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18035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江西省新余一中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6-2017 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 至 7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8 至 10 题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选不全得 2 分,有错选和不选的得 0 分)1如图所示,比赛中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有( )A脚对球的作用力 B重力、脚对球的作用力C重力、空气阻力 D重力、惯性力、空气阻力2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

2、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3弹弓是孩子们喜爱的弹射类玩具,其构造原理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 A、B 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处于 ACB 时恰好为原长状态,在 C 处(AB 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另一手将弹丸拉至 D 点放手,弹丸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发射出去,打击目标现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已知 E 是 CD 中点,则( )A从 D 到 C 过程中,弹丸的机械能守恒B从 D 到 C 过程中,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C从 D 到 C 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先增大

3、后减小2D从 D 到 E 过程橡皮筋对弹丸做功大于从 E 到 C 过程4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已于酒泉成功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墨子”将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 500 千米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 6 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G7G7 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约为 36000 千米) ,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 7.9 km/sB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 G7 定点于西昌正上方C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周期比北斗 G7 小D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

4、 G7 小5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电路中装有 0.5A 的保险丝 L,原线圈匝数 n1=600 匝,副线圈匝数 n2=120 匝当原线圈接在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源上,要使整个电路和用电器正常工作,则副线圈两端可以接( )A阻值为 12 的电阻 B并联两盏的“36V 40W”灯泡C工作频率为 10Hz 的用电设备 D耐压值为 36V 的电容器6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 P 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AQ 点的电势比 P 点高B油滴在 Q 点的动能比它在 P 点的小C油滴在 Q 点的电势能比它在 P 点的大D油滴在 Q

5、 点的加速度比它在 P 点的小7如图甲所示,固定光滑细杆与水平地面成倾角 ,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向上运动02s 内拉力的大小为 10N,24s 内拉力的大小3变为 11N,小环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环在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a 的大小为 0.5m/s2B小环的质量 m=1kgC细杆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 =30D小环的质量 m=2kg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一定,A、B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正对金属板,R 1为光敏电阻当 R2的滑动触头 P 在 a 端时,闭

6、合开关 S,此时电流表 A 和电压表 V 的示数分别为 I 和 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仅将 R2的滑动触头 P 向 b 端移动,则 I 不变,U 增大B若仅增大 A、B 板间距离,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C若仅用更强的光照射,则 I 增大,U 增大,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D若仅用更强的光照射 R1,则 U 变化量的绝对值与 I 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9如图所示,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 m1=1.0kg、m 2=2.0kg、m 3=3.0kg,已知斜面上表面光滑,斜面倾角 =30,m 1和 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8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用外力使整个系统静止,当撤掉外力时,m 2将(

7、g=10m/s 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4A和 m1以共同速度沿斜面下滑 B和 m1以共同速度沿斜面上滑C相对于斜面上滑 D相对于 m1下滑10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半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半圆的左边垂直 x 轴放置一粒子发射装置,在RyR 的区间内各处均沿 x 轴正方向同时发射出一个带正电粒子,粒子质量均为 m、电荷量均为 q、初速度均为 v,重力忽略不计,所有粒子均能到达 y 轴,其中最后到达 y 轴的粒子比最先到达 y 轴的粒子晚t 时间,则( )A粒子到达 y 轴的位置一定各不相同B磁场区域半径 R 应满足C从 x 轴入射的粒子最

8、先到达 y 轴Dt= ,其中角度 的弧度值满足二实验和填空题(共 16 分)1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请回答下列有关此实验的问题:5(1)该同学在实验前准备了图甲中所示的实验装置及下列辅助器材:A交流电源、导线 B天平(含配套砝码) C秒表 D刻度尺 E细线、砂和小砂桶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填代号) (2)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其中一部分纸带上的点迹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 T=0.02s,测得 A 点到 B、C 点的距离分别为 x1=5.99cm、x 2=13.59cm,则在打下点迹 B 时,小车运动的速

9、度 vB= m/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a= m/s 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在验证“质量一定,加速度 a 与合外力 F 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 aF 图象,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 12为了测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 Rx的电阻率,提供的器材有:A电流表 G,内阻 Rg=120,满偏电流 Ig=6mAB电压表 V,量程为 6VC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D电阻箱 R0(099.99)E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5)F电池组 E(电动势为 6V,内阻约为 0.05)G一个开关 S 和导线若干(1)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

