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3小说阅读.docx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113404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9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3小说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3小说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3小说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3小说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3小说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项三 小说阅读一、(2018云南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题。刷 子 李冯骥才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各行各业,皆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久了,名字反倒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

2、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个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不信;行内的生气,也愣说不信。某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了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父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父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父派头十足。照师父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

3、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的一桶白浆较上了劲。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好似没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似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袋烟,喝

4、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父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父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下。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防不住还要扫一眼。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父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

5、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了。奇了!曹小三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你以为别人的名气全是虚的 ?那是你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曹小三做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能明白呢。(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1.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内容上,介绍背景,交代“刷子李”绰号的由来;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刷子李”人物的叙写。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段落作用的理解分析,解答时,首先要细读文章第段,明确这一段主要写天津的世俗民风:天津的

6、手艺人技艺高超,天津的手艺人命名的缘由。所以从全文看,这一段的作用在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也为刷子李展示高超的技艺做铺垫,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2(1)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父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2)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防不住还要扫一眼。参考答案: (1)“搜索”是仔细寻找的意思,突出了曹小三求证刷子李是否真有传说中那手绝活的好奇心和认真劲。(2)“扫一眼”,迅速偷看一眼,表现出曹小三生怕自己看错,想仔细确认但又担心被师父发现,想看不敢看的矛盾心理。3.文章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

7、墨来写曹小三?参考答案: 曹小三的活动是文章叙事的线索;通过写曹小三,侧面表现了刷子李真有绝活(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衬托了刷子李的绝活名副其实)。解析: 本题考查对比烘托手法的作用。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知道,曹小三是刷子李高超技艺的见证人:起初,曹小三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曹小三对师父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父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下。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所以曹小三对刷子李的形象起着对比、衬托的作用,凸显对刷子李的由衷赞美之

8、情。4.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有高超的技艺,他刷过的屋子,单坐着都赛升天一般美;自信、爱炫耀,他刷浆故意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没有一个白点;派头十足,做事有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且身上如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包容徒弟,善于引导,及时解答徒弟的疑惑。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细读文章,找到描写刷子李的句子进行分析,从“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师父派头十足”“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可以看出刷子李技艺高超、大胆自信,从“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父的能耐有假

9、,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可以看出刷子李心细如发。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述即可。5.“曹小三做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能明白呢。”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请简要谈谈。答案示例: 有本事的大有人在,不要轻易怀疑别人;人的本事是学来的,认真学习非常重要;人要有专业技能,专业上精益求精,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解析: 本题属于拓展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细读文章,理解文章通过事情的叙述,揭示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和他对自己本领的自信,从中可以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要有真本领,而这真本领不是吹出来的,要脚踏实地,好好练习。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合理阐述即可。二、(2018湖

10、南怀化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题。 十八岁那年的单车十八岁那年,李卓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李卓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李卓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李卓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那一天,李卓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李卓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11、。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第二天,李卓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李卓头也不回, ,走了。 “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李卓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李卓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李卓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李卓的下落。母亲依然每天都给李卓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3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糖水鸡蛋。李卓吃着鸡蛋 ,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

12、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吧!”李卓不作声 ,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 ,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李卓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李卓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 ?偷的?抢的?”“关你什么事!”“我是你爹 !”“起来 !”父亲没动。“不起来拉倒!”李卓按了一把车铃,“叮铃铃”跑了 !父亲爬起来 ,拍拍屁股,看见李卓又把单车骑回来了。“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李卓的口气缓和了一些。父亲看了看

13、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 ”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李卓身体一震 ,顿了一下,脚下一蹬,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1.小说以“ ”为线索,情节生动,请根据故事的情节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故事情节:母亲购买旧车 李卓挣钱买车 参考答案: 单车 父亲生气砸车 父子骑车看病解析: 本题考查线索、情节的梳理归纳。这篇小说的标题中已经透露出线索的信息,就是“单车”;对于情节的归纳要找出文章内容的起止,题干中“母亲购买旧车”是第两段,接着第段写的是“父亲生气砸车”,后面内容写的是“李

14、卓挣钱买车”和“父子骑车看病”。2.填入第段横线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 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C.迎着雾蒙蒙的细雨 D.踩着金灿灿的落叶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答题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把四个选项放进横线处,斟酌最符合要求的答案,根据下文“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透露的信息分析,答案应该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3.文章第段与第段都写了 和 的内容,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案示例: 母亲留饭 父亲揭开锅盖看 这些重复动作蕴含着父母对儿子的牵挂,突出了对孩子的爱:也为后文父子矛盾的解决做了铺垫。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写作技巧的运用。答题时

