迹和贡献,材料二侧重于

36、李保国工作的劳累辛苦和做出的牺牲,材料三“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原因是报告人的身份不同。身份分别是村支书、妻子、学校副书记。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10.C11.D 吏部,主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武官由兵部负责。12.D “主动揭发”错,原文为“帝问参过失,晋无敢隐,由是参罢宰相”,并非董晋主动揭发,而是皇帝询问,董晋不敢隐瞒13.(1)(董晋)返程走到河中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劝他说道:“朱泚身为臣子却背叛他的国君,如

37、果他得志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得分点:说,“劝说”;倍,“背叛”;苟,“如果”;何有,“有什么好处”;句意)(2)(董晋)到郑州后,迎接的人没有来,有人劝说他停下来见机行事,董晋没有听从这个建议,直接到达汴州。 (得分点:省略句; 逆,“迎接”;便宜, “见机行事”;造,“到达”;句意)参考译文: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明经科殿试及第。肃宗驾临彭原,董晋到那里上书,被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在翰林院担任待制。大历年间,李涵奉命护送崇徽公主到回纥出嫁,委任董晋为判官。回纥依仗有功劳,见到使者很是傲慢,于是问道:“唐每年买马,可是给我们的财物却不足,为什么呢?”李涵害怕,不能及时回答,多次给董晋使

38、眼色,董晋说:“大唐并非没有马才与你们做买卖,给你们的赏赐不是已经很多了吗?你们的马每年送来五次,而边地有关部门已按数偿还你们钱财。天子没有忘记你们的功劳,下令官吏不得过问,你们反而因此怨恨大唐吗?诸戎以为大唐与你们结交,不敢来与你们较量。你父亲子宁,马畜兴旺,不是大唐是谁让你们这样的!”回纥众人面向南跪拜,不敢再有怨言。德宗即位,董晋出任华州刺史。朱泚谋反,派兵攻打华州,董晋放弃华州奔逃到皇 上所在地。改任为国子祭酒,到恒州宣扬政令,安抚百姓。返程走到河中时李怀光谋反,董晋劝他说道:“朱泚身为臣子却背叛他的国君,如果他得志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况且您已位居太尉,朱泚即使信任您,您的地位也不会

39、再高了他不能侍奉君主,能以臣子的身份侍奉您吗?您能侍奉他,却不能侍奉君主的呢?”李怀光又喜又悲,所以李怀光虽然高傲,也没有帮助朱泚。圣驾返回京师后,改任董晋为尚书左丞。这时,尚书右丞元琇被宰相韩滉排挤而获罪,韩滉威震朝廷。董晋拜见宰相,陈述元琇无罪,士大夫赞赏他有气节。贞元五年,窦参正得君主的信任重用,裁断大事不征询董晋的意见,董晋遵循恭敬没有不同意见。窦参想让他的侄子窦申担任吏部侍郎,暗示董晋将此事上奏给皇上。皇上愤怒地说:“恐怕是窦参逼迫你做这件事的吧?”皇上询问窦参的过失,董晋不敢隐瞒,因此窦参被罢免宰相之职。董晋害怕,呈上奏疏坚决辞职。贞元九年董晋被罢免为礼部尚书。恰逢宣武节度使李万荣

40、病重,朝廷便任命董晋为宣武军节度副使,管理节度使事。李万荣去世,邓惟恭总领宣武军董晋受命之后,没有召集军队,只率领侍从差役,当日前往赴任。到郑州后,迎接的人没有来,有人劝说他停下来见机行事,董晋没有听从这个建议,直接到达汴州。到达郊外,邓惟恭才出来迎接拜见。进入汴州城后,董晋把军政要务交付邓惟恭掌管,没有什么变更的,大家都佩服董晋做事得体,却猜不出他的计谋。邓惟恭勾结大将重晏等人图谋叛乱,董晋察觉此事,诛杀他的党羽,将邓惟恭押送到京。董晋在宣武军中共五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傅,谥恭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14D 试题分析:“守住中原,恩泽天下”分析错误,

41、南宋朝廷已偏居江南,中原已被金国占领。 颈联陆游所写是希望南宋收复中原大好河山。15想象中原遗民被外敌侵占,处于悲苦流泣之中;秋日时节,北宋的故都大梁城外的捣衣声,让人思念起流离失所的亲人。(3 分)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恢复中原的愿望。(3分)试题分析:6 分,每点 3 分。意思相近即可。首先要破译尾联诗句,把握表层含义,然后结合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理解主旨来分析深层含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7 分)(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18 全国卷)(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2018 全国卷)(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42、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2017 全国卷)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3 分)C(承接上文,主语应为“外卖” ,强调“外卖”需要食安“守门员” 。排除A、B 项,D 项“不仅而且”不合逻辑,且繁复。 )18.(3 分)D(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一览无余

43、: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19.(3 分)B(语病有二:其一, “伴随”与“使得”的前后使用,导致主语残缺;其二,“问题”与“关注”搭配不当。 )20.“你校”改为“贵校” , “倍儿棒”改为“优秀” , “荣任”改为“担任” , “大作”改为“作品” , “垂爱”改为“垂青” 。21.示例:(1)弃医从文,鞠躬尽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2)规矩方圆,有法可依,把权 力关在笼子里,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3)承前启后,革故鼎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告诉我们要推陈出新。四、写作(60 分)参照 2018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写作提示主要参考立意: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平凡卑微个体的大梦想;认清自己,忌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做好自己,忌盲目模仿、攀比。苔花如米小,也作牡丹开:平凡也能活的精彩;微尘也能绽放光彩;拒绝平庸;做自己的英雄;小人物大世界、小人物大作为;平凡不等于平庸。苔花如米小,甘做石上苔:甘于平凡就是最大的不平凡。苔花如米小,傲然独自开:不同的生命,各有各的精彩;在自己的世界里,做最好的自己;永葆个性,活出自我;不要小看自己,不自卑自弃,个体生命应有高度的乐观和自信。苔花如米小,并立牡丹开:不攀附依存,个体生命应平等而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