10、用“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应该换用 挡(填“1”或“100” ) ,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2)把电流表 G 与电阻箱并联改装成量程为 0.6A 的电流表使用,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为了用改装好的电流表测量电阻丝 Rx的阻值,请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将图6乙中电路图补画完整(4)测得电阻丝的长度为 L,电阻丝的直径为 d,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U,电流表 G 的示数为 I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符号,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 = 三计算题(共 29 分=8+9+12)13如图所示

11、,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10kg 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45,斜面倾角 3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g 取 10m/s2) ;求:(1)绳中拉力的大小和斜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2)若另外用一个外力拉小球,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求最小的拉力的大小14如图所示,在 x 轴上方有垂直于 x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在 x 轴下方有平行于 x 轴,方向沿 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 E一质量为 m,电量为 e 的质子从 y 轴上的 M 点以 v0的速度平行 x 轴正方向进入磁场,通过磁场后垂直于 x 轴进入电场,从 y 轴的 P 点离

12、开电场 (质子重力不计)求:(1)M 点与 O 点的距离;(2)粒子从 M 点运动到 P 点的时间;(3)粒子到达 P 点时的速度大小15用如图所示的浅色水平传送带 AB 和斜面 BC 将货物运送到斜面的顶端AB 距离L=11m,传送带始终以 v=12m/s 匀速顺时针运行传送带 B 端靠近倾角 =37的斜面底端,7斜面底端与传送带的 B 端之间有一段长度可以不计的小圆弧在 A、C 处各有一个机器人,A 处机器人每隔 t=1.0s 将一个质量 m=10kg、底部有碳粉的货物箱(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 A 端,货物箱经传送带和斜面后到达斜面顶端的 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C 点处机器人立刻将货物

13、箱搬走已知斜面 BC 的长度 s=5.0m,传送带与货物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0.55,货物箱由传送带的右端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大小损失原来的 ,不计传送带轮的大小,g=10m/s 2(sin37=0.6,cos37=0.8) 求:(1)斜面与货物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 C 点处的机器人操作失误,未能将第一个到达 C 点的货物箱搬走而造成与第二个货物箱在斜面上相撞求两个货物箱在斜面上相撞的位置到 C 点的距离; (本问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3)从第一个货物箱放上传送带 A 端开始计时,在 t0=2s 的时间内,货物箱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四、选考题:(15 分,从以下两个模块中

14、任选一模块作答) 【选修 3-4】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通警示灯选用红色是因为红光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用光导纤维束传输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D让蓝光和绿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的是绿光E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多普勒效应17如图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 为半径 R=10cm 的四分之一圆弧,AB 与水平屏幕 MN 垂直并接触于 A 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圆心 O,在 AB 分界面上的入射角 i=45,结果在水平屏幕 MN 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

15、射率分别为 n1= ,n 2= 判断在 AM 和 AN 两处产生亮斑的颜色;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8【选修 3-5】18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 1.62eV 到 3.11eV 之间,当氢原子从n=3 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 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 n=3 能级向 n=2 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B用波长为 502 nm 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3 的能级C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1 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 656 nmD一群处于 n=3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 3 种谱线E处于 n=3 能级的氢

16、原子吸收 1.51ev 的能量会发生电离19如图所示,物块 A、C 的质量均为 m,B 的质量为 2m,都静止于光滑水平台面上A、B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短细线相连,初始时刻细线处于松弛状态,C 位于 A 右侧足够远处现突然给 A 一瞬时冲量,使 A 以初速度 v0沿 A、C 连线方向向 C 运动,绳断后 A 速度变为 v0,A 与 C 相碰后粘合在一起求:A 与 C 刚粘合在一起时的速度 v 大小;若将 A、B、C 看成一个系统,则从 A 开始运动到 A 与 C 刚好粘合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92016-2017 学年江西省新余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

17、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 至 7 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8 至 10 题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选不全得 2 分,有错选和不选的得 0 分)1如图所示,比赛中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有( )A脚对球的作用力 B重力、脚对球的作用力C重力、空气阻力 D重力、惯性力、空气阻力【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受重力作用,将改变运动状态,最终落回地面另外,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受到空气的阻力【解答】解:在空中飞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最终落回地面,同时还有空气阻力

