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 年下半年高二四校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的产生,承沿了“诗六义”之一“赋”的表现手法,是诗经基础上的发展。赋之名称由诗经而来,它与诗经有着密切关系。赋与楚辞也有承继关系,只要细读楚辞作品即可发现:楚辞中出现了铺陈现象,有些篇章显然已具备较多赋的成分。但是,楚辞毕竟又不同于赋。楚辞内容长于“言幽怨之情” ,抒情成分浓;而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抒情成分淡,咏物说理多。宋玉的风赋 钓赋 ,内容为咏物,以不带抒情成分的客观者口吻描述,符合“直书其事” 、 “体物写志”特征。严格说,楚辞也应是赋的近源。赋在战国后期形成,秦时只产生了一些杂赋
2、。到汉朝,突发勃兴,涌现出大量的赋家及其赋作品。汉帝国的强盛,使帝王贵族奢侈淫逸之风滋长,伴之而成的,便是歌功颂德文学的畸形发展;汉代献赋制度的产生,促使文人竞相撰著赋作。但它们过于追求词藻、堆砌铺陈、多奇字僻字,又因长于铺陈,自不免失之繁琐、累赘、堆砌。而文学成就较高的如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 ,也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它们对研究汉代社会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地理、艺术等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赋发展到魏晋,出现新趋势:篇幅减小,题材扩大,抒情成分增多。这种趋势,虽汉时已萌发,并出现了一些抒情小赋,但整个文坛尚未形成风气,且数量不多,故而主宰汉文坛的仍是大赋;而到魏晋时,由于赋在风格特征上逐
3、步趋向于诗歌化,因而在赋史上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建安以后文人作赋,大多旨在抒情,而不注重献赋媚上,这使赋成了抒情工具。这一时期的赋,多半产生于宴席、聚会场合,文人常常即席命题作赋,因而客观上限制了篇幅。赋的题材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登临、凭吊、悼亡、伤别、游仙、招隐等内容均出现在了作品中,它们不限于咏物,抒情、叙事、咏物并现,且抒情味增浓,文字趋向清丽,逐步摆脱了汉大赋大段铺陈、堆砌辞藻的陋弊,作品中反映现实、表现人生、追求理想、描画田园山水的内容占了主要地位。如曹植洛神赋 、王粲登楼赋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等,它们感情真挚,清雅动人,展现了魏晋小赋的清新风貌。这主要是由于赋的作家继承恢复了楚辞的抒
4、情传统,积极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吸取了建安诗歌的比兴手法,使赋这一文学形式充分发挥了它的特长,减弱或避免了它本身的弊病,体现出了以文寓情、借文寄情的文学特性,从而提高了文学鉴赏性与审美性。- 2 -南北朝时期,赋走上了骈丽阶段,追求形式技巧,讲究韵律音节。这一阶段,赋的内容单薄,文学价值削弱。艺术形式的追求大大强于思想内容,文辞的骈偶化,成了一种时尚,与文坛上崇尚骈丽的风气紧相呼应。赋从开始产生、发展,到南北朝,走过了包括从大赋到小赋到骈赋的历程,对一种文学形式来说,它已走向衰落。唐宋以后,形式上还存在的律赋,已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了。而文赋,从文学价值看,不少作品在文学史上很有地位与影响,如杜牧
5、阿房宫赋 、欧阳修秋声赋 、苏轼赤壁赋等,但仔细辨之,它们已基本上接近散文,丧失了作为赋文体的基本特征,只是标以“赋”题而已,其价值与声誉似乎不能全记在赋的账上了。(节选自徐志啸赋文体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 ,有删改)1. 下列关于“赋”这一文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赋是在“诗六义”之一“赋”的表现手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且赋之名称就是从诗经中来的,可以说诗经是赋的源头之一。B. 在汉帝王贵族奢侈淫逸之风滋长和歌功颂德文学的畸形发展的背景下,又正好产生了献赋制度,文人竞相撰赋,因此汉涌现出大量的赋家及其赋作。C. 魏晋时期,出现了赋史上一个新趋势,那就是产生、发展并盛行了篇幅减小、题材
6、扩大、抒情成分增多且风格特征趋向于诗歌化的抒情小赋。D. 南北朝时期,赋发展到了内容单薄、追求形式技巧、讲究韵律音节的骈赋样式,它呈现出艺术形式的追求大大强于思想内容以及文辞的骈偶化的特点。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内容上直书其事,抒情成分淡,咏物说理多。宋玉的风赋 钓赋是以不带抒情成分的客观者口吻来描述事物的。B.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文学成就较高,也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对研究汉代社会的政治、历史、文化、风俗、地理、艺术具有一定意义。C. 建安之后赋的题材有了拓展,抒情叙事咏物相互结合,有的感情真挚,如曹植洛神赋 、王粲登
7、楼赋 、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展现了魏晋小赋的清新风貌。D. 唐宋以后的文赋,如杜牧阿房宫赋 、欧阳修秋声赋 、苏轼赤壁赋 ,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要归功于其作为散文文体而不是作为赋文体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辞中有些篇章出现的铺陈现象,已具备较多赋的成分,因而赋与楚辞应有承继关系,楚辞也应是赋的近源。战国后期赋形成了,秦时只产生了一些杂赋。- 3 -B. 建安以后的文人作赋,大多重在抒情,使赋成为文人的抒情工具,并且赋的篇幅大受限制而成短篇,这些是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紧密关联的。C. 魏晋时期的赋吸收和继承了楚辞、乐府民歌和建安诗歌的优秀传统,减弱
