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118030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21 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8 题为单选,9-12 题为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 2 分,选对得 4 分,共 48分)12017 年 12 月 27 日下午 5 点,杭州地铁 2 号线二期、三期正式发车,2 号线全长13.32km。根据初期测试, 2 号线单程总时长在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左右,运营速度最高80km/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2017 年 12 月 27 日下午 5 点指的是时间B 13.32km 指的是位移C 估算地铁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可以把地铁看成质点D 地铁 2 号线运营平均

2、速度为 80km/h2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正确的是( )A “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B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C “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 “钱塘江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3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 7 s 末的速度为 9 m/s,10 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0.2 m/s B 9.6 m/s C 9 m/s D 10 m/s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5 m/s2,那么(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5 m/s B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大

3、 5 m/s- 2 -C 第 3 s 初的速度比第 2 s 末的速度大 5 m/s D 第 3 s 末的速度比第 2 s 初的速度大 5 m/s5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B 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D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它的加速度一定为增加6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 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C 平均速度 甲 丙 乙

4、,平均速率相等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7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 1 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 0.5m,则第 2 秒内通过的位移是 ( )A 0.5m B 1.5m C 2.5m D 3.5m8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 , 与 的单位分别是 和 ,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9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一方向运动,a 甲 4 m/s2,a 乙 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 每经过 1 s,甲的速度增加 4 m

5、/s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 2m/s,2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8m/s.则在这 2s 内该物体运的加速度可能( )A 大于 5m/s2 B 小于 5m/s2 C 等于- 3 -5m/s2 D 等于 10m/s211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 2012 年 6 月 24 日以 7020m 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 6500m),预示着可以征服全球 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 10min 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如图示则有( )A (a)图中 h3 代表本次最大深度

6、。B 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 0.025ms 2C 潜水器加速度向上发生在 3-4min 和 6-8min 的时间段内。D 潜水器在 6-10min 内,潜水器的加速度不变。12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 时刻开始,物体的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 0.5m/s 和-1s,由此可知A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4 -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13 题 4 分,14 题 9 分共 12 分)13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操作是_ _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让纸带从复写纸上方

7、穿过限位孔B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接上导线,与 46 V 低压交流电源相连C先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打开电源开关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是 x0,用公式 v=x0/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1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匀加速运动的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 A、B、C、D、E、F、G 共 7 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电源频率为 50HZ。(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 B、C、D、E、F 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 3

8、 位有效数字)(2)以打下 A 点时为 0 时刻,将 B、C、D、E、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3)根据 v-t 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_。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5 -三、解答题(按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只有答案不给分,15 题各 8 分,16 题 9 分,17 题 10分,18 题 12 分,共 39 分)15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车头到达某一路标时,火车的速度为 3 m/s,1 min 后变为15 m/s,求:(1)火车的加速度;(2)经 1 min 时间火车的位移16某日敌方有一架高空侦察机正以 的速度沿直线匀速向我方某城

9、市飞来,某导弹30/ms基地通过雷达探测并计算高空侦察敌机的飞行规律,预计敌机将通过该城市上空的 A 点,当高空侦察敌机离 A 点 时发射导弹,发射后导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 的速120 160/ms度在 A 点击中敌机,试求:(1)导弹发射后的加速度大小;(2)导弹从发射到击中敌机过程中的位移大小。17一辆卡车紧急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是 5 m/s2,如果在刚刹车时卡车的速度为 10 m/s,求:(1)刹车开始后 1 s 内的位移大小;(2)刹车开始后 3 s 内的位移大小和 3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18陕西汉中天坑群是全球较大的天坑群地质遗迹,如镇巴三元圈子崖天坑,最大深度300m,在某次

10、勘察中,一质量为 60kg 的探险队员利用竖直方向的探险绳从坑沿滑到坑底。若队员先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滑 20s 时速度达到 5m/s,然后以此速度匀速运动45s,最后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坑底速度恰好为零。整个下行过程中探险绳始终处于竖直,探险队员视为质点。求:(1)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及匀加速下降的高度 ;(2)探险队员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6 - 7 -2021 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答案一、1C 2C 3D 4B 5A 6B 7B 8C 9AD 10BC 11AC 12BC二、13AC14 (1)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2)

11、在坐标纸上描点可得:(3)0.75-0.82m/s2。15 (1) (2)540m解:设 v0方向为正(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2)火车的位移16(1) (2) 40/ams320xm【解析】 (1)设导弹的加速度为 a,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经历的时间为 t,因敌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x 敌机 =v 敌机 t因导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v 导弹 =at带入数据,联立可得:a=400m/s 2(2)因导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 导弹 = at21带入数据可得:x=3200m17(1) x17.5m (2) x210m,(1)卡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所以 1s 内卡车还未停止,则位移 xv0t+ at27.5m- 8 -故刹车开始后 1s 内的位移大小为 7.5m(2)卡车 2s 速度为零,所以刹车后 3s 内的位移等于 2s 内的位移则 xv0t0+ at02102 54m=10m3s 内的平均速度 故 3s 内的位移为 10m,平均速度为 m/s18.(1)50m (2)(1)由加速度定义式可得:解得:由位移时间关系可得:解得:(2)匀速运动的位移为:解得:减速下降的位移为:根据位移速度关系可得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解得:减速下落的时间为:下落过程中的总时间为:平均速度为: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