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2016_2107学年高二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118002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2016_2107学年高二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2016_2107学年高二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2016_2107学年高二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2016_2107学年高二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六校2016_2107学年高二语文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 05 月份联考试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秦

2、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讲实用性也讲审美性,这是汉代美学思想对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美趋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道:“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

3、艺术的美学思潮。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赤兔金鸟、羽人戏龙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章” 。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书法也是如此,汉代篆书线条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备,虚实相生。瓦当铭文更能随形布势,随意生态,活泼多变;缪篆屈曲回环;鸟虫篆,笔画作鸟、虫、鱼状,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意味、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圣人立

4、象以尽意” ,汉代流动瑰丽的篆书,所表达的正是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 2 -美追求。森严的秦文化之“法”与浪漫的楚文化之“意”在汉代篆书里交融,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1. 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在审美上,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他的小篆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体现了法家“好质而恶饰”的主张。B. 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省去了大篆的繁缛而更趋简易,是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C. 汉代融合了道家“无为而治”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强调“文” “质”辩证统一的审美观。D. 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南国

5、楚文化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都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2. 下列对“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汉代篆书是汉代审美趋于开放的产物。汉代美学思想突破了秦代美学思想,讲实用也讲审美,促使了包括篆书在内的汉代艺术的繁荣。B. 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主宰了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决定了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C. 汉代篆书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特别是鸟虫篆更将篆书的装饰意味和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D. 汉代篆书既有道家“无为”的审美观,也有儒家“文质”辩证统一的思想;既有秦文化的森严法度,也有楚文化的浪漫情怀。3.

6、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B. 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C. 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一页。D. 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答案】1. C 2. B 3. D- 3 -【解析】1. 试题分析:C 项强调“文” “质”辩证统一的仅仅是儒家的审美观, “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

7、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 ”本项以偏概全。.2. 试题分析:B 项“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错。原文表述是“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3. 试题分析:D 项表述“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属无中生有。原文只是提到了“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学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的兵力被吞噬。敌人的炮火还在猛攻,连长放下望远镜,掏出烟,指指身后的山崖,对身边的丁二娃说,看到了吧,那有一线天,不怕死就从那攀上去,或许有救;还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敌人上来和他们同归于尽。丁二娃

8、想了想,说,听你的连长,我这命,活着是你的,死了是阎王的。连长拍着丁二娃的肩说,好小子,下辈子若带兵,我还带你。丁二娃嘿嘿地笑,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鬼子的又一轮冲锋开始了。连长把十几颗手榴弹依次捆在内衣里。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丁二娃也想像连长那样往腰间捆,可是办不到,没有了,他除了有七颗子弹,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他很沮丧,有一身的力气没处使,只等着送死。连长捆好手榴弹,他回过头对丁二娃说,娃子,你上一线天吧,全国解放那天,你给我立个碑,也好在人世留个念想儿。丁二娃听了连长的话,打了个立正,连长,丁二娃誓死陪你战斗到底!鬼子越来越近了,前一排已经直起了腰身。二娃,把前边那个

9、军官干掉。连长说。二娃躲在树后,只一抬手,那个军官应声倒下。二娃退下来,跑向南边的阵地,还是手起枪落,又一个鬼子应声倒下。鬼子开始小心了,他们由站着迫近改为匍匐前进,而二娃的子弹也快用完了。二娃只有在死去的战友身上寻找武器,正翻着,就听连长哼了一声,之后倒在了他的脚下。二娃看到,一颗子弹,正中连长的眉心,就像小时候,妈妈在姐姐的眉心点上个小红点。妈的小日本!二娃向着鬼子的队伍甩了两枪,可是子弹太贵重了,就剩三颗了,由不得- 4 -他浪费。他勉强在一战友身下翻出一颗手榴弹,迅速抛了出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二娃突然改了主意,何不趁机逃跑,逃跑可比和敌人同归于尽更有赚头。二娃看一眼连长说,连长,反正