8、或避免了它本身的弊病,体现了借文寄情的文学特性,提高了鉴赏性与审美性。D. 赋到了南北朝时期,已走过了从大赋到小赋到骈赋的历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来说, 已走向衰落。唐宋以后,形式上还存在的律赋,就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了。【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题详解】题干是“下列关于赋这一文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含义能力。概念注意“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等。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答题区间、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 “魏晋时期,产生、发展并盛行了”说法错误,原文是“这种趋势,汉时已萌发” 。故选 C。
9、【2 题详解】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 项, “要归功于其作为散文文体而不是作为赋文体了”说法绝对化了,原文有“基本上”“似乎不能全”相关内容。故选 D。【3 题详解】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 项, “这些是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紧密
10、关联”说法曲解文意,原文“这一时期的赋,多半产生于宴席、聚会场合,文人常常即席命题作赋,因而客观上限制了篇幅” 。故选 B。【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
11、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4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白米粥江泽涵太阳刚露了
12、脸,风中还夹着霜露的清冷。 “大阿弟,咱快些走哦。 ”安乙一边催,一边提围巾往脸庞遮。“哟,这谁哩?”路人这样问。我说一个亲戚,到山上逛风景去。安乙八年前走的,对这里已模糊了,而他们也早将她的声影淡忘了。她是昨天夜里回的,娘家人走的走搬的搬,就到了我家,她称我奶奶作表叔婆。“小叔婆,他们搬哪儿了,您就带我去”安乙苦苦求着。奶奶一心软就答应了,只交代我千万盯紧了。沿溪而上,见到两株近二丈高的大梧桐,从中间穿过,一路向北。我听得安乙的呼吸越来越不顺了。没一会儿,就到了一座蓝色瓷砖的大院子前,是两幢气派的三层楼,在乡下也算富了。安乙可能做梦都没想到。大门是敞着的,因为姐夫每日差不多就在这时出门的。姐
13、夫?就是安乙的丈夫,以前的丈夫。安乙至今风姿绰约,何况当时?她怀有大志向,嫁给姐夫都快屈死了。姐夫呀,钱、文化、相貌,一样都没有,只山坳里两间瓦房和二亩薄田,仅靠种菜“这么香啊”安乙叫出了声,就是说不上来。香气一缕接一缕的,越来越浓郁, “呀,是白米粥。 ”我没有说出口。安乙一把将我拉到了另一堵墙后面。一个女人走了出来, “哗啦”扇子撑开了,扇子舞,一进一退,一颦一笑。女人叫阿萍,与安乙与我都有些亲,也是我姐辈的。正因此,我至今还称这家男主人作姐夫。安乙当年想尽法子,劝姐夫卖房卖田,到城里去。姐夫不是不上进,他权衡过,除了种- 5 -菜,再无一技,这法混不得,否则,连个退路都没了,他相信种菜也
14、能种出名堂来的。安乙心一横,抛下刚满周岁的儿子,一个人走了。姐夫起先疯了似的,进城找了一个月,也没一点音信。半年后吧,安乙回来了,还带了个男人,是来和姐夫办离婚手续的。姐夫想明白了,该放手时就放手。又过了大半年,姐夫和阿萍好上了,奶奶做媒,把事办了,日子又过起来了。姐夫种菜真就种出了名堂,菜是顶好的,销量也顶大,三年就在这儿造了新房。后来学会了机械化种植,就承包了二十亩地,如今在城里也置了一套房子。阿萍生了一个儿子,也视安乙的儿子如己出,当然瞒着生母的事。她一面养孩子,一面操持家务,有时还带着孩子去田里帮忙,真个没日没夜的忙,颈椎脊椎就是在那时落下病根的。阿萍去年生日,姐夫当着族人的面发誓:“
15、你陪我挨过了最难挨的日子,我永远不会背弃!”羞得阿萍遮脸不及,这该是姐夫说过的最浪漫的话了吧。这些都听奶奶说的。昨晚我也听到一些。安乙进城后,那日子也难,跟过两个男人,攒了点小钱就自己做,四年前嫁了一个款儿,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近两年,男人生意越做越好,在外面也有了女人,不过对安乙没影响,照样过着自己的日子,就是心里有些莫名的空荡。“快停来润润胃”姐夫的声音飘了出来。“白米粥”安乙的身子颤了一下。姐夫做菜不行,熬粥的功力老道。我尝过几回,稠稀恰到好处,米粒晶莹剔透,泛着一层白珍珠一样的光,一勺猪油,少许葱花,香美得哟 安乙的喉咙似在发哽,再看,眼里已噙了泪花。听奶奶说,姐夫当年也每早为安乙熬粥
16、的。有一日,安乙就手一扬,掀翻了碗:“我喝够了,有种就给我做燕窝粥!”阿萍收起扇子,在石凳落座,一勺一勺吃起来。姐夫自己不吃,也不怎么说话,就坐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妈妈妈妈”大儿子领着小儿子跑出来。“来来”阿萍舀了满满一勺。大儿子张大了嘴,小儿子也张大了嘴,还抢到哥哥前头来。阿萍手一收:“哥哥先来。 ”小儿子有些委屈,还是乖乖收起嘴,在旁等着,笑眯眯看着哥哥吃下, “轮到我啦!”大儿子也笑眯眯看着第二勺送进了弟弟的嘴里。- 6 -四个人都在笑,笑声不大,却像水一样,在院子里千回百转。 “我的儿子啊”安乙两次想冲进去,都被我死死拉住了。她的嘴唇嗫嚅着,终是没说出话,身子一斜,若不是我及时扶住,
