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160414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下册 实验复习,4,6,2,1。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 (1)由表格可知,弹簧原长为_cm;当拉力为2 N时,弹簧长度为_cm,此时弹簧伸长了_cm。,(2)当弹簧长度为6.5 cm时,弹簧伸长了_cm,所受拉力为_N。 (3)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当拉力在_N以内时,弹簧的_(选填“长度”或“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5,2.5,3,伸长量,2,2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cm。,(2)弹簧在受到6 N的拉力时,弹簧比 原来伸长了_cm,此时弹簧

2、发 生了_形变。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_ _; 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N。,6,弹性,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06,3、(3分)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天平,弹簧测力计,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4、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

3、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 ,运动的时间越来越 ,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 ,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 。,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变长,长,不可能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5、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

4、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 运动状态不变;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 。,速度,远,匀速直线,牛顿第一定律,6。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1)标记是小车在 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

5、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乙同学用此装置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均在铺有木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发现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_,由此可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_有关。,木板,慢,越远,高度,7、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段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已知F1=F3=F4F2。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两个图是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两个图是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6、的两个图是 。30、(3分)如上图,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读数是_。,乙和丙,甲和乙,甲和丁,05N,0.2N,3.6N,8.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2)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 。 (3)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

7、足 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4)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 、方向 ,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相等,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相等,相反,9、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 力。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分析图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匀速直线,平衡,压力,接触面越粗糙,10、某兴趣小组的

8、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1)他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 拉着木块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 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 不变,改变木块对木板的 压力;实验中应用了 的研究方法 (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匀速,平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控制变量法,难以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与弹簧测力计位置固定,长木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测量

9、结果没有影响,11、小强做探究“滑动摩 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 关系”的实验中,找到了两个粗糙 程度不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 面上,完成了如下探究。 (1)先将较平滑的木块叠放在较粗糙 的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它们。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1,则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N。 (2)然后应当将 ,在桌面的同一位置重复上述过程,此次测得的摩擦力为2.4N。 (3)比较前面两步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 小强还想知道“接触面积的改变是否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于是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

10、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匀速,3.6,去掉一个木块,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1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15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http: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

11、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凹陷(或形变),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大小,13、(4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宇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分析比较图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凹陷

12、(或形变),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乙和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14、 列问题: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你在认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回答下,(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仔细观察图16所示的“实验1”和“实验2”,回答: 实验1是想验证: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实验2是想验证:当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13、的关系;以上实验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科学方法,那就是 法 (3)如图17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 (填a或b)中装的是盐水。,高度差,不漏气,深度,深度,液体密度,控制变量,a,15(5分)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 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其有关,1、2、3,在同种液体

14、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6,深度,750,16.小明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请回答: (1)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2)如图甲所示,将试管口向上提1 cm,管 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为_mm;将 试管口略向下压(管内仍然有一部分真空), 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_(选填“变 长”“变短”或“不变”)。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 银柱长度将_,高度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时管中不慎进入少量空气,管中水银柱 高度将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50,不变,变大,不变

15、,减小,排出注射器筒内的空气,17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 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2)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注 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 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 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_时,记下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8.2 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cm2。 (4)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Pa。(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刚被拉动,6,0.75,1.1105,18、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

16、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 , 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 。 (2)比较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 有关。 (4)比较 图和 图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密度,D,E,19.如图所示,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填序号) (2)若选用的操作是,可

17、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3)若选用的操作是,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3、6,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20.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 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甲 乙 丙 丁 戊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圆柱体的体积是 m3。(g取l0N/kg) (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3。,排开液体的体积,甲、丙、丁(丙、丁),4,4

18、10-4,1.1103,2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第5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表格中处的数据应为 。 (2)分析对比第1、2和3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 。 (3)分析对比第 三次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二: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4)综合结论一和结论二,得出探究结论: 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5)小明联想到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由此推想:物体排开液体的 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6)深入