10、你也死了,我就不跟你去了,我会给你报仇的!他把刚才对连长的许诺忘个一干二净。二娃双手遮住嘴巴对着鬼子喊,别开枪,我们投降!二娃又喊,我们身上都捆着手榴弹,你们若开枪,就连你们一起炸飞喽。鬼子真就没有开枪,但也没有向前半步,二娃趁机把连长抱起放在战壕沿上,只露出上半身,两边用战友的尸体支撑着。连长的头一直傲立着,不偏也不倒,两眼怒目圆睁,身旁的战友也簇拥着他,如同抬一部轿子,去和小日本算账。阵地静了下来,小鬼子在一步步靠近,而这会儿的二娃,已经不在连长的身边了,他凭着一身好功夫,两腿蹬住崖壁,双手倒换着,一点一点攀上一米宽、二十几米高的一线天。几乎是一眨眼的光景,鬼子上来了,他们战战兢兢、层层叠

11、叠围住了连长,判断他是否还活着,就在他们举棋不定,想上前试试连长还有没有气息时,不知从什么方向,射来三枪,一枪打死鬼子为首的军官,一枪打翻了想试连长是否还活着的那个士兵,而第三枪则打在连长腰间那捆手榴弹上。顿时,数声爆炸,火光冲天,一朵朵红磨菇瞬间绽放,染红了半个阵地。4.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连长为丁二娃指出了两条路,他希望丁二娃选择生路,因为丁二娃很年轻,而且非常服从命令。B. 文中写连长往身上捆手榴弹时,强调“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 ,是为结尾鬼子被炸死埋伏笔。C. 连长被子弹击中的眉心使丁二娃联想到妈妈在姐姐的眉心上点的小红点,这个

12、细节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D. 丁二娃最后仅剩下三颗子弹这个情节非常重要,与后文的三枪相呼应,可见此处并非闲笔,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E.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连长和丁二娃打鬼子,暗线是鬼子步步紧逼连长和丁二娃,双线交织使小说主题更加深刻。5. 概括小说中丁二娃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6.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第三条路” ,也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英雄” ,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答案】4. AE 5. 忠诚勇敢。连长跟他说有两条路时,他选择了陪连长战斗到底。- 5 -为人憨厚。文中有对他的肖像描写“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 。枪法精准。连

13、长让他射击谁,都是一枪命中;最后三枪也是准确无误。机智变通。他在连长死后故布疑阵,引敌人上钩,消灭很多敌人。他没有死守与连长的约定,改变主意决定留得有用之躯,为连长报仇。 .6. (示例一)以“第三条路”做标题更合适。使主人公丁二娃形象更加鲜明。连长指出了两条路,丁二娃却找到了第三条路,从而表现出他的脑筋灵活、善于变通。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看完题目,读者在阅读中就会有意识去寻找“第三条路” ,但谜底却直到结尾才揭晓,有戏剧化效果。有利于深化文章主旨。文章赞扬了丁二娃坚定而又善于动脑的战斗精神, “第三条路”正是对这种精神的集中表现。 (示例二)以“英雄”做标题更合适。有利于突出主人公

14、群像。本文中的主人公不只丁二娃一个,连长也是主人公,用“英雄”做题目更有概括性。英雄事迹贯穿全文情节。全文都是围绕两位主人公的英雄表现来写的,文题相符。有利于凸显文章主旨。连长以身殉国,丁二娃全身而退,结局虽然不同,但都是值得赞扬的大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礼赞。【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A项强加因果。E 项无中生有,就没有明暗两条线索。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 “连长跟他说有两条路时,他选择了陪连长战斗到底” , 忠诚勇敢;文中有对他的肖像描写“黑一块白一块的脸,