17、就倒地上了。笑声还没了,安乙支直了身子, “走吧”她的泪水忍不住地肆虐。安乙的生活不愁一切,但我能明白,她很渴望每天能拥有这样一个早晨。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首段通过安乙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她的迫切心情,也表现出她对曾经婚姻生活的眷念。B. 本文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故事中藏有故事,其中借助安乙视角写“姐夫”当下的生活,更是耐人寻味。C. 作品中的“我” ,不仅是故事的见证人,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更能贯通情节始末,成为情节发展的有力推动者。D. 本文通过姐夫当下的幸福生活和安乙眼下的缺陷生活相对比,表达了婚姻生活应有情感基础的主旨。5. 小说
18、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请简要分析姐夫的形象。【答案】4. B 5. 明线是安乙探望亲生子(看到亲生子现状) ;暗线是白米粥(“姐夫”为前后两任妻子煮粥,安乙和阿萍不同的婚姻结局) 。好处:不仅让故事叙述得更加集中,而且便于把人物写全写实,凸显人物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心理体验。通过对比,揭示小说的主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即发人深省) 。 6. 勤劳踏实,颇有主见:没有盲目听从安乙的坚毅,权衡利弊后坚持仲裁;学会机械化种植后承包土地,发家致富。 心胸宽广:面对安乙的背叛,没有憎恨,而是“该放手时就放手” 。疼爱妻子,重情重义:为妻子熬白米粥,当着族人
19、的面发誓不背弃妻子。【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A “对曾经婚姻生活的眷念”错,无中生有,我们知道她肯定懊悔,然而首段没有表现出来;C “成为情节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错, “我”仅是龙套,仅是旁观者, “我”除了盯紧安乙,未做任何其他动作;D “本文通过姐夫当下的幸福生活和安乙眼下的缺陷生活相对比”对,然而“表达了婚姻生活应有情感基础的主旨”错,主旨在于发人深省幸福的意义。- 7 -【5 题详解】试题分析: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目的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明线一般是具体的摆在明面的人或物,暗线
20、一般是抽象的藏在暗中的事物、情感或主题。如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正面的言行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性格思想特点。【6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没有盲目听从安乙的坚毅,权衡利弊后坚持仲裁;学会机械化种植后承包土地,发家致富”见其“勤劳踏实,颇有主见” ;面对安乙的背叛,没有憎恨,而是“该放手时就放手” ,见其“心胸宽广,宽宏大量” ;为妻子熬白米粥,当着族人的面发誓不背弃妻子,见其“疼爱妻子,重情重义” 。点睛:分析
21、人物形象,往往要从这样一些方面来把握: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从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从具体解法上来看,首先从文本中画出与这个人物言行相关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光明网):中国拥有 3000 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 400
22、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 400 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 0.3-0.4 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23、- 8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 ,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 “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
24、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 45 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
25、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网):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 “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 ,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
26、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 9 -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
