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118164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蠡县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 9 月月考试题考试说明: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第卷 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

2、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

3、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孔子而言,

4、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哀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告”的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朱熹论语精义曰:“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畏天命,

5、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人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但知晨几,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可贵之处与重大意义。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

6、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今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1下列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靠的就是这种精神。B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C孔子确立了“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内涵,在孔子身上,这种品格体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

7、命感,也是一种文化的自信。D“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充分肯定了孔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B宋代钱时认为晨门“贤”在“知其不可而不为”,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因而晨门成不了“圣人”。C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告”鲁哀公,要求出兵讨伐,哀公也同意出兵,让他“告”季孙、孟孙、仲孙三子,结果不被三子许可。D“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

8、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他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B对于“为”与“不为”,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听命于天”,“不敢忘天下”,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C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总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他的自信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D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直到今天,仍是我

9、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延嘉,颇读书,不愿仕,州上其行,赐号嵩山处士。旨进保定军司法参军,上书转运使钟离瑾,愿补一县尉,捕剧贼以自效。瑾壮其请,为奏徙安平尉,前后捕盗二百余人。尝与贼斗,流矢中臂,不顾,犹手杀数十人。擢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遂城县,迁著作佐郎。明道中,淮南饥,自诣宰相陈救御之策。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既而浚漳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溉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再迁太常博士、知尉氏县,徙通判忻州。元昊反,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无外

10、城,旨将筑之,州将日:“吾州据险,敌必不来。 ”旨不听。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中外不相闻者累日,人心震恐。库有杂彩数千段,旨矫诏赐守城卒,卒皆东望呼万岁,贼疑以救至也。州无井,民取河水以饮,贼断其路。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以功迁都官员外郎,徙知莱州。叶清臣举材堪将帅,召对,改知邢州,擢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复言其鸷武有谋略,除阁门使,固辞。进工部郎中、知凤翔府,加直史馆、知梓州,以直龙图阁知荆南。入判尚书刑部,累迁光禄卿,知潞、晋二州。以老疾,权判西京御史台,寻卒。(选自宋史张旨传 )【注

11、】元昊:李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鸷(zh)武:勇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B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C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D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士:文中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

12、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B擢:文中指提拔。表示授予官职或官职晋升的词语还有“拜、除、辟、征、左迁”等。C博士:文中指学官名。 “博士”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后代相承,有五经博士、太常博士等。D工部:我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旨毛遂自荐。张旨上书钟离瑾,请求任县尉抓捕盗贼,张旨后来前后抓了两百多个盗贼,在与盗贼格斗时带伤斩杀盗贼几十人。B张旨恪尽职守。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他到宰相那里陈述救治之策;他疏浚河流几十里,引水灌溉田地几万顷,修堤防备水灾。C张旨为国立功。元昊反叛,张旨力

13、排众议修筑外城,战斗中,人心不稳,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张旨与敌人斗智斗勇,守住了州城。D张旨被众人举荐,积极进取。叶清臣称张旨有将帅之才;范仲淹、欧阳修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张旨走了一条与他的父亲不同的人生道路。7.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2)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念奴娇赋雨岩 辛弃疾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丘壑。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露冷风高,松梢桂子,醉了

14、还醒却。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着。注 这是词人被弹劾去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雨岩是带湖附近博山的一处山崖胜景,词人在博山有书舍距此不远。藉:凭借,借助。北窗高卧:出自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太古时代在生活上无所系念的人)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 分)9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的形象。 (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6 分)(1) 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2) 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

15、场面的句子是: , 。(3)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4)题。(25 分)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朱 自 清 写 作 时 , 往 往 要 先 细 心 斟 酌 后 才 会 动 笔 , 往 往 写 完 无 须 修 改 。 但 因 为 注 重 质 量 ,他 每 天 最 多 写 500 字 。 所 以 , 他 的 清 贫 一 部 分 原 因 是 因 为 写 得 太 慢 。 荷 塘 月

16、 色 中 提 到 了 蝉鸣 。 有 人 写 信 给 朱 自 清 , 说 蝉 夜 晚 是 不 叫 的 。 朱 自 清 便 写 信 向 昆 虫 学 家 请 教 。 后 来 又 两 次 亲 耳听 到 月 夜 的 蝉 声 , 他 才 相 信 自 己 没 有 写 错 。 为 此 , 朱 自 清 专 门 写 了 一 篇 文 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

17、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 ”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 23 年,担任系主任 16 年,开了 16 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 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

18、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清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 ,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 ,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 1924 年 7 月 28 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

19、记录:1924 年 7 月 29 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 30 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 1942 到1943 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