15、到处是憨相” ,为人憨厚,以此类推。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小说的标题。回答此题,需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即可。本题“第三条路”和“英雄”都可以作为题目,分析注意结合文本内容。点睛:标题的常见作用: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结合标题的作用确定标题即可。(三)实用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世人一提起先生,第一反应多是“译界泰斗” “复旦教授” ,但陆谷孙最引以为豪的却是“父亲的儿子” 。父亲陆达成带领幼小的陆谷孙

16、迈进法国文学的殿堂,使得陆谷孙自小就- 6 -结下了与语言文字的不解情缘。他对女儿的学业要求十分苛刻,强调凡事“以学为先” 。陆谷孙幼时习字,父亲认为字若歪斜,必定是心有邪念,实是在其练书法的同时灌输正直豁达的人生态度。父亲在生活上的作风也深刻地影响着陆谷孙,先生始终谨记父亲“小富可,大富不敢”的教诲,一生清贫,不慕虚名,自得其乐地过着知识分子的“草根生活” 。1965 年,陆谷孙从复旦大学外文系硕士毕业并留校,在紧接着的“文革”浪潮中,他被打成“逍遥派” 。生性乐观的陆谷孙后来回忆说,自己不会闹革命,被划到该派别后就是看书。 “托四人帮的福” ,陆谷孙读了不少的外文书籍和文章。1970 年他

17、被分配进入由工宣队领导的新英汉词典编写组。那个年代,编写词典也必须纳入既定的“革命”流程。这样的硬性要求使得陆谷孙内心挣扎,为了保留心中的学术底线,陆谷孙借着编译工作之便,和编写组其他人员私底下交流英文书刊,变戏法似的把实用生动的英文条目塞入“红色语录”的庞大队伍中, 新英汉词典总共编写了五年时间,自 1975 年第版问世后,累计共售出1000 万册以上,堪称中国辞书史上的销售奇迹。1976 年,周恩来总理决定亲自筹划英汉大词典的编纂,陆谷孙再次被调配进入新的编写小组。后来小组内很多人奔向了条件更为优越的地方,编写组不断萎缩,资金匮乏,工作难以为继。陆谷孙憋着一口气,主动揽下主编的活儿,并立下

18、铿锵誓言:词典编完之前不出国、不写书、不兼课。直至 1991 年,长途跋涉了 15 年的英汉大词典终于出版,该词典收录词条达 20 万,俨然一部英汉百科全书。后来此书成为联合国的必用工具书之一,享誉国内外。陆谷孙一生痴迷莎士比亚,常喜欢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直至其已过花甲之年,仍不愿停歇。2001 年,本该颐养天年的陆谷孙再一次决定出面主持英汉大词典 的修订工作。而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陆谷孙便萌生编汉英词典的想法,直至 2015 年8 月,这本耗去陆谷孙 15 年光阴和心力的中华汉英大词典终于出版,陆谷孙也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项事业。陆谷孙在词典编纂的路上一走就是

19、30 多年,两本词典几近倾注了他所有的青春年华,但他从未后悔,从未抱怨。支撑他一路走下来的并不是聚光灯下的闪亮光环,而是作为一名文化人,自觉背负中英文化沟通使命的责任感和对祖国深沉的爱。世人给陆谷孙送去鲜花和掌声,但他不需要,只想和宁静为伴。他对英汉大词典的频频获奖感到惭愧:“凭一本书到处揽奖,只能说明学术浅薄。 ”除了编纂词典外,陆谷孙还是另一领域的匠人:教书。除了因身体原因无法上课,陆谷孙从不愿欠学术一堂课,严寒酷暑,始终如一,他讲课幽默风趣,常使学生哄堂大笑,陆谷孙生活简朴,但对于学生,却是无条件的慷慨。有学生生病住院,他二话不说就拿出 1000 元送到系里;多年坚持捐款,- 7 -惠及

