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西省崇义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测试题(十) (重点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公元前 720 年,周平王去世,新上任的郑庄公不仅不为平王奔丧,还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 。该状况反映出A周王朝统治名存实亡 B官僚政治建立的必要性C周王室权威受到挑战 D东周时期宗法观念淡薄 2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而相“总纲纪、统众官” 。这一措施A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C
2、是“无为而治”具体体现 D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3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取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制约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C君权与相权斗争导致了政局动荡 D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4下面是关于古代雅典陶片放逐法的一幅漫画。这反映出A公民在审判时总能团结一致 B陶片放逐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理念C公民既是立法者又是审判者 D该方式一定意义上维护了雅典民主5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反映出
3、罗马法A注重调解商业纠纷 B道德意识融入法律C保留习惯法的痕迹 D重形式且程序繁琐6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并非想象中那么平和,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这说明“光- 2 -荣革命”A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B使议会成为唯一权力机构C暴力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7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到:“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 ”作者意在说明 A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B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C美国政治制度存在
4、巨大缺陷 D美国与欧洲君主国家都有专制8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 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1933 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史料选取不同 B.史观运用不同 C.内外时局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9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而是由党魁直接指派;党员也分成三个级别,即“首义党员、协助党员和普通党员” ;所有党员必须立下誓约,并加盖指模(即按手印),声明“牺牲自己,
5、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 。其背景是A君主专制势力十分强大 B领导涣散致革命屡次失败C民主共和已成社会共识 D民国时期民主化持续发展101934 年,有人在描述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变化时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以前, “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表明当时A民主共和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B中共开始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苏维埃政权有着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D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较大提升111930 年,中共中央要求红军将湖南国民党军队“完全予以消灭” ,
6、切断武汉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然后击溃江西方面主要敌军,占领南昌、九江,进而- 3 -“向武汉中心前进”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坚持秋收起义后红军的进军方向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正确地预判了革命的战略形势121918 年,俄国召开了酝酿已久的立宪会议。参加会议的 3600 多万人有 900 万人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2100 多万人选择了社会革命党。列宁说, “把全部政权交给立宪会议,同样是和凶恶的资产阶级妥协” 。于是,人民委员会解散了立宪会议:这主要反映了A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发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C布尔什维
7、克党未得到群众支持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13商代甲骨文中常见大雨、小雨、足雨、及雨、多雨、延雨、雨疾、各(至)雨、来雨、云雨等记录, “一年之中,无月不可以降雨” 。这反映出在商代A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B甲骨文记载内容的多样性C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地位 D神权成为维系统治的纽带14宋朝常常对农器、粮食、布帛等买卖免税,对民间小摊小贩零星细碎的日常生活品交易免税。据此可知,宋代通过税收A.抑制土地兼并 B.稳定社会秩序 C.促进租佃经营 D.集聚商业资本1515 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
8、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A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B16 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C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 D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16. 1854 年,英国作家狄更斯艰难时世中描写英国工业城镇: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上面冒着长长的黑烟;运河被染得又黑又臭。大街小巷都一个样,里而住的人也差不多,他们在同一个时间上班下班,做同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今天和昨天、明天没有不同,今年和去年也一样。这表明了A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B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C城市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D工业革命中人们没有
9、人生追求17. 有研究表明,中国在 1842 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 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 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 4 -质问题是A经济结构的变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乡差距的扩大18. 中国民族机器纺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缺乏手工棉纺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A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 B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D折射出中国民族
10、工业特殊性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中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与抗战时期的史实不相符的是时间193781938219387193810 19381219407迁移方向 上海武汉 武汉宜昌 宜昌川渝等地内迁企业数量 121 家 304 家 448 家A 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B 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发展壮大C 西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D 企业内迁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20. 1933 年,罗斯福利用广播向美国人民宣称:“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仅 3 天后便有 574 家银行恢复营业。美国银行家称之为“收音机拯救美国金融”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新媒
11、体运用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B信息化时代有利社会经济的转型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觉悟提高 D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21. 对下表著作中关键词出现次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汉朝A 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 B 孝处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核心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讲究礼义成为重要社会共识22. 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 。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 ,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 5 -中国古代 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
