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 10 月单元检测(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15 题每题 2 分,16-25 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Cl2与足量 Fe 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3NAB. 含 4 mol 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 MnO2反应有 2mol 电子转移C. 1 mol Na2O 和 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 3NAD. 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 NA个 NH3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1mol 氯气完全反应最多得到 2mol 电子;二氧化锰只能和
2、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过氧化钠中含有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1mol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含有 2mol 钠离子、1mol 阴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 3mol 离子;标况下,氨水为溶液,不能根据其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详解】1mol 氯气与足量铁完全反应得到 2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为 2NA,A 错误;二氧化锰只能和浓盐酸反应,和稀盐酸不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故浓盐酸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氯气分子个数小于 NA个,B 错误;1mol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含有 2mol 钠离子、1mol 氧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 3m
3、ol 电子,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 3NA,C 正确;标况下,氨水为溶液,不能根据其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判断及计算,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注意反应的特点、物质的组成和聚集状态是解答的关键所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D、CuSO 45H2O 都是化合物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 NaHSO4在溶液中能电离出 H+,所以 NaHSO4是酸D. 浊液、胶体、溶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2【答案】D【解析】HD 是单质,A 项错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4、如同素异形体,B 项错误;NaHSO4是盐,C 项错误。3.在 5NH4NO3 2HNO3+4N2+9H 2O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A. 58 B. 54 C. 53 D. 35【答案】D【解析】【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 5NH4NO3 2HNO3+4N2+9H 2O 中,铵根离子中-3 价的 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铵根离子做还原剂;硝酸根中+5 价 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根做氧化剂,据此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详解】在氧化还原反应 5NH4NO3 2HNO3+4N2+9H 2O 中,铵根离子中-3 价的 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铵根离子做还
5、原剂;硝酸根中+5 价 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根做氧化剂,其中有 2/5 的+5 价 N 没有化合价变化,所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5,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熟练掌握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正确判断还原剂的量为解答关键。4. 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B. Na2O2可用作漂白剂C. 碱石灰可用于干燥 CO2、O 2等气体D. NaClO 可用作消毒剂【答案】C【解析】利用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热的特点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A 正确;Na 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B
6、正确;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能够吸收 CO2气体,C 错;NaClO 在溶液中水解生成 H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来杀菌消毒,D 正确。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3A.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2Al+2OH -+2H2O=2AlO2+3H2B. 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SO 32i+2H+=H2SiO3(胶体)C.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2NO 2+H2O=2H+NO3+NO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2O 2OH-+H2+Cl 2【答案】C【解析】【分析】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胶体和氯化钠;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电解饱
7、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详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 -+2H2O2AlO 2-+3H2,A 正确;硅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胶体和氯化钠,硅酸为弱酸,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32-+2H+H 2SiO3(胶体) ,B 正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NO 2+H2O2H +2NO3-+NO,C 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2O 2OH-+H2+Cl 2,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
8、反应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注意从产物是否正确、物质的拆分是否正确、电荷是否守恒的角度分析判断。6. 短周期元素 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 3 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 Wr Zr Yr XB. 含 Y 元素的盐溶液显酸性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D. X 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XH5与水反应可产生两种气体【答案】D【解析】4W 应为 S、X 为 N、Z 为 Si、Y 为 Al。A 项,原子半径:YZWX,错误;B 项,AlCl 3溶液呈酸性,NaAlO 2溶液呈碱性,错误;C 项,气态氢化物的稳
9、定性 WZ,错误;D 项,NH 5为 NH4H,与水反应:NH 4HH 2O=NH3H2OH 2NH3H2O=NH3H 2O,正确。7.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甲 乙 丙 戊A Cu FeCl3溶液 CuCl2溶液 FeB H2O Fe H2 O2C Al NaOH 溶液 H2 Al2O3D CH3CH2OH O2 CH3CHO H2A. A B. B C. C D. D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甲+乙丙+丁、丙+戊甲分析,结合物质的性质采用代入法判断这两个反应是否能发生,如果能发生,则正确,