18、,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2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手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考点】3E: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分析】超重指的是物体加速度方向向上,失重指的是加速度方向下,但运动方向不可确10定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A、B、物体向上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根据牛

19、顿运动定律可知物体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 A 错误B 错误;C、D、重物和手有共同的速度和加速度时,二者不会分离,故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应大于重力加速度,并且方向竖直向下,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D3弹弓是孩子们喜爱的弹射类玩具,其构造原理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 A、B 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处于 ACB 时恰好为原长状态,在 C 处(AB 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另一手将弹丸拉至 D 点放手,弹丸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发射出去,打击目标现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已知 E 是 CD 中点,则( )A从 D

20、 到 C 过程中,弹丸的机械能守恒B从 D 到 C 过程中,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C从 D 到 C 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从 D 到 E 过程橡皮筋对弹丸做功大于从 E 到 C 过程【考点】6B:功能关系【分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弹力做功,除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解答】解:A、从 D 到 C,橡皮筋的弹力对弹丸做功,所以弹丸的机械能增大,故 A 错误B、橡皮筋 ACB 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在 C 处橡皮筋的拉力为 0,在 CD 连线中的某一处,弹丸受力平衡,所以从 D 到 C,弹丸的合力先向上后向下,速度先增大

21、后减小,弹丸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 B 错误C、从 D 到 C,橡皮筋对弹丸一直做正功,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故 C 错误11D、从 D 到 E 橡皮筋作用在弹丸上的合力大于从 E 到 C 橡皮筋作用在弹丸上的合力,两段位移相等,所以 DE 段橡皮筋对弹丸做功较多,机械能增加也多,故 D 正确;故选:D4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已于酒泉成功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墨子”将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 500 千米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 6 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G7G7 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约为 36000 千米) ,它将使北斗系统

22、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 7.9 km/sB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 G7 定点于西昌正上方C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周期比北斗 G7 小D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 G7 小【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4A:向心力【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比较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和周期【解答】解:A、根据 ,知道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第一宇宙速度的轨道半径为地球的半径,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的环绕速度,所以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卫星的线速度均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 A 错误;B、地球静止轨

23、道卫星即同步卫星,只能定点于赤道正上方故 B 错误;C、根据 G ,得 ,所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周期小故 C 正确;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半径小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 大故 D 错误故选:C125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电路中装有 0.5A 的保险丝 L,原线圈匝数 n1=600 匝,副线圈匝数 n2=120 匝当原线圈接在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源上,要使整个电路和用电器正常工作,则副线圈两端可以接( )A阻值为 12 的电阻 B并联两盏的“36V 40W”灯泡C工作频率为 10Hz 的用电设备 D耐压值为 36V 的电容器【考点】E8:变压器的构造

24、和原理【分析】根据保险丝计算出副线圈中允许的增大电流,由乙图可知电源的峰值和周期,结合欧姆定律进行判断【解答】解:由原线圈电流最大为 0.5A 知副线圈允许的最大电流为 =2.5AA、由乙图知输入电压有效值为 180V,所以副线圈两端电压有效值为 =36V,接阻值为 12 的电阻时,电流为 =3A,A 错误;B、并联两盏的“36V 40W”灯泡时,电流为 2 2.5A,B 正确;C、由乙图知周期为 0.02s 频率为 50Hz,C 错误;D、副线圈两端电压峰值为 36 V,D 错误;故选 B6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 P 的竖直线对

25、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AQ 点的电势比 P 点高B油滴在 Q 点的动能比它在 P 点的小C油滴在 Q 点的电势能比它在 P 点的大D油滴在 Q 点的加速度比它在 P 点的小13【考点】AA:电场的叠加;AE:电势能【分析】根据曲线运动的性质以及运动轨迹可明确粒子受力情况,再根据电场力的性质即可判断电场线的方向,从而明确电势高低;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可明确动能的变化以及电势能的变化;根据力的性质可明确加速度的关系【解答】解:A、根据粒子的弯折方向可知,粒子受合力一定指向上方;同时因轨迹关于 P点对称,则可说明电场力应竖直向上;粒子带负电,故说明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则可判断Q 点的电势比 P 点

