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来源 考查主题 引文出处 设问视角 命题分析2018年课标全国汉武帝时期纪年方法的改革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比较类、作用(影响)类2018年课标全国我国现代科技体制改革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原因类、内容类、作用(影响)类2018年课标全国湖南保卫局的创建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原因类、比较类2017年课标全国20世纪 80年代的工资改革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特点类、作用(意义)类2017年课标全国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原因类、启示类2017年课标全国隋代法律制度改革隋书特点类、作用(意义)类2016年课标全国唐太宗时的谱牒改革唐长孺魏晋南北朝
2、隋唐史三论内容类、作用类2016年课标全国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改革清史稿比较类、特点类、评价类、影响类2016年课标 北魏孝文帝庙 吕思勉魏晋 内容类、意(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2)从考查内容看,以中国古代史为主,侧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到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3)从问题设计看,一般是两问,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4)从设问视角看,多采用比较类(3 次)、原因类(5次)、内容类(4 次)、作用类(11 次),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5)与教材的关联度,古代史试题与选修教材内容无直接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有一定的
3、联系,至今仅涉及到清末戊戌变法与新政一道题。2全国 号改革 南北朝史 义类2015年课标全国唐代的币制改革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内容类、作用(意义)类2015年课标全国清代的养廉银制度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原因类、作用(影响)类2014年课标全国魏晋的法律改革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特点类、作用(影响)类2014年课标全国南朝的山泽管理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背景类、作用(影响)类考点一 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2)春秋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3)秦国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
4、变法。2措施(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2)经济: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和轻罪重罚。(4)思想: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3性质:商鞅变法是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的改革。4意义(1)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2)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3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
5、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2措施(1)实行均田制,增加收入,缓和矛盾,促使游牧民族农耕化,对后代田制影响深远。(2)实行三长制,健全行政体制,国家控制编户农民,加强中央集权。(3)整顿吏治,为改革提供有利的政治局面,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4)迁都洛阳,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推动了改革的深入,促进了民族融合。(5)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3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4评价(1)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3)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考点三 王安石变法1背景
6、(1)“三冗”分化事权形成“冗官” 。“养兵”政策造成“冗兵” 。“冗官” “冗兵”和岁币造成“冗费” 。(2)“两积”“三冗”造成财政危机,导致“积贫” 。军队战斗力下降,对外战争连年失败,导致“积弱” 。(3)直接原因: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2措施(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4(2)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3)改革科举:改试经义策论,为变法培养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3性质:在不触动封建
7、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4评价(1)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2)局限性:由于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加上用人不当,最终导致人民反对,变法失败。(3)新法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考点四 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2)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4)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唯有变革才能自救。2内容(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需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3评
8、价(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2)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3)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4)自上而下的形式导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考点五 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民族危机:黑船事件,民族危机加深。5(3)独立改革派的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新政府。2措施(1)政治上: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确立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3)文化教育上: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社会生活西化。(4)政治体制上:建立近代天皇体
9、制。3评价(1)积极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考点六 戊戌变法1背景(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签订,激发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2)政治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4)康、梁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上书皇帝,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势力。2内容(1)政治:允许官民参政,打击旧官僚。(
10、2)经济:采取措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3)军事:增强军事力量。(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3结果(1)矛盾激化:旧势力强烈反对;慈禧太后控制大权并逐步着手镇压。(2)戊戌政变:变法失败。4意义(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4)社会生活上: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6角度一 从背景和影响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典例 1】 (2018全国卷,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491966 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