20、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1945 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 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 1948 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 3 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 。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

21、48 年 8 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 38.8 公斤。1948年 8 月 12 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 6 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 (沈从文) 、 “最完整的人格” (李广田) 、 “完美的人格” (叶圣陶) 。相关链接: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

22、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 “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 23 年,担任系主任 16 年,开了 16 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C据友人回忆,47 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从一个侧面烘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

23、D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 ,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E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贵低头,可见其“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 (2)朱自清“认真”的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 分)(3)文中画线处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传主的评价,有什么作用?(6 分)(4)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8 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2下列各句

24、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王安石便以主考官出的“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相对,他拿起笔来,龙飞凤舞,一挥而就。雍正在位 13 年,竟写下了约 4000 万字的朱批,就连现在的专栏作家、网络写手也难以望其项背。于是,在办公楼、公园内、在小区里、报刊亭,这一份带着柠檬香味的报纸,迅速成为市民炙手可热的话题。部队生活是艰苦的,可是每到读报时间,拿起毕节日报 ,那些高强度训练、执勤带来的苦累立即便会涣然冰释。两个都市女子异地开发荒山的消息不胫而走。中国妇女报、中国 青年报、中国人口报、农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全国不少新闻媒体纷纷登载她们的事迹。笑看今日长乐书画苑,高朋满座,门庭若市

25、,书画艺人及其爱好者趋之若鹜,成了鹏城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A B C D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据某地图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游客人数最多的景区为杭州西湖,309 万人次涌进西湖景区。B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 “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C 记住乡愁以浓厚的文化内涵,丰富而平实的情感,感人的中国故事,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D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他人的苦难,这不是一道需要用华丽辞藻堆砌作答的难题,也不是一个只有在闲适之中才需要考虑的命题,它无时无

26、刻都摆在人们面前,需要选择。1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读书是一种审美状态,也是一种生活实践。_。_,_,_。_,_。是让读书惠及更多人的现实的趣味才能显示出读书的真正意义因而当代读书人的趣味应当是一种生活的趣味、历史的趣味通过读书认识生活,认识自己进而把读书这种话语实践转化为社会实践,改造生活,改造自己它能将历史与个体勾连起来,将审美感与现实感统一起来A. B.C. D.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 5 个字。 (5 分)湿地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可有效补充地下水,还能有效

27、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和原材料,因此,湿地是人类 。我国湿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当今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快速的经济增长、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湿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认识其重要意义,即 。16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6 分) 五、写作(60 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五一”期间,重庆杨家坪步行街,图书论斤卖。一

28、搭建的流动书店内全场图书每斤售价为 18 元人民币,吸引不少市民选购。购书现场很热闹,选购者踊跃,书籍种类繁多,包括时下的畅销书、中外名著等,还有不少装帧精美的精品书。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图书当萝卜白菜卖,是不尊重知识文化;有人认为有买有读,才能体现书的文化价值,利于知识的传播;也有人认为,这种销售方式可以冲淡人们对电子读物的喜爱,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手机依赖症。读了以上材料,你更认可哪种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考试语文答案1A(原文说孔子不放弃其政治伟业“靠的就是这种精神”;而题目中表

29、述的对象是“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种精神”则只是原因之一。)2B(A“充分肯定了孔子的精神”错;C 项“哀公同意出兵”错,从文意看,哀公其实也不许;D 项“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强加因果关系。)3B(A“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错,孔子行动“不预判结果,并非“不计后果”;C“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错,应为“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 D“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错,应为“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4D原文标点: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

30、死伤者众,随解去。5B试题分析:“左迁”是降职。6C 试题分析:“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错,应是张旨假托皇帝诏令赏赐士兵绸缎。7 (1) (朝廷)任命张旨任安丰县知县,大量征召富裕的民众缴纳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 (得分点:知(任安丰县知县或者管理安丰县 )、 募、 输、 给,句意 1 分)(2)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得分点:垂、就、罅、状语后置“守以强弩” ,句意 1 分)【参考译文】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亲张延嘉,读书很多,不愿做官,州中将张延嘉的品行上报, (皇帝)赐给嵩山处士的岩号。张旨晋升为保定军司法参军,他上书转运使钟离瑾,

