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九单元 第 3 课 百日维新课后强化演练1最早掀起强占中国租借地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C英国 D德国解析: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答案:D2维新变法期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 ,其主要目的是( )A宣传维新思想 B维护封建制度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挽救民族危亡解析:张之洞,封建洋务派官僚,主要目的当然是维护封建统治。答案:B3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成立保国会C百日维新 D进呈上清帝第六书解析: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维新,成为维新变法的高潮。 答案:C4下列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中,光绪帝在百日维新中没有采纳的是( )A撤并政府机构 B实行君主立宪
2、C改革科举制度 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解析:结合改革内容,光绪皇帝不可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答案:B5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C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D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改革颁布之后的情况,A 项中的依据显然是之前,所以与材料相背离。 “直达于上”说明 C 项错误。D 项中各阶层的表述错误。答案:B6观察下图,戊戌变法期间,肃亲王请外国军官训练他的儿子们,这表明戊戌变法( )2A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B产生了一定
3、的社会影响C实现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D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解析:作为亲王,亲自雇外国军官训练自己的儿子,这是受戊戌变法军事改革措施的影响,这说明戊戌变法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答案:B7在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没有涉及的是( )A废除旗人的特权 B改革科举制度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改变中国的政体解析:在变法中,光绪帝没有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等主张,因此,中国的政体没有改变。答案:D81898 年 6 月 11 日,清廷颁布定国是诏 ,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
4、实之风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解析: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所以本题答案为 C 项;A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戊戌变法是改良,故 B 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宗旨有根本不同,故 D 项错误。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国家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保国会章程3材料二: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徒欲保
5、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 。光绪帝为此说:“会为保国,岂不大善?”下令将文悌革职。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归纳保国会的宗旨、性质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文悌代表哪一集团?弹劾理由是什么?光绪帝支持保国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严重。宗旨:保国、保种、保教。性质及影响:保国会是维新派发动和组织的爱国救亡团体,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2)封建守旧势力。弹劾理由:保国会“乱国” ;保百姓不保清王朝。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10阅读下面材料:在“百日维新”短短的 103 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 180 余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
6、门,裁减冗员, “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 100 万,被突然中断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1898 年 9 月 5 日,康有为连上两次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请回答:(1)概括戊戌变法法令的除旧措施,并指出当时有何积极作用?(2)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有何弊端?说明了什么?答案:(1)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裁撤绿营;剪发辫等。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2)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进行。说明了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