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130890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安塞腰鼓》教案鄂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16 课安塞腰鼓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2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3 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 教学活动 活动 1【活动】一、课前导学 1、读下面的文字,了解一下作者和作品,把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划上横线。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 2000 多年的历史。源于战争和祭祀,后来演变为民间的娱乐活动。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

2、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1986 年,安塞腰鼓在首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上夺得最高奖项; 1990 年,安塞腰鼓敲进了首都北京,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大放异彩。1997 年、1999 年和 2008 年,安塞腰鼓分别参加了香港回归、国庆 50 周年庆典以及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演出。可以说安塞腰鼓已成为民族艺术的代表。刘成章,1937 年生于祖籍延安市。1961 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多篇散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他的散文多以

3、黄土高原为题材,陕北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虽贫穷但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安塞腰鼓发表于 1986 年 10 月 3 日的人民日报,它是一曲旺盛生命与磅礴力量的颂歌,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安塞地处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交界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以“安定边塞”之意设安塞堡。安塞是个贫穷的地方,长年干旱,漫天风沙,庄稼收成极低,再加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民不聊生;1935 年安塞全境为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安2塞的统治,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之一,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环境的恶劣和思想的束缚,远远

4、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安塞人民深深意识到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迎来生机。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次(注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完成以下作业:(1)、给加点字注音,并抄写三次。亢奋()羁绊()山崖() 冗杂()磅礴()淋漓()戛然()闭塞()蓦然( ) 晦暗( )(2)、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拟请文章结构。层次 起止文段 内容第一部分:( 1 4 )表演前第二部分:( )表演中一层:( )宏伟的(场面 )二层:( )沉重的( )三层:( )有力的( )四层:( )变幻的( )五层:( )迅猛的( )第三部分:( )表演后(3)、文中三部分应分别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朗读?语速 语调第一部分:第

5、二部分:第三部分:3活动 2【讲授】二、课中导学 1、互助解疑(小组内)课前导学第(2)、(3)题2、交流展示、小组代表交流课前导学第(2)、(3)题、学生朗读展示、教师小结归纳3、难句品析、自主思考:你有哪些句子的含义不懂?、组内互助解疑、小组代表交流4、主旨探究4、自主思考: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组内互助解疑、小组代表交流、教师小结归纳活动 3【作业】三、课后导学(家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文段。(选做题)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

6、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

7、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2、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8 分)(必做题)安塞听鼓声霍竹山何其雄壮威风哉!走进节日的安塞,走进世界上最厚实的黄土地,便走进了鼓声的欢快与激烈。5世界上哪有如此豪放热烈的鼓声气势磅礴,刚劲奔放,令闻鼓者热血沸腾,手舞足蹈。恨不能有千万只耳朵,听鼓点的激情;恨不能长千万双眼睛,看鼓槌的狂热。在腾腾沓沓的鼓声中,

8、山峦开始扭动身姿,树木开始舒展筋骨,河水开始倒流,天空开始旋转。静谧。平日里,黄土地就像一幅贴在窗口的窗花,恬静得不发一丁点的声息。一朵山丹丹花儿在背坡上,静静悄悄开了,又悄悄静静谢了;一只羊儿默默地啃着无言的地皮,犄角上升起了太阳,又落下了月亮。静谧的山线,静谧的草木,静谧的窑洞但在节日里,当一杆丈余长的铜唢呐闪亮地举向天穹,高亢地轰鸣时,一切顿时变了。一声山崩地裂的吼声,八百个拢羊肚肚手巾,身着羊皮大褂,腰系红绸,腿扎绑带,英姿勃勃的汉子在雄壮的鼓声中,潮水一样涌出。打、踢、跨、跺、虎虎生威;收、放、弛、张,刚柔相济。鼓人合一,人随鼓舞;人鼓一体,鼓随人欢。鼓声急促,人似骏马奔腾;鼓声沉缓

9、,人若雁落平沙。节奏清亮时,好像游鱼戏水,鼓手是那样的潇洒自如;节奏浑沉时,仿佛风卷落叶,鼓声是如此的刚劲激昂。过裆鼓阳刚雄劲,若鹰击长空;缠腰鼓优美大方,若燕语绕梁;下岔鼓豪迈粗犷,若平地滚雷;飞燕鼓气贯长虹,若鱼跃龙门在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这气吞山河的安塞腰鼓,这八百剽悍的陕北汉子,让我们体验“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气概。在黄土高坡上,场地的限制,打腰鼓的汉子只有百八十人。鼓声野野的,在空阔的高原上荡来荡去,声传百里,这自然是另一番情趣的了。鼓声时而飞瀑跌谷,震人心魄;时而鸟鸣林间,悦耳动听;时而雾锁荒山,无声有声;时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时

10、而“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十字步、劳动步、平侧蹬、双腿蹬,鼓点清脆,好似金鸡三点头;单过街、双过街、正八字、倒八字,鼓声密集,恰如骤雨扫屋檐 这野野的鼓声,让我们领略“尘埃遮高山,甲兵怒冲天”的征伐场面。鼓声凝时,若雪落高原,若古道幽情,使听者如醉如痴。鼓手动时,似惊蛇飞舞,似午夜狂欢,令观者激情满怀。鼓声带我们走进历史。嗵嗵嗵嗵嗵在鼓声卷起的快乐旋风里,一队手挥皂旗、身着皂甲的将士,从山上呼啸而下掠入敌阵,鼓助人威,鼓进人进,黑衣将士让侵略者狼狈逃窜那鼓声桀骜、刚猛,令入侵者胆战心惊;那鼓声残酷、沉闷,让天地为之失色征杀的鼓声远去了,消失在箭镞与断剑的斑斑锈迹里。但是,前进的鼓声不会消失,将永远嗵嗵地想下去。这就是振奋人心的安塞的鼓声!61、第三自然段写平日里静谧的黄土地,与写安塞听鼓有何关系?(4 分)2、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任选一种修辞手法)(4 分)山峦开始扭动身姿,树木开始舒展筋骨,河水开始倒流,天空开始旋转。3.第六自然段中写道:“这野野的鼓声,让我们领略尘埃遮高山,甲兵怒冲天”的征伐场面。其中“野野的”是什么意思?(4 分)4.本文通过写安塞听鼓声,寄托了作者的哪些情感?(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