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26讲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1122484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26讲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26讲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26讲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26讲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26讲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讲义(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26 讲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考纲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考点一 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类型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深化拓展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 来源 功能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B 淋巴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 淋巴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浆细胞 B 淋巴细胞或记忆 B 细胞 分泌抗体效应 T 细胞T 淋巴细胞或记忆 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 B 淋巴细胞或 T 淋巴

2、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2.免疫的类型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2质和吞噬细胞3.免疫系统的功能(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人体内衰老的细胞、受到破坏的细胞和癌变的细胞。1有关免疫系统与功能的判断(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2)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B 淋巴细胞在胸腺

3、中分化成熟( )(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4)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5)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有关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1)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4)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5)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据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1)细胞和分别是哪种细胞?它们

4、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是否因为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提示 和分别是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图中的是何种细胞?该细胞的来源有哪些?提示 是浆细胞,浆细胞可由 B 淋巴细胞或记忆 B 细胞分化而来。(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提示 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 T 淋巴细胞3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命题点一 辨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关于人体

5、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T 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 T 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 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 B 淋巴细胞增殖答案 D解析 T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A 正确;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致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 正确;造血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两者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C 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T 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 B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 错误。2下

6、列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记忆细胞、B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识别抗原BT 淋巴细胞与 B 淋巴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CT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都可以分泌免疫活性物质D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答案 BCD解析 记忆细胞、B 淋巴细胞都可以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 项错误;T 淋巴细胞与 B 淋巴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T 淋巴细胞通过产生淋巴因子把信息传递给 B 淋巴细胞,而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B 项正确;T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分别是淋巴因子和抗体,C 项正确;抗原被

7、吞噬细胞吞噬是通过胞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这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 项正确。生命观念 有关免疫细胞的 3 个易错点(1)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2)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3)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而 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增殖、分化,三者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4命题点二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性免疫的判定3(2017天津,2)细颗粒物(PM 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8、。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 改变 T 淋巴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C 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答案 C解析 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细微颗粒物质,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呼吸道黏膜,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将会影响非特异性免疫,A 正确;PM 2.5超标的空气使人发病时,T 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相应的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会影响特异性免疫,B 正确;PM 2.5超标的空气进入机体后,可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

9、忆细胞,会影响体液免疫,C 错误;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通过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是体液免疫,抗体水平升高,体液免疫能力越强,D 正确。4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和接种牛痘预防天花B胃液呈强酸性,能抑制、杀死细菌和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C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预防作用答案 D解析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吞噬细胞摄取并处理抗原均属于特异性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分解细菌、胃液抑制并杀死细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皮肤的屏障作用均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科学思维 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 3 个“根据”5

10、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体液免疫(1)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2)免疫过程(3)结果:在多数情况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细胞免疫(1)参与细胞:吞噬细胞、T 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2)免疫过程(3)结果:效应 T 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暴露出抗原,最终被吞噬、消灭。3二次免疫及其特点(1)含义: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6(2)反应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二

11、次免疫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1)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参与对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2)在抗原的刺激下 T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3)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 T 淋巴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5)浆细胞的产生需要 T 淋巴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6)T 淋巴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7)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8)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9)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据图分析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1)免疫、免

12、疫分别是哪种免疫?提示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图中的细胞哪些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示 细胞 b、c、d、e、g。(3)如果胸腺被切除,则对免疫、免疫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 免疫功能全部丧失,免疫功能保留一部分。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1)区别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免疫细胞 主要是 B 淋巴细胞 主要是 T 淋巴细胞免疫时间 过程较迅速,所需时间短 过程较缓慢,所需时间长7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2)联系2二次免疫中抗体浓度与患病程度的变化

13、曲线命题点一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分析1B 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B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C甲增殖分化为乙需要抗原刺激D丙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答案 C解析 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 项正确;成熟的 B 淋巴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则其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B 项正确;淋巴干细胞增殖分化为 B 淋巴细胞,无需抗原的刺激,C 项错误;丙(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只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不具有分裂和分化8能力,D 项正确。2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

14、性,T 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B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作用C如图中 T 淋巴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则图示属于细胞免疫D如图中 T 淋巴细胞将呈递抗原,则图示属于体液免疫答案 A解析 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但是没有特异性,A 项错误、B 项正确;T 淋巴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能呈递抗原,在细胞免疫中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C、D 项正确。科学思维 “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命题点二 二次免疫的特点和应用分析3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上的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有关叙述错