12、性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23.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24.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陆”的趋势下产生的。黄宗羲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 。作者认为
13、“王学”A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B主要上承陆九渊的学说C对朱陆的思想兼有承袭 D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25. 下表为 1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中国 西方1596 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637 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9 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42 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1543 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1628 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1632 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87 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A 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 文化间的交流加深C 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 政治体制本质差异二.材料题(26 题 25
14、分,27 题 12 分)26(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到“作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影响的西方传教士,远涉重洋,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汇激荡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天儒冲突” 。天儒礼仪之争,最初只是一个译名之争。基督教中的造物主 Deus 音译为“徒斯” ,但这两个字的中文含义不明,利玛窦强调耶- 6 -儒相通,采取“多与孔、孟合”的路线,将其译为“天主”或“上帝” 。除此之外,礼仪之争更主要的是祭孔和祭祖问题。中国传统的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宗教”单位,宗教信仰的发生、传授,宗教仪式的举行多以家庭为中心。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教师在伦理
15、关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孔夫子作为“万世师表” ,被中国人当作圣人一样受到供奉祭祀。祭孔因而也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礼仪之争由一个理论问题演变成清王朝与教廷之间的直接冲突。清朝雍正年间,终于全面禁止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据刘海鸥天儒冲突: 中西方家庭伦理的初次冲撞整理 材料二 19 世纪 40 年代,西方列强的炮火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现代化的西方文明逐渐渗入中国社会,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遭受冲击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近代以来历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提出了“婚姻革命 ”的口号,要求打破非人道
16、的婚姻制度,建立起男女社交公开、恋爱自由的婚姻制度。 “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 ”男女平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1920 年陈独秀在男系制与遗产制中认为中国的男子血统观念格外发达,女子地位格外低, “宁可以承继旁系的男子,嫡系的女子反没有承袭遗产的权利。 ”建议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 据李桂梅略论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嬗变及其启示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天儒冲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这次冲突所产生的影响。(12 分) (2)根
17、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3 分)- 7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唐代 产生:民间是主要源头,民间书院是士人的私人治学组织,传道授业,服务公众,得到朝廷鼓励。官府书院是学术文化机构,主要职责是“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辫明邦国之大典” 。唐中期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 两宋 发展: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书院制度的形成并完全确立。朝廷振兴官学,建立官府控制的教育学术系统。书院数量猛增,分布多在南方。 明朝 繁荣:官方力量超过民间力量。书院涉足地方文化建设,用儒学教化百姓,移风易俗,有了平民化特色
18、;民间书院的士人品评人物,调议朝政,社团化、政治性的倾向加强。明朝后期朝廷屡次禁毁书院。 清朝 普及和流变:官方强力进入书院建设,官办书院成为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致力于普及乡村文化教育。道光以来,将西学新学引入其中,形成了新式书院,又出现了教会书院、华侨书院。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 摘编自邓洪渡中国书院史上表为中国书院的发展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2018 年下学期高三历史周测(10)答案卷班级: 高三( )班 姓名: 学号: 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8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37 分)- 9 -2018 年下学期高三历史周测(10)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ADDB 6-10 ABCBD V 11-15 BACBC 16-20 CADBA 21-25 DBBCC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 项表述属于以偏概全,故 A 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官僚政治(无血缘关系)的内容,古 B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周平王去世,新上任的郑庄公”中郑庄公的行为是诸侯对周王室的挑战,故 C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宗法观念的问题,故 D 项错误。2.A【解析】由材
20、料“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史的任免权”可知西汉初年对封国权力的制约,防范封国的权力膨胀,故 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封国权力的制约,故B 项错误;材料强调制约封国权力而非无为而治的措施,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非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故 D 项错误。3.D【解析】 “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是君主专制的体现,故 A 项错误;“西汉灭亡根源”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故 B 项错误;“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取代西汉的结局”无法体现政局的不稳定,故 C 项错误;“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
21、说明相权被大大削弱,故 D 项正确。4.D【解析】A 项中的“审判”不符合题意,陶片放逐法属于民主监督,故 A 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 B 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出立法,故 C 项错误;根据题意,陶片放逐法是人民监督公职人员,属于民主监督,有利于维护雅典民主,故 D 项正确。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说明诚信在罗马法的原则,故本题选择 B。 6.A 【解析】 “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
22、得以成功的保证”说明光荣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 A 项正确;材料的内容表明光荣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涉及到议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构,故 B 项错- 10 -误;光荣革命没有剥夺国王的行政权,故 C 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是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的,故 D 项错误。7.B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权威在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共和制政体,故 AD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联邦制不断发展的状况,故 C 项排除。8.C【解析】辛亥革命改变人们对于民族民主思想的认识,因此
