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
2、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 8 块,哥哥吃了 2 块,弟弟吃了 1 块。(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 )(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 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 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 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 1 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2)同桌讨论: + 等于多少? (3)操作验证答案。如果出现 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
3、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 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 1:把平均折成 8 份,先涂了 2 份,又涂了 1 份,合起来涂了 3 份,也就是;方法 2: 是 2 个 ,2 个 加 1 个 是 3 个 ,也就是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4)引导辨析: + 的结果为什么不是 ?【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
4、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2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1)观察课件: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3(2)猜一猜: 等于多少?(3)小组讨论: 等于多少?(4)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方法 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 8 份,其中的 2 份比 1 份多 1 份,也就是 ;方法 2:2 个 减掉 1 个 还剩 1 个 ,也就是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5)讨论:爸爸吃了 ,同学们想想,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结果表示?(1, )3探究 1 减几分之几(1)自学第 97 页例 3,把你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2)汇
5、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怎样想的,是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3)“1”还可以看成分母是几的分数?请写出几个。(4)巩固练习(指名让学生板演)1 1 1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 1 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 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完成第 97 页“做一做”第 1、2、3 题。4(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 1、2 题。【设计意图】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组织后续教学打下基础。(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在计算
6、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你是怎样计算的?四、教学反思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