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2017-2018 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 3月月考试题第一部分 (28 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xin 熟( ) 吞 sh( ) dn 搁( ) 惟妙惟 xio(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一侧枕河石栏把时光留转诉说给你,两眼沿路古井将几多风雨深蕴其中。俯身探视苔痕青绿的井口,你会平添感概:两千年了,历尽苍桑,它依然清澈无比!抬首凝望墙影斑驳的老宅,你会顿生暇想:喇叭声响,爆竹连天,一顶花轿抬进巷来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_) 闲来垂
2、钓碧溪上,_。(李白行路难) _,衣冠简朴古风存。(_游山西村) 所以动心忍性, 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经丧乱少睡眠, 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 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4.名著阅读。(7 分)(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3 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4 分)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2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
3、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 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2 分) 简述悟空降服黄袍怪的过程。(2 分) 5.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3 分)(1)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1 分)(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的主要内容。(2 分)第二部分(42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6 分)白帝 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4、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 尽,恸哭秋原何处村?【注】戎马:战马。归马:从战场归来的马。诛求:索要,征收。6、下列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2 分)A、首联用民歌的复沓句法来写云雨翻腾的景象。登上白帝城楼,只觉云气从城门中腾涌而出,大雨在城下倾盆而泻,衬托山城之高峻。风雨也暗喻当时的战乱动荡。B、颈联写荒原上闲蹓着的“归马”和战争洗劫后的村庄。一个“逸”字表明眼前之马看来是无主之马,不再征战疆场,也不必拉车耕地,显得悠然自得。C、尾联写荒原中传来阵阵哭声。“何处村”是说辨不清哪个村庄有人在哭,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实际是说无处没有哭声。D、这
5、首诗在意境上的变化参差错落,大开大阖,在暴风骤雨之后,描绘的是一幅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这图景正是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缩影。7、本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于安史之乱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4 分)3阅读下面【甲】 【乙】两段文字,完成 8-12 题。(12 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6、。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7、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躬耕于南阳 先帝不以臣卑鄙 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迁大司马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 不以物喜B以伤先帝之明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真以亮惩于祁山 行者休于树D帝从其计 其真无马邪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8、语(2 分)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11.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为?请根据乙文作答。(2 分)12. 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4 分)阅 读 下 面 短 文 , 回 答 13-15 题 。 ( 8 分 )4宣 纸 的 “前 世 今 生 ”曹天生“宣纸制作技艺”于 2009 年 10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及内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的宣纸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对宣纸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张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
9、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 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纸张,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 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张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曹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安徽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 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 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黄山、
10、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巢湖、太平湖的 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是稚嫩,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明朝中叶后,宣纸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种,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内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
11、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生产自 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 成的书画、裱拓用纸。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经历了上千年岁月,独占天时地利、绝活秘笈的宣纸,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衰。13 “宣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请按时间顺序加以说明。 (2 分)14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5简要分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 分)5阅 读 下 面 文 章 , 回 答 16-20 题 。 ( 16 分 )如水的月光王月鹏那
12、时我住在一个叫作西村的居民小区。“西村”原本是一个村子,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被城市化了,农宅改建成为楼房。后来单位分房子,因为论资排辈,我分到的是别人腾出来的一套旧房。因为是旧房,而且又位于西村,我于是有些失落感。乡下的父母却格外高兴,觉得儿子刚参加工作就分到属于自己的房子,总算在城里扎下了根。 在我眼里,西村不过是一个被挪移到了城里的大农村,居民大多是以前的农民,仍然延续着过去的生活习惯,我对他们有一种本能的疏远和排斥感。那时我好不容易才离开农村,正在拼力追逐一份城里人的生活,既要承受外在的矛盾,又要抵御内心的冲突,整日在自信与自卑之间徘徊。常常是在深夜,我把赵传那支喊向黑色的天空放到最大
13、音量,整栋楼房似乎在颤动,心如止水。陌生的夜风窜进屋里,有些凉。很凉。这个难眠的人在写作,在走一段很长很长的夜路。不管遭遇怎样的阻遏,不管内心掀起怎样的风暴,他一直在努力地融入人群,试着与生活和解。 “不要奢望熟识的人都关心和理解写作,也不要苛求每一个写作的人都要怀着爱、真诚和责任。”睡梦中,我被这样的一句话击醒,凌晨 3 点。梦中出现的这句话,就像旷野的一棵树,没有任何衬托也没有任何枝蔓,甚至连扎根的泥土都没有,它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瘦得锐利,让人窒息和迷乱。我醒来,站到窗前,于是看到了对面地下室的灯光。凌晨 3 点的清冷夜色里,那抹灯光像一灼小小火焰,在城市的角落里暗自燃烧。我看到了
14、它,可很快就淡忘了。 后来有一天,母亲告诉我说,你知道吗,对面楼房的地下室总是早晨四五点才熄灯。我开始格外留意那里,晚上读书写作累了,总会伏在窗前吸烟,与对面地下室的灯光久久对视。我觉得那灼小小的火焰里,大约藏着一个秘密。我对那个秘密充满好奇。一个又一个午夜,我在五楼窗前俯视那里,地下的灯光与天上的月光遥相呼应,因为过度专注,我渐渐地居然有了仰望的幻觉,觉得大地变成夜晚的天空,从地下室窗口流泻出来的,宛若如水的月光。它们漫过我的心头,让我同时体味到一种真切的温暖与寒意。 一个黄昏,我陪着女儿在楼下玩耍,遇到一位年轻母亲与孩子。两个稚童在一起很快就相熟了。我问这位母亲也住在这个小区吗,她用手指着
15、楼前的方向说,暂时住在那个地下室,我们是邻居。这位年轻的母亲,素朴,淡定,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悲戚。我长时间无言以对。她的孩子,一个很阳光的小男孩,正在她的身边开心地玩耍。继续闲聊,我知道了她来自遥远的农村,租住在对面的地下室,丈夫白天在这个城市蹬三轮车,晚上孩子入睡以后,夫妻两人一起针织羊毛衫,赚点加工费补贴生计。 看着她和她的孩子,我的心中充满敬意。他们在城市的角落里生活和劳作,以拥抱月光的方式,迎接黎明的到来。他们把城里的月光,在地下室转化和提炼成一灼小小的阳光,永远地种植在孩子的心里。 16.刚在城里扎下根的“我”,与来自农村、租住在地下室的年轻母亲,两人之间最大的异同之处是什么?(3 分
16、) 同: 异: 617. 请根据文意填空。(3 分) 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见到地下室灯光之前,“我 ”;感觉地下室灯光“宛若如水的月光”之时,“我”内 心 ;了解地下室灯光主人的经历之后,“我”变得 。 18. 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19. 体会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 分) 他们在城市的角落里生活和劳作,以拥抱月光的方式,迎接黎明的到来。 20. 如果把文章题目改为“城里的月光”,行不行?为什么?(3 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 分)21.作文:请以“蓦然回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2)书写工整规范。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