23、在 1906 年认为太平天国是“倡乱” ,而 1933 年能给予正面评价故选 C。材料没有反映史料选取和史观运用方面的不同,排除 A、B 项;1906 年和 1933 年中国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 B【解析】中华革命党创立于 1914 年,君主专制已被推翻,故 A 项错误;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组织涣散导致革命屡次失败,因而 1914 年成立的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党魁直接指派,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 ,故 B 项正确;材料“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生,党魁直接指派,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违背民主共和思想,故 C 项错误;据材料“中华革命党高级干部不由选举产
24、生,而是由党魁直接指派”不经过选举产生,可知党内缺乏民主成分,故 D 项错误。性质没有改变,排除 D 项。10.D【解析】据材料“1934 年,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国共对峙,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并非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故 A 项错误;依所学,中共二大后中共领导工人运动失败后,意识到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故 B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民意识的提高,而不是强调苏维埃政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 “农民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可知农民从无知状态逐步具有民族民主意
25、识,故 D 项正确。11.B【解析】秋收起义后,红军转战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山区,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切断武汉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占领南昌、九江向武汉中心前进” ,表明了中共中央仍坚持城市中心的革命路线,故 B 项正确;同理,故 C 项错误;城市为中心的革命路线,不符合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故 D 项错误。12.A【解析】根据材料“把全部政权交给立宪会议,同样是和凶恶的资产阶级妥协解散了立宪会议” ,表明俄国拒绝与资产阶级妥协,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故 A 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政权的建设问题,故 B 项错误;布尔什维克党未得到群众支持,与“3600 多万人有 900
26、- 11 -万人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不符,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1918 年” ,结合所学,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之时,故 D 项错误。13. C【解析】春秋时代才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秦汉时期才出现完整的十二四节气,且带雨的节气名称是雨水、谷雨,故 A 项错误;题干中的甲骨文加载的是关于雨水的情况,非内容的多样性,故 B 项错误;题干围绕雨而展开,且雨与农业密切相连,结合所学商周时期农业的发展情况,故 C 项正确;题干未提及神权问题,故 D 项错误。1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政府经常对某些商品买卖和日常生活品交易实行免税政策。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27、刺激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宋朝大力支持商业发展,在诸多方面给予商人很多支持。宋代的商税有两种:对经过收税点的过往商贩收取的税称“过税” ,税率 2%;对店铺与城镇摊贩收取的税为“住税” ,税率为 3%,还经常有免税行为,税率并不重。著名学者加藤繁说:“在宋代的商税政策中,应该承认有着不使威胁人民生活的精神和重农主义。 ”所以小摊贩的利润率较高,这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也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15.C【解析】依所学,15 世纪左右,中国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领先世界,而非欧洲领先世界,故 A 项错误;依所学,16 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
28、洋沿岸,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可知利益地驱动促使西欧积极探索,故 C 项正确;依所学,西班牙与葡萄牙率先进行新航路开辟,故 D 项错误。16.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和工业革命的影响相关内容可知,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工人阶级的生活仍旧非常贫困等社会问题,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是城市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的具体方面,故 A 项错误;故 B 项错误;C 选项中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城市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的表述更加全面,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展现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并未体现工业
29、革命中人们没有人生追求,并且此项叙述过于片面,以偏概全,故 D 项错误。17.A 【解析】根据材料“1842 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 ,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 1842 年前后城市与农村的地位变化,故 B项错误;1842 年农村地位的变化,说明传统小农经济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城乡地位易位问题,不涉及城乡差距,故 D 项错误。18.D【解析】依所学,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有过“短暂春天” ,而非长期萧条,故 A 项- 12 -错误;据材
30、料“民族机器纺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近代民族工业者的身份复杂,而不是强调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故 B 项错误;依所学,官僚、士绅、买办、商人创办民族机器,促进中国的近代化,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C 项错误;据材料“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反映出近代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故 D 项正确。19. B【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抗日战争阶段,当时东部的企业逐渐的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迁移,与战局发展密切相关B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受严重的摧残,并没有
31、在炮火中发展壮大,所体现的企业迁移数量的增加只是片面的反映,并不能反映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整体情况C从材料可以看出迁移的地区由上海迁到宜昌,再迁到川渝等地,说明当时西南地区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是当时中国抗战的大后方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由于企业的迁移,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沿海地区的工业受到很大的打击,而西部的工业有所发展故选 B20.A【解析】据材料“美国银行家称之为收音机拯救美国金融 ”得出新媒体运用对社会起到积极作用,故 A 项正确;信息化时代是在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才到来,故 B 项错误;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故 C 项错误;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经济
32、发展水平不合题意,故 D 项错误。21.D【解析】材料反映了两汉著作中“礼、义”关键词出现次数最多,这说明汉朝讲究礼义成为重要社会共识,故 D 正确;“礼、义”多次出现并不能说明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故 A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孝处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核心,故 B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两汉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故 C 错误。故选 D。22.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尊敬老人,推动社会的“尊老”之风,以此进行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巩固自己的统治,故答案为 B 项。材料还设计商朝时期,当时儒家思想尚未形成,排除 A 项,C 项材料没有反映,材料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 D 项。23.
