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1822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史纲要能够经久流传,并不因为它是权威学者的 高谈阔论 ,而是因为几代学人的反复修订不断地为它注入生机。 B我们所能抓住的内心情感价值观也不过是它人人相通的东西,因为这些人人相通的东西能够通过语言 一劳永逸 地表达出来。 C最近,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中央军委 临危授命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谱写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新篇章。 D他时刻 念念不忘 自己不幸的遭遇和痛苦的经历,无法振作精神,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幸运的

2、是,他遇到了她,最终走出了人生的阴霾。 答案: B 试题分析: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念念不忘: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绒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进行大胆 的概括、剪裁。 , 。 , 。 。这真是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 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

3、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排列句子顺序:这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 4)按空间推移

4、的顺序排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3分) A预计于 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问题,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 “金桥 ”。 B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服务人民、植根人民、来自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的根本原因。 C今年我省将新增 202万亩林地,主要分布在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地方,如高速公路或主干道的路边,这会对尾气的削减和抑制扬尘有很好的作用。 D南车集团株机公司按照国际标准,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南车株洲所、中铁二院等一流团队,领衔打造高端中低速磁悬浮交通

5、系统的科学方案。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项 语序不当, “服务人民 ”与 “来自人民 ”交换位置。 C 项成分赘余,应将 “路边 ”改为 “旁边 ”。 D项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 “打造 ”余 “方案 ”不能搭配,应在 “领衔打造 ”前加 “制定出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 汪为胜 闪烁着中国文化光辉的传统哲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中国山水画结缘的。儒家孔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是首次用哲学审视山水,阐述 “动 ”与 “静 ”的辩证概念。道家老子性爱山水,崇尚自然,用山水寓意

6、着道的法则和规律。在老子的眼里,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从自然本性上来说是一样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庄子学说超逸现实,他宣称: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的观点是,天地造物,随其剪裁,任其分合,春夏秋冬,南北山水景物可自由组合。他的这一思想观念构成了超 越事实的表象,从而达到物化为我的精神山水。 中国历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也正是画论运用了哲学精神提出了山水画的要求,确立了诸多山水画大师能善于用哲学精神完成山水画创造。 五代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亲躬实践者,强调在绘画中思而取

7、物之真,去伪存真,而致力于南方山水创作的董源,专注于江南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的表达,不仅获得了 “平淡天真 ”,还增添了浓厚的高隐成分,这正是道家宣扬的出世隐居态度。道家之学滋养成长起来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 “三远法 ”(平远、高远、深远 )。在他看来, “远 ”是一种飞越与延伸,有着一片化机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只有这样才能渐入 “无 ”的境地, “虚 ”的境地, “淡 ”的境地,使自己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达到 “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苍海则意溢于海 ”。这是哲学精神构成郭熙写意性山水的结果。宋米芾认为绘画的功用是 “自适其志 ”,不应是装点世俗的工具。他喜好南方轻墨淡岚的山水, “米

8、氏云山 ”是他追寻道家 “平淡天真 ”理想的归宿。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绘画就是为了“写胸中之逸气 ”。 “气 ”是古典哲学概念,黄帝内经称: “诸血者皆源于心,诸气者皆源于肺。 ”古代先贤 很智慧的地方就是,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所发出之处并不是脑,而是心得思维。老子以气入手探讨万物起源,庄子讲人之生为气,人之存为气,达到最高境界亦为气。故而,宋代苏轼提出 “士人画 ”, “取其意气所到 ”,倪瓒的 “逸气说 ”,与苏轼皆受道学的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明董其昌受儒、道、禅影响很重,他的论文常用古典哲学相喻。自己所画的山水构图抓住 “远 ”作思考,总是近处坡岸丛林,

9、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以披麻用笔,轻松、柔和,毫无觚棱钩角刻露之痕,这是道家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思想 作用的结果。他用墨虚淡、柔和、软秀,也是道、禅提倡的 “柔、弱、虚、淡、不争、处下 ”影响下的结果。 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精神。尽管山水画能够兼容着各种形态,包括写实与写意、虚拟与表象、直观与寓意,能够观赏自然美景,抒发国土情怀,表现生态环境。尽管随着当下文化的变革,产生新思想、新内容和新的表现方法,但山水画哲学精神的传统不可缺失,那是前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的一笔需要认真研究的宝贵财富,倘若我们弃之遗失殆尽,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将会失去 “中国精神 ”,是一个没有核的泡沫气