15、误的是( )Aa 与 d 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浆细胞产生B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C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能有较大的差异Dc 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 a 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答案 B9解析 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由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两种抗体产生的时间、含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存留时间各不相同,是由不同疫苗刺激后形成的不同浆细胞产生的,A、C 项正确;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不能再与抗原结合,B项错误;图中 c 时间段甲抗体的产生比 b 时间段更快、更多,这

16、是二次免疫反应的特征,即可能受到与 a 时间注射疫苗相类似抗原的刺激,D 项正确。4(2018齐齐哈尔三模)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蛇毒素是淋巴因子,促进马的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答案 B解析 蛇毒素属于抗原,促进马的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A 项错误;蛇毒素反

17、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较多的抗蛇毒素,B 项正确;抗蛇毒素属于抗体,其作用是和蛇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C 项错误;蛇毒素不会侵染细胞,不会使马产生细胞免疫,D 项错误。命题点三 有关特异性免疫的探究实验分析5用小鼠做实验,研究一种疫苗对于预防感染的有效性。如图为该实验的某些步骤,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a 过程表示将病毒脱毒处理制成疫苗Bb 表示将疫苗注射给乙组小鼠Cc 表示乙组小鼠再次感染该病毒Dc 和 d 不属于对照实验答案 D解析 c 表示接种过疫苗的乙组小鼠再次感染该病毒,d 表示直接给甲组小鼠注射病毒,

18、故c 和 d 属于对照实验。6用无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实验,过程如图 1,结果如图 2,实验中组小鼠均感染细菌 X。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0A组小鼠在感染细菌 X 的同时注射了 T 淋巴细胞或血清B图中、组小鼠脾脏中 X 细菌的数量呈“S”型增长C注射入、组小鼠体内的 T 淋巴细胞对细菌 X 的免疫功效不同D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免疫生成的抗体能有效抑制细菌 X 的繁殖答案 C解析 从实验结果图可知,组小鼠注射 T 淋巴细胞或血清的时间是在感染细菌 X 后的第 1 天,A 项错误;组小鼠注射了免疫小鼠的 T 淋巴细胞,感染小鼠的细菌 X 没有增加,不呈“S”型增长,B 项错误;注射入组小鼠体

19、内的 T 淋巴细胞具有对细菌 X 的免疫功效,注射入组小鼠体内的 T 淋巴细胞没有对细菌 X 的免疫功效,C 项正确;细胞免疫不能生成抗体,D 项错误。科学思维 特异性免疫有关实验的常用研究方法(1)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类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抗破伤风疾病为例)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选取各方面(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 a、b 两组。a 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 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3)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11考点

20、三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1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连线)2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1)艾滋病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 是一种 RNA 病毒。(3)致病机理: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 T 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4)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5)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拒绝毒品、洁身自爱。3免疫学应用(1)免疫预防:在免疫反应中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2)免疫检测:人工标记抗体 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3)免疫治疗: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淋巴因子等

21、,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4)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1)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12(2)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3)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卫功能低下( )(4)AIDS 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5)HIV 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 HIV 复制能力较弱( )(6)HIV 主要攻击 T 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7)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据图分析 HIV 感染人体后的变化情况请回答:(1)HIV 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体液免疫和细胞

22、免疫。一年后,T 淋巴细胞的多少与HIV 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随着 HIV 浓度的升高,T 淋巴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2)当 T 淋巴细胞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三道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这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此时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命题点一 免疫异常的实例分析1(2018江苏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即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理论上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

23、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神经肌肉突触前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注射受体蛋白来增加受体数量,可以缓解该病症状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引起的ABCD答案 C解析 神经肌肉突触前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错误;受体蛋白存在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上,不可以通过注射的方法增加受体数量,错误。2(2018丹阳一中高三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13叙述正确的是( )Aa 细胞是浆细胞,a 细胞及分泌的抗体均具有识别功能B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与抗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Cb 细胞是效应 T 细胞,特异性地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D青霉素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

24、病的致病机理相同答案 B解析 a 细胞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其不能识别抗原,A 项错误;抗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B 项正确;b 细胞是吞噬细胞,能够吞噬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C 项错误;图示免疫失调病为自身免疫病,与青霉素过敏反应致病机理不同,D 项错误。科学思维 免疫异常的判断方法命题点二 关注艾滋病3(2016江苏,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 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 H1N1 流感BHIV 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 H