33、B 【解析】材料“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反映了君主专制、圣人崇拜的思想,这位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故 B 正确;材料主张君主圣人整治梳理万物,没有反映诸子学说趋向统一,故 A 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并未得多普遍认同,故 C 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无法说明百家争鸣基本结束,- 13 -而且百家争鸣结束于秦朝建立后,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故 D 错误。24.C【解析】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心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王阳明的心学与程朱理学是有不同之处的,所以他不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故排除 A 项。根据“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陆的趋势下产生的。黄宗羲
34、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 ” 可知。王阳明对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都有所承袭,并不仅仅是继承陆九渊的学说,和程朱思想也不具有一致性,故排除 B、D 项。故选 C。【点睛】王阳明的思想与朱熹思想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王阳明认为理在心中,所以他主张致良知:而朱熹认为理在万物中,所以他主张格物致知。但他们的思想有一致之处就是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25.C【解析】中方科技主张经验总结,西方科技著作注重试验和观察,中国属于封建社会,西方属于资本主义社会,C 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二者主要区别,排除 A、B 和 D。26.(1)表现:(6 分)在造物主译名上,中国音译为“徒斯” ,含义不明,而西方译为
35、“天主”或“上帝” ,突出其地位; 在祭拜对象上,中国祭拜自己的祖先和万世师表的孔圣人,而西方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 在政治上,清王朝与西方教廷之间发生了直接冲突,雍正皇帝全面禁止基督教在中国传播。 影响:(6 分) 客观上促进西学,特别是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并取得一定的成就; 直接导致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西文化交流(西学东渐)中断;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明末清初的士大夫的思想变化,促进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 (2)变化:(7 分) 倡导婚姻革命,建立人性化的婚姻制度; 批判男尊女卑观念,主张自由恋爱男女平等; 突出妇女地位,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 女子享有男
36、子同等的财产继承权。 原因:(6 分) 中国被迫开放,西方文明(欧风美雨)逐渐渗入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中国近代民主运动不断发展; 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解析】(1)第一小问概括表现,结合材料一“最初只是一个译名之争” “礼仪之争更主要的是祭孔和祭祖问题” “礼仪之争由一个理论问题演变成清王朝与教廷之间的直接冲突”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主要从思想上进行分析,一是通过冲突促进西学传播,- 14 -二是促进中国新思想的出现,但也造成了中国国门的逐渐关闭,落后于世界。 (3)第一小问新变化,可结合信息“提出了婚姻革命的口号” “男女平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
37、浪” “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 “男女同时平等地拥有财产继承权”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进行分析。27.示例一 论题:专制主义的发展对书院发展的影响 唐宋以来,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政府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控制。两宋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理学的统治地位确立;政府由原来的鼓励民间书院到振兴官学,强化对书院的控制。明清时期,厉行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政府屡次焚毁民间书院,大力干预书院建设。官办书院成为教育中心。 例如: 论题 1:书院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重大贡献 论题 2:书院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传播 论题 3:时代对书院发展的影响 论题 4:经济发展对教育文化的作用【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论题。根据材料“民间书院得到朝廷鼓励官府书院是学术文化机构” 、 “朝廷振兴官学,建立官府控制的教育学术系统” 、 “官方力量超过民间力量明朝后期朝廷屡次禁毁书院” 、 “官方强力进入书院建设,官办书院成为学术教育中心” ,封建政府在推动书院文化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根据拟定的论题,结合所学,加以阐述,如:两宋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理学的统治地位确立;政府由原来的鼓励民间书院到振兴官学,强化对书院的控制。最后,对所论述内容加以简要总结。如:专制主义推动了书院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