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9.2百日维新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132133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历史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9.2百日维新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9.2百日维新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9.2百日维新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高中历史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9.2百日维新练习北师大版选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九章 第二节 百日维新一、选择题1维新变法运动出现的根本条件是( )A严重的民族危机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剧 D社会矛盾的加剧解析: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代表资产阶级的维新派掀起了旨在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答案:B2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诏令( )A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官 B设立议院C制定宪法 D设立外务部解析: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书并未涉及设立议院和制定宪法等内容,设立外务部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答案:A3戊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维新派的政治愿望。这主要表现在( )A维

2、新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参政权B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得以实现C鼓励发展工商业D在京师设立大学堂解析:维新派的政治愿望即参与政权,制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戊戌新政使维新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参政权。答案:A4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C废除八股取士 D裁汰绿营解析:从材料中“大小官僚” “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可判断是撤并闲散机构和裁汰冗员,故选 B项。A、C、D 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答案:B5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裁撤冗员 取消旗人特

3、权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设立京师大学堂A B2C D解析:项使顽固势力丢官、失去特权,直接触犯了他们的利益;项八股取士是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一种方式,废除八股就动摇了其思想基础,也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没有危及官僚的当前利益。答案:A6 “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逮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为实现上述理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设立京师大学堂 改革科举制A B C D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戊戌变法教育改革的相关信息,项为政治措施,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含有项的 A、C、D 三项。答案:

4、B7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 。当时的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期望通过八股取士取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废除八股,这就断了其当官之路。答案:B8下列维新措施中,在戊戌政变后得以保存下来的是( )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B设立京师大学堂C建立新式军队 D保护工商业解析:戊戌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答案:B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5、一 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得强。致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大,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陵侮哉?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3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2)材料三的

6、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概括异同点,原因应考虑经济因素。第(2)问,从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一面来回答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答案:(1)同:设议院,行君民共体。异:后者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鼎立之制。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实行政治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愿望更加强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2)变化: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康有为变法方法改变,主张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变法。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作为

7、中国维新派的著名领袖,康有为亲自编撰了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 法国革命记等书,并在 1898年陆续送呈光绪御览。材料二 康有为写道:“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漩入洄渊,不知所极!”后来又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写道:“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之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而学呻矣。 ”中国近代史料选辑请回答:(1)康有为编撰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等书并

8、送呈光绪帝的意图是什么?这与其在材料二中阐发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2)康有为在材料二中引述的历史史实是否完全准确?请作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解析:材料一中康有为编撰的两部著作均讲述了一个落后国家通过改革变法走上富强道路的史实,他想借此动员光绪帝进行变法图强;材料二中康有为从中国具体的国情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实行维新变法和君主立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所以与材料一并不矛盾。材料二中“革变频仍,迄无安息”明显有夸大的成分,康有为没有充分认识法国大革命的积4极作用;而中国在废除分封制后,长期存在着贵族压迫平民的现象,所以材料二中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答案:(1)意图:动员光绪帝进行变法图强的改革运动。不矛盾。原因:在他看来,法国革命造成长期流血斗争;而中国不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社会现象,实行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2)不准确。原因:法国“革变频仍,迄无安息”之说明显夸大;中国虽废除封建(分封制),但长期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现象(君主专制统治强化)。两种说法均不符合法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