25、IV 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 HIV 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 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 HIV 感染答案 D解析 HIV 感染人群的机体中多种免疫细胞损伤,对 H1N1 流感的抵抗力下降,A 正确;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HIV 具有高度变异性,导致记忆细胞和抗体不能消灭 HIV,B 正确;被 HIV 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并未暴露 HIV 蛋白,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 正确;HIV 感染初期,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大量抗体,可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 HIV 感染,D 错误。144(2019淮安模拟)T 淋巴细胞易被 H

26、IV 破坏,与其表面的 CCR5(特殊蛋白质由 CCR5 基因编码)有关。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抗 HIV 且 CCR5 基因异常的捐献者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感染 HIV 十多年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 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患者感染 HIV 后,更易患白血病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B捐献者感染 HIV 后,T 淋巴细胞表面无 CCR5 蛋白,HIV 无法进入C患者 HIV 不侵染 B 淋巴细胞原因是 B 淋巴细胞内编码 CCR5 的基因异常D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答案 ABD解析 HIV 侵入人体后与

27、 T 淋巴细胞结合,破坏 T 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患者更易患白血病,A 项正确;根据题意分析,捐献者的 CCR5 基因异常,其 T 淋巴细胞表面无 CCR5 蛋白,导致 HIV 无法识别,因此 HIV 不会进入 T 淋巴细胞内,B 项正确;HIV 不侵染 B 淋巴细胞的原因是 B 淋巴细胞内编码 CCR5 的基因不能表达,C 项错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因此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D 项正确。社会责任 了解关于艾滋病的几个误区(1)艾滋病病原体(HIV)是逆转录病毒,需要的逆转录酶最初不是宿主细胞提供的,病毒

28、本身就含有逆转录酶。(2)HIV 侵染人体细胞时,进入细胞的并不是只有其 RNA: HIV 是一个囊膜病毒,通过囊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使得囊膜内包括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所有物质被吞噬进入细胞。(3)艾滋病病毒并不是很顽强:HIV 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失活,因此只能通过体液的直接接触传播。(4)感染了 HIV 不能立即检测和发病:感染了 HIV 后有一段空窗期,这个时候病毒还没有引起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供检测,会出现假阴性反应。艾滋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可能感染后多年才会发病。(5)艾滋病不是导致感染者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是人体免疫系统被破坏后,引起其他病原体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而死亡。命题点三 免疫学

29、的应用实例分析5(2018烟台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后( )A吞噬细胞产生三类相应的淋巴因子B效应 T 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C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15D成功的标志是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答案 D解析 淋巴因子是由 T 淋巴细胞分泌的,A 错误;吞噬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B 项错误;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一种抗体不可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C 项错误;接种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免疫能力,D

30、项正确。6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 )A注射胸腺激素,口服抗体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答案 B解析 抗体是蛋白质,不能口服,A 项错误;注射卡介苗属于免疫预防,输入抗体属于免疫治疗,B 项正确;球蛋白不能口服,C 项错误;移植胸腺属于免疫治疗,D 项错误。科学思维 界定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比较 时间 注射的物质 目的免疫预防病原体感染前的预防疫苗(经处理的抗原)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免疫治疗病原体感染后的治疗抗体、淋巴因子、血清等直接注射免疫活性物质,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1关于免疫系统的 3 点说

31、明(1)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2)第一、二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3)骨髓遭破坏时,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所有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如果输入造血干细胞,则细胞免疫可以恢复。若胸腺同时也遭破坏,则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也不会恢复。2关于特异性免疫的 3 点提醒16(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T 淋巴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2)淋

32、巴因子是 T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机体免疫有加强作用,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起作用。(3)记忆细胞不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抗体本身不能清除抗原,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3过敏原与抗原的主要区别(1)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但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尘土等。(2)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过敏原有个体差异,不同的人过敏原不同。1.B 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2效应 T 细胞可以与被

33、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被释放,进而被吞噬、消灭。3二次免疫和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抗体产生的更多,患病程度轻或者不患病。4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1)分析实验结果:当小鼠感染病毒后,主要通过细胞免疫产生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所以通过效应 T 细胞与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细胞混合培养,测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终能说明效应 T 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裂解,将 51Cr 释放出来。(2)该实验可说明效应 T 细胞的作用。5免疫预防接种可以预防疾病的原因是注射某种病原体的相应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可以长期存在,