11、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 年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 ,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 年 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 ,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 年 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
12、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771981 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771981 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时间节点和历程的信息,结合时间节点联系所学知识进行作答。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1977 年”和所学知识可得出“文革”对科技的破坏和对科技人才的摧残;由“1981 年”和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再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等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
13、材料“国家科委成为机构” “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 “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以从拨乱反正政策、社会风气、高考人才选拔、科技制度以及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的推动等角度分析。答案 (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总结 改革的原因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
14、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7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3)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4)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5)民族危机严重。角度二 从改革的内容、意义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典例 2】 (2018全国卷,45)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
15、年” ,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 。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汉武帝纪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三方面信息,针对设问进行对应性思考和概括。第(1)问,可依据汉武帝改革前由皇帝纪年和诸侯王之年纪事的混乱状况发展为由中央统一纪
16、年、确立年号制度的状况,即由混乱无序到统一。第(2)问,需要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调用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维护国家统一”相关内容,并结合材料中的世界影响概括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和对其他国家的积极影响。答案 (1)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2)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规律总结 关于古今历史改革作用的规律性认识8古今中外改革事件,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各不相同,主要有如下五种表现:第一,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二,改革是思想解放的主要形式;第三,
17、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第四,改革是社会转变的有力杠杆;第五,改革是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例如:(1)富国强兵手段:商鞅变法(或王安石变法等),使秦强大,为统一奠定基础。(2)思想解放形式:戊戌变法,(或欧洲宗教改革)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3)生产关系调整:王安石变法,为解决“三冗” “两积”而调整封建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4)社会转变杠杆:俄国 1861年改革(或日本明治维新等),通过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5)自强御侮选择: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等,面对民族危机和内外交困而进行,以求达到振兴国家,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
18、角度三 从特点和意义角度考查中外重大历史改革【典例 3】 (2017课标全国,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 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 年 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 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 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
19、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世纪 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世纪 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1978 年提出意见,到 1985年进行改革” 、改革内容中企业工资的规定、中央对工资的管
20、理以及“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老师给予适当照顾” 、 “改变脑力工作者报酬偏低的状况”等信息总结。第(2)问,从旧有体制的革新、对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总结1对历史特点的理解历史特点的含义是某一个历史事物区别于另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点,是历史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个性,它包括历史事物内在性质和外在表现,它具有特殊性(个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源于历史事物自身
21、,但又高于历史事物本身,是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结果,要求语言必须简洁、精练。它能较全面地体现考生的历史学科基本能力(记忆、理解、分析、归纳、综合表述的能力)。2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的特点(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孝文帝改革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领域。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
22、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推动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的本质是为了强兵,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10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
23、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 ,强调的是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体现汉化政策;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角度四 对中外历史改革成败的评价与认识【典例 4】 (2016课标全国,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 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 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 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 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
