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186928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静宁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高二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地 理(文科)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试卷满分为 100 分,答题时间为 100 分钟。第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内。 (本题共 3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据此完成 12 题。1黄山毛

2、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2关于黄山毛峰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读下表。据此回答 35 题。3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4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两地位于季风区 D、两地位于半干旱区25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3、)A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以水田农业为主 D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阅读材料,回答 67 题。太 湖 平 原 气 候 温 和 湿 润 , 水 网 稠 密 , 土 壤 肥 沃 , 是 我 国 重 要 的 商 品 粮 基 地 和 三 大 桑 蚕 基 地之一 , 素 以 “鱼 米 之 乡 ”而 闻 名 。 吐 鱼 番 盆 地 在 自 然 条 件 和 人 文 景 观 的 许 多 方 面 , 在 全 国 乃至 全世 界 都 堪 称 独 特 , 因 而 引 起 旅 游 者 的 强 烈 兴 趣 。 所 产 长 绒 棉 、 瓜 果 品 种 优 异 , 尤 其 是 哈密 瓜 、葡 萄 驰 名

4、 中 外 。6 在 我 国 的 地 理 分 区 中 , 太 湖 平 原 和 吐 鲁 番 盆 地 都 是 放 在 两 个 不 同 的 区 域 上 , 其 根 本 原 因 是 (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7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下图为“120 急救指挥中心对某次马拉松比赛出救示意图” ,读图完成 89 题。8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 120 急救指挥中

5、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 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 ( )ARS BGPSRS CGPSGIS DGISRS9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 ) A计算机技术 BGPS 信号接收机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10数字地球的核心是 ( )A应用信息技术将地球每个角落紧密联系起来B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C运用电脑将地球的所有重要数据储存起来3D用数字表示地球的所有地理特征读“西北地区荒漠化人为因素示意图” ,完成 1112 题。11图中表示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6、12图中因素造成的荒漠化主要分布于 ( )A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 B