34、当机体再次接触到该类病原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病原体。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1. (2018江苏,9)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 T 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17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C健康人的 T 淋巴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答案 B解析 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是 T 淋巴细胞,而不是效应 T 细胞,A 错误;受到抗原的再次刺激后,记忆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从而完成二次免疫应答

35、,B 正确;效应 T 细胞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可移植给肿瘤患者,以提高患者免疫力,T 淋巴细胞不具有此功能,C 错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经免疫的单一的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D 错误。2(2018浙江 4 月选考,16)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T 淋巴细胞CB 细胞 D吞噬细胞答案 B解析 胸腺是重要的免疫器官,T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

36、熟,是重要的免疫细胞,移植皮肤片在切除胸腺的小鼠乙身上存活时间更长,说明 T 淋巴细胞在皮肤移植手术中起到了排斥异体皮肤的作用,B 正确。3(2017全国,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 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 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

37、吸系统答案 C解析 给正常小鼠第一次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A 错误;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胆碱,神经会处于兴奋状态,B 错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过敏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如呼吸困难等症状,C 正确;给正常小鼠初次注射一定量的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小鼠呼吸,但题干中显示小鼠18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D 错误。4(2019常州一模)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

38、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荨麻疹不会传染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答案 D解析 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是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不会传染,A 正确;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下次吃虾还会有相同的反应症状,说明该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 正确;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引起免疫反应,使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但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 正确;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D 错误。5(2016全国,31)病毒甲通

39、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 B 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可诱导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运输方式的共同点有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 (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

40、大分子;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等解析 (1)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细胞。感染病毒甲后,乙的 B淋巴细胞破裂和 T 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故更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疫苗是指用特定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可以作为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经过免疫细胞处理后可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从而发挥二次免疫反应。(3)胞吞、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需要细胞消耗能量,被运输分子需依

41、靠细胞膜的流动性,实现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19一、单项选择题1. (2018无锡高三 5 月冲刺模考)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若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C体液免疫过程中呈递抗原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D自身免疫病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答案 B解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组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A 项错误;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原的处理和呈递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吞噬消化

42、,若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减弱,B 项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处理、呈递抗原,T 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在淋巴因子作用下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少数抗原可直接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 项错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过敏反应,D 项错误。2免疫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身的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C机体自身组织或细胞有时也可能转变为抗原D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中的染色质不进行复制答案 A解析 被病

43、原体感染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的,B 项正确;机体自身组织或细胞有时也可能转变为抗原,如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A 项错误、C 项正确;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再发生分裂过程,所以二者细胞中的染色质不进行复制,D 项正确。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20A细胞表示吞噬细胞,其在吞噬病原体后能依靠吞噬泡中特有的水解酶杀灭病原体B过程表示 T 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杀灭病原体C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也可以分化为细胞D细胞膜表面无抗原受体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答案 D解析 细胞表示吞噬细胞,其在吞噬病原体后能处理病原体,并暴露出这种病

44、原体所特有的抗原,A 错误;过程表示浆细胞释放抗体杀灭病原体,B 错误;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记忆 T 细胞)也可以分化为细胞(效应 T 细胞),C 错误;是浆细胞,其细胞膜表面无抗原受体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 正确。4甲、乙、丙三组小鼠的不同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小鼠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小鼠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

45、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 B解析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转移到胸腺中分化形成 T 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大部分的体液免疫,因此胸腺被破坏后,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仅保留部分体液免疫;骨髓是产生造血干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场所,因此骨髓被破坏或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仅骨髓被破坏的乙组,淋巴干细胞可以在胸腺中分化形成 T 淋巴细胞,恢复细胞免疫功能,而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的丙组,因缺乏形成 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的场所,免疫功能难以恢复。5(2019高考核心密卷)往受试者皮内注射白喉毒素 2448h 后,如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

46、者对白喉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白喉毒素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产生了过敏反应21B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没有红肿,则说明其机体没有发生免疫反应C抗白喉毒素抗体的产生需要相应抗原的刺激和淋巴因子的参与D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答案 C解析 皮肤试验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方法,不属于过敏反应,A 项错误;受试者若有免疫力,其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毒素抗体,能中和注入的毒素,局部不出现红肿,为阴性反应,B 项错误;B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

