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7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111047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7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7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7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7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7讲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7讲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主干知识整合,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一、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1)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2)封建统治者保护农业生产和 ,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小农经济,2.表现 (1)战国首倡: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 ”,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2)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征收重税,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压制商

2、人地位等政策。 (3)明清时期:继续实行 ,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3.松动: 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 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如商人参加科举,宋代的榜下“捉婿”之风;唐宋以来,官商分利原则广泛运用,出现盐引、茶引、很多大盐商,地位尊崇。 4.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 的发展。,重农抑商,专卖制度,中唐,官商分利,资本主义萌芽,(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近代前夜的危机:明清之际,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私人海外贸易频繁,海外商品及白银大量涌入中国;但同时 东来,沿海的倭寇和反朝廷势力比较强

3、大。,殖民势力,2.国内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二者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上的反映。,官方主持,广州,海外市场,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化,3.国际形势: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此后一二百年,西方主要国家完成了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中西国力兴衰易位已成大体定局,农业文明败于工业文明。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1.产生的条件 (1)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普遍提高, 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2)发达的手工业:明中叶以后, 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3)发达的商业:商品流通扩大, 大量使用,商业

4、资本活跃。 2.产生时间:明中叶以后。 3.产生标志: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经济作物,民营手工业,白银,4.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1)根本因素:腐朽的 的束缚。一方面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是 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促使统治者实行一系列抑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措施。 (2)资本因素: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资本多用于买田置地而不用于 。 (3)市场因素: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国内市场狭小;政府限制海外贸易,国外市场缺乏。 (4)劳动力因素: 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5)政策因素

5、: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的实施。 (6)思想因素:在传统的“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思想下,难以进行扩大再生产。,封建制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扩大再生产,小农经济,重理解,1.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主要表现和评价 (1)原因 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存亡。 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 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 儒家“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2)主要表现 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

6、基础。 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3)评价 积极: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 a.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b.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消极:封建社会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制,尤其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主题一,灵活务实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材料

7、 唐宋以来,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统治者曾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措施,但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部分学者将这些政策措施称之为“恤商”政策,很显然,如果没有“抑商”,何来“恤商”。 刘颜东抑商还是重商:中国古代商业政策再认识,【解析】第一小问据材料“统治者曾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保护商人利益的政策措施,但这只是在重农抑商大背景下的局部性变动与调整”可得出总体抑商,局部恤商;第二小问可据“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等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政策:总体抑商,局部恤商。 原因:抑商是保护小农经济维护统治的需要,恤商是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问题】据

8、材料概括唐宋以来统治者的商业政策。并指出出现这种复杂情况的原因。,主题二,时开时禁明代海禁政策,材料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解析】原因提取材

9、料关键信息,从政府政策、商业贸易的自身发展等方面归纳;主要背景从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中外贸易交流等方面分析说明;积极影响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主要流通货币的变化、经济联系的加强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主要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积极影响: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10、,并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深化拓展,明朝的海禁与弛禁,明朝海外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官方海外开放时期转折时期对海外民间社会开放时期。 1.明初官方垄断对外贸易,明代所谓的海禁大部分时期都是针对日本的带有经济制裁性质、经济封锁性质的贸易禁运、军事禁运。 2.明初官方垄断对外贸易弊端暴露后,中叶政策调整,平定外来侵扰后,转向对民间社会开放,海外政策完成了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移,即将官方层面的开放下移到民间层面的开放。 3.从政策作用来说,明初的海外开放政策,明后期的海外开放,造就了郑和、郑芝龙等海上英雄人物,并引发明中叶社会内部的深刻变迁,显示了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新的发展