10、否则错误。【详解】铜和氯化铁反应方程式为:2FeCl 3+Cu=CuCl2+2FeCl2,铁和氯化铜反应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所以能实现物质间的转化,A 正确;铁和水蒸气反应方程式为4Fe+2H2O(g) Fe3O4+2H2,氢气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2H2O,所以能实现转化,B 正确;Al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铝是活泼金属不能用氧化还原反应冶炼铝,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C 错误;乙醇和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3OH+O22CH3CHO+2H2O,乙醛和氢气
1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 3CHO+H2 CH3CH2OH,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能实现转化,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转化, ,侧重考查分析能力,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8.有下列三个反应:Cl 2+FeI2 FeCl2+I22Fe 2+Br2 2Fe3+2Br-Co 2O3+6HCl 2CoCl2+Cl2+3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I2、Fe 3+、CoCl 2B. 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 2Fe3+Co2O3C. 在反应中当 1 mol Co2O3参加反应
12、时,2 mol HCl 被氧化D. 可以推理得到 Cl2+FeBr2 FeCl2+Br2【答案】C【解析】A 项,反应中 I 元素的化合价由 FeI2中的-1 价升高到 I2中的 0 价,I 2是氧化产物;反应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3 价,Fe 3+是氧化产物;反应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由6HCl 中的-1 价升高到 Cl2中的 0 价,氧化产物为 Cl2;错误。B 项,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由反应得出氧化性:Cl 2 I2,由反应得出氧化性:Br2 Fe3+,由反应得出氧化性:Co 2O3 Cl2,错误。C 项,反应中 1molCo2O3参加反应时有 6
13、molHCl 参加反应,但其中只有 2molHCl 被氧化,正确;D 项,由反应得出还原性:Br- Fe2+,则 Cl2与 FeBr2反应时先将 Fe2+氧化,后氧化 Br-,错误;答案选 C。9.向含 Na +、 Al 3+、 Fe 3+、 Fe 2+、 Cl 、 SO 42 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 2O2 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所得溶液与起始溶液相比,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有( )A. 2 种 B. 3 种 C. 4 种 D. 5 种【答案】A【解析】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 NaOH,则 Na+数目增多,Al 3+、Fe 3+和 Fe2+都不能和 OH-大量共存,所以
14、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只有 Cl-和 SO42-,故选 A。10. 下列各组物项相互混合进行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金属钠投入 FeCl2溶液中 过量的 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 少量 CaO 投入过量的 NaHCO3溶液中Na 2O2投入到 CuSO4溶液中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电解质溶液存在的是水合阳离子和水合阴离子,钠先接触的是外围的水分子,因此钠先与 H2O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NaOH 和 H2,然后在发生碱与盐的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2沉淀和 NaCl,最后 Fe(OH)2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Fe(OH)3,正确;、
15、过量的 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既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沉淀生成,错误;、少量 CaO 投入过量的 NaHCO3溶液中,氧化钙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再与小苏打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无气体生成,错误;、Na 2O2投入到 CuSO4溶液中,前者先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在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正确,答案选 C。考点:考查钠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转化反应原理。1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7S SO2 BaSO4CuSO 4(aq) Cu(OH)2悬浊液 Cu2O饱和 NaCl(aq) NaHCO3 Na2CO3Fe 2O3 FeCl3(aq) 无
16、水 FeCl3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硫单质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盐酸酸性强于亚硫酸,二氧化硫气体入氯化钡溶液中不反应;硫酸铜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会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发得到氢氧化铁固体。【详解】S 与 O2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盐酸酸性强于亚硫酸,二氧化硫气体入氯化钡溶液中不反应,不能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实现转化,错误;硫酸铜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
17、悬浊液与葡萄糖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转化过程能实现,正确;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会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析出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转化能实现,正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溶液中水解生成盐酸和氢氧化铁,加热蒸发氯化氢挥发促进氯化铁水解正向进行,得到氢氧化铁固体,不能得到无水氯化铁,不能实现转化,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化合物的性质,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12.有关 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 Na2CO3和
18、 NaHCO3溶液的碱性比较,前者更强B. 常温时水溶性:Na 2CO3NaHCO3C. 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D.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 Na2CO3和 NaHCO3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无现象8【答案】D【解析】A、碳酸根离子水解能力强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 Na2CO3和 NaHCO3溶液的碱性更强,故 A 正确;B、常温时水溶性:Na 2CO3NaHCO3,故 B 正确;C、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NaHCO 3分解生成 Na2CO3、CO 2、H 2O,故 C 正确;D、 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加入 Na2CO3和 NaHCO3溶液中都能与澄清的石灰
19、水反应生成沉淀,故 D 错误,故选 D。13.下列关于镁铝化学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铝 镁A.与非金属反应 能被 Cl2、O 2氧化 能与 N2、O 2反应B.与水反应 常温下难与水反应常温下能与水缓慢反应C.与碱反应 能溶于碱溶液 能溶于碱溶液D.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 Fe2O3、MnO 2、Co 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能在 CO2中燃烧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铝、镁都是活泼金属,能被 Cl2、O 2氧化,镁能在 N2、O 2中燃烧;常温下铝难与水反应,镁能与水缓慢反应;铝可以与碱溶液反应,镁不能与碱溶液反应;铝可以发生铝热反应,镁能在 CO2中