47、、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C 项正确;受试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其对白喉毒素没有免疫力,将少量该抗原注射到人体,可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下次注射则不一定会出现红肿,D 项错误。6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 T 淋巴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 T 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 B 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 B 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 T 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 B 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 T 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答案 A解析 由于免疫系统异

48、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依题意患者体内过度激活的效应 T 细胞与胰岛 B 细胞密切接触导致其死亡而发病应属于自身免疫病,A 正确;胰岛 B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应低于正常水平,B 错误;效应 T 细胞直接与胰岛 B 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 错误;免疫增强剂促进 T 淋巴细胞增殖将导致效应 T 细胞数目增多,继而加重病情,D 错误。7(2018东北三省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注射抗体治疗疾病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B靶细胞因抗原增殖而被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C吞噬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D免疫活性物质可由非免疫细胞合成答案 B解析 注射的抗体对于患者而言属于“异物” ,可能成为“过敏原” ,导致被注射抗体的患者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SIS SS 11 03 31-1982 Hardness test - Brinell test - Indirec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using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布氏测试利用标准化模块的试验机间接检定》.pdf SIS SS 11 03 31-1982 Hardness test - Brinell test - Indirec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using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布氏测试利用标准化模块的试验机间接检定》.pdf
  • SIS SS 11 03 32-1982 Hardness test - Brinell test - Direct verification of standardizing machine for calibration of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布氏测试用于标准化模块校准的标准机直接检定》.pdf SIS SS 11 03 32-1982 Hardness test - Brinell test - Direct verification of standardizing machine for calibration of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布氏测试用于标准化模块校准的标准机直接检定》.pdf
  • SIS SS 11 03 33-1982 Hardness test - Brinell test - Calibration of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布氏测试标准化块校准》.pdf SIS SS 11 03 33-1982 Hardness test - Brinell test - Calibration of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布氏测试标准化块校准》.pdf
  • SIS SS 11 03 35-1986 Hardness test  Rockwell test  Ditee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硬度试验 洛氏测试 试验机的直接检定》.pdf SIS SS 11 03 35-1986 Hardness test Rockwell test Ditee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硬度试验 洛氏测试 试验机的直接检定》.pdf
  • SIS SS 11 03 36-1986 Hardness test - Rockwell test  Indirec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by means of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罗克韦尔测试,利用标准化模块的试验机间接检定》.pdf SIS SS 11 03 36-1986 Hardness test - Rockwell test Indirec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by means of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罗克韦尔测试,利用标准化模块的试验机间接检定》.pdf
  • SIS SS 11 03 37-1987 Metallic materials - Hardness test - Calibration of standardized blocks to be used for Rockwell Hardness testing machines Scales A-B-C-D-E-F- G-H-K《金属材料 硬度试验,用.pdf SIS SS 11 03 37-1987 Metallic materials - Hardness test - Calibration of standardized blocks to be used for Rockwell Hardness testing machines Scales A-B-C-D-E-F- G-H-K《金属材料 硬度试验,用.pdf
  • SIS SS 11 03 40-1983 Hardness test - Vickers test HV 0 2 to HV100- Direc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硬度试验 HV 0 2 到 HV100的维氏测试,检测仪器直接检定》.pdf SIS SS 11 03 40-1983 Hardness test - Vickers test HV 0 2 to HV100- Direc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硬度试验 HV 0 2 到 HV100的维氏测试,检测仪器直接检定》.pdf
  • SIS SS 11 03 41-1983 Hardness test - Vickers test HV 0 2 to HV 100- Indirec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using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HV 0 2 到 HV 100的维氏测试,采用标准化模块间接检定试验机》.pdf SIS SS 11 03 41-1983 Hardness test - Vickers test HV 0 2 to HV 100- Indirect verific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using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HV 0 2 到 HV 100的维氏测试,采用标准化模块间接检定试验机》.pdf
  • SIS SS 11 03 42-1983 Hardness test - Vickers test HV 0 2 to HV 100 - Direct verification of standardizing machine for calibration of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HV 0 2 到 HV 100的维氏测试,采.pdf SIS SS 11 03 42-1983 Hardness test - Vickers test HV 0 2 to HV 100 - Direct verification of standardizing machine for calibration of standardized blocks《硬度试验 HV 0 2 到 HV 100的维氏测试,采.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