11、变化。这是中国直到明末海上力量并不落后于西方的最好证明。,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 明代抑商观念的变化 【典例1】 (2018海南卷,5)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 A.农本思想被否定 B.重商主义盛行 C.传统义利观废弛 D.抑商观念削弱,【试题分析】据材料“学者不当自为之”,可得出抑商观念仍然存在,农本思想没有被否定,故A项错误,也可得出重商主义并未盛行,故B项错误,亦可得出传统重义轻利的观念仍然存在,没有废弛,故C项错误;据材料“商亦无害”,可得出传统抑商观念有所削弱,故D项正

12、确。 答案:D,【教材补缺】 晚明大变局 晚明大变局是指,在欧洲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背景下,由中国江南经济发展及全球白银流动所引发的晚明到清初的经济、军事及文化变局。具体而言: (1)经济变局:包括江南早期工业化(江南地区形成相互紧密联系的核心经济体,且以“核心边缘”的方式辐射全国其他地区及海外地区,农村与城市手工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所占地位及比重的提高,商标品牌意识的出现)、白银内流(中国的白银主要来自于西属美洲与经葡萄牙、荷兰转手贸易的日本)、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及早期全球化的“丝银贸易”;抑商观念削弱,社会上拜金逐利风气渐重。 (2)军事变局:主要指以热兵器军事革命为标志的

13、中外战争,它是大国在东亚国际秩序权力真空条件下经济利益冲突的必然产物。 (3)文化变局:主要指以经济贸易为媒介所引起的西学东渐。,角度二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经贸中心之一 【典例2】 (2014全国卷,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试题分析】清初海禁政策前,“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表明“外国银钱”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结合教材中所学

14、的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基本可以判断A项“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是正确选项。B项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资本市场,故可以排除。C项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进口货物无法冲击,所以中国才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所以C项可以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所以D项亦可排除。 答案:A,角度三 古代海洋利用 【典例3】 (2013全国卷,40,节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

15、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试题分析】注意“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中明清之前的相关史实可以提炼出“从沿海利用到远洋

16、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的特点,利用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等史实提炼出“海洋意识不足”的特点。 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教材补缺】 中国古代海洋政策 大体上说来,古代中国的海洋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从汉代开始到元朝灭亡为止。这个阶段的中国历代王朝基本上采取开放的海洋政策,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一方面,政府鼓励中国民间商人进行海外贸易,甚至限制官府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以免他们利用政治

17、权力“与民争利”。另一方面,政府努力设法招徕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对于那些在中外贸易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商人甚至授以官职。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日益繁荣。,2.明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政府的海洋政策日趋封闭保守。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建立了严格的朝贡体系,一方面彻底禁止中国民众出海贸易,一再重申“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另一方面竭力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而只允许外国政府与中国发生官方联系,并且对中外交往设置了种种障碍。清朝建立后,没有改变对于海洋的错误观念,更没有改变保守的海洋政策。在清朝君臣的心目中,海外贸易造成了海疆的动荡。因此,虽然清朝也曾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海外贸

18、易,但其前提是不能影响专制政权的稳定;一旦海外贸易威胁到封建秩序以及王朝的稳定,就会受到严厉的打击。,角度四 明清时期的人口膨胀 【典例4】 (2016全国卷,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

19、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李龙潜明清经济史,【试题分析】随着清政府统一全国,基本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局面,人民安居乐业。同时,清政府鼓励民众移往人口较少的西南、西北及台湾地区,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另外,自明中后期开始,甘薯、玉米等美洲农作物得到推广,解决了大量下层民众的口粮问题,而清政府在康熙年间推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取消了丁税,这些措施都鼓励了人口的增加。学生通过对材料一的概括与解读,能够得出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出现了地价上扬、饥民遍地的问题,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加剧;同时,由于西南山区、牧区广泛的林地和草原被开垦成农田,加剧了

20、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人口膨胀问题在清代中期就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广泛讨论。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教材补缺】 新航路开辟给明清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处于近代的前夜 1.经济: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甘薯与玉米的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白银大量流入