20、多位学生;逢年过节,陆谷孙就像位大家长一样的给学生们发红包除了上课,陆谷孙几乎不愿走出自己的“洞穴”这是他对自己简陋而陈旧的住所的戏称,只想安静低调待在家里做学问,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某位编辑就给陆谷孙取了个“老神仙”的外号。相关链接:陆谷孙,复旦大学教授,翻译家,英语文学研究专家,尤精于莎士比亚文学研究和英汉词典的编纂。“我是真心不希望抛头露面,我希望躲在我的洞里,你们也不烦我,我也不烦你们。Leave me alone(让我一个人待着)是我的哲学。 ”陆老在 2012 年的一次讲座上这样述说自己的人生哲学,他在精神王国里享受着孤独,并将之化作灵感的催化剂。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21、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陆谷孙的生活作风、人品性情深受父亲陆达成的影响,先生不喜“译界泰斗”这样的世俗虚名,却以“父亲的儿子”身份为豪。B. 70 年代,陆谷孙两进词典编写组,都面临诸多困难,比如政治环境的束缚,人员的流失,资金的困乏,但他都想尽办法克服。C. 经过 15 年努力,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终于在 1991 年出版,这俨然一部英汉百科全书,后来该书频频获奖,也成为了联合国必用工具书之一。D. 陆谷孙晚年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亭亭常抱岁寒心” “消磨绚烂归平淡”两句,是他一生心境的真实写照。8. 下面对陆谷孙为人与治学特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陆谷孙生性

22、乐观, “文革”浪潮中,被打成“逍遥派” ,他却说“托四人帮”的福,这种知恩感恩的人生态度使他能以苦为乐。B. 陆谷孙性格孤僻,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不喜欢别人打扰他的生活,他在自己的精神王国享受孤独,被人们称为“低调的老神仙” 。C. 陆谷孙能倾注 30 年心血编纂完成英汉大词典 中华汉英大词典 ,这与他治学有恒、 有强烈的学术使命感密不可分。D. 陆谷孙讲课幽默风趣,教学艺术高超生动,深受学生欢迎,他关心学生平易近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E. 陆谷孙不为“虚名”所累,豁达开朗。尽管“译界泰斗”于他而言是实至名归,但他却不慕虚名,安心做学问,自得其乐。9. 莎士比亚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在陆谷孙

23、身上有着生动体现,请结合材料分析,- 8 -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A 8. AB .9. 示例:这句名言体现在陆谷孙身上。他无论过去是困苦,还是荣耀,都不被历史所羁绊而不断进取,不懈追求,他有坚毅崇高的事业追求心。陆谷孙一生在事业上孜孜以求,无论编纂受挫,还是文革被批,不被一时困难打倒,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后,如他所编辑的英汉大词典频频获奖,成为了联合国的必用工具书之一,他也不为“虚名”所累,豁达开朗,继续安心做学问,永不停步。自得其乐。【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现代文阅读答案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阅读答案。A 项, “不喜译者泰斗这样的世俗虚名”表述

24、错误,根据原文意思可知“译者泰斗”是世人对其的评价,陆谷孙并未表示出喜欢与否。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传主的个性特征的能力。A 项, “知恩感恩”理解错误,这是自我解嘲和以苦为乐;B 项, “性格孤僻”理解有误,陆谷孙是不希望抛头露面,希望享受孤独,不是性格孤僻。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 ,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 9 -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人号其里曰君子乡。洪武初,修元史 ,召鲁为总裁官。史

25、成,赐金帛,以鲁居首。乞还山,会编类礼书,复留之。时议礼者蜂起。鲁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 ”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鲁让曰:“袭帕误耳,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令易去。安南陈叔明篡立,惧讨,遣使入贡以觇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此耶!”却其贡。由是器重鲁。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 ”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

26、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 ”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10. 下列对文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众皆尊约束 约束:规约,规章 B. 会编类礼书 会:恰逢C. 鲁让曰:“袭帕误耳” 让:谦让 D. 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其:大概11. 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五经:

27、儒家典籍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的合称。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儒教国家化由此开始。B. 洪武:明朝第一个年号,当时在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击破各路起义军后,于应天府称帝定都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C. 礼:含义丰富,主要有三,一指礼制,即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二指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三指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D. 京畿:本意即“位于国之中央的都城” ,后来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 。中国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畿路。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曾鲁记忆超群,博古通今。他少时就能

28、一字不漏地背诵五经 ,并通晓漫长历史中国家- 10 -体制、人才、制度沿革等知识,其文章才学颇为闻名。B. 曾鲁编撰有功,赐赏丰厚。他担任总裁官负责元史的编撰,书成之后,以他为首功,给予金帛赏赐;他打算辞官归隐,却未得允许,朝廷又留下他负责编类礼书。C. 曾鲁谙熟礼法,深得器重。当时议礼者与之有辩诘,他一一列举传记告知对方;高丽的文书、安南陈叔明的上表,均被曾鲁看出礼法细节上的错误,因此,他受到皇帝的器重。D. 曾鲁文采出众,常得褒奖。他草拟的诏书以及赋写的诗歌,也深得皇上赞赏,皇上认为他的文章可以反映出文运的昌盛,为此破格提升了他的官职。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鲁以“

29、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2)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答案】10. C 11. B 12. D .13. (1)曾鲁因“顺”字冒犯自己父亲的名讳而推辞,上朝奏请降一个品级。吏部坚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请求。(2)曾鲁写文章不留稿子,他的门徒偶有辑录,也没有成书。【解析】 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作者:张廷玉,朝代:清。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C 项“鲁让曰:袭帕误耳 ”的“让” ,结合语境内容“袭帕误耳,纳贡称籓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可知,译为责备。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

30、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定都南京(应天府)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破格提升官职是后来的事。点睛: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1) “以”译为因, “辞”译为推辞, “下阶”译为降一个品级, “持”译为坚持, “不之许” (宾语前置句) 。 (2) “属文”译为写文章

31、,“间”译为偶尔。参考译文:曾鲁,字得之,新淦人。七岁时,能默诵五经 ,一个字不漏。年岁稍长,博通古今。凡几千年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没有不能够道出的。依凭文章才学闻名于当时。元朝- 11 -至正年间,曾鲁率乡里豪杰,召集少壮男子保卫家乡。他多次准备好酒肉,给乡里人讲述顺逆的道理。大家都遵守他的规约,没有人敢做不义的事情。人们称他们乡为君子乡。洪武初年,撰修元史 ,召曾鲁为总裁官。 元史修成,赏赐金银玉帛,以曾鲁居首功。曾鲁请求归乡,适逢编修归类礼书,又留用了他。当时议论礼的人蜂起。曾鲁在众人中扬言道:“某礼应依据某说则对,依从某说则不对。 ”有与他争辩诘问的,他一定一一举传记来告知。不久

32、曾鲁被授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去世,高丽派遣使者来拜祭。曾鲁索取高丽文书一看,文书外边裹袭金龙黄帕,文书不署洪武年号。曾鲁责备道:“用袭帕是错误的,纳贡称藩却不奉正朔,有何居心?”使者为过错道了歉,马上命令换去。安南陈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讨伐,派使者入朝进贡以观测朝廷的意图。主客曹已经接受了安南的进表,曾鲁取其副本审视,告诉尚书,尚书诘问使者道:“安南以前的王名日熞,如今为什么突然改名?”安南使者不敢隐讳,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实。皇帝道:“岛夷竟狡狯到如此程度啊!”退回了安南的进贡。从此器重曾鲁。洪武五年二月,皇帝问丞相:“曾鲁是什么官?”丞相答道:“主事罢了。 ”皇帝当日便破格提升六个品级,

