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16385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孔乙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孔乙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人物活动的几个场景。2、理清小说的情节,初步把握人物性格。3、了解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教学重点、难点】1、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人物活动的几个场景,准确把握文章主题。2、初步把握人物性格,激发学生围绕作品主题深入阅读探究的兴趣。3、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阅读单元导读,引出小说的一般常识复习2、作者、作品介绍:设疑:我们以前读过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 33 篇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部文集中。其中他自己最喜

2、欢的是孔乙己;孔乙己写于 1918 年冬天,最初发表于 1919 年 4 月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已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那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解答这些疑惑。二、检查预习1、纠正字音、字形(事先大家已预习过课文了,我们现在一起来勾画一些字、词)2、小说为何命名为孔乙己?小说的主人公3、那孔乙己是主人公的姓名吗?不是2那读书人怎么会没有名字呢?你们有依

3、据吗?课文第四段中有这样一句话,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4、故事发生的地点?咸亨酒店故事发生的年代?文章末尾注明的写作时间是 1919 年,第一段又提到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可见故事发生在 1919 年以前的二十多年前,即清朝末年。补充背景介绍实际孔乙己写于 1918 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 1906 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

4、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 20 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注:咸亨酒店简介)三、整体感知课文小说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咸亨酒店)展现人物一生的悲惨遭遇的?(理清作者思路,划分段落。提示:两大部分,可依据主要人物出场为界。)第一部分(13 节):写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序幕)第二部分(413 节):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第一层(49 节)写孔乙己一生的四个片断。(开端、发展)(1)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2) 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5、3) 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4) 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第二层(1011 节)写孔乙己断腿后到酒店喝酒,仍遭到取笑(高潮)第三层(1213 节)写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结局)明确:线索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四、赏析各部分(一)讨论分析第一部分,走进孔乙己生活的环境咸亨酒店31这一部分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咸亨酒店的格局2酒店里常来喝酒的酒客有哪几类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短衣帮、长衫帮。穿着、喝酒方式、下酒物、喝酒地点不同,对比表现阶级对立、贫富悬殊3除喝酒的酒客之外,这一部分还写到了哪些人物?咸亨酒店的掌柜和小伙计“我”A、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

6、?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羼水:这一细节深刻揭露了老板对穷人欺诈手段的卑劣和冷酷势利、唯利是图的本质。掌柜巴结逢迎长衫主顾,唯恐伺候不周;对小伙计凶脸孔,对短衣帮冷酷无情,能欺则欺,恣意剥削。B、小伙计所管职务和所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有何作用?单调、无聊、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死气沉沉的气氛揭露了世态的炎凉,为孔乙己出场作铺垫。总结:这一部分人物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人心的势利、世态的炎凉4开头三段起什么作用?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作者借这一特定的环境去描写人物,透视社会,表现主题。作者通过咸亨酒店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社

7、会环境:、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从“我”职务的变换,可以窥见掌柜冷酷势利的一面。、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么好声气:冷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更见世态炎凉。这样一种社会环境的渲染对于孔乙己的出场有何作用?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 ,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二)讨论分析第二部分4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几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1、文章是如何整体介绍孔乙己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

8、句话反映孔乙己特殊的身份。 “站着喝酒”表明他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含蓄地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他喝酒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惟一”说明他和酒店的上层和下层人都有距离,身份很特殊。刻画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预示了他的悲剧命运。2、作者是怎样刻画孔乙己的?可见他是个怎样的人(由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1)外貌描写第一次出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身

9、材很高大”说明他有力气,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说明穷困,营养不良,也是他不肯劳动的结果;“时常夹些伤痕”饱受守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他年岁已老;“又脏又破”懒惰、穷困。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表明他穷困潦倒、生活无法自理;“穿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连那唯一可证明他读书人身份的长衫也没有了;“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 ”,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的能力。(2)语言、神态描写、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10、教人半懂不懂的。 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死要面子,怕人嘲笑、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 道,“窃 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自命清高5、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 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不要取笑!”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明明是丁举人打断的却不敢说。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他的精神,摧残了他的肉体,他却至