31、希望补任一名县尉,抓捕大盗来证明自己。钟离瑾赞赏张旨的请求,替他奏请(朝廷)调任安平尉,前后抓捕盗贼二百多人。 (张旨)曾与盗贼格斗,飞箭射中他的手臂, (他)不顾,仍然亲手杀盗贼几十人。提拔担任秘书省校书郎、遂城县知县,升任著作佐郎。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张旨自己去宰相那里陈述救济治理的策略。 (朝廷)任命张旨任安丰县知县,大量征召富裕的民众缴纳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不久疏浚淬河三十里,引支流注入芍陂,制作闸门,灌溉田地几万顷,外面筑堤用来防备水灾。两次升职任太常博士、尉氏县知县,调任忻州通判。元昊反叛, (朝廷)特别升(张旨)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府州通判。府州靠山而建,没有外城,张旨打算修筑

32、外城,州将说:“我们州城依凭险要之地,敌人一定不敢来犯。 ”张旨不听。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城内外几天都不通消息,人心震惊恐惧。仓库中有几千段彩缎,张旨假托诏令赏赐给士兵,士兵都朝东看,高呼万岁,敌人怀疑这是因为救兵到了。州城中没有井,百姓取河水来饮用,敌人截断取水道路。张旨夜里打开城门,率领士兵攻击敌人,赦人后退,用官员军人在路两旁坚守,让百姓出来取水。又用渠道中泥土覆盖积草,敌人望见,以为水还有余。张旨督促居民登上城墙奋勇战斗,敌人死伤很多,随即撤退。因功劳升任都官员外郎,调任莱州知州。叶清臣举荐张旨才能可以担任将帅,皇帝召见对答,改任邢州

33、知州,提升为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又奏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授任阁门使,张旨坚决推辞。晋升为工部郎中、凤翔府知府,加官直史馆、梓州知州,凭着直龙图阁的身份任荆南知州。入京任判尚书刑部,多次升职担任光禄卿,潞、晋二州知州。因老病,暂代判西京御史台,不久去世。8可是我这颗闲着的心呀,不应只是长久地(呆在自然之中)完全依靠山水(的陶冶)。 (2 分)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借此使内心真正地宁静安闲下来的情感;(2 分)也表达了对自己被弹劾去职、壮志难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失落) 、不平(怨愤)之情。 (2 分)9.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此三个特征答出一个即可)又有些失意的词人形象。(

34、2分)通过描写清幽的环境和简朴的劳作休息场景,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写愁乐两忘、不去想今昔是非、酒醉物我两忘,都反映了词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 “泉” “云” “鹤”等意象表现出词人高雅的人生志趣;写独倚栏杆内心寂寞、露冷风急环境凄清,表现了词人的失意。 (只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形象特征,即可给 3 分)10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1 (1)E 项 3 分,C 项 2 分,D 项 1 分(A 项“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 。B 项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

35、” 。D 项可能是“豁达” ,没有“乐观” ,也可能是出于无奈。 )(2)写作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 500 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实地考察,还专门写文章。学习认真。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专家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教学认真。他的选修课只有一个学生,却照常讲课考试。工作认真。原则性强,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3)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直接突出传主的形象: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引用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从侧面表现其高尚

36、气节。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4)朱自清“生不逢时” ,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质量,每天最多写 500 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物价飞涨,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气节。(每点 2

37、 分,共 8 分,意思对即可。答其他内容,亦可酌情给分。 )12、B(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用来形容报纸不对。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该成语不能用于“苦累” ,应改为“烟消云散”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像鸭子一样追赶,多指坏的事物,含贬义。这里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13C(A 结构混乱。 “据大数据显示, ”是“据”和“显示”两种句式的杂糅,可改为:“数据显示” ;或“据数据” ;或“从数据来看”

38、 。另外,“游客人数最多的景区为杭州西湖,309 万人次涌进西湖景区, ,搭配不当,可改为“游客人数最多的景区为杭州西湖,达 309 万人次” 。B 成分残缺。应在“从温饱到环保”后加上“的转变” 。D 不合逻辑,否定不当;)14. (3 分)D。 【解析】解说“无用”的阅读,根据“虽然”句知,在的后面;根据关联词“但”可知,在的后面,排除 A、B、C 三项。15. 改善环境污染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写出给 1 分,给 2 分,给 2 分。 )16. 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2 分):先对供排水系统及燃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2 分) ;再通过制定建设计

39、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2 分) 。(概括内容类,做这类的题目要抓住主要的内容,一般应涵盖 90%的内容,当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多数,可以舍弃一小部分忽略不计。)17 【写作指导】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所给材料围绕重庆街头图书论斤卖一事引出网友对此评论的三个观点,题目要求考生作出判断,更认可网友的哪个观点,然后在作文中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作文题型与 2016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相似,要求考生必须作出选择,且只能在网友的观点中选择,不能在此之外提出自己的观点,也不能写三者之间共性的东西。立意一:图书贱卖,是不尊重知识,贬低了书籍的文化价值。立意二:图书贱卖,利于知识的传

