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1116222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淇滨高中 20182019 上学年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 8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 3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4 分) 。1商代对神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认为占卜、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有效手段,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这表明商代( )A贵族统治受到削弱 B商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商王借此强化王权专制2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

2、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 )A三公九卿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礼乐制度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上述材料表明分封( )A进一步扩大周王室统治区域 B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D使王位世袭制进一步发展完善4 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 ”它表现在婚丧、祭祀等一系列活动上,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和巩固统治秩序 B规范统治

3、阶级的行为C团结和凝聚家族亲情 D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5春秋初期诸侯遍行采邑(封地) ,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这一历史现象( )A造成分封制彻底崩溃 B说明官僚政治已完全取代贵族政治C强化了君主专制独裁 D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集权趋势6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 2 -玉,群臣莫取用”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 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C秦王赢政的巨大功绩 D皇位世袭不可转移7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

4、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 )A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C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 D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8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 21 岁提前到 18 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 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9 “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据此判断,“它”的设置( )A形

5、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较好的发挥了地方的独立自主C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成熟D改变了绝对专权的政治大环境10有学者统计,北宋载入宋史的官员中 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 563%,一个占 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A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C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D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11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对百官诉苦。至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设枢密院 B设立南书房 C设置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内阁12议政

6、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洲贵族参与处理军国大事的制度,遵循“从来国家政务,惟宗室协理”的原则,其中的亲王皆是太祖、太宗子孙,他们成为皇帝依赖的群体,也是清朝前期皇权的重要分享者。由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 3 -A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B表明清初满族贵族享有民主权利C恢复了西周的宗法体制D是清朝集权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13清代某机构,其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行政运行的中心。此机构的设置( )A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出现于康熙年间,以票拟形式参与机务C取代前朝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D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形成三足鼎立14讽刺 19 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现象的一副

7、对联写道:“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这反映了( )A外敌武力入侵的灾难 B中国人惧怕洋枪洋炮C科学技术产生巨大威力 D吸食鸦片危害无穷15悲哀的是, 南京条约仅仅意味着休战,而不是中英两国矛盾的彻底了结。这主要是因为( )A 南京条约没有打开中国市场B中国人民顽强地抗击英国的侵略C清政府未能履行南京条约内容D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要求不断膨胀161867 年,英国太古洋行上海办事处开始营业,它可以进行“合法”通商贸易的城市是( )A汉口、南京 B上海、杭州 C广州、沙市 D重庆、天津17李大钊说: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取了宗教,不建设民国

8、,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18下图中的情景出现于( )20070227- 4 -旅顺大屠杀A抗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 “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 ”节选自忘山庐日记的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A门户开放政策 B预备立宪 C国民革命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0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四 建党初期的实干家十三、十四

9、 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十五十七 西安事变前后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四十 筹建新中国A五四大潮的洗礼 B上井冈山 C长征 D重庆谈判21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 ,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 ,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我们说:请看事实 。 ”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C辛亥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秦朝就设立的桂林郡,主要位于今天的(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5 -23以下是

10、关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几份文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告台湾同胞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A B C D24下图是 1954 年 5 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所配的文字说明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边打边谈” 。与该期杂志“封面”密切相关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D亚非会议25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从侧面说明了 ( )A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衰落 B两极格局逐渐走向

11、了解体C中美之间的分歧依然较大 D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26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的特征是( )大小国家共同倡导 安全先行 互不干涉 互利协作A B C D27英国学者阿德金斯在探寻古希腊文明中提到:古雅典 500 人议事会成员最初并无薪金,约从公元前 5 世纪中期起,他们领取生活费,后来还领有新金。议事会成员经济待遇的获得始于(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希波战争28 “(雅典)使普通公民成为精英政策分歧的裁决者,从而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 ”与之直接相关的内容是( )A陶片放逐法 B公民大会 C四百人会议

12、D陪审法庭- 6 -29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 )A审判的程序非常严密 B保留了习惯法的原则C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30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说:“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有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 ”梅因意在强调罗马法( )A是优于印度的法律 B蕴含自然法精神C具有与众不同特点 D包含典型的案例31一位法学家说:“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

13、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 ”以上评价论证了( )A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起源于罗马法D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32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33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4、”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 7 -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材料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

15、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4 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5 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5 分)(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4 分)34 阅读下列材

16、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最高极力机关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 5000 到6000 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除外) 。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 8 -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材料三 第三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劫、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八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 3

17、00 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十一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材料四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德耶林(1)材料一中的陶片在古代希腊有什么特殊的用途? (2 分)(2)材料二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根据材料二指出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这种限制说明了什么?(6 分)(3)材料三引自古代罗马的哪一部法律?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法律规定?(6 分)(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的。 (4

18、 分)- 9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C B A A D 610 A B B C C 1115 D A A D D1620 A B C B C 2125 A B C A D 2630 D C A D B 31-32 D C 二、材料解析题33(1)监察官:御史大夫;根本目的:维护皇权。 (4 分)(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 (5 分)(3)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 (5 分)(4)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定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人民参政意识与能力。(3 分,任答三点) (4 分)34 (1)在公民大会上用来投票、计票

19、。 (2 分)(2)特点:人民主权。跟制:参加者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阶级的局限性。 (4 分)(3)法律:十二铜表法 。看法: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十二表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部分条文体现了不平等,如“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等。 (6 分)(4)罗马法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声。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4 分)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古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认识。第(1)题,解题关键是要参阅图片中的文字信息。第(2)题的“特点”和“限制”归纳概括材料回答, “说明”旨在考查对前面所答要点的分析与理解。第(3)题, “哪一部法律”考查了对知识的识记, “看待”要辩证回答。第(4)题,不可仅依据材料提炼,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