11、死不悟,死要面子。小结孔乙己的性格特征: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3)动作描写、便排出九文大钱 表示他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同时也是在“短衣帮”面前炫耀自己,显示了他的诚实而又迂腐的性格、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摸”字写出了她动作的迟钝,四文大钱藏放得严实,从侧面表明这钱来之不易,进一步说明他的穷困、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 一个“罩”字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还要吃他的豆时的慌张,表现他善良、迂腐的性格。之前看到的孔乙己与之后看到的孔乙己很明显不管是外貌还是语言、动作都有所改变:外貌上身材高大到盘着腿、脸色青白到脸黑而瘦、穿长衫到穿破夹袄;动作由排到摸;语言

12、上由争辩道不争辩,通过前后对比表现孔乙己的每况愈下。这部分小结:小说通过孔乙己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诸方面描写,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作者用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3、孔乙己地位的分析、这样的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分析“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有何作用?内容上: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深刻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中没有地位,

13、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结构上:承上启下、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句子同样可以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还欠十九”6这些话揭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他只不过是一块笑料,一个废物,文中四次重复“还欠十九个钱”,含蓄说明了孔乙己的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当“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拭去时,他便从那冷酷的社会上消失了。、这样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孔乙己,他的出现似乎只是给周围的人带来笑料罢了,文中几次提到了笑,分别是哪些人对他的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

14、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这种“笑”带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

15、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穷酸尽相。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 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当时社会人跟人冷漠无情。小结:我们发现孩子与大人的笑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一种对比,从而揭示封建文化教育使人们逐渐丧失良知和仁爱而变得冷漠无情。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最后又是在笑声中走向死亡。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却是一个笑字,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

16、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笑声”贯穿全文,这阵阵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同时批判了群众的麻木。、文中如何交代孔乙己的最终命运如何?文章最后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和“大约”矛盾吗?7不矛盾。“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因为“我”到“现在”一直未见过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一点关于他的确实消息,所以用“大约”来表示猜测;但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惨情况,在那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的死有事无疑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造成孔乙

17、己悲剧的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社会原因: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人际关系的冷漠势利。(3)直接原因:因为偷窃而遭到丁举人的毒打。(4)自身原因:好喝懒做,鄙视劳动。我们总结一下,将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归结为两点: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深;2、冷漠世情摧残(民众麻木不仁,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的摧残将他送上死路。)个人原因:自身性格缺陷(自命清高、好吃懒做、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科举制度早就了两种人,一种是像孔乙己一样的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他们的命运是悲惨的,还有一种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爬了上去,他们是获胜者,当他们拿经书作为敲门砖,一旦获得了名利之后,他

18、们是任何做的呢?(10-11 段)沿着科举阶梯爬上去的丁举人任意毒打一个爬不上去的孔乙己,虽然孔乙己已经写了“伏辩”,还是被“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许是死了”,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代表人物丁举人的凶狠毒辣。在此作者通过两个读书人的不同命运的对比,再次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这一部分属于侧面描写,通过掌柜和顾客的对话侧面交代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同时也暴露了说话人对这一不幸的无比冷漠。五、讨论本文的中心思想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一生悲惨遭遇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群众的冷漠麻木,也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封建社会的

19、腐朽和黑暗。六、延伸思考:1、写作手法分析:、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我”一个小伙计的口吻来写有什么好处?8、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以及侧面刻画,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比手法的运用,孔乙己语言、动作、外貌的前后对比;两个读书人不同命运的对比;小孩和大人对待孔乙己的态度对比。2、将范进中举与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两文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上的差异。两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孔乙己坐着用手爬进“坟墓”。范进光着一只脚走进“天堂”,可以说,他们虽结局不同,但却是“殊路同归”。范进中举是以科举使人狂迷来讽刺其罪恶的,而孔乙己是以

20、封建科举吃人来揭露其罪恶的,揭示封建末世的病态,意义更深刻。范进的形象是丑,孔乙己的性格是悲,两篇文章不同的批评角度,主人公不同的遭遇和结局,周围人对主人公不同的态度,显示了作者对封建科举不同的批判力度,也使得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揭示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势利。七、课堂总结。师:小说不到 3000 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这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毒害。八、布置作业。课后给文章写个结尾,你认为孔乙己最后的命运怎样?(教后反思: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三:“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此教学设计以填写履历表的形式展开,切入到文章的核心,由此再向四面辐射,抓住了教学的兴奋点,学生学得很积极,教师教得也轻松,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