27、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报道了中国 3000 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B. 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C. 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D. 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
28、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 ( )A. 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B. 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C. 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支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D. 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 ,就一定能够将产品
29、做到极致。E.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鹜;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9. 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答案】7. A 8. AE 9. 问题:技术上有差距。缺乏工匠精神:心态、思维模式、文化和环境上有差距,整- 10 -个制造业比较浮躁。深层结构不合理:创新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对策: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解析】【7
30、题详解】题干是“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阅读材料一可知:A 项, “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中“这些企业”的说法不准确,文中说“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 ,所以并不是“中国 3000 多家制笔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的能力。故选 A。【8 题详解】题干是“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B 项, “不在而在”说法绝对。比对材料二中有关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的话:“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
31、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C 项, “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说法偷换概念, “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而非“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 ;D 项, “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 ,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说法混淆条件,且绝对化,材料一原文“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这里误用为充分条件“只要 就” 。故选 AE。【9 题详解】题干是“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 ,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有针对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明确各个材料是主要意思。材
32、料一报道了中国 3000 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观。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还需解决很多问题:技术上的差距;心态、思维模式、文化和环境上的差距,整个制造业态度浮躁;创新力的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紧缺。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找出问题后,对症下药,其发展对策是解决以上问题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 -材料三的最后一节,即“中国经济要转
33、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是主要答题区间,分点多角度地概括回答。【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
34、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周智光,本以骑射从军,常有戎捷,自行间登偏裨。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镇陕州,与之昵狎。朝恩以扈从功,恩渥崇厚,奏请多允,屡于上前赏拔智光,累迁华州刺史、同华二州节度使及潼关防御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智光与杜冕不协,遂杀鄜州刺史张麟,坑杜冕家属八十一人,焚坊州庐舍三千余家。惧罪,召不赴命。朝廷外示优容,俾杜冕使梁州,实避仇也。永泰二年十二月,智光专杀前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充方居缞绖,潜行,智光追而斩之。