19、分析处理数据后,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 。,0.28,大,2、4、5,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质量,液体所受的重力,22.小红同学郊游时捡到一粒植物种子,由于种子较小且只有一粒,要“直接”测量种子的密度很困难,经过思考和不断尝试她利用“替代法”测量出了这粒植物种子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还原小红的实验过程。,将种子放入装有适量水 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种 子下沉至杯底,如图甲, 此时种子所受的浮力_ 重力(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往杯中逐渐加盐并轻轻搅拌,直至观察到种子_,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20、。 取出种子,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m,如图丙,则天平的读数为_g。将玻璃杯中的盐水部分地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V数值为_ mL。 再测出_ _ _。 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种子的密度。 种子密度的表达式: 。(2)实验步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_。,小于,悬浮,121,55,杯子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1,往杯中逐渐加水并轻轻搅拌, 直到观察到种子悬浮,23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请将步骤空格填写完整。,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测出橡皮的_;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

21、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在 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 _;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重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选填字母),测量空桶的重力,在B步骤中,水面没有到达 溢水杯口,C,24.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 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_的大小,

22、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 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 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 是_。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 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 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 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分析这两组数 据可以得出:_对物体 的动能影响较大,依据 是_。,木块滑行距离,让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滚下,速度,质量增加一倍,动能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速度增加一倍,动能增加为原来的四倍或质量和速度增加相同的倍数,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变化影响较大。,25.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

23、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球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面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别为h1和h2,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且h1h2h3。,(1)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 是通过 来反映的。 (2)比较A、B两球,发现B球陷入沙 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下落高 度一定时, 。 (3)比较 两球,发现C球陷入沙 中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当物

24、体 质量相同时,下落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4)比较C、D两球,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 (选填:“有关”或“无关”)。 (5)小球在下列过程陷入沙面前,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陷入沙中后到小球静止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 能。,铅球陷入沙中的深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A、C,无 关,动能,内,26.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利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_ _来判断_(选填“小球”或“木块”)动能的大小; (2)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

25、能的大小与_ _的关系; (3)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使它们从斜面的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的关系,木块移动的距离,小球,速度,相同,质量,27、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

26、衡条件为:( (用字母表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 (合理/不合理); )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左,F1L1 = F2L2,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杠杆本身自重对实验结果有影响,不合理,28.如图16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

27、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7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

28、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左,水平,力臂,F1L1 = F2L2,不合理,结论具有偶然性,杠杆自重的影响,29.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拉动重为5N的钩码,由图示可知拉力大小为 N,将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12cm,则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到0.1%)。 (2)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结构,使它更轻巧.若如图装置中动滑轮的重为G1,用它提升一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改用一个轻质材料制作的重为G2的动滑轮后,再提升同一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高到了90%,则G2与G1之比为(不计绳重及各处的摩擦)。,2.4

29、,4,69.4%,1:3,30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 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 ; 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 比较第1、4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 (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

30、不变”),测得机械效率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3)有两个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 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越低,机械效率越高,无关,偏小,偏高,运动状态,摩擦,提高,31.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27中的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2)第3次实

31、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_.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 (有关或无关)。(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_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具体做法:,高,0.4,72.7%,增大,动滑轮自重,减小,减小动滑轮重力或增大钩码重力,32. 用如图125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图125,(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 测力计的示数F为

32、 N,钩码总 重G为1.0 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 m, 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 m,则杠杆的机 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 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0.5,66.7,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 (克服摩擦力)等做功,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 明 两 条 理 由 ; 。解析 测力计的读数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这里的分度值是0.1 N;用公式计算机械效率;对于杠杆而言,额外功

33、主要是克服杠杆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提高效率可以选减小杠杆自重,增大物重等,但是要在支点和悬挂点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能,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W有用,W总,33用如图1214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1 ) 为 了 探 究 机 械 效 率 和 斜 面 粗 糙 程 度 的关 系 ,应该保持 。(2)将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物体沿斜面移动的距离是 (选填“s1”或“s2”)。(3)实验中正确记录的一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4)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 应用有 (写 出一种即可)。,物重和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图1214,S2,75%,盘山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