26、高;故 A 正确;B、粒子由 P 到 Q 过程,合外力做正功,故油滴在 Q 点的动能比它在 P 点的大;故 B 错误;C、因电场力竖直向上,故油滴由 P 到 Q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减小,Q 点的电势能比它在 P 点的小;故 C 错误;D、因小球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受力为 F=qE 为恒力;故 PQ 两点加速度大小相同;故 D 错误;故选:A7如图甲所示,固定光滑细杆与水平地面成倾角 ,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向上运动02s 内拉力的大小为 10N,24s 内拉力的大小变为 11N,小环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27、m/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环在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a 的大小为 0.5m/s2B小环的质量 m=1kgC细杆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 =30D小环的质量 m=2kg【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根据斜率即可求得加速度; 从速度时间图象得到小环的运动规律,即先匀速后加速,求出加速度,得到合力,然后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质量和夹角14【解答】解:A、由图得:a= = m/s2=0.5m/s2; 故 A 正确; BD、由小环运动的 vt 图可知,当 F1=10N 时,在 02s 时间内小环做匀速运动;F2=

28、11N 时,在 24s 内小环做匀加速运动,则有:F1mgsin=0F2mgsin=ma代入数据解得:m=2kg; 故 B 错误,D 正确; C、将 m=1kg 带入式得:sin= ,故 =30; 故 C 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一定,A、B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正对金属板,R 1为光敏电阻当 R2的滑动触头 P 在 a 端时,闭合开关 S,此时电流表 A 和电压表 V 的示数分别为 I 和 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仅将 R2的滑动触头 P 向 b 端移动,则 I 不变,U 增大B若仅增大 A、B 板间距离,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C若

29、仅用更强的光照射,则 I 增大,U 增大,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D若仅用更强的光照射 R1,则 U 变化量的绝对值与 I 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考点】AP:电容;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此电路中 R1和 R3串联,电路稳定时 R3相当于导线,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压等于 R1两端间的电压根据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从而知道电场的变化以及 角的变化通过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就可知道电容器所带电量的变化【解答】解:A、滑动变阻器处于含容支路中,相当于导线,所以移动滑动触头,I 不变,U 不变故 A错误15B、若仅增大 A、B 板间距离,电容减小,板间电压不变,则由电容的定

30、义式 C= 分析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故 B 正确C、若仅用更强的光线照射 R1,R 1的阻值变小,总电阻减小,I 增大,内电压和 R3的电压均增大,则电容器板间电压减小,电容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 C= 分析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故 C 错误D、若仅用更强的光照射 R1,R 1的阻值变小,总电阻减小,I 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U=EIr 可得:| |=r,不变,故 D 正确故选:BD9如图所示,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 m1=1.0kg、m 2=2.0kg、m 3=3.0kg,已知斜面上表面光滑,斜面倾角 =30,m 1和 m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8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用

31、外力使整个系统静止,当撤掉外力时,m 2将(g=10m/s 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和 m1以共同速度沿斜面下滑 B和 m1以共同速度沿斜面上滑C相对于斜面上滑 D相对于 m1下滑【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假设 m1和 m2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对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隔离对 m2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 m1和 m2之间的摩擦力,判断是否超过最大静摩擦力,从而判断能否保持相对静止【解答】解:假设 m1和 m2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 a= =2.5m/s2隔离对 m2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

32、 2gsin30=m2a解得 f=m2gsin30+m2a=2.0(100.5+2.5)N=15N最大静摩擦力 fm=m 2gcos30=0.8 =8 N,可知 ff m,知道 m2随 m1一起做加16速运动需要的摩擦力大于二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假设不正确,m 2相对于 m1下滑隔离对 m2分析,m 2gcos30m 2gsin30,可知 m2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可知 m2相对斜面上滑,故 C、D 正确,A、B 错误故选:CD10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半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半圆的左边垂直 x 轴放置一粒子发射装置,在RyR 的区间内各处均沿 x

33、轴正方向同时发射出一个带正电粒子,粒子质量均为 m、电荷量均为 q、初速度均为 v,重力忽略不计,所有粒子均能到达 y 轴,其中最后到达 y 轴的粒子比最先到达 y 轴的粒子晚t 时间,则( )A粒子到达 y 轴的位置一定各不相同B磁场区域半径 R 应满足C从 x 轴入射的粒子最先到达 y 轴Dt= ,其中角度 的弧度值满足【考点】CI: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37:牛顿第二定律;4A:向心力【分析】粒子射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粒子质量均为 m、电荷量均为 q、初速度均为 v,所以半径相同,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根据圆周运动半径公式、周期公式结合几何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粒子射入磁场

