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城市发展与交通布局精准培优专练.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1133635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城市发展与交通布局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城市发展与交通布局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城市发展与交通布局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城市发展与交通布局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十城市发展与交通布局精准培优专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培优点十 城市发展与交通布局一、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培优指南】1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判断方法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可根据面积的大小、距市中心远近、形态特征等来分析,具体如下表所示: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看面积大小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读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观形态特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观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

2、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 ,主要考虑五个方面: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以方便工人上下班。第三,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污染企业要布局

3、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 2典例 1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

4、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解析】第(1)题,地铁站点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流动人口,人流量越大消费市场往往越大,地铁站点的服务功能越全,其等级也就越高,故本题选择 B。地铁站点的用地面积是根据服务等级而定的,A 项所述内容存在因果关系错误。地铁站点的信息化水平高,其综合服务等级不一定高。地铁

5、站点周边的环境质量对其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影响不大。第(2)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站点位于内环或其附近地区,地价较高;甲、乙、丙站点等级较高;这三个站点分布相对集中,所以人流量较大。综上可知,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故本题选择 A。其他三项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区一般不会位于城市内环附近,故 B、C、D 错误。第(3)题,从图中可知,与河流垂直的方向上有多个一级站点,推测该城市有多个核心区,所以该城市最可能为多核心结构,其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答案】 (1)B (2)A (3)C二、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优指南】1城市化的 3 种类型3(1)郊区

6、城市化(2)逆城市化(3)再城市化2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大,会出现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常见的城市化问题和一般的治理措施如下所示:典例 2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4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1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解析】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

7、雨水的下渗量并充分利用雨水,同时减小了地表径流,起到控制雨洪的作用。故选 C。【答案】C典例 3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 (如图)。据此完成(1)(2)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握手楼”增加收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

8、,房屋出租市场广阔,故选 D。第(2)题,根据材料, “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选 B。【答案】 (1)D (2)B三、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培优指南】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5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2交通线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1)宏观选线方面考虑线路投资,分析社会经济

9、因素:a促进资源开发与调配。b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c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d合理布局交通网。e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考虑建设难度,分析自然因素: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考虑不利条件,分析科技因素:现代交通建设,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条件制约。(2)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3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

10、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北极航线的开通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2)对农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3)对工业的影响6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4)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具体表现 详细内容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

11、(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5)对商业的影响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6)对旅游业的影响交通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典例 4 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12、A地形 B经济C位置 D人口(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解析】第(1)题,本题文字材料指出,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甘德国际机场补充燃料,可见,位于纽芬兰岛的甘德国际机场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故选 C。第(2)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载油量增加,飞行速度加快,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能够远距离飞行,途经此地的飞机已经不需要再停机补充燃料,因而甘德国际机场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故选 D。【答案】 (1)C (2)D 对点增分集训一、选择

13、题读我国某大城市已建地铁线和新建机场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题。71. 下列根据甲、乙、丙、丁四个地铁站点所处区位推测其沿线区域所属功能区的说法,可能正确是( )A. 甲高级住宅区 B. 乙低级住宅区C. 丙科技产业园 D. 丁中心商务区2. 甲、乙、丙、丁四个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 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将最可能向哪个方向发展(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南 D. 西北【解析】第 1 题,甲站点沿线区域大致位于市中心,有多条地铁线交会,交通通达度最高,人流量大,地租最高,应为中心商务区,丁没有位于市中心不适合中心商务的布局,A、D

14、错误;乙站点沿线区域靠近 l 号地铁线和 4 号地铁线交汇处和湖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且在城市外缘,应为高级住宅区,B 错误;丙站点沿线区域位于城市外缘,环境洁净;靠近 2 号地铁线和 5 号地铁线,且有专线与机场相连,交通便捷,应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 正确;故答案选 C 项。第 2 题,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周边的人流量,甲站点大致位于市中心,有多条地铁线交会,交通通达度最高,人流量大,故综合服务等级最高。故答案选 A。第 3 题,该城市新建机场位于城市几何中心的东北部,故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将最可能向东北方向发展。故答案选 A。【答案】1. C 2. A 3. A城市是人类

15、活动最为强烈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自然地表不断被道路、高楼建筑等人工地表所替代。下图示意 19912015 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 46 题。8419912015 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的空间变化是( )A. 东西方向延伸 B. 保持原有格局不变C. 略有缩小且北移 D. 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趋势越加明显5推测不透水地面增幅最小的应该是( )A. 核心功能区 B. 功能扩展区 C. 城市发展新区 D. 住宅区6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 加大昼夜温差 B. 城市水域面积增加C. 城市功能区北扩 D. 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解析】第 4 题,据图可见

16、,19912015 年间,图示椭圆范围在缩小,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缩小且向北移动,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分布总体上呈东北西南方向主导的格局,但这种格局在逐渐弱化,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选 C 正确。第 5 题,城市地面硬化会影响地表水下渗;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不透水地表空间也会扩大;图示随着时代发展,图示椭圆范围越来越小,说明不透水地表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即集中在核心功能区。选 A 正确。第 6 题,图示随着时代发展,图示椭圆范围越来越小,说明不透水地表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即北京的硬化地面越来越集中连片,使得热岛效应增强,不是昼夜温差加大,A 错;不透水地表集中连片影响雨水

17、下渗,并不能增加城市水域面积,B 错;图中不透水地表总体上以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城市新区是东、北、南扩展,与不透水空间方向并不重合,C 错;城市不透水地表集中程度越来越高,而城市空间在不断扩大,说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 正确。【答案】4、C 5、A 6、D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读某城市四个楼盘的相关资料表,回答 78 题。楼盘 用地面积/m 2 容积率/% 建蔽率/%9甲 8 900 120 60乙 12 000 160 40丙 6 000 140 50丁 7 500 180 607城市土地开发中实施容积率