20、燃烧。【详解】铝能被 Cl2、O 2氧化分别生成氯化铝和氧化铝,镁能与 N2、O 2中燃烧分别生成氮化镁和氧化镁,A 正确;铝不如镁活泼,常温下铝难与水反应,但镁能与水缓慢反应,B 正确;铝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而镁不能与碱反应,C 错误;铝可以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镁能在 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D 正确。9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镁、铝性质的比较,注意从性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分析,明确物质性质的差异是关键,铝、镁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都能与酸反应、都能与盐反应,镁常温下和水缓慢反应,铝不能与水反应,铝可以与碱溶液反应,镁不能与碱溶液反应。14.用铝制易
21、拉罐收集满 CO2,加入过量 NaOH 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了一会儿,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 CO2OH -=HCO3-B. 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Al 3 3HCO 3-=Al(OH) 33CO 2C. 上述过程中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且反应结束后的溶液呈碱性D. 若将 CO2换为 NH3,浓 NaOH 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气体与碱反应,导致易拉罐变瘪,反应为 CO2+2OH-CO 32-+H2O,故 A 错误;B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发生 2Al+
22、2OH-+2H2O2AlO 2-+3H2,气体压强增大,故 B 错误;C上述过程共发生 CO2+2OH-CO 32-+H2O、2Al+2OH -+2H2O2AlO 2-+3H2、Al 2O3+2NaOH=2NaAlO2+H2O 反应,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均消耗 NaOH,则碱性减弱,故 C 正确;D将 CO2换为 NH3,浓 NaOH 溶液换为水,只发生氨气与水反应,则易拉罐也会出现变瘪的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定位】考查 Al 的化学性质及离子反应【名师点晴】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拉罐变瘪发生 CO2+2OH-CO 32-+H2O,气体的压强变小;过一会儿后,易拉罐
23、又会作响并鼓起来,发生 2Al+2OH-+2H2O2AlO2-+3H2,气体压强增大,选项 C 为解答的难点,以此来解答。15.向含有 FeBr2、FeI 2的溶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向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 为血红色,若只从反应顺序角度考虑反应情况,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IB. 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 Fe2 全部被氧化C. 原溶液中的 Br 可能被氧化10D. 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 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还原性:I -Fe 2+Br -,向含有 FeBr2、FeI
24、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I -一定全部被氧化,故 A 正确;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故 B 错误;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 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出现铁离子,原溶液中的 Br-可能被氧化,故 C正确;D如 Br-被氧化生成 Br2,则加入 CCl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下层溶液可能呈紫红色,故 D 正确故选 B考点:氯、溴、碘的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16.下列有关离子组的评价及相关离子方
25、程式均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评价及离子方程式A H+、Fe 2+、NO 3-、Cl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发生反应:Fe2+2H+=Fe3+ H2B Na+、K +、HCO 3-、OH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因为发生反应:HCO 3-+ OH-=H2O+CO2C Ca2+、NH 4+、CO 32-、Cl - 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D Na+、NH 4+、SO 42-、Cl - 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A. A B. B C. C D. D【答案】D11【解析】试题分析:A、NO 3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把 Fe2 氧化成Fe3 ,3Fe 2 3H NO 3 =3
26、Fe3 NO3H 2O,故错误;B、HCO 3 OH =H2OCO 32 ,故错误;C、Ca 2 CO 32 =CaCO3,故错误;D、能大量共存,故正确。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等知识。17. 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生成酸式盐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A. 6 个 B. 5 个 C. 4 个 D. 3 个【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酸性氧化物是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正确;弱酸
27、和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可以实现,如 H2S+CuSO4=CuS+H 2SO4,故正确酸和盐反应生成弱酸的复分解反应,HCl+CH 3COONa=CH3COOH+NaCl,故正确;根据反应 2H2S+H2SO3=3H2O+S可知,氢硫酸和亚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故正确;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生成臭氧,故正确;反应 2Na2O2+2H2O=4NaOH+O2和 3NO2+H2O=2HNO3+NO 是两种氧化物反应产物有气体的反应,故正确,选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18.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室温下,pH=1 的
28、溶液中:Na +、Fe 3+、NO 3-、SO 42B. 0.1 molL-1FeCl3溶液中:Fe 2+、NH 4+、SCN -、SO 42C. 加入铝粉有气泡产生的溶液中:Na +、NH 4+、Fe 2+、NO 3-D. 在 NaAlO2 溶液中:K +、Na +、HCO 3-、SO 4212【答案】A【解析】【分析】Na+、Fe 3+、NO 3-、SO 42在酸性条件下不发生任何反应;Fe 3+与 SCN-反应生成络离子;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NH4+、Fe 2+,酸溶液中 Al 或 Fe2+、NO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AlO2与 HCO3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 CO
29、32。【详解】室温下,pH=1 的溶液中呈酸性,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A 正确;溶液中 Fe3+与 SCN-反应生成络离子,不能共存,B 错误;加入铝粉有气泡产生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NH4+、Fe 2+,酸溶液中 Al 或Fe2+、NO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C 错误;AlO 2与 HCO3在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 CO32,不能共存,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注意常见离子的性质,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1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水
30、反应:Na+2H 2O Na+2OH-+H2B.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 -+2H2O H2+Cl 2+2OH -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OH-+H+S BaSO4+H 2OD. 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C +2H+ CO2+H 2O【答案】B【解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转移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 +2OH-+H2,故 A 错误;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有 NaOH 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2Cl-+2H2O H2+Cl 2+2OH -,故 B 正确;C二者