40、播,利于体现图书的文化价值。立意三:图书贱卖,利于引导人们阅读经典的纸质图书,提高阅读品位,有益身心健康。图书岂能论斤售卖图书如同萝卜白菜般论斤售卖,令人心痛不已!不可否认,在数字阅读率已超过传统阅读率的时代,此举对普及大众阅读,缓解“手机依赖症”有一定作用,然而,知识的传播,图书的推广,非得用如此贱卖的方式吗?饥者不食嗟来之食,渴者不饮盗泉之水,何也?只为尊严。文化知识也是有尊严的,岂容贱卖亵渎?现实中,忽略文化产品的巨大价值、尊贵身份而轻贱它们的事并不鲜见。不久前,一桩有关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损坏赔偿案引发热议。为何?这两件被运送到台湾参展的清末国宝,因运送不当受损,举办方与故宫联合起诉,

41、结果台湾司法机构判决按每公斤 100 元台币赔偿。无独有偶,一位乘客从上海乘飞机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飞机落地后发现其托运的行李箱中价值 26 亿元的两件“珐琅彩描金大碗”毁坏成了碎片,航空公司也称按照有关规定,只能按 1 公斤 100 元的标准赔偿。好笑?震惊?愤怒?当书籍等同于萝卜白菜被论斤售卖,当国宝级的古玩如同锅碗瓢盆被论斤赔偿,我们的文化体面何在?尊严何在?可见,作为知识与文化的载体的文化产品,已不是普通商品,过度商业化的行为,只会让它失去原有的格调与品位,只会扭曲人们的价值观。论斤售卖、论斤赔偿不仅有辱于知识文化的尊严,更是对如同鱼翅般的精品文化、精品艺术的大不敬。试问,当看到司马迁

42、忍辱含垢、呕心沥血二十多年创作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成就的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 ,和那些“文化快餐”混在一起被低价叫卖时,你感受如何?难道不觉得汗颜吗?一些精品图书遭受如此待遇,这是对经典的亵渎,是对创作者的极不尊重,更是对祖先的大不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文化的悲哀。相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同样一本书,它的价格要高许多。并非他们的纸张要贵得多,印刷成本要高得多,出售者追求的利润要大得多,根本的原因在于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贱卖图书会让知识贬值,文化尴尬,作者伤心,还会给读者留下许多后遗症。袁枚

43、在黄生借书说中提到“书非借不能读也” ,此说很有见地。的确,书往往因其难得而备受珍惜,人们也因此而更懂它的价值。如果一些精品图书、精品艺术长期如此戏卖,还有几个人看到他喜欢的书会有“如获至宝”的感受?还有几个人会对它如饥似渴, “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恐怕只会多出许多乱扔乱丢的废纸而已,热爱知识,尊重文化的价值观也会同这些废纸一起被践踏。一个真正尊重知识的爱书之人,哪怕“洛阳纸贵” ,也会倾其所有,何用这种贱卖方式诱惑?蕴含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图书虽不是高居金台、傲视凡尘之物,却也非萝卜白菜,岂能论斤售卖?肩负文化传播者的使命,如若真想在喧嚣闹市、俗世红尘、数字围城中营造书香世界,何不

44、学学台湾诚品书店改变服务方式,而非处心积虑地与读者打价格心理战?满店的实木地板,清洁无尘,错落有致,只为读书人可以方便而坐;二十四小时恭候,你可以买书,也可以读书,一连五六小时,无人打搅:那种安静而又高贵的氛围,让你觉得读书买书是件多么有尊严的事!这就是诚品。难怪白岩松说:“如果今后经常选择台北为旅游目的地,理由之中必有一个:这里有诚品。 ”所以,书若真香,蝴蝶自来,心若真诚,何须贱卖?【作文点评】本文选择网友看法中“认为图书当萝卜白菜卖,是不尊重知识文化”为立意点,紧扣材料,论述了图书贱卖,是不尊重知识,贬低了书籍的文化价值的观点。文章开头三段分析比较材料,旗帜鲜明提出观点,连用感叹句与反问句,强化语气。主干部分四段,第 4 段论述非书籍文化产品不被尊重的可笑可恨;第 5 段以文史经典史记 红楼梦为例,论述文化产品为什么应该被尊重;第 6 段论述不尊重文化产品的危害;第 7段则以台湾诚晶书店的做法为例论述应当如何尊重文化产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一段简洁收尾,照应开头与题目。文章整体观点鲜明,材料充实,结构严谨,论述深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语言凝练,富有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