18、、建蔽率管制的目的是( )控制土地使用强度 稳定房地产价格 增加城市开放空间 提高人口密度A BC D8如四个楼盘所规划的住宅单层高相同,则哪个楼盘的楼层数最多( )A丁 B丙C乙 D甲【解析】第 7 题,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数字大说明总建筑面积大,土地使用强度高;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数字大说明单层建筑面积大,非建筑面积小,即开放空间小。城市土地开发中实施容积率和建蔽率管制可以控制土地使用强度、增加城市开放空间,但对稳定房地产价格和提高人口密度影响不大,正确,错误,故选 D。第 8 题,四个楼盘中乙的用地面积最大,容积率较

19、高,建蔽率最低,即乙楼层数最多。故选 C。【答案】7.D 8.C 2017 年 9 月 29 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出发,向南经甘肃、陇南,沿川陕边界进入四川,然后到达重庆,沿途可看到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沿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911 题。109从兰州到重庆,穿越秦岭时,可以明显感受到南北两侧自然植被类型的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C. 水分 D. 热量10兰渝铁路建设中主要克服的困难和障碍有( )跨越长江、黄河水系,翻越秦岭,地质灾害多 重庆境内地下水渗漏严重,溶洞较多 风沙威胁,需铺设草方格沙障 冻土广布,需采用先进的热棒技术A. B

20、. C. D. 11关于兰渝铁路修建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善了我国路网,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之间最便捷、快速的通道有利于开发沿线各种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带动了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西部地区同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联系A. B. C. D. 【解析】第 9 题,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常绿林和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因此从兰州到重庆,穿越秦岭时,随着纬度不同导致热量差异可以明显感受到南北两侧自然植被类型的差异明显。故选 D。第 10 题,根据区域定位可知,兰渝铁路跨越了长江水系、黄河水系,穿过秦岭,地质灾害多

21、,重庆境内地下水渗漏严重,溶洞较多;没有经过沙漠地区和高寒冻土地带,因此不用铺设草方格沙障和热棒技术。故选 C。第 11 题,据图可知,兰渝铁路经过了重庆、四川、甘肃等省区,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之间最便捷、快速的通道;兰渝铁路既有货运也有客运,有利于开发沿线各种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兰渝铁路沿线有很多老、少、边、穷地区,铁路的修建,会加快其脱贫致富步伐,带动了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据图可知,兰渝铁路没有直接联系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正确,错误。故选 D。【答案】9D 10C 11D二、综合题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

22、、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 。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 ”材料二 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材料三 武汉别称“江城” ,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 140 余个。(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

23、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2)描述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自然原因。(4)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12【解析】 (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从影响城市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提供水源与水运等方面分析作答。衰落原因与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的改变有关。(2)读图可知,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城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断向(东)南方向

24、(或下游)迁移。原因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影响码头的位置随之向南移动,导致城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3)洪涝成因与梅雨天气及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有关;高温酷暑成因是伏旱天气导致的。(4)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有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等。【答案】 (1)成为中心城市的原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并且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成为农业发展中心;紧邻长江干流,交通便利。衰落原因:荆州江面过宽,渡江交通条件差;元代后荆州行政中心地位改变。(2)特征:城区中心从江陵逐步转移到荆州、沙市,不断向(东)

25、南方向(或下游)迁移。原因:该地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泥沙堆积,长江干流不断(向南)偏离,码头的位置(城区交通中心)随之(向南)移动,城区中心随之(向南)移动。(3)洪涝:(梅雨)雨季时间长,降水量大,河流水位高;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道淤积,水流不畅;高温酷暑:夏季 78 月由于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地处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散热困难,形成高温酷暑伏旱天气。(4)汉江、长江从武汉市区交汇,洪水季节,容易造成洪涝灾害;湖泊对洪水具有调节作用;河湖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 “北京 8 分钟”惊艳亮相,震撼全场,现场 24 个

26、智能机器人展现出的中国高铁建设镜头,再一次掀起中国高铁热,高铁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一张闪亮名片。调查发现,西成高铁开通对其他交通方式影响巨大。民航方面,从 2017年 12 月 16 日起,成都直飞西安航班将从每天 12 班锐减到 3-4 班,票价也大幅跳水,直飞航班最低价为 340 元,比西成高铁一等座 379 元都便宜;公路客运方面,西成高铁开通将对成都至广元一线客运产生较大冲击,初步预计,高铁开通后到明年客运期间,营运额会下降 50%。13材料二 高铁线路建造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线路运行的安全舒适程度、沿线的地面沉降、占用沿线土地、与其他交通运输线的关系等等。(1)据材料一,阐述高铁客运对

27、客运运输网络格局的有利影响。(2)高铁线路大多是在高架桥上建成的,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平原地区高铁建设多选择高架桥方式的原因。(3)高铁站选址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选择在市区内,一种选择在郊区。选择一种观点并表明你支持的理由。【答案】 (1)高铁客运对原有的公路、民航等客运方式带来冲击,迫使其改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各种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输供给能力,缓解客运运能的紧张状况。增强客运网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节约客运网络的时间成本。(2) (高铁建在高架桥上)可提高路面平整度,保证列车的运行速度、平稳度和乘坐舒适度。 (高架桥桩基很深)可有效防止路面沉降。节省土地,并降低拆迁等土地成本。避免人畜等进入铁路线,也能避免和其他交通线路在地面交叉,提高运行的连续性和安全性。(3)市区内:便于与城市内部交通高效接驳。直达市区的高铁线路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增强人流吸引力,可利用原有火车站进行改建,减小施工量。郊区:郊区土地成本较低,有利于节约投资,可有效带动郊区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减轻高铁对市区的噪声等环境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