15、要反复阅读两个段落,找出相互重合的内容并概括。根据第段中“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李卓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与第段中“母亲依然每天都给李卓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可以归纳出“母亲留饭”和“父亲揭开锅盖看”两个动作。然后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即流露出父母对李卓的疼爱,可以联系上下文来分析。4.你认为文中的李卓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 叛逆,吃苦耐劳,有骨气,不善言辞,内心关心父母。(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概括。答题时要联系文本,从人物的事迹中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从李卓离家出走可以看出他的叛逆,从李卓搬砖挣钱买车可以看出他的吃苦耐劳、有

16、骨气等,答题时注意要全面,从不同角度归纳。5.细读第 段,结合加点的词语,说说结尾的妙处。4参考答案: “环住”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认可,父子隔阂的消除;身体“一震”也是内心的震动,表明李卓体会到了父亲的信任与关爱;“清脆的车铃声”渲染了父子和好带来的愉悦;结尾含蓄而巧妙地表现了主题:一个曾经叛逆的少年在父母的关爱和生活的磨炼中获得了成长。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的表达作用。答题时要注意联系加点词语,先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如“环住”说明父子二人之间的隔阂已经消除;“一震”是内心的震动,说明李卓感受到了父亲的信任;“清脆的车铃声”是父子二人和好如初之后的愉悦声音。然后再看看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

17、围绕结构、内容两个方面来回答。通过对文本的把握可知,本文结尾段主要是在内容上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导学号 64714068三、(2018湖北荆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5题。 最后一堂语文课曾 颖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们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儿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适可想而知。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

18、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手里轻捻的那本语文书,也许纯是用来对付教导主任的。他要讲的课文以及知识点,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就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知识的美感与魅力。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

19、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我们于是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中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

20、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的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一趟。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九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模样。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扇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扇窗,看到

21、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们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但那又是一个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 ,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小说分两个部分写黄老师的课,请分别概括其特点。平时的课: 最后一课: 参考答案: 气定神闲,娓娓道来。 奉命疏导,语重心长。5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平时的课,“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

22、,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可见其气定神闲;文中还写道“他要讲的课文以及知识点,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就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知识的美感与魅力”,可见黄老师熟悉所教知识,讲课时娓娓道来,毫不费力。最后一课,“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可见黄老师是奉命行事,出于无奈,平淡无奇;而“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几句话,是在激励同学们,寄托了黄老师希望大家好好学习语文,欣赏文字之美、文化之美,语重心长。2.下面两个句子特别有趣味,请选择一句简要赏析。(1

23、)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参考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电专业语文课的可有可无,很有画面感,让人易于理解接受。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本句中是将“语文课”比作了“火锅边放的瓜子”,相对于“火锅”来说,“瓜子”只是附属物;“可有可无”直接写出了同学们在黄老师来之前学习语文的态度。(2)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勿忙而焦急。参考答案: 使用比喻修辞,幽默、风趣,又形象生动地把各级领导的心急火燎,焦急“灭火”的心态描摹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消防车一般”是比喻班主任、教导主任、

24、副校长等来得火急火燎,来得匆忙,而“焦急”是神态描写,刻画出领导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3.如果对第段作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1)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 (2)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 参考答案: 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 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解析: 根据题干提示,在第段中寻找“黄老师的不安”与“黄老师的不甘”的句子,可以找到“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一句,“依旧”说明黄老师外貌并没有变,只是“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暗示黄老师为我们的罢课深感不安;而“他

25、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一句,直接写出了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压迫下的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4.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 黄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热爱语文的普通老师。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论干什么,都能感受语文的魅力,却又不得不接受无法改变现实的残酷。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第段中有“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知识的美感与魅力”,据此可判断出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且富有教学艺术正是源于他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从第段中可以找到“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可以

26、看出黄老师为我们的举动深感不安,却又不得不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第段中有“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可以看出黄老师即使在停课后仍然鼓励学生们,希望他们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能感受语文的魅力并努力学习,不放弃。这也反映出黄老师热爱他的学生,热爱本职工作。5.下面是小说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接着写几句。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不管当下在做什么, 。 答案示例: 说起文化与美,都有一种心向往之并身体力行的景仰和坚持。解析: 本题考查续写小说结尾。根据上文的描述,可以在“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扇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们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几句话中看出黄老师鼓励学生们要好好学习文字之美和文化之美,所以,在黄老师的鼓励下,“多年以后”大家会对文化之美有一种继续学习下去的态度和希望。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