10、体,我们将为之付出代价。 (选自 2013年 2月28日美术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影响中国山水画的 “哲学精神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首次用哲学眼光来审视山水,提出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的创作主张。 B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自然本性相同,这成为后世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C中国历代画论中都大量的渗透着把中国哲学精神作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释。 D庄子认为春夏秋冬、南北山水的景物都可以自由组合,这是一种把事实表象内化为 “精神山水 ”的思想观念。 【小题 2】 对相关画家创作特点的 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浩是用老庄

11、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开创者,他的创作以山水寓意道的法则和规律,强调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董源深受道家出世的思想影响,他笔下的江南山水,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风格平淡天真,有深厚的高隐成分。 C郭熙认为 “远 ”是一种飞越与延伸, “远 ”才能渐入 “无 ”“虚 ”“淡 ”的境地,精神世界方可升华,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D董其昌的山水画构图强调 “远 ”,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用笔轻松、柔和,这是道家思想作用的结果。 【小题 3】下 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老子、庄子都对 “气 ”极为推崇,这些古代先贤理智地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产生了

12、心得思维。 B宋代文人画家苏轼、董其昌都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 C中国古代山水画用笔轻松、柔和,用墨虚淡、软秀,这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 ”对创造者影响的结果。 D哲学精神是笔宝贵财富,是山水画 “中国精神 ”的灵魂,今天的创作如果抛弃这一传统,一味求新求变,后果难以想象。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这是孔子的哲学思想而非有关中国山水画的 “创作主张 ”。 B项, “重要内容 ”无中生有,原文是指 “构成了直接的重要影响 ”而非组成部分。 D项,因果倒置,应是画论提出要

13、求,确立创作特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荆浩是用老庄哲学精神创作山水画的开创者 ”表述不当,荆浩是践行者但未必是开创者,原文未提及。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应是 “心得思维产生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 ”而非 “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产生心得思维 ”。 B项, “写实性山水画作 ”表述不当,“ 审美心理建构 ”是对 “逸气说 ”的评价。 C项,以偏概全,这是明代董其昌的绘画特点而非全部古代山水画。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

14、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25分) 医者仁心、肝胆相照的吴孟超 林蔚 雅商 “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吴孟超常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这么说。因为这份爱,吴孟超几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心地先用手焐热。他是无数患者心中妙手回春的 “老神仙 ”。 “病人生病已经非常不幸了,为了治病他们可能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有的还负债累累。作为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 ”这是吴孟超对年轻医生说得最多的话。 有一次,病房里收治了一位来自浙江农村的妇女。手术后五六天,吴孟超去查房。他仔细检查完病人,又认真看了她的病历,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半晌没吭气。那

15、时,在场的人都很紧张, “看样子, 老爷子 准是又看出什么问题来了。 ”果然,吴老把值班医生叫到走廊里,劈头便问道: “这个病人为啥要用先锋 6 号?还是进口的? ”值班医生答道: “作为常规术后抗感染,现在大家都在用先锋 6号,这个病人也就用了。 ”吴孟超一听就火了,大声说道: “现在有的医院、有的医生不好好给人治病,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你不要学他们! ” 平时,吴老总是反复强调,要求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哪种药便宜用哪种。在为病人做检查时,如果 B超能解决问题,他决不会让病人去做 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如果病人带来的片子能够看清楚,他也决不会让他们再做第

16、二次检查。 每次手术结扎,他都是坚持用手、用线。他说: “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病人服务,用一次缝合器械, 1000多元就没了,那可是一个农村孩子几年的读学费用啊!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 正是这般精打细算,吴孟超和他的团队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等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人曾劝他松松口,也进一些自费的耗材和药品,这样医院一年至少可增加上千万元的利润。可是,吴孟超毫不松口,他说: “我们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作摇钱树。 ” 可就是这位医学泰 斗,吴孟超一生中虽然成就卓著、功勋无数,却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的本色。他特别强调,为医之道,做人很关键,要善于做人。 “一是要做一个善于团结