31、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且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的计量数都是 2,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SO42-BaSO 4+2H 2O,故 C 错误;D碳酸钡是难溶于水的盐,不可拆分,故 D 错误;答案为 B。20.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Ca(OH) 2 H 2S 13OH - Al 3+ Al 3+N 2 CO 2 HClO Na 2O2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Ca(OH) 2为离子化合物; H 2S 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中最外层有 8 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 H-S 键; OH -为带 1 个负电荷的阴离子;Al 3+,金属阳离子符号即为其电子
32、式; N 2 中 N 原子满足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CO 2 中 C 分别为 O 形成 2对共价键;HClO,HClO 分子中存在 H-O 和 O-Cl 两个共价键;Na 2O2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详解】Ca(OH) 2 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正确;H 2S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中最外层有 8 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 H-S 键,电子式为: ,故错误;氢氧根离子为带有 1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需要标出离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 ,故错误;Al 3+,金属阳离子符号即为其电子式,故正确;N 2中 N 原子满足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电
33、子式为:,故错误;CO 2 中 C 分别为 O 形成 2 对共价键;HClO 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 1 个氧氢键和 1 个 Cl-O 键,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故错误;Na 2O2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正确,故正确的是:,故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电子式的书写,注意掌握电子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区别是关键。2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Cl -、Na +、AlO 2、SO 42水电离产生的 c(H+)=10-12 molL-1的溶液中:K +、Ba 2+、Cl -
34、、NO 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Fe 2+、Mg 2+、NO 3、Cl -饱和氯水中:Cl -、NO 3、Na +、SO 3214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K +、SO 32、SO 42、NO 3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Na +、NH 4+、I -、ClO -能使 pH 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 +、AlO 2、K +、CO 32在 FeCl2溶液中:K +、Na +、SO 42、AlO 2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AlO2-离子与 H+不能大量共存;K +、Ba 2+、Cl -、NO 3-离子之间不反应;NO 3-在酸性溶液中能够氧化 Fe2+;氯气能够氧化 S
35、O3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lO -能够氧化 I-;Na +、AlO 2-、K +、CO 32-离子之间不反应;AlO 2-与亚铁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详解】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AlO 2-离子与 H+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水电离产生的 c(H +)=10 -12mol/L 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K +、Ba 2+、Cl -、NO 3-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正确;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NO 3-在酸性溶液中能够氧化 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饱和氯水中,氯气能够氧化 S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能使
36、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NO 3-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 S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lO -能够氧化 I-,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能使 pH 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Na +、AlO 2-、K +、CO 32-离子之间不反应,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正确;在 FeCl2溶液中,AlO 2-与亚铁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
37、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 +或 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 2+、Fe 3+、MnO 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22.铜和镁的合金 2.14 g 完全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为 NO2、NO、N 2O三种气体,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均为 0.224 L,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A. 3.12 g B. 4.18 g C. 4.62 g D. 5.06 g15【答案】B【解析】【分析】由
38、题意可知,最后的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则沉淀的质量为金属的质量与氢氧根离子的质量之和;在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中金属的失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硝酸中氮元素的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并由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的化学式可知,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的失电子数。【详解】由题意可知,金属 Cu、Mg 与硝酸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转化为Cu(OH) 2、Mg(OH) 2沉淀,由+2 价金属和金属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可知,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为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在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被还原为NO2、NO、N 2O 三种气体而且在标准状况下它们的体积均为 0.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
39、224L/22.4Lmol=0.01mol,由电子守恒可知,金属的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5-4)+0.01mol(5-2)+0.01mol2(5-1)=0.12mol,即 OH-的物质的量为 0.12mol,沉淀的质量为 2.14g+0.12mol17g/mol=4.18g,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及利用沉淀的化学式得出转移电子数与氢氧根离子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Si Na2SiO3(aq) H2SiO3Na Na2O2 NaOHCaCO 3 CaO CaC2 C2H4饱和 NaCl(aq)