33、拜曾鲁为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曾鲁因“顺”字冒犯自己父亲的名讳,上朝奏请降一个品级。吏部坚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请求。戍边将领捕获倭人,皇帝命令放归他们。儒臣草拟诏书,皇上看了曾鲁的稿子后大喜道:“不久前陶凯为文已能引起人的感叹,曾鲁又能如此,文运大概昌盛了吧!”不久,被命令主持京畿乡试。甘露降临钟山,群臣用诗赋敬献给皇帝,皇帝只褒奖了曾鲁。这年十二月,曾鲁称病告归,于路途中去世。淳安徐尊生曾说:“南京有博学之士二人,用笔为舌的是宋景濂,用舌为笔的是曾得之。 ”曾鲁作文不留稿子,他的门徒偶有辑录,也没有成书。古代诗歌阅读: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

34、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清吹” “鸣弹”与“天气佳”相呼应,以声写静,渲染欢乐的氛围。B. “柏下人”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C. “清歌” “绿酒”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或饮酒作乐的场景。D. “余襟良已殚”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E. 本诗将个人与诸人对照,结伴出游之欢乐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 12 -15. 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 ,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E 15. 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

35、的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开颜畅饮的场景。思想超脱,见识高迈。诗人能看破生死,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 (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4. D 项“以他人口吻”错;E 项“反衬个人内心无尽的悲哀”不恰当,与陶渊明此时的内心境界不吻合。点睛:1、认真审读题干,弄清楚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题干上有没有关涉诗歌具体要素的的关键词。2、认真审读选项,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1)切分信息,对应到四要素上去,并仔细对照原作品及对原作品的理解。 (2)整道选择题的整体意识角度的检查与确定。A 答案的错误是明显的,错在描写手法“以声写静” ,其余解说正确,其正确部分为景的色调(暖色调或者说乐景)和

36、情感的方向(乐情) 。这同 CD 两项一致,与 E 相反。换言之,如果E 正确,那么,ACD 三项都错了,这显然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两项错误。因此 E 必然错误。因此答案的确应该选择 AE。15. 陶诗“平淡之中见真醇” ,对普通高中生而言, “平淡(平) ”倒比较容易体会到,但其背后的“真醇(奇) ”却很难体悟毕竟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鉴赏能力有限。通过阅读诗歌以及平时对陶渊明的了解思考到所用的语言平实应该难度不大。如首句等多用口语,明白晓畅。但是要从平实的语言中探求到奇的地方也就是诗歌的主题恐怕难度还是很大的。本诗的情感和见识奇绝。诗人能在墓柏下宴饮欢歌,尽兴作乐,已显奇特;而原因是他勘破生死,享受

37、当下,更有超出常人的洒脱和了悟。点睛:整体看是对诗歌的评价,给出了一个“平中见奇”的评价,要你去理解,简析。具体分析,关键在“平中见奇” , “中见”这个表达的含义是前者为表层的“内容和语言” ,后者为深层的“主题(思想情感) ”,这样看来“平”平的语言和内容,奇奇的思想情感。与之类似的还有“以小见大”这一类, “以见” ,前者为表层内容,后者为深层的主题。 “以小见大” ,小琐屑细小的内容,大宏大的主题。因此这道题涉及到“语言” “内容”和“主题”三个要素。分为两个层次:“平”的语言和景, “奇”的主题。答案要分这两点作答(也可分为两层三个点) ,先观点,后分析。(三)16. 补写出下列句子

38、中的空缺部分。(1)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13 -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 ”(2)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 ”【答案】(1)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尊” “躁”不要误写为“樽” “燥”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 “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

39、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 “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第卷 表达题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 为了观赏这山村美景,我早早地起了床,只见四周白茫茫一片,在雾气中传来牝鸡司晨的声音。B