17、人的人,二是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三是要做一个善于服务的人。 ” 在吴孟超的从医生涯中,最让他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 “太平医生 ”。他说: “救治病人如果怕担风险,前怕狼,后怕虎,那么禁区永远是禁区,病人只能在医生的摇头和沉默中抱憾离开人间。 ” 如今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名医了,吴孟超依然不忘恩师裘法祖的谆谆教诲,表示自己的成就更多是因为能踩在巨人肩膀上而获得的。他对记 者说: “肝胆外科的发展是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全体同志一起努力的结果。任何一台手术的成功也不是手术者一个人的功劳。一个病人痊愈出院,护士的功劳占百分之七十,医生只占百分之三十。 ” 只要不出差,吴孟超每天都会亲临 “

18、战场 ”,不是当指挥官,而是做一名荷枪实弹的战士,用自己的双手向肝癌发起歼灭战。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要将近两百台。每每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他曾自嘲说 “这可能是手术依赖症 ”了。 老人动情地对记者说: “人老了,力气也越来越少了。但只要在 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刀我还是要开的,前提是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逞强。医疗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 (选自 2013年第 7期人物周刊,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吴孟超作为医生,总是设身处地为病

19、人着想,替病人省钱,正如他的座右铭 “ 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 B吴孟超反复强调,医生应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使用便宜药,处处为患者考虑,精打细算,所以吴孟超和他的团队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远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 C如今已年逾九旬的吴孟超,虽已是名满天下的肝脏外科医生,但在日常工作中仍坚持事必躬亲,主刀动手术。 D吴孟超成就卓著、功勋无数,却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的本色,在他看来,善于做人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关键。 E吴孟超敢于挑战权威,鄙视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医生,他自己在医生的岗位上,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和人生的意义。 【小题 2】作为医生,吴孟超的医者仁心表现在

20、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 分) 【小题 3】吴孟超除了有做医生的仁心之外,还有哪些优秀品质?清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为什么吴孟超 说 “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BD(答 D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E不给分) 【小题 2】 吴孟超几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心地先用手焐热。 教导年轻医生不要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要多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 吴孟超坚持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做摇钱树,拒绝进一些自费的耗

21、材和药品。(每点 2分) 【小题 3】 谦逊质朴:认为自己的成就更多是踩在巨人肩膀上而获 得的,是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全体同志一起努力的结果。 鄙视怕担风险者,责任感强:从医生涯中,最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 “太平医生 ”:认为为病人解除痛苦是自己的责任与幸福。 崇高的敬业精神: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要将近两百台。(每点 2分) 【小题 4】 年逾九旬的吴孟超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将近两百台,自嘲可能有了 “手术依赖症 ”。 他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 他在医生这个岗位上,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和人生的意义。 他手中一

22、把刀,游刃肝胆 ,精准无比;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一辈子的心愿与幸福就是为医疗事业奉献终生。(每点 2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是吴孟超对身边的人说的话,文中并没有说是他的座右铭; C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要将近两百台,文中并没有说事必亲躬; E在吴孟超的从医生涯中,最让他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 “太平医生 ”,文中并没有说向权威挑战。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仁心 ”既有仁爱之心,原文第一段 “吴孟超几 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

23、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心地先用手焐热 ”“ 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 ”第二三段 “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你不要学他们 ”“要求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哪种药便宜用哪种 ”第五段 “我们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作摇钱树 ”这些信息,可归纳出吴孟超医者仁心的表现。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章前半部分写吴孟超的医者仁心,后半部分写他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表现在:第六段 “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的本色 ”;第七段最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 “太平医生 ”说明他鄙视怕担风险者,

24、责任感强;第八段写他有感恩的精神;第九段写他崇高的敬业精神。考生归纳出这些要点,结合原文语句分析即可。 考点: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全文简洁的语言高度赞扬了吴孟超的医者仁心及他优秀的品质,考生要站在吴孟超的角度分析他说 “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的原因。 “每每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 高兴 ”“ 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这些话表明了吴孟超始终把病人放在心中,病人康复了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他甘愿为医疗事业奉献终生的精神,这些都是他的幸福。 考点:探究文本中