40、NaHCO3 Na2CO3MgCl 2(aq) MgCl26H2O MgCuSO 4(aq) Cu(OH)2 Cu2O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16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Na 与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 CO2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电解六水氯化镁得不到金属镁;硫酸铜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详解】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硅酸钠与二氧
41、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正确;Na 与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错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 C 高温反应生成碳化钙,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错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 CO2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正确;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六水氯化镁晶体,六水氯化镁晶体在氯化氢的气流中加热得到氯化镁固体,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错误;硫酸铜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加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转化过程能实现,正确。故选 A。24.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微粒半径:K +Al3+C
42、l-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 2SPH3SiH4离子的还原性:F -Cl-Br-I-氧化性:Cl 2SSeTe酸性:H 2SO4H3PO4H2CO3HClO非金属性:ONPSi金属性:BeMgCaK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K +、S 2-、C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核数 S2-C1 -K +,则半径 S2-C1 -K +,离子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最小,则半径最小,则有 S2-C1 -K +Al 3+,错误;非金属性:FClSP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 2SPH 3SiH 4,
43、正确;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F -C1 -Br -I -,错误;非金属性:C1SSeTe,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氧化性:C1 2SSeTe,正确;非金属性:SPC,元素的非金属性17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 2SO4H 3PO4H 2CO3,又 H2CO3酸性大于 HClO,则有酸性:H 2SO4H 3PO4H 2CO3HClO,正确;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有 ON、PSi,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 NP,所以有非金属性:ONPSi,正确;同周
44、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逐渐减弱,则金属性 CaK,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性BeMgCa,所以金属性:BeMgCaK,正确答案选 B。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H+、Mg 2+、NH 4+、Al 3+、Fe 3+、CO 32、SO 42、NO 3中的几种。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若加入 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 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H+、Mg 2+、NH 4+、Al 3+B. 溶液中 n(Al3+)=0.1 molC. 溶液中一定不含 CO32,可能含有
45、SO42和 NO3D. n(H+) n(Al3+) n(Mg2+)=221【答案】C【解析】【分析】加锌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说明锌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则没有碳酸根和硝酸根离子;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含铁离子;由图像可知溶液中含氢离子、铵根离子、镁离子、铝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按照氢离子镁离子和铝离子铵根离子氢氧化铝沉淀的顺序反应,沉淀量的变化是先在 x 轴上,然后逐渐增大,平行x 轴,再减小,最后平行 x 轴,可以对照图象上的量求出各离子的量。【详解】由图像可知溶液中含氢离子、铵根离子、镁离子、铝离子,A 正确;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8mol0
46、.7mol)=0.1mol,由氢氧化铝沉淀溶解的方程式可知,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 0.1mol,由铝原子个数守恒可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B 正确;加锌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说明锌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溶液中有大量氢18离子,则没有碳酸根和硝酸根离子,C 错误;由图中数据可知,中和氢离子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溶解氢氧化铝沉淀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 0.1mol,由铝原子个数守恒可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1mol,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0.1mol)=0.4
47、mol,生成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3mol,则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1mol,由方程式可知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由镁原子个数守恒可知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故氢离子、铝离子和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 2:2:1,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依据图像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解答时,应依据离子的性质,根据题给条件确定溶液中的离子,再根据图像信息,计算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26.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 A、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 Na+、Al 3+、Mg 2+、Ba 2+、Fe 3+和五种阴离
48、子 Cl-、OH -、NO 3-、CO 32-、X 中的一种。(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_和_(填化学式,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写在第一个空) 。(2)为了确定 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 A 和 B,含 X 的物质为记 C,当 C 与 B 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 C 与 A 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黄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 HNO3,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X 为_。ASO 32- BSO 42- CCH 3COO- DSiO 32-(3)将 0.02mol 的 A 与 0.01mol 的 C 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保留两位小数) 。(4)将 Cu 投入到装有 D 溶液的试管中,Cu 不溶解;再滴加稀 H2SO4,Cu 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 D 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