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级文科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二部分必须用 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
2、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4 题,总分 48 分) 。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 7 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 2 块,总计 34 字,大意为:有 2 个人分别率领了 30 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A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2.荆襄地区的水利兴修早在春秋时已经开始了,而两晋南朝时期水利的兴修更多。刘宋时,张绍为雍州刺史,在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宴,
3、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 。这折射出当时荆襄地区( )A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成为中央政府财政倚重 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3.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家庭人口 项 目 数量(单位:钱)收入 粮食 8500赋役 29895 人支出日常开支 7950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2 -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具有局限性4.隋书食货志记载:“(南朝)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 ”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南朝( )A城市商
4、品经济繁荣 B商品交易出现钱货杂用C经济区域分工明显 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发达5.在古代雅典,一个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或外邦人可以十分富有,可以购置房产,却不能购置地产。这一现象(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B加剧阶级矛盾导致城邦混乱C利于解决平民债务负担 D强化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6.公元前 242 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现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 。这表明在罗马境内( )A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
5、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7.15 世纪中期以后,热那亚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海东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亚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缘于( )A土耳其崛起引发商业危机 B欧洲内部的竞争C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地圆学说的提出8.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中等阶级要求变革,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 。于是,英国(
6、)A发生了“光荣革命” B颁布了权利法案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 D改革了议会选举制度9.“19 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这时期的“技术进步”( )A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积累 B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C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 D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 3 -10. 据 1844 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 1:46(即平均每 46 人中有 1 人死亡),新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 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 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1:3190,不包
7、括郊区则是 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B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C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 制 D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11.1918 年 12 月,当美国总统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满怀热情地将他当作“救世主” “和平王子”来欢迎;而同一时期,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都建立了苏维埃。这反映出当时( )A苏俄制度具有明显优势 B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已经瓦解C意识形态之争尚未开始 D民众对构建社会新秩序充满期望12.英国布菜克本商会访华团在 18961897 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
8、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中国仍然是自然经济B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日益萎缩D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13.1882 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 100 万两,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1 万股,计银 50 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于 1880 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C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D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14.1900 年 6 月 21 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
9、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 的签订( )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说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15.1934 年,有人在描述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变化时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以前, “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 。这表明当时( )- 4 -A民主共和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B中共开始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苏维埃政
10、权有着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D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较大提升16.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经济学界曾就中国是走“统制经济发展模式”还是走“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产生争论。产生上述争论的主要背景是因为当时( )A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艰难C南京政府大力倡导 D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加剧17.南京国民政府于 1931 年提出, “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1935 年又决定:“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 ”这突出说明国民政府( )A力图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B意识到新的世界大
11、战将爆发C为对川黔地区红军秘密“围剿” D正准备实施工业的战略内迁18.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说明(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民主革命逐步转型C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D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19.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松动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C新兴大国成为重要