35、又劫诸节度使进奉货物及转运米二万石,据州反。智光自鄜州专杀,朝廷患之。智光遂聚亡命不逞之徒,众至数万,纵其剽掠,以结其心。淮南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崔圆入觐,方物百万,智光强留其半。举选之士竦骇,或窃同州路以过,智光使部将邀斩于乾坑店,横死者众。优诏以智光为尚书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以授之。智光受诏慢骂曰:“智光有数子,皆弯弓二百斤,有万人敌,堪出将入相。只如挟天子令诸侯,天下只有周智光合作。 ”大历二年正月,密诏中书令郭子仪率兵讨智光,许以便宜从事。时同、华路绝,上召子仪女婿工部侍郎赵纵受口诏付子仪,纵裂帛写诏置蜡丸中,遣家童间道达焉。子仪奉诏将出师,华州将士相顾携贰。智光大将李汉惠自同州以
36、其所管降子仪。贬智光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如故。是日智光为帐下将斩首,并子元耀、元干等二人来献。丁卯,枭智光首于皇城之南街,二子腰斩以示众。 (节选自旧唐书 ,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12 -A. 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B. 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C. 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D. 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
37、因逐贼至鄜州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偏裨在古代也称为偏将、禆将、副将,是佐助大将的将领。B. 累迁中的“迁”意为调动官职,在古代一般指升职。累迁就是多次升官。C. 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关税、厘金、营造工程,部长称为工部尚书。D. 散官就是负责一些闲散职务的官员的通称,待遇厚薄不一,如朝议大夫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智光出身卑微,靠战功升官。原来以骑马射箭从军, 经常立战功, 不久任副将。皇帝听信鱼朝恩的说词,多次赏赐周智光。B. 周智光心肠狠毒,迫害别人。周智光与杜冕之间不和, 于是杀死鄜州刺史张
38、麟, 将杜冕家属共计八十一人活埋, 烧毁坊州的房舍三千多家。C. 周智光拥兵割据,为非作歹。周智光不仅杀死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还阻截地方官员给朝廷的进贡,纵容盗贼偷盗通州路的选举之士。D. 皇上让郭子仪的女婿带口头诏令给郭子仪,命他率兵讨伐智光, 见机行事。郭子仪奉命准备出师, 华州将士相继叛离了周智光。13. 翻译下面的句子。优诏以智光为尚书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以授之。智光有数子,皆弯弓二百斤,有万人敌,堪出将入相。【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翻译:朝廷宽容周智光,让他做尚书左仆射, 派遣中使余元仙持告示亲自给他授予官职。(2)智光有几个儿子, 他们
39、都能持二百斤的弓箭, 可抵挡万人, 出征能够做将帅、入朝能够做宰相。- 13 -【解析】【10 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吐蕃” “回纥” “党项” “羌” “众” “奉天” “醴泉” “县” “智光” “澄城” “驼马军资” “贼” “鄜州” ,虚词“于” “因” , “永泰元年”为时间状语,其后断开, “吐蕃” “回纥” “党项” “羌”都是少数名族的名词,中间需断开,排除
40、 C;“寇”是动词, “侵犯”的意思,作谓语,宾语是“奉天” , “众”是主语,因此“寇”前不可断, “奉天”后断句,排除 B、D 再结合本句意思: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多万人侵犯奉天、醴泉等县, 智光出兵拦截, 在澄城破敌,收缴驼、马等军资万计, 并追逐敌兵到鄜州。句子可以断开为: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故答案为 A。【1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
41、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C 项, “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关税、厘金、营造工程”说法错误,关税、厘金由户部管理。故称 C。【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纵容盗贼偷盗通州路的选举之士”说法错误,原文为“举选之士竦骇,或窃同州路以过” ,是说举选的人非常惊吓,有的人偷偷地从同州绕过。故选 C。【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
42、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优诏” ,宽容;“以为” ,让做,让担任;“遣” ,派遣;“告” ,- 14 -告示;“身” ,名词作状语,亲自;“身以授之” ,亲自给他授予官职。 (2)中的“数子”:几个儿子;“弯” ,使弯,这里为持,拿的意思;“敌” ,抵挡;“堪” ,能够;“出” ,出征;“入” ,入朝;“出将入相” ,出征能够做将帅、入朝能够做宰相。【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