24、制。1906 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据清史稿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01 年,清政府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得出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并且使用新式兵器;根据材料信息“1903 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得出当时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根据材料信息“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服役期 3年”得出有固定的服役期限。第(2)
25、问,根据材料可知创办了近代化的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根据材料“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可得出新军后来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要力量。答案 (1)特点: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2)影响: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规律总结1评价改革的标准11(1)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
26、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2)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才是成功的改革。2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
27、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3改革成与败的历史经验教训(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整体不适应,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等。(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
28、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必然遇到阻力。(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权势,坚决反对变法。1(2018广东茂名二模)(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隋初,国家与士族豪强之间对人口的争夺愈演愈烈。户籍制度是赋税制度的基础,户口疏漏严重侵蚀了国家的税源。为了加强对劳动人口的控制,进而保证政府有效集中全国财赋,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隋政府进行了户籍改革,实行了“大索貌阅”和12“输籍定样”之法。 “大索貌阅”就是整顿户籍,核对户籍与本人貌龄,如有不实,里正、党长流配他乡,同时实行相互监督举报。
29、通过这次检括,效果斐然。在实行“大索貌阅”的同时,由官府根据民户所拥有的土地、财产及人丁多寡,划为上中下三等,注册造籍;再按户等高低及各自负担能力,从轻制定出每等户的应纳税额,称为“定样” 。每年正月五日各县派员下乡巡视,以五百家或三百家为团,据册核实,防止吏员庇护作弊,故称“输籍法” 。输籍法大幅度减轻了中下农户的负担,所以“浮客悉自归于编户” 。摘编自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户籍制度改革的作用。(8 分)答案 (1)改革兼具经济、政治双重目的;全面清查人口;与赋税制度相结合;保障措施严厉等
30、。(2)当时隐匿人口的现象基本消除;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抑制了豪强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保证了赋税制度的顺利实施等。2(2018安徽宣城二模)(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明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为挽救明政府入不敷出的财政危机,针对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清丈土地,做到赋役均平,制定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条鞭法” ,1581年,正式在全国颁行,其主要内容是: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徵(征)银,折办於官,故谓之一条鞭。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因此,丛弊为之一清,使税赋趋向稳定,农民得以稍安。摘编自中国通
31、史古代卷(1)根据材料归纳“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条鞭法”的影响。(9 分)答案 (1)赋役统一;计亩征银;清丈田地。(2)一条鞭法按田地多少征收赋税使无地、少地的贫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赋役折银征收,促进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按亩征税,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3(2018吉林长春市三模)(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 世纪中期的德国,住房是农民进城后的第一大难题,由于租不到房子,出现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的“租床人” 。为解燃眉之急,大量的简易房屋得以兴建并导致了贫民窟的产生。基于同样
32、的原因,19 世纪的英国也产生了大量贫民窟。尤其地产商为牟取高额13利润,密集地修建大量“背靠背房屋(backtoback house,两排房屋背向而建,只有前窗而没有后窗)”住宅区。 “背靠背房屋”空气不对流、间距小、市政公用设施极不完善,平均每间居住 7人,条件极为恶劣。法国直到 19世纪末还“约有 1/3的巴黎人生活在这种既拥挤又肮脏,没有卫生设备,没有照明和没有足够新鲜空气的环境里” 。美国的贫民窟多产生于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且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当时卫星城理论与现代交通方式结合后产生的郊区化运动使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衰退为贫民窟。1879 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共有21 000个,19
33、00 年增至 43 000个,容纳了 400万纽约市民中的 150万人。英国不少城市在 19世纪 40年代相继颁布了改善住房和卫生状况的地方法规,规定了建筑居民院落的最低宽度、两排房屋的最小间距、房屋两面都必须开窗。1934 年成立的美国纽约住房局在 1941年之前完成了 10项公共住宅建设项目,提供了 55 465套住房。廉租房建设后来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所继承,尤其新加坡早期的廉租房租金极为低廉,大多数贫民都能够承担。贫民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尚未根治。摘编自观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贫民窟基本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方解决贫民窟
34、问题的方法。(6 分)答案 (1)特征:高密度人口聚居(人口密集);低标准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或条件差、恶劣);人口贫困。原因:工业化、城市化、郊区化。(2)方法:政府立法改善贫民窟住房标准,治理居住环境;政府投资,建设廉租房等公共住房。评析: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所以西方国家的贫民窟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1(2018安徽马鞍山二模)(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曹操募民大规模屯田于许昌一带,其屯田收租之法是,将官田出租给佃户,如佃户用官牛耕田,则政府分六成,佃户分四成;如自持私牛,则政府与佃户各分五成。曹魏在每一州郡设置田官进行管理。据载,曹操要在邺城建造宫
35、室,命并州刺史梁习从上党供应木材,梁习便请求“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 ,以耕种菽粟,将所得作为准备供应禾材的费用。 三国志说:“魏武之初,岁有千万斛,以冲兵戎之用。 ”14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概括曹魏屯田收租之法的特点。(6 分)(2)根据材料分析曹魏屯田收租之法的作用。(9 分)答案 (1)特点:政府主导;区别化分成;专人管理。(2)作用: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困难;为战争提供经费支持。2(2018湖南怀化二模)(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晋永嘉丧乱,中原大量民众迁居江南,晋元帝设置侨州郡县(北民南渡后,仍以其故里州郡县之名在南方设置州郡县),