25、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孤 城 浓雾锁城。不过才十几分钟,这座小城便成了孤城。 警察封锁了高速路、公路。雾太大了。得到警察封锁道路的消息,李生慌了。 他觉得害怕,好像自己一个人被扔在小城里,孤独无助。尽管他知道周围都是人,但这些人不是他的亲人。他的亲人在城外,在距离小城二十五公里的乡下,那里鸡鸭成群,小桥流水,李生迫切地想要回到那里,回到亲人的身边,那样才踏实。 李生跑下楼,掏出钥匙准备开车,想到警察已经封了路,又沮丧地收回钥匙。他只有走着回家了,警察总不至于连人都拦截吧。 浓雾遮蔽了周围所有的东西,除了身旁四五米的范围,其它什么也看不

26、到。李生停下来,可以听到有高跟鞋叮叮叮敲击路面,有人在说话,隐约有人影影绰绰晃动。有人匆忙从他身边跑过,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一个人在身后喊着那人的名字,那人答应一声,没有回头。偶尔有一束黄的光缓慢地闪过,远处有嘟嘟的喇叭声。 李生心慌得厉害。他想看到熟悉的人,看到熙攘的汽车,想跟人说话,说什么都行。 过了一个路口,又过了一个路口,雾似乎越来越浓,像牛奶漫天倾泻,抹也抹不开。 李生掏出手机,试图找出一个人跟他聊天,很奇怪,显示有信号,手机就是打不 出去。他一遍一遍地拨手机里存储的每一个号码,不管谁。 110、 120、 119,甚至 114,他都拨了,一个也拨不出去。 李生加快了步伐。总会走出

27、去吧。越这样想,却似乎越陷入了迷宫,好像一直在原地打转。像被人施了魔法,所有的东西都消失在浓雾里,轻飘飘地,就没了。 突然,一条黑色的小腊肠狗从身边跑过,李生欣喜若狂,可爱的小狗,尽管它不会说话,但也是个伴。李生紧跟着脚步轻盈的小腊肠,生怕跟丢了。 小腊肠似乎明白李生的心思,它的脚步慢下来,李生可以很轻松地与它并行。李生默默地说:小狗,谢谢你。 也许是觉得没意思,和李生 一起跑了一会儿,小狗叫了几声,突然往斜刺里窜过去,李生喊 “站住 ”,但无济于事。少顷,他听到了两只狗的叫声,小腊肠找到了它的伙伴。 真是悲哀啊。 走,赶紧走。赶紧离开这座可怕的孤城。 终于,到达出城的路口了。警察背着手站成一

28、排,如果不是身上米黄的荧光背心,李生根本看不到他们。 他跑过去,想从警察中间穿过。可他们站得实在太密,李生又太胖了,根本穿不过去。李生说:警察同志,请让我过去。这些威严的警察居然没有一个人搭理他。李生拉拉他们其中一个的衣服:求求你,让我过去,我要看我爸看我妈我妹看姬小凡。还是没人搭理他,好 像他面对的是一排水泥砌的警察。 李生哭喊起来,他的恐惧已经蕴集到了顶点,一下爆发出来,孩子一样大声地哭,绝望地喊。但那些警察依然无动于衷。 喊过哭过,李生的心稍稍安定了些。既然哭喊没用,就要想别的办法,必须尽快离开这里,离开这座浓雾紧锁的孤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李生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他只能盯着那

29、些米黄的背心,连成一条线的黄背心,从那里感觉到一点温暖的气息。 过去的日子,排山倒海一样来到李生眼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妹妹在一起,和姬小凡在一起,快乐得到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多好啊。可现在,除了雾什么也 没有。 就在李生一屁股坐到地上,丧失一切信心的时候,天居然一下放晴了。浓雾像缕缕的丝帛一样被轻轻抽走,霎时,阳光遍地。 他恍惚地站起来,看看前方,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往他家乡的路,路上全是等待进城的人和车。看看身后,一座座美丽的大楼高高挺立,楼上的招牌清晰可见。 一切就像梦一样。 一个小警察过来对他说:走吧,现在可以走了。 去哪儿? 你不是要回家吗? 我回去干嘛?又没事,我上个月刚回去过。 可