21、中国,推动了“一条鞭法”等赋税改革。 2.外交: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州十三行,实行“闭关”政策,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根源之一。 3.文化: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传播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如坤舆万国全图。徐光启等人开始注意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在农政全书中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角度五 明代的对

22、外贸易及海禁政策 【典例5】 (2012海南卷,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

23、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海禁政策及其实行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对其归纳整理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可概括为: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入海为盗”继续对抗;倭

24、寇侵扰,海盗和沿海不法之徒勾结;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轻视,妄自尊大。结合所学重点要注意把握根本原因,即自然经济形态的制约及影响。 答案:(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试题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明确题中“原因及其影响”的要求,避免答案的单一性。第一小问,根据材

25、料信息“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走私贸易兴盛”归纳概括即可,重点注意把握敌对势力、沿海百姓生计、政策本身的不合时宜性等方面。第二小问,与第一小问有联系,根据材料信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主要围绕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改变回答即可。 答案:(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 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26、,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编者选题表,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会后政府颁布法令,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反映出当时( ) A.盐铁官营不利于国家统一 B.政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C.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 D.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解析:C 依据“改酒业官营为向卖酒者征税,又下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可以看出政府相对放松对经济的管制,部分允许酒、铁私营,官营经济由膨胀转向收敛,C 项正确。盐铁官营有利于中央集

27、权的加强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A 项错误;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经济的管制,政府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民意左右着政府的决策”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2.(2018河北衡水二调)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认为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 A.与历代商业政策的调整基本一致 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上 C.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D.反映出“本末”观念的长期存在,解析:D 据材料可知,自战国到宋代以来,“重农抑商”“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工商皆本”均涉及古代中国农商地

28、位和关系,即“本末”问题,故D项正确。西汉时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与西汉时桑弘羊农商并重思想不一致,故A项错误;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即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农商并重、工商皆本思想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排除C项。,3.(2018湖北八市联考)下表为清前期诸帝通商谕旨粗略统计表,上表反映出清朝前期统治者( ) A.设榷关增收入 B.政策具有灵活性 C.闭关政策松弛 D.实行农商并重的政策,解析:B 据材料可知,清前期诸帝先后四次发布通商谕旨,对榷关的官员设置、税收、作用、民间贸易等做了政策的规定。这反映了清朝前期统治者根据实际调整商

29、业政策,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故B项正确。设榷关增收入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清朝一直推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故C、D两项错误。,4.(2018山东潍坊一模)白银作为货币, 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 “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使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 )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 B.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 C.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 D.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解析: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外国银元大量流入中国,导致清政府外汇储备中存有大量西班牙“银元”,这使清政府支

30、付赔款使用“银元”结算成为可能,A项正确;B项中“长期主导”本身错误,且不符合题意;英国工业发展对海外市场和原料需求旺盛,故C项错误;D项符合史实但不是“重要”因素。,5.(2018山东日照一模)清政府长期实行“怀柔远仁”政策。1764年,下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出海商船,每船准带生丝以两千斤为限,准许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又严禁闽、皖、浙等省出产的茶叶从海路运销广州或海外。该政策( ) A.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 B.有利于外国商人垄断中外贸易 C.导致中国农产品失去国外市场 D.使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萎缩,解析:B “怀柔远仁”政策是指用恩德使远处的人来归附。对比材料中中

31、国商船“以两千斤为限”,而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打压民间对外贸易给外国商人优惠政策,又严禁闽、皖、浙等省出产的茶叶从海路运销广州或海外,这都为外国商人垄断中外贸易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加强,A项错误;明清时期“失去国外市场”表述错误,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居于出超地位,故C、D两项错误。,6.清朝乾隆年间,官员刘方霭在奏折中提到了农民“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B.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C.先进生产力的推广 D.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增长,解析:D 根据材料“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可知谈到了劳动力的剩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的情况,故A项错误;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说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故B项错误;同前面论述,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情况,故C项错误;根据“无田可耕,则力佃人田;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可知,当时出现了出卖劳力的情况,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