40、. 如果员工不小心犯了错误,作为管理者,是应该对其进行批评,但要不为已甚,不能过于严厉,以免打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项,牝鸡司晨:雌鸡像雄鸡般鸣啼。比喻女性专权。B 项,不为已甚:不做太过分的事,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C 项,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那里。形容孤单,无依无靠。D 项,一饭千金:比喻受人点滴恩,必以厚报C 舞蹈蝶恋花的舞台色彩设计颇具匠心,穿着一袭白衣的舞者在满场艳红中分外抢眼,她舒展身体,茕茕孑立,显得高雅脱俗。D.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不用再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了,但那种一饭千金的“豪爽”也是应该唾弃的。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

41、病的一句是A.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 14 -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B. 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C. 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 在第 40 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成分残缺。 “随着使得”连用造成了主语残缺;B 句式杂糅。 “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

42、机一样方便”或“当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两个句子糅合成了一个句子;D“工作交出了答卷”搭配不当。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 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

43、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19.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的菜畦靠近一条芦苇丛生的荒凉小溪,_,在菖蒲长得又高又密的地方,有几处汩汩作响的清泉。A. 溪岸上杂草之间散乱地长着菖蒲 B. 菖蒲散乱地长在溪岸上的杂草间C. 溪岸上散乱地生长着菖蒲和杂草 D. 菖蒲和杂草散乱地长在溪岸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陈述对象的衔接一致。【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此题属于填写衔

44、接句的形式,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和前后文的联系。此题注意陈述对象的衔接一致。.- 15 -20. 把下面的一个长句变成三个短句。 要求:不改变原意,语意连贯,可以适当增删词语。成语英雄是一档在不失娱乐性的同时将成语文化知识融入节目中,区别于近年来泛娱乐文化的其他电视节目的寓教于乐的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答案】 成语英雄是一档寓教于乐的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它在不失娱乐性的同时将成语文化知识融入节目中,它区别于近年来泛娱乐化的其他电视节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长短句的变换。答题时,应先确定句子的主干,即主谓宾的句式结构,然后再将其它短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以定语的形式进行组织答案

45、。题干要求“将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前后连贯的短句,可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首先,要压缩句子,保留主干,作为一句, “成语英雄是一档寓教于乐的文化类真人秀节目” ;然后将压缩出的修饰性成分加上主语,作为另外两句, “它在不失娱乐性的同时将成语文化知识融入节目中” “它区别于近年来泛娱乐化的其他电视节目”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本题是将长句变换成短句,解答这种题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再将句子的主干组成一个短句,将句子的定语或状语组成若干个短句。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的考试形式是最能考查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6、的。学生必须弄清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够组织通顺的语言。如本题保留主干,作为一句, “成语英雄是一档寓教于乐的文化类真人秀节目” ;然后将压缩出的修饰性成分加上主语,作为另外两句, “它在不失娱乐性的同时将成语文化知识融入节目中” “它区别于近年来泛娱乐化的其他电视节目” 。21. 请概括说明下面这种语言现象,并表明自己的观点。一些报刊经常在行文中夹杂一连串的英文,如“APEC 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 CCTV 的几名记者和一群 MBA、MPA 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 WTO 后 IT 业对 GDP 的影响。 ”【答案】概括:外来语侵蚀汉语比较严重。或:英文大量夹杂在汉语行文中,不伦不类。观

47、点:要捍卫本民族汉语言的纯洁性,杜绝外来语的不断侵蚀。 (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两个问题实际涉及语言方面存在问题和为解决问题而采取的措施。问题应由现象概括,措施针对问题提取。22. 作文:“代沟”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有人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还有人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你如何看待呢?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16 -要求:1.围绕上述文字,定好角度、立意、文体、标题。2.不套作、抄袭。3.不少于 800 字。【答案】隔着代沟 我望见了您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我只

48、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皮肤泛着古铜的光。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也让您在这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的教育和关怀。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上一句话。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您自己的股票。我总觉得您根本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一个外人。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 “代沟” ,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虽然您也开始时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可对我来讲,那

49、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而不是一个父亲。感情的疏远,似乎真的隔断了认知。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我不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头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