12、的国际力量 D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20.二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说:“美国不打算在战争结束后背弃为战争折磨而处于贫困状态的国家,而是打算在长期困难的经济 重建任务中帮助他们现在向他们提出保证,就是团结和鼓励反轴心国家的力量,极大地加强他们赢得胜利的信心。 ”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出于结束战争的需要 B援助贫困国家为目的C稳定国际货币的需要 D挽救经济危机为宗旨21.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外交经历了立国外交、建国外交与强国外交三个阶段。其中立国外交是指中国与世界、中国与国际体系尚未充分互动,依然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时期。这一时- 5 -期外交的主要任务为捍卫政权自立、主权 自尊、国家
13、自存。据此,立国外交出现在( )A19491956 年 B19491978 年C19661976 年 D19782012 年22.据统计,1949 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 845%,1952 年为747%,1957 年为 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A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 B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 、C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23.“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 ” 这是 1958年流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反映出( )A当时人们对人民公社的衷心拥护和赞美B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直线发展历程C小农经济是阻碍新中
14、国经济发展的落后生产方式D生产关系的变革逐渐与生产力发 展水平相脱离24.2015 年 6 月 29 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57 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亲自或者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2017 年 6 月 16 日银行理事会批准新一批 3个意向成员(汤加、阿根廷、马达加斯加)加入,成员总数增至 80 个。该协定的签订表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得以加强 B 经济全球化推进国家间经济合作C世界银行领导地位被严重削弱 D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开始出现二、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三道主观题,总分 52 分。 )25.(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长城一线设
15、边镇并驻军 80 万,每年需从内陆各省协饷和调运物资。洪武三年(1370),朝廷准许秦晋等边关省份的民商运粮食到边关换取经营食盐的许可证盐引,再到食盐产地运销盐斤,晋商借此兴起。弘治五年(1492),政府允许输银买引,徽商也走上大规模食盐贩运的道路。万历四十五年(1617)两淮推行“纲运法” ,由官府指定资本雄厚的商人为纲运商人,由其包揽承运官盐引所上纳的税银,纲商包运的若干盐引即称为“纲” ,或称为“窝本” 。许多徽州商人为能筹够“窝本”所需交纳的巨资,便以姓氏或宗族结为纲,用族法宗规来凝聚和节制纲法,合股共财,以集体的力量夺取招标,实现共赢。以纲运法承运纲盐的纲商在清代前期的福建盐区被直接
16、称为“商帮” 。 摘编自周膺当代地域商人群体与古代商帮的差异- 6 -材料二 1847 年,广州的英国商人成立第一个洋商会广州英商会。到 1904 年之前,外商已在中国的广州、上海、香港、天津设立了 6 个商会。1904 年清政府商部还制订商会简明章程 ,发布劝办商会谕贴,鼓励各地兴办商会。到 1912 年,商会总数增加到 794 个。商会不仅仅是行业内部自治的机构,还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出建议和组织参加政治改革运动。1906 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上海总商会联络、组织各地商会先后三次参与国会请愿运动。另外,其活动还伸展到教育、地方自治、仲裁、社会公益等十分广阔领域,为中国城市近代化写下了浓墨重
17、彩的一笔。 摘编自陈玲浅析近代中国商会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明代商帮的特点及商帮形成的主要原因。(13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晚清商会的作用。如何理解从传统商帮到近代商会这一变化?(12 分)2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民族工业被消灭了,新的工业得以建立;“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及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所以,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 摘编
18、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7. (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初地方行政制度仍沿旧制,州、郡、县三级制。开皇初有州 211 个,郡 508 个,县 1124 个。各州郡县以辖区大小和人 口多少分为上下九等,使得辖区混乱,官吏众多。隋文帝“以官繁人弊,遂废五百余郡,而以州治县” ,取消地方自辟僚属制。炀帝时“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 , “每年二月乘诏巡郡县,十月入奏” 。隋朝的地方区划调整是古代中国政区整改的典型,对以后各代行政区域划分与改革影响深远。 摘编自徐正文
19、论隋代及唐前期的政区整治与改革材料二 宋代知州总辖一州政务, “祖宗以来,常重其选” 。宋代自国初就确立了由皇帝在殿廷上为新任知州当面遣行的制度,时称陛辞。皇帝借“陛辞”之机,当面考查知州才品,向其发布本人对地方治理的训令。一般文臣出任知州,须曾任知县、通判,才可以任知州,武- 7 -臣须曾历巡检、县尉、知县等县级亲民官,并曾历诸州都监等主兵官,不曾犯罪,有官员推荐,方能升任知州。此外,宋政府往往责令知州上任半年之内要向朝廷递送就民事及边防所作的时政奏章。作为地方大吏的知州深受朝廷重视,在维护地方秩序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苗书梅宋代知州及其职能(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代地方区划调整的主要
20、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7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重视知州选任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 分)- 8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级文科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B B D B D C B D D A D B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C B D A D D C A B C D B二、非选择题25. (1)特点:地域性(地缘)、宗族色彩(亲缘)、行业性(业缘)的组合(3 分);资本雄厚;具有官府特许经营(垄断)权。(4 分,每点 2 分) 原因
21、:商品经济的发展(跨区域长途贩运的发展);北方边镇的物资需要;盐法改革的机遇;宗族观念的影响。(6 分,任答其中 3 点即可) (2)作用:推动工商业行业内部的自律与有序竞争;参与制定经济法规,推动工商业发展;抵制洋商扩张,维护民族利权;参与政治运动,推动政治转型;参与地方自治(社会管理),促进教育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促进近代化)。(6 分,任答其中 3 点即可) 变化:从传统地缘为主到近代业缘为主;从依附封建政府到行业内部自治;从附属于封建农耕经济到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府从抑商政策到鼓励工商政策的变化。(6 分,任答其中3 点即可)26. 论题: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22、。(4 分) 阐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14、15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积累原始资本而开展航海活动,使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联合。18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深入,工业资本崛起,工业资 产阶级为寻求市场和原料而加速对外扩张,使广大亚非拉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到 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为攫取高额利润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每个史实加论证 2 分,需列举三个史实进行阐述,共 6 分) - 9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发
23、展是近代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动力,体现了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应该用唯物史观看待这一问题。(2 分)27. (1)措施:调整地方行政区划,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废除地方官自辟属吏的权力,削弱地方政府权力;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答一点得 2 分,答两点得 3 分) 意义:减少行政层次,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减少官员设置,加强吏治,有利于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和削减政府开支,缓和阶级矛盾;对以后各王朝的政区调整具有借鉴意义,影响深远。(每点 2 分,任两点得 4 分) (2)表现:选任标准严格,重视资历,要求曾担任基层官职;重文轻武,对武臣出任知州者设置诸多限制;新任知州须皇帝亲自召见、遣行;知州应及时向朝廷递送地方时 政奏章。(每点 2 分,共 4 分) 原因:吸取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每点 2 分,共 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