34、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y=R 的粒子直接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到达 y 轴,其它粒子在磁场中发生偏转,A、由图可知,发生偏转的粒子也有可能打在 y=R 的位置上,所以粒子到达 y 轴的位置不是各不相同的,故 A 错误;17B、以沿 x 轴射入的粒子为例,若 r= R,则粒子不能达到 y 轴就偏向上离开磁场区域,所以要求 R ,所有粒子才能穿过磁场到达 y 轴,故 B 正确;C、从 x 轴入射的粒子在磁场中对应的弧长最长,所以该粒子最后到达 y 轴,而 y=R 的粒子直接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到达 y 轴,时间最短,故 C 错误;D、从 x 轴入射的粒子运动时间为:t 1= ,y=R 的粒子

35、直接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到达 y 轴,时间最短,则 t2=所以t= ,其中角度 为从 x 轴入射的粒子运动的圆心角,根据几何关系有:=,则 sin=sin= = ,故 D 正确故选 BD二实验和填空题(共 16 分)1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请回答下列有关此实验的问题:(1)该同学在实验前准备了图甲中所示的实验装置及下列辅助器材:18A交流电源、导线 B天平(含配套砝码) C秒表 D刻度尺 E细线、砂和小砂桶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C (填代号) (2)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其中一部分纸带上的点迹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

36、间间隔 T=0.02s,测得 A 点到 B、C 点的距离分别为 x1=5.99cm、x 2=13.59cm,则在打下点迹 B 时,小车运动的速度 vB= 0.680 m/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a= 1.61 m/s 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在验证“质量一定,加速度 a 与合外力 F 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 aF 图象,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平衡摩擦力过度 ,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 砂和砂桶的质量太大 【考点】M6: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分析】 (1)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器材(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

37、瞬时速度求出 B 点的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3)图丙表明在小车的拉力为 0 时,小车有加速度,即合外力大于 0,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否则图象将会发生弯曲【解答】解:(1)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时间,所以不需要秒表上述器材中不必要的为 C(2)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则有:v B= = 0.680m/s,根据x=aT 2得:a= = = =1.61m/s2;(3)由图丙所示图象可知小车的拉力为 0 时,小车的加速度大于 0

38、,说明合外力大于 0,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大;该实验中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太大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大小,随着 F 的增大,即砂和砂桶的质量增大,逐渐地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因此会出现较大误差,图象会产生偏折现象19故答案为:(1)C;(2)0.680;1.61;(3)平衡摩擦力过度;砂和砂桶的质量太大12为了测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 Rx的电阻率,提供的器材有:A电流表 G,内阻 Rg=120,满偏电流 Ig=6mAB电压表 V,量程为 6VC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D电阻箱 R0(099.99)

39、E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5)F电池组 E(电动势为 6V,内阻约为 0.05)G一个开关 S 和导线若干(1)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应该换用 1 挡(填“1”或“100” ) ,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2)把电流表 G 与电阻箱并联改装成量程为 0.6A 的电流表使用,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 1.21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为了用改装好的电流表测量电阻丝 Rx的阻值,请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将图乙中电路图补画完整(4)测得电阻丝的长度为 L,电阻丝的直径为 d,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

40、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U,电流表 G 的示数为 I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符号,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 = 【考点】N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分析】 (1)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应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指针指在中央刻度线附近(2)把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需要并联分流电阻,应用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可以求出并联电阻阻值20(3)根据题意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的接法,然后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作出电路图(4)应用欧姆定律与电阻定律求出电阻率的表达式【解答】解:(1)因欧姆表不均匀,要求欧姆表指针指在欧姆表中值电阻附近时读数较准,当用“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说明倍率较大,应选择“1”倍率(2)将电流

41、表 G 与电阻箱并联改装成量程为 0.6A 的电压表,而电流表 G(内阻Rg=120,满偏电流 Ig=6mA) ,因此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 0= 1.21;(3)由图甲所示可知,待测电阻阻值为:151=15,电压表内阻很大,约为几千甚至几万欧姆,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电流表内阻,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为测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4)由电阻定律可知,电阻:R= = ,则电阻率:= ,根据欧姆定律得:R= ,电阻率:= 故答案为:(1)1;(2)1.21;(3)电路图如图所示;(4) 三计算题(共 29 分=8+9+12)13

