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一).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1091702 上传时间:2019-04-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周练试题(一)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610=60)1关于中央机构的改革,早在大国争霸时就已经开始。中央主要长官称相、压相、相邦、令尹,为“百官之长” 。军事长官有国尉、司马、将军、柱国等。在七大国中,虽都选贤任能,但关东六国,以用本国贵族为主,秦则不论出身、用人唯才。据此可知A官僚机构的调整加强了中央集权B各国依据宗法用人的原则逐步被取代C关东六国的社会发展滞后于秦国D秦国率先消除世卿世禄制走向新体制2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

2、院” ,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认为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D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3安徽项氏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 ”上述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C宗法制影响深远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4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句话指的是( )A井田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5古代宗法制实现了“家” 、 “国”的密切结合,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选项中属于宗法2制影响的是:A民乐一

3、中在孔圣苑举行的祭孔大典活动B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C脱秉国老人通过网络寻找散居在全国各地的脱姓族人D乔迁新居时举行的祭灶神仪式6据史记记载,成王用桐叶,跟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 。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A分封对象只能是王室子弟B随意分封导致周王室衰微C周成王被迫割地给诸侯国D西周初期严格执行分封制7 汉书诸侯王表 )载:元始二年,封代孝王玄孙刘如意为广宗王,盖取“推广宗子之意” ,广宗之名由此而来。与“广宗”含义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军功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禅让制8中华姓氏文化是历史文化的不灭载体。 以国为氏考略中有关“许”姓起源

4、的记载为: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于许国,称为许文叔。可见,许姓起源于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行省制9 诗经中祭祀诗占据重要部分,其中祭祀祖先的诗歌占到 70%以上。这些诗歌集中反映了子孙后代对祖先功绩的真诚崇拜,表达了对祖先降福的真诚希望。这反映了当时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B封邦建国制度瓦解C宗法观念深入人心D天人感应思想萌生10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 ,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3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A世官制B宗法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二、论述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5、在西周,国指的是天子赐给诸侯的封地;到春秋战国时代,国指的群雄争霸的列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国乃是以皇权为核心的王朝。但到了近代,近代中国的启蒙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古代中国只知家族,不知国家,缺乏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意识。为了建立近代国家,首先必须“去家化” ,批判家族主义,将国家从宗法伦理中剥离,使其获得独立性。到五四时代,家族谱普遍被视为专制主义之渊薮,要建立民主共和,就必须首先打倒宗法家族,儒家的三纲思想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国家”的概念。 (要求:写明论题,古今关联,史论结合。 )(20

6、 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于血缘宗族社会是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的基本形态,其中孕育生长的传统价值观念,便成为引导这一社会形态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换言之,正是血缘宗族社会的内在需求,为以伦理道德为特色的传统价值观提供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而作为中华元典的“六经” ,正是传统价值观的承载者。它们共同塑造了中国“连续性”形态的文明。姜广辉、程晓峰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形成的原因从西周的宗法制度谈起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对材料中中国文明“连续性”形态的成因进行探讨。 (说明: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20分)参考答案题号

7、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B C D C B C B11示例:(评分标准:所拟论题、论述结构明确,阐述史实清晰论题:国家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阐述:西周以来,在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下,家国一体;特别是以君王为核心的王朝国家,国只是家国天下的中间环节,受到儒家伦理的规范,并不处于核心位置。近代以来,面对西方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形成;特别是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的概念从宗法家族的儒家伦理中逐渐剥离,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结论:在家国天下体系中,国并非近代的民族国家;国家的概念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国与家脱钩,现代

8、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形成。12示例一观点:宗法制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形态。论证:在中华文明早期,西周的社会政治制度就是通过血缘纽带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从而保证了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春秋以后,西周的宗法制趋于解体,但此后形成血缘宗族社会形态,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主要载体一直延续至今。而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是以儒家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为主体的。这个体系以“仁”为最高理念,包含了孝、忠、恕、礼、义等许多道德概念和范畴,以宗族社会为载体,又强化了血缘人伦关系,从而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有序发展,成为整个民族认同、接纳并践

9、行的价值观念。总结:血缘宗族社会和儒家传统价值观念,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体之两面,共同促成了一种“连续性”形态的文明。示例二观点:中华文明“连续性”形态的形成,除了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长期统一的局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论证:从秦朝开始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保持了中国政治上的长期统一,对中华文明的保存和延续有明显的好处。首先,它使中国具有一个十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在这个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即可以有效地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略,同时又可以抵御大型自然灾害的冲击,并有效地防止地方分裂。其次,它导致了中国的货币、度量衡、文字的统一,这些都是一个文明能够延续久远的重要载体。最后,政治上的统一保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完整记载。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的史官编写前朝及本朝的历史,大型史学巨著更是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总结:中国政治上的统一,中央政府的强大才是令中华文明得以完整地延续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