36、南朝承袭。侨州郡县及其统隶系统并不统一,且设立后经常发生变动,地方行政管辖系统出现混乱局面。注籍侨州郡县的侨民,成为白籍户,不负担国家调役,有的流民成为豪族的佃客、部曲,甚至有南方土著不堪赋役重负而投靠大族、逃亡他境及冒充白籍户。由于“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 ,遂形成“国弊家丰”的严重局面。东晋、南朝政府先后十次颁布命令,实行“土断” 。对于侨州郡县进行整理,侨州郡县被撤销、合并,有的有了实际的管辖地,构筑成了新的地方行政辖隶系统。户籍上,对白籍侨民实行土断,与黄籍户一样承担国家税役。对于世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打击。南方土著和北方侨民混合杂居,侨流“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 ,造成南方
37、文化面貌的改观。摘编自胡阿祥论土断(1)根据材料,概括东晋南朝时期“土断”的主要原因。(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土断”的主要影响。(9 分)答案 (1)原因:北民大量南迁;地方行政管辖系统出现混乱局面;税收流失影响国家财政收入;豪门世族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2)影响:构筑了新的地方行政辖隶系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南北文化的交流。3(2018湖南、江西十四校二模)(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 ,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
38、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 ,允许产权自由流动, “贫富无定势” ,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15“客户” ,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 “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据
39、吴钧户口册上的中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9 分)答案 (1)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商品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变革。(2)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利于社会流动;客观上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推动了中国古代税制改革,促进了社会公正。4(2018黑龙江哈九中二模)(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罗马帝国以其传统宗教为主要信仰,自基督教诞生之日起,帝国就对其进行迫害。公元 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的经济、政治和道德开始出现明显的衰败迹象,从宗教中寻求解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此时
40、接受基督教的不仅有普通的平民大众,也有达官贵人,军队和政府甚至宫廷中也充斥着基督徒。君士坦丁走上帝位之后,所面临的是一个历经风雨四分五裂的帝国,此时摆在他面前最大的课题便是如何取得军事与帝国的绝对权力,快速实现大一统的政治理想。而帝国统治者对于基督教迫害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使得君士坦丁决定改弦更张。公元 313年 2月,君士坦丁发布了著名的“米兰敕令” ,宣布信仰自由;另一方面君士坦丁还不断重申他的统治来自上帝,着手对基督教会进行改造,使自己成为全国性的大主教,利用教会组织恢复帝国的行政管理。君士坦丁还将十字标志印于军旗之上。十字符号在当时有多重含义,基督徒将其看成是耶稣的号召,而多神教则以之
41、为旧信仰的复兴,从而使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在十字军旗之下获得了信心,甘愿为神灵而战。刘钊君士坦丁与“米兰敕令”的政治动因(1)根据材料,说明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君士坦丁改革的历史意义。(8 分)答案 (1)变化:由镇压迫害转为保护利用。原因:罗马面临统治危机;原有宗教政策失败;基督教发展迅速;利用宗教,实现大一统的需要。(2)意义:强化皇权,维护统一;顺应民意,缓和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加强对军队16的控制,为对外战争服务; 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为基督教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5(2018广西桂林、百色、
42、崇左三市一模)(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甲午后,一些维新人士主张妇女放足,并成立不缠足团体。同时,外国传教士也提倡妇女天足。1905 年,慈禧太后颁布谕旨, “汉人妇女率多缠足由来已久,有伤造物之和,嗣后缙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 ”受政府劝谕令的鼓励,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各地成立了近 20个不缠足团体,宣传妇女放足。官方的不缠足措施也在发展。1904 年,川督锡良通饬各县刊发通俗告示,主要讲明缠足的危害:1.缠足是父母害女儿,等于把女儿变成残废;2.缠脚行动艰难;3.缠脚使全身气血不通,痛比刀割而无药可医;4.小脚难以逃避水火盗贼等各种灾害。1909 年,
43、四川巡警道奉总督令撰成劝诫妇女放足白话告示,除开导妇女不愿放脚的想法外,还制定了新的办法, “派官员绅士们挨家宣传:一、有女不缠脚,二、不娶缠脚之女为妻,三、已经缠的依限解放” 。3 个月后,若有40岁以下妇女已缠的未放、未缠的缠上,省城由各街街正,乡下由各乡乡保查明上报各地方官, “派人再为切实劝导” 。再宽限一月后,若仍有缠足者, “分别议罚” 。 由于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措施来解决不缠足妇女难嫁的问题,缠足现象直到民初仍较普遍。摘编自杨兴梅从劝导到禁罚:清季四川反缠足努力述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四川不缠足运动兴起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四
44、川不缠足运动发展的特点。(7 分)答案 (1)原因: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等政治运动推动;西方近代文明的传播;缠足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上层社会或精英人物的示范带动,近代生产、生活方式逐渐确立;国人思想观念和审美观的变化。(2)特点:官方与民间及国外传教士宣传相结合,推动主体多样;宣传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以劝诫为主,但逐渐严厉化;进程缓慢,影响有限。6(2018河北保定一模)(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 世纪初,清政府被迫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向清廷呈交的“江汉三奏”中,主张改革科举制度。1901年,清政府谕令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
45、毕业后取得功名。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1904年订立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科举名额自丙午(1906 年)分科递减。规定学制的主17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 4 222所,学生 92 169人,1909 年学堂总数猛增为 52 346所,学生达 156.027万人。迫于形势,1905 年 9月废除科举制。并从 1905年开始,政府每年举行一次游学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1906 年清政府广开门路,承诺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的很难再进新学堂的部分士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教育改革的促成因素。(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和积极影响。(9 分)答案 (1)因素: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有关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张之洞等人的大力推动。(2)特点:被动进行;渐进性;具有现代性(或通过制度建设近代教育体系初具规模);教育担负人才选拔的使命;注意新旧衔接等(或立新与守旧并存)。积极影响: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或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