42、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10kg 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21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45,斜面倾角 3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g 取 10m/s2) ;求:(1)绳中拉力的大小和斜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2)若另外用一个外力拉小球,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求最小的拉力的大小【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 (1)对小球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2)要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当所用的拉力与绳子垂直向右时,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最小拉力【解答】解:(1)如图,水平竖直建立直角坐标系,对小球做受力分析,把不在轴上的

43、力沿轴分解,列平衡方程如下Tcos45Nsin30=0Tsin45+Ncos30mg=0由以上两式得:N=73.2N;T=51.8N(2)经分析得拉力的最小值为:F m=mgsin45代数解得:F m=70.7N答:(1)绳中拉力的大小和斜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分别为 51.8N 和 73.2N;(2)若另外用一个外力拉小球,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最小的拉力的大小为 70.7N2214如图所示,在 x 轴上方有垂直于 x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在 x 轴下方有平行于 x 轴,方向沿 x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 E一质量为 m,电量为 e 的质子从 y 轴上的 M 点以 v0的

44、速度平行 x 轴正方向进入磁场,通过磁场后垂直于 x 轴进入电场,从 y 轴的 P 点离开电场 (质子重力不计)求:(1)M 点与 O 点的距离;(2)粒子从 M 点运动到 P 点的时间;(3)粒子到达 P 点时的速度大小【考点】CI: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37:牛顿第二定律;4A:向心力;AK: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分析】 (1)由题可知,质子在第一象限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转过 圆周,OM 等于轨迹半径,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四分之一周期在电场中,质子做类平抛运动,水平位移大小为等于磁场中轨迹半径,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求出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即可求出总时

45、间;(3)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求出质子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即可知道粒子到达 P 点时的速度大小【解答】解:(1)如图所示,设 OM=L,则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r=L又:ev 0B=m解得:L=(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1,从图中可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四分之一圆周,则 t1= =23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2,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 L=而 a=总时间为 t=t 1+t2解得:t= +(3)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则有 EeL= 解得:v=答:(1)M 点与 O 点的距离是 ;(2)粒子从 M 点运动到 P 点的时间是 + ;

46、(3)粒子到达 P 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15用如图所示的浅色水平传送带 AB 和斜面 BC 将货物运送到斜面的顶端AB 距离L=11m,传送带始终以 v=12m/s 匀速顺时针运行传送带 B 端靠近倾角 =37的斜面底端,斜面底端与传送带的 B 端之间有一段长度可以不计的小圆弧在 A、C 处各有一个机器人,A 处机器人每隔 t=1.0s 将一个质量 m=10kg、底部有碳粉的货物箱(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 A 端,货物箱经传送带和斜面后到达斜面顶端的 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C 点处机器人立刻将货物箱搬走已知斜面 BC 的长度 s=5.0m,传送带与货物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0.55,货物箱由

47、传送带的右端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大小损失原来的 ,不计传送带轮的大小,g=10m/s 2(sin37=0.6,cos37=0.8) 求:(1)斜面与货物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 C 点处的机器人操作失误,未能将第一个到达 C 点的货物箱搬走而造成与第二个货物箱在斜面上相撞求两个货物箱在斜面上相撞的位置到 C 点的距离; (本问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3)从第一个货物箱放上传送带 A 端开始计时,在 t0=2s 的时间内,货物箱在传送带上留24下的痕迹长度【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1)货物箱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

48、出加速度,由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求出货物箱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时的速度大小,根据货物箱由传送带的右端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速度大小损失原来的,得到货物箱刚冲上斜面时的速度货物箱在斜面上向上运动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已知初速度、末速度为零,位移为 s,由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求出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斜面与货物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由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货物箱由 A 运动到 B 的时间和由 B 运动到 C 的时间,得到第一个货物箱冲上斜面 C 端时第二个货物箱刚好冲上斜面,然后货物箱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当第一个货物箱与第二个货物箱相遇时,两者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斜面的长度 s,由位移公式求出相遇时间,再求出两个货物箱在斜面上相遇的位置到C 端的距离(3)根据位移公式求出第 1s 内货箱和传送带运动的位移,进而得出货箱第 1s 留下的痕迹,同理,再求出第 2s 内第一个货箱留下的痕迹,从而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