43、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周智光, 原来以骑马射箭参军, 经常立战功, 从行伍之间升为副将。宦官鱼朝恩担任观军容使, 镇守陕州, 与他亲近。朝恩凭借扈从的共功绩, 受到皇上的恩宠,奏请的事情大多同意, 多次在皇上面前赏赐提拔智光, 智光多次升迁担任华州
44、刺史、兼任华二州节度使及潼关防御使, 加授检校工部尚书, 兼任御史大夫。永泰元年, 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多万人侵犯奉天、醴泉等县, 智光出兵拦截, 在澄城破敌,收缴驼、马等军资万计, 并追逐敌兵到鄜州。智光与杜冕之间不和, 于是杀死鄜州刺史张麟, 将杜冕家属共计八十一人活埋, 烧毁坊州的房舍三千多家。害怕获罪, 朝廷下诏不敢赴命。朝廷向外表示宽待, 派杜冕出使梁州, 实际上是避开和智光仇人相遇。永泰二年十二月, 智光独断地要杀前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充正在服丧事, 暗中逃走, 智光追赶他并将他杀死。又劫持各节度使进奉皇上的货物以及所运输的大米二万石, 占据本州反叛。自从智光在鄜州独断杀
45、人, 朝廷认为他是祸患, 智光又聚集亡命不得志的人近万人, 纵容他们掠夺抢劫,来笼络他们的心。淮南节度使崔圆入朝觐见皇上, 进献地方物品百万, 智光强行留下一半。举选的人非常惊吓, 有的人偷偷地从同州绕过, 智光派部将在乾坑店阻截并杀死, 横死的人很多。朝廷宽容他任他为尚书左仆射, 派中使余元仙持告示去他那里授予官职。智光在接受诏令时蛮横地骂道: “智光有几个儿子, 都能持二百斤的弓箭, 可抵挡万人,出征足以做将帅、入朝足以做宰相。如果要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 天下只有周智光能做。”大历二年正月, 秘密诏令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郭子仪率兵讨伐智光,特许见机行事灵活处理。当时同州、华州的道路断绝,
46、 皇上召见郭子仪的女婿工部侍郎赵纵接受口头诏令交付给郭子仪, 赵纵裁帛书写诏令放进蜡丸中, 派遣家童抄小路送达。郭子仪奉诏令准备出- 15 -师, 华州将士相继叛离。周智光的大将军李汉惠从同州率其所属投降郭子仪。周智光被贬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还像过去一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酌酒与裴迪 王维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 ,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注】裴迪:唐代诗人,是王维的好友。按剑:发怒时准备把剑的动作。弹冠:弹去帽子的灰尘,准备做官。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酌酒与君
47、君自宽”一句照应了诗歌的题目。 “宽”一字,既是宽人也是宽己。B. “朱门”一词用了借代手法,借指富贵。这句是说仕途得意的的人们在相互庆祝。C. 颈联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作者的心情,对情感表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 作者在这首诗中,处处体现出一种潇洒淡泊、怡然自适的乐观心态和隐居思想。E. 此诗是王维为劝慰裴迪而作的七言律诗,文中多处使用典故,意蕴丰富。15.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D 15. 作者为友人倒酒,劝慰友人。对人情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激愤。不问世事的旷达超凡之情。自身欲用世而未能的激愤。【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
48、诗的赏析。B 项原诗是说先作官的人去嘲笑那些后做官的人,表现官场的相互排挤。D 项作者在诗中并非处处洒脱。而是体现出矛盾的心情。【15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酌酒与君君自宽” ,作者为友人倒酒,进行劝慰,其实是和友人一起借酒消愁。 “世事浮云” ,对人情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激愤。 “何足问” ,不问世事的旷达超凡之情。点睛:思考的思路: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 16 -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涉及的文化
49、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自然现象;某一诗句的大意和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现实。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古往今来,很多人为了世上的功名利禄,拼命追求;然而逍遥游则用“_ ,_ ” ,表明了宋荣子在“功名利禄”上与常人截然不同的态度。(2)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_ ,_ 。(3)杜牧的赤壁以反面落笔的手法来写,_ 一句表明不同的历史结局。【答案】 (1).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2)晓镜但愁云鬓改, (4). 夜吟应觉月光寒。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