30、是,你刚才哭着喊着说要回去的。 我现在又不想了。 李生转身向回走,一座大楼的十一楼上,有他打开的电脑,没干完的工作。 (选自 2012年第 5期小小说,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用词极其精妙,如 “被扔在小城里 ”里的 “扔 ”字和 “陷入了迷宫 ”里的 “陷 ”字,都极富表现力,写出了李生强烈的孤独感、失落感和恐慌心理。 B文中提到了李生的爸妈妹妹和姬小凡,他们是李生的精神寄托,尤其在这样的大雾天,只有他们才能让惊慌失措的李生感到踏实。 C准备回家的李生被警察封路的消息吓慌了,他更加迫切地想回到家乡亲人身边,那样心里才踏实,所以就

31、匆匆上路了。 D李生的手机打不出去, 充分说明在浓雾锁城之时,所有的人也像他一样,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却又回不去。 E作者写到一条黑色小腊肠狗时,用到了先扬后抑的手法,李生开始从小狗那里得到了些许安慰却很快被小狗抛弃,最终仍是孤独一人。 【小题 2】作者在小说中多次写到浓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你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地回答。( 6分) 【小题 3】 “孤城 ”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 “孤城 ”内涵的理解。( 6分) 【小题 4】当大雾锁城时,李生拼命要出城回家,雾散之后又不想回家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矛盾的心理历程 。请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一下李生产生

32、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 8分) 答案: 【小题 1】 B 2分, E 2分 【小题 2】 交代了故事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烘托了人物紧张、慌乱的心理。 象征着人在城市里的迷失。 是雾让李生强烈地感受到与亲人的阻隔。 线索作用,串联故事情节,设置人物活动背景。(答出一点 2分,两点 4分,三点 6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 3】标题 “孤城 ”,一语双关。 表面上指一座被大雾封锁,交通中断(出城的道路被封锁)的城市。( 2分) 暗指主人公自己就是一座孤城:处境上,作为外来的农村人孤独地在城市 里打拼;心理上,在这个城市,与亲人隔绝,没有朋友,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内心倍感孤独。( 4 分)

33、(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 4】李生在回乡与返城之间的心理是矛盾的。 当大雾阻隔了城市和乡村的交通时,这种阻隔使李生产生了恐惧,害怕家乡和亲人与自己的隔绝,害怕失去故土和亲人,所以拼命想出城回家乡。 当李生在一个谋生的城市,在无人为伴,无人可以交流,感到孤独时,就格外地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所以想回乡。 雾散了,恐惧消除了。 李生还要在城里工作,城里有他的理想、事业的追求。 李生认为,只要能时常回家乡看看,知道家乡 的亲人平安健康,这就够了。 现实中,许多人常常不得不像李生一样为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学业或事业而离开家乡和亲人,坚持着孤独地在城市里打拼。乡村温情与事业追求的矛盾,亲友情感与城市

34、孤独的矛盾,由此产生了复杂而现实的矛盾心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中 “失落感 ”不准确; C项错在李生不是 “准备回家 ”而被雾 “吓慌了 ”,因雾而想回家; D项中 “所有的人也像他一样,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却又回不去 ”文无根据。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小说中环境的作用,考生需要明白环境的作用有交代故事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基本作用。结合这篇小说李生因雾被困来分析, “雾 ”的作用有 交代了故事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烘托了人物紧张、慌乱

35、的心理。 象征着人在城市里的迷失。 是雾让李生强烈地感受到与亲人的阻隔。 线索作用,串联故事情节,设置人物活动背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理解标题的含义,看看标题在文中除了表层含义外,是否有深层含义。联系本文开 头孤身一人在城里打拼的李生因窿雾被困这座交通道路、信息被隔断的孤城,标题 “孤城 ”有两层含义。 表面上指一座被大雾封锁,交通中断(出城的道路被封锁)的城市。 暗指主人公自己就是一座孤城:处境上,作为外来的农村人孤独地在城市里打拼;心理上,在这个城市,与亲人隔绝,没有朋友,没有可以交流的对象,内心倍感孤独。 考点

