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2 题,每题 1.5 分,共 48 分。答案必须填涂在机读卡上。 )1.1926 年春,食品价格上涨,工人平均实际工资下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城市的失业问题也相当尖锐,导致了党内的激烈争论;1927 年底到 1928 年春,发生收购危机,这一危机到 1929年更趋严重。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A.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B.在矛盾中运行和实施C.改变了社会意识形态 D.加剧了国家政权颠覆2.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
2、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3.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 1932 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当时苏联( )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B.利用市场恢复和发展经济C.消除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 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4.
3、 2016 年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暴跌 7% ,触发熔断机制,并带动美股收跌,道琼斯指数录得 2008 年以来最差开局;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录得 2001 年以来最差开局。同时,英股富时 100 指数收低 2.39%、法股 CAC 指数急跌 2.47%、德国 DAX 指数重挫4.28%。上述现象反映了(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C.中国股市震荡是全球股市大跌的源头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发展5.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国际金融市场随之剧烈动荡,并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A.
4、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B.导致了贫富分化更加严重C.使世界经济发展日趋失衡 D.带来了经济风险的全球化6.二战后建立了“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加强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A. B. C. D.7.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和周期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2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8.在探究性学习中,同学
5、们对“关贸总协定”的下列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A.是美国主导的货币体系 B.成立宗旨是减少贸易壁垒C.造成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D.是区域集团化的突出体现9. 19461949 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 50%。到 1970 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 1555 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 年为6.8%,19601965 年为 7.9%,19651970 年为 11%。据此可知(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A. B. C. D.10.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
6、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年份 援助战略 主题展开农村/农村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2002 年中国环境技术援助 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11.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曾说:“欧洲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目标是要一步一步的,首先通过经济一体化,接着政治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从而达到欧洲的统一。”欧洲向政治一体化方向迈出的实质性一步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B.欧盟的成立C.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D.欧元的启动12.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
7、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 )A.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313.战国时“士”阶层日益壮大。依其主张,钱穆把他们分为“劳作派”、“不仕派”、“禄仕派”、“义仕派”和“退隐派”。下列属于“劳作派”的人物是( )A.墨子 B.韩非 C.孟子 D.庄子14.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
8、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15.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其本质是(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消沉 B.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空间 D.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16.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相对于荀子,董仲舒( )A.继承了荀子的天命观 B.强
9、调了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突出了天的神秘性 D.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权观念17.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巩固C.理学思想的影响 D.审美意识的觉醒18.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他在这里强调( )A.教育应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B.要继承和发展太学
10、的传统C.仁者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须全面贯彻孔子的教育理念19.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市民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420.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当时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
11、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21.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C.万物发展的规律 D.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22.下列明清之际的思想中,最能反映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2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
12、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24.对下图解读中,正确地揭示了中西科技发展轨迹上的差异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 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 10 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2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
13、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26.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5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27.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祟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
14、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作者对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 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28.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29.康有为在改革中不得不搬出孔子来为变法辩护,在维新学伪经考之后又推出力作孔子改制考,关于推出孔子的目的康有为说:“布农改制,事大骇人,
15、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说明儒学在近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印证“托古改制”推动改革走向成功C.充分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策略性 D.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对改革的影响30. “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先进的中国人( )A.进行维新变法 B.发动武昌起义C.宣传实业救国 D.掀起新文化运动31.在近代有人曾说:“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唯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却又说:“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
16、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2.“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了,而且到现在还有人为之猛拍巴掌。”该评论指新文化运动( )A.起到了文化革新的作用B.自下而上解放思想的弊病6C.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灾难D.其发起者其实是胡适二、材料分析题(26+14=40 分)33.(2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争(
17、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 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 1948 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
18、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美国因素”此时进入欧洲还有什么目的?(8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 分)4.
19、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4 分)34.(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 世纪初,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他已经接受了西方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的民族主义学说,“宣杨放弃个人权利,以国家至上的集体主义价值为本位,提7倡民族国家主义”他说:“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是中国人之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民族主义之发达之既极,其所以求增进本民族之幸福者,无有厌足。知他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汲汲者也。浅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材料二 德意志民族主义特殊的国情造就其必须经过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
20、两步才能最终实现统一: 17-18 世纪出现的文化民族主义实现了德意志文化上的统一,而拿破仑战争的爆发,促使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转变为政治民族主义,它促成了德意志民族反对异族统治和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之后形成了成熟的政治民族主义,并在其指导下德意志最终实现了统一而这种民族主义使统一后的民族国家难以建立民主政治,结果带上了军国主义色彩,从而使民族国家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特点。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影响。(8 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梁启超民族主义相比,德意志民族主义中出现的新特点。(6 分)三、材料论
21、述题(12 分)材料一 社会转型必然促使思想文化变迁,反过来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革新,又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摘自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材料二 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 34 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 20 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分析上述史料,提炼一则历史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8邻水
22、实验学校 2018 年秋第二阶段高 二 试 题 答 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B、C、D、B、D 6. B、A、B、A、A11. B、C、A、B、B 16. B、C、A、D、A21. A、D、C、B、A 26. A、C、A、D、D31. A、C二、材料题33.答案:1.美国因素:美国主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金融;成立关贸总协定促进贸易;实施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目的: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2.对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和发展;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对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3.压制。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回答一点即可)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34.答案1.背景:民族危难和社会危机的催生;接受西方政治学大家的政治学说;自身救国救民思想意识的产生。影响:启发民智,推动思想解放;推动了国家政治变革运动;促讲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2.新特点:经过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两个阶段;受到战争的推动;历时长且目标实现。三、材料论述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