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176437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卷中国近代化的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一、选择题1史 学 家 陈 旭 麓 认 为 : “从 林 则 徐 开 眼 看 世 界 开 始 , 进 而 中 体 西 用 , 进 而 自 由 、 平 等 、 博 爱 , 进 而 民 主和 科 学 每 一 步 都 伴 随 着 中 西 新 旧 之 争 。 ”其 中 , “中 体 西 用 ”与 “民 主 和 科 学 ”这 两 “步 ”应 指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答案】B2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如果要完成作业,你会参考哪一刊物?A 时务报 B 新青年C 民报 D 国闻报【答案】B31923 年,梁启超

2、曾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A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B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的原因C二次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答案】A4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1912 年 1 月 1 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D各省的会议代表到临时参议院参加会议【答案】B5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

3、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 B2C D【答案】A6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遗言启迪后人。 ”这歌颂了谁的主要功绩A李鸿章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答案】D7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 ”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答案】C8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4、”由 1300 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 ,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答案】C9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A用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B遭到封建顽固势力反对C外国资本主义干扰破坏 D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答案】A10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B11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

5、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 ”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答案】D31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到以下几幅照片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探究的主题应是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国共十年内战【答案】B13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自强、求富 民主共和 抗日救亡 民主、科学A BC D【答案】A14某班要举办一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主题展览,下列内容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答案】C415在近代中国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

6、辛亥革命建共和,新文化运动倡民主与科学。这些运动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探索近代化道路的艰辛【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16 (20 分)近代化始终是近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探索充满艰辛,艰辛孕育新的发展,这是普遍的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先后拜了三位老师:欧美、日本和苏俄。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

7、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1)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缘于哪次著名的改革?(2 分)中国在近代以欧美和苏俄为师,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 分)材料二 实现近代化(也叫早期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思想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正好是相反的。(2)请你结合史实说明近代西方在思想、制度、器物方面的变革。 (各举一例即可,6 分)(3)近代中国先后经历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和思想变革,请分别举出其中一个代表性

8、历史事件。 (6 分)(4)通过上述学习,你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借鉴外来文明时应该怎样做?(2 分)【答案】 (1)明治维新。 (2 分)学欧美: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 分)学苏联: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 分)(2)思想变革: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 (答出一点即可,2 分)制度变革: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法国通过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等。 (答出一点即可,2 分)器物变革:工业革命。 (2 分)(3)器物变革:洋务运动。 (2 分)制度变

9、革: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 。 (2 分)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 (2 分)(4)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言之有理即可,2 分)17 (15 分)近代中国在社会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社会性质的变化】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5(1)材料一所示内容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2 分)【社会习俗的变化】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 “大人” ,而是改称“先生” “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

10、。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2)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2 分)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 ,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 。你赞同其中哪一种观点?(1 分)阐述你的理由。 (6 分)【思想观念的变化】材料三 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 分)该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2 分)【答案】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分)(2)辛亥革命。 (2 分)【示例一】我赞同“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 (1 分)

11、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后,成立了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6 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亦可)【示例二】我赞同“中国革命失败了”的观点。 (1 分)理由: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6 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亦可)(3)新文化运动。 (2 分)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 分)18 (20 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

12、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6条滔天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与其相对

13、应的运动名称。 (8 分)(2)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2 分)(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的什么政治主张?(2 分)这一主张反映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 分)(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是指什么?(4 分)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2 分)【答案】 (1)图一:洋务运动。 (2 分) 图二:戊戌变法。 (2 分) 图三:辛亥革命。 (2 分) 图四:新文化运动。 (2 分)(2)三民主义。 (2 分)(3)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 分)资产阶级。 (2 分)(4)民主,科学。 (4 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意思相近即可,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