36、: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篇小说主要反映了一个平常普通的小人物在困难来时的心理变化过程,真实自然。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在外打拼的人有压力时经历过类似的乡村温情与事业追求的矛盾,亲友情感与城市孤独的矛盾心理变化过程,结合全文雾消散前后的情况考生不难分析李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当大雾阻隔了城市和乡村的交通时,这种阻隔使李生产生了恐惧,害怕家乡和亲人与自己的隔绝,害怕失去故土和亲人,所以拼命想出城回家乡。当李生在一个谋生的城市,在无人为伴,无人可以交流,感到孤独时,就格外地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所以想回乡。雾散了,恐惧消除了。李生还要在城里工作,城里有他

37、的理想、事业的追求。李生认为,只要能时常回家乡看看,知道家乡的亲人平安健康,这就够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 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 为吏。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

38、功,进秩一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 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 “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 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 ,必致窜逸。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帝纳其言而止。初,亨信尝奏言: “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 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 ”兵部议,寝

39、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 “出城者斩!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 “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着兜鍪处,颠发尽秃。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 ,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摘编自明史 罗亨 信传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坐 累谪交 为吏坐:因犯 罪或错

40、误 B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 引 还引:率领 C诸守将弃城遁,并 按 其罪按:压抑、止住 D车驾既北,寇骑日 薄 城下薄:逼近 【小题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罗亨信刚正勇敢的一组是( 3分) 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 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 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 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

41、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 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D敌人兵临城下,形势非常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 死法孰与死敌 (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

42、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 ”(句意正确 2分, “让 ”译为 “责备 ”1 分, “孰与 ”译为 “哪赶得上 ”或 “与 相比,哪一个好 ”1 分, “死法、死敌 ”译为 “死于法度、死于敌手 ”或 “被法律处死、和敌人战死 ”1 分。) ( 2)( 5分)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句意正确 2分, “但 ”译为 “只 ”1 分, “虽 ”译为 “即使 ”1分, “谁与 ”译为“和谁 ”1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

43、言实词翻译必须回到原文中或者结合平时所积累的知识来分析。根据原文意思 “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 ”按应译为 “追究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 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罗亨信刚正勇敢的选项, 是说罗亨信官职升迁情况。 是皇帝看完罗亨信奏章后的反应。 是提出合理建议,表现其有远见,都与“刚正勇敢 ”无关,应排除。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 ”错,应是 “兵部议论,废置不用 ”,并没有接受他的意见。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44、 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回归到原文,一般采用直译,直译不过来就采用意译,遵守 “信 ”“原则。翻译 时还要注意把剧中关键字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译出来,这是得分点。( 1) “让 ”译为 “责备 ”, “孰与 ”译为 “哪赶得上 ”或“与 相比,哪一个好, “死法、死敌 ”译为 “死于法度、死于敌手 ”或 “被法律处死、和敌人战死 ”。( 2) “但 ”译为 “只 ”, “虽 ”译为 “即使 ”, “谁与 ”译为 “和谁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考中永乐二年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晋升为吏科右给事中,因受牵连获罪被贬谪到交 为小吏。过

45、了九年,仁宗即位,才召入朝中为御史。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提升为右佥都御史, 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居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 “你们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么敢面对敌人而退缩呢 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那一个更值得 ”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晋级一等。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三分之一的大同居民为兵员,亨信上奏制止这件事。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如 故。当

46、时皇上派遣官员测量两镇军田,一军八十亩以外,都征税五升。罗亨信说: “文皇帝时,诏令边防军队尽力垦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今天为何忽然采取这一举措呢 塞上诸军,防卫边疆劳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自冬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开次割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人民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计臣只专注于收粮食,不知道民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边关谁来守 ”皇帝采纳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当初 ,罗亨信曾上奏说: “也先专等时机,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来防备。不然,恐怕

47、贻留大患。 ”兵部议论,废置不用。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争而出。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 “出城的杀。 ”又与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们说: “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 ”也先徘徊而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那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日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戴头盔之处,头发全秃光。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答应了他。回去八年后,死于家中。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

48、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浣溪沙 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 e 注 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 e: xn,喷。 【小题 1】 “香雾 e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 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5分) 【小题 2】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 合全诗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惊 ”:吃惊、惊讶。( 1 分) “怯 ”:胆怯、害怕。( 1 分)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 1分),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 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喜爱之情( 1分)。 【小题 2】正面: “新苞绿叶 ”“青黄 ”“香雾 ”“清泉 ”,( 1分)写出了橘黄叶绿、橘香弥漫、橘汁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