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六国论伶官传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1114820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六国论伶官传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六国论伶官传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六国论伶官传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六国论伶官传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六国论 伶官传序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加红字的注音与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赂(l):贿赂,指向秦割地求和B暴霜露,斩荆棘 暴(p):暴露,意思是冒着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y):结交,亲附D洎牧以谗诛 洎(j):及,等到2选出没有名作动的一项是( )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 D序八州而朝同列3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至丹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A两个“以”词性相同,意义不同B两个“以”词性相同,意义也相同C两个“以”词性不同,意义相同D两个“以”词性不同,意义也不同4下列句中的“所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C至于颠覆,理固亦然。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阅读理解阅读六国论的选段,回答 68 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

3、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对下列各句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两次B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始:起初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吝惜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2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二败而三胜 蟹六跪而二螯C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其皆出于此乎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8对文章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赵国失败是“用武而不终”的后果。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贿赂秦国。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 ,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

5、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

6、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孟子论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

7、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9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的确。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穷尽。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 来:使到来,招致。10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

8、,国必大伤矣。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3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C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D孟子认为张仪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12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2)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参考答案基础积累1C。 【解析】 “与”读“y” 。2A。 【解析】A 项没有名作动现象。3A。 【解析】都是介词,是“用” ,是“因” 。4D。 【解析】D 项是“用来” ,其他都是“的原因” 。5D。 【解析】强援:都是指强有力的支持。A 项, “其实” ,今义指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义) ;古义指它的实际情况。B 项, “故事” ,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古义指旧事、成例。C 项, “至于” ,

10、今义是连词;古义是“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以至于” 。阅读理解6D。 【解析】爱,爱惜。7B。 【解析】均表并列。A 项,判断句的标志词/用在句中,表停顿。C 项,代词,他们的/副词,大概。D 项,连词,以致/连词,表并列,并且。8C。 【解析】齐、燕、赵三国的失败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结果。9D 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 项,诚:如果。 B 项,吊:表示哀痛。C 项,绝:断绝。所以选 D。10A 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B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齐王;C 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韩国、魏国的做法;D

11、项,前一句说的是张仪,后一句符合要求。所以选 A。11D D 项,“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表述不正确,从文中表现可知,张仪诳楚不是大丈夫所为。认为他是“大丈夫”的,文中“或谓”,即“有的人认为”。所以选 D。12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子从齐国得到补偿。关键词为:“所以”“以”。“因”,“赂以一名都”介词结构后置,“亡地于秦。取偿于齐”。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翻译时需重点翻译的词语:“所以”“以”“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