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133399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时规范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西周实行以“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据此,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变动的基本趋势是( )A从贵族制走向官僚制B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帝国C从世袭制走向选举制D从封邦建国走向中央集权【解析】 由“地方分权”到“独制”可知题干强调从分裂走向统一,故 B 项正确。【答案】 B2 中国历史十五讲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度 B皇

2、帝制度C行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解析】 据材料中“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可知是实行中央集权制,这有效地阻止了地方割据,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故 D 项正确。【答案】 D3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 )2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丞相诸大臣天下之事皆决于上”即可选出 B 项。A 项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旨,题目中未涉及

3、秦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等史实,故排除 A、C、D 三项。【答案】 B4 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这次转型( )A摧毁了宗法观念 B发展了分封制度C确立了专制政体 D创立了科举制度【解析】 宗法观念至今还存在,故 A 项错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故 B 项错误;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转型,故 C 项正确;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故 D 项错误。【答案】 C5(2018湖北黄石调研)“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反映了中国古代

4、的某种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宗旨是( )A巩固皇权 B监视官吏C治理百姓 D服务社会【解析】 根据材料“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 ,立监牧、设司察,都是为了防止宰官和监督官员徇私舞弊,归根结底为了维护皇权统治,故 A 项正确;监视官吏,是立监牧、设司察的直接目的,故 B 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官僚管理体制,故 C 项错误;同理,且该项与家天下理念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A6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5、 )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为皇帝私家服务, “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解析】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A 错误;材料中九卿分掌宗庙礼仪、宫殿3警卫、宫门警卫、御用车马、刑法、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可以看出九卿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故 B 项正确;九卿都属于中央的官职,是三公之下的直属机构,不能体现垂直管理、分层管理,C 错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与材料九卿的分工不符,D 错误。【答案】 B7 “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 ”

6、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重农抑商 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 D削弱相权【解析】 材料意思是:国家要建立,(一定要)根本强大,末梢弱小,这样才能巩固治理天下就应该像运用身体使唤手臂,运用手臂使唤手指,从大到小管理,大小适称不违背常理。材料没有体现农业与商业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可知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B 项正确;君主专制强调的是君权至高无上,而材料强调的是根与本、身与臂、臂与指的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相权,故 D 项错误。【答案】 B8(2018江苏南京调研)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

7、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可推断,郡县制( )A由秦王嬴政创立 B春秋战国已出现C全面取代分封制 D加强了君主专制【解析】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故 A 项错误;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故 B 项正确;秦朝建立后,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全面取代分封制,故 C 项错误;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 D项错误。【答案】 B9(2018山东青岛模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

8、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解析】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信息,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4代历朝历代都是实行人治,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 C 项正确;君主专制不是现代化的体现,故 D 项错误。【答案】 C10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过去由宗室姻亲组成的国家机构,为大批官僚和军功显贵所取代一种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材料中的“新型的国家管理体制”( )A是秦朝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

9、理念C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强化了官僚阶层的政治特权【解析】 秦朝能够实现统一的根本保障是经济实力的增强,故 A 项错误;以民为本是儒家的治国理念,秦朝是以法家思想治国,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秦朝建立了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员由中央任命,有很强的流动性,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C 项正确;官僚政治下官员不能世袭,没有封地,相对贵族政治特权并没有强化,故 D 项错误。【答案】 C11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 ”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唯秦皇、汉武。 ”

10、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解析】 不同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对同一事物的评价结果是不同的。董仲舒说的是秦的暴政,而唐太宗则是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说的。【答案】 D12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

11、向【解析】 由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得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行5政体制,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得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 B 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此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涉及的只是秦朝中央三公和地方郡守、郡尉、郡监等机构官员,不能体现机构臃肿,故 D 项错误。【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

12、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摘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材料二 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摘编自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材料三 郡县制实行以来,历经褒贬。在第一期论争中,以唐代为高潮。柳宗元等人持完全肯定的态度

13、;与之相反,朱敬则、孙樵等人则认为郡县制度祸害社会,流弊颇深。明末至清中叶是论争的第二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从天下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地方官专任等限制皇权的社会权力结构新模式。然而,他们仍未脱离秦代以来或言封建、或言郡县的窠臼。戊戌变法以来,论争进入了第三期,时人引入了宪政、联邦制等新型社会权力架构思想,对郡县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释,章太炎、梁启超、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一些新思想,但因社会环境、思维角度的不断转换,他们的一些重要见解并非一成不变。摘自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

14、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不得照抄原文)(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郡县制度“历经褒贬”的主要原因。【解析】 第(1)问,材料一表明郡县制成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所沿用,据此与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第(2)问,注意多角度分析其作用,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第(3)问,从材料三提取相关信息,注意逐条梳理,规范书写。【答案】 (1)影响: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6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2)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封建“现代”国家的典

15、范。(3)原因:对郡县制度所起到的历史影响(利弊)看法不一致;地方长官专任等限制王权思想的提出;西方宪政、联邦制度的传入;改造中国旧社会行政结构的需要;社会环境、思维角度不断转换的影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 ,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 feudal system 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欧洲之 feudal system 被称为 feudalism 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当日作者以此名词综合叙述中世纪一般政治及社会特征,并未赋予历史上的意义征之中国传统文献, “封建”也与“郡县”相对,所以将汉唐宋明清的大帝国、中央集权、文人执政、土地可以买卖、社会流

16、动性大的郡县制度称为封建,更比拟为欧洲的 feudal system,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概括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解析】 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中“称之为封建社会结果总是尴尬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等信息可以概括出作者对“封建社会划分观点持不同意见” ;第二小问论证,结合所学从西欧封建社会的含义以及西周分封制下中央权力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做到论从史出,有理有据。【答案】 观点:称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为“封建社会”是不恰当的。论证:封建社会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形态的一种概括。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更类似于实行分封制的西周时期,即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没有绝对的统治权;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分封制”通常也被表述为“封建制” 。秦汉以来,随着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一系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君权日益得到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