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1138074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能力训练 10 20 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一、选择题1.(2017 江苏单科,17)1917 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 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2.列宁说:“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这反映出列宁 ( )A.主张采用资本主义

2、制度建设国家B.已经认识到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性C.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信心D.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3.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D.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4.“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描述的俄国的一项经济政策是(

3、 )2A.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 D.实行义务交售制5.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6.19231929 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7.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有两种社会职能另一种牧师的职能牧

4、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 )A.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B.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D.整顿财政金融,重建公信8.下表是 19131938 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的变化(单位:%)时间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19131929 年 0.7 2.719291938 年 -1.2 2.0表中数据变化表明( )A.自由主义政策已经失灵 B.法西斯主义肆虐全球C.世界市场体系遭到破坏 D.凯恩斯主义收效甚微9.1935 年 5 月 27

5、日被罗斯福等人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到了年底,报纸将“最高法院下达判决,怒怼新政”选为 1935 年的年度新闻。这反映了(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受到挑战 3B.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C.新政危害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10.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 40%提高至 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 50%60%

6、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11.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B.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竞争C.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D.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12.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 2014 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被评为捕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该作者创作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二、非选择题13.世界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现代化途径。在苏联的现

7、代化进程中,斯大林模式所起的作用也颇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摘编自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材料二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 6000 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法国时报在 1932 年 1 月发表评论说:“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从 19411945 年,苏联在任何武器门类方面的产量都多于德国。

8、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1935 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 200 亿卢4布以上的收入。19261940 年,重工业增长 18.4 倍,轻工业增长 6.2 倍,农业增长 26%。到 1953 年,粮食产量为 8250 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913 年为 8600 万吨。最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低速、停滞和衰落。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 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材料三 这里就我所知的关于现代化含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

9、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可以说,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欠发达或开发不足的国家都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四 在衡量一种现代化方式是否成功时,不能只看几项指标和集中力量办的几件大事,更应该看这些措施是否惠及百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在推动社会向自由王国前进。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1)材料一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用行政办法”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表现在何处。(2)运用相关史实,以“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现代化”为题,论述材料三、

10、材料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250 字左右。)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让胡佛始料未及的是,这次“萧条”居然发展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胡佛似乎显得不知所措,但还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1)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2)成立谷类稳定公司,力图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来制止价格的下滑。(3)会见市长和州长,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4)设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5)支持通过减税议案,降低个人和私人企业的所得税。(6)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为银行、保

11、险公司、农场抵押公司以及铁路公司提供贷款。(7)建立住宅贷款银行,对有房产抵押的建筑与贷款公司、储备银行和保险公司给予贴现。(8)扩大信贷资金,保证商业实体和个人享用更多的贷款。摘编自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5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材料二 (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 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 年多了 400 万,但失业者仍达 900 万之多。从 1933 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 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

1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 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1933 年,罗斯福上台时的失业率是 24.9%,至 1940 年失业率仍旧是 14.6%(大萧条之前是 3%左右),直到 1941 年美国全面卷入二战以后,失业率才下降到 10%以下,并逐步达到大萧条前的水平。再看一下国防支出在战时经济中的巨额比重,1940 年不过是 17.9%,很快从 1941 年的 46%跃升到 1945 年的 89.5%,整个美国成为一个兵工厂,GDP 自然增长了。至于失业率下降的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人们都参军去了,二战结束时美国军队有 1200 万人。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

13、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胡佛的反危机措施。(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简要分析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促进美国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与解析专题能力训练 10 20 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1.C 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在四月提纲中,列宁认为革命要向第二阶段过渡,7 月又进一步明确不能通过“自行消亡”、而要采用武力的方式用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故 C项正确。武装起义的条件成熟是在 7 月以后,故 A 项错误。题干仅仅代表列宁的看法,故 B

14、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月流血事件后,和平过渡的可能已经消失,故 D 项错误。2.D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列宁的观点强调了在俄国小农国家的特殊国情下,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这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提出的,故 D 项正确;从列宁的身份可排除 A、C 两项;列宁主要是强调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并未涉及属于生产力范畴的工业化,故 B 项不符合题意。3.B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信息表明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苏维埃政权与资本主义的进步因素相结合,B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6且当时苏维埃政权仍坚持公有制,并未

15、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A 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排除 C 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 D 项。4.B 解析: 材料信息“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反映了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农民可以自由支配,故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5.C 解析: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图中的数据显示当时苏联的个体农户数量大幅度减少,集体农庄农户、工人数量大幅度增加,资产阶级和地主消失,这符合斯大林模式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特征,故 C 项正确。6.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题干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

16、金,享受带薪休假”,说明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很少,社会购买力低,孕育了严重的危机,故 A 项正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故 B 项错误;1929 年以前,美国经济中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了矛盾,故 C 项错误;国家干预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故 D 项错误。7.C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材料阐释了“牧师”的职能,即“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与罗斯福新政中直接解决被压迫者即工人阶级“痛苦”的措施相符的是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故 C 项符合题意

17、。8.C 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从图表数据看,19131938 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在工业生产仍然增长的背景下,从正值变为负值,说明世界贸易倒退,世界市场体系遭到破坏,故C 项正确;材料数据是世界经济发展,而自由主义政策是国内经济政策,故 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数据反映了经济危机,无法反映法西斯主义的肆虐,故 B 项错误;当时凯恩斯主义只在美国有体现,由材料数据无法判断,故 D 项错误。9.D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发展。材料强调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否决罗斯福的新政立法,说明罗斯福新政之路的艰难曲折,故 D 项正确;材料中最高法院与总统的矛盾正是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的体

18、现,也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体现,故 A、B、C 三项错误。10.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应对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美国政府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没有涉及国际市场,与题目不符,故 A 项错误;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故 B 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故 C 项错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扩大,故 D 项正确。11.A 解析: 本题考查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认识。题干材料是爱因斯坦 1936 年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 300 周年纪念

19、会”上的讲稿,名为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通过题干材料可知,他批判的是人们用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理论来进行恶性竞争,并不是批判进化论,故 A 项解读错误,B 项解读正确;根据“创造性”可知 C 项解读正确;根据“独立思考”可知 D 项解读正确。故选 A 项。12.B 解析: 本题考查现实主义作品的特点。本题题眼是“普通人”,该作家的文学作品描述的是现实普通人的生活,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浪漫主义绘画作品,C 项是印象派绘画作品,D 项是现代派绘画作品。13.参考答案: (1)非常手段:农业集体化;义务交售制。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优先发展重工业;高速度。7(2)材料三 材料四

20、观点 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论据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现代化的新型途径;在短期内推动苏联的现代化,实现了工业化;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现代化具有片面性,不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忽视商品货币关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现代化的进程论证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理由归纳完整;能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辩证的视角讨论问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联系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等知识回答“非常手段”,回忆教材知识可

21、知“用行政办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中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等方针。第(2)问,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材料三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材料四认为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不足,联系相关史实回答。14.参考答案: (1)胡佛采取的反危机措施说明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并不是一味坚持自由放任政策;这些措施虽然无法应对空前严重的危机,但还是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2)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劳工问题,失业问题依旧严重,各地罢工持续并不断扩大。促进: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工厂的开设,加之参军人数急剧增加,使得失业率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工问题。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胡佛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但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摆脱危机;尽管如此,毕竟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中“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的信息说明罗斯福新政没有真正解决劳工问题,材料三中“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说明失业问题依旧严重;第二小问从战争需求的角度思考,战争使大量工厂开设以及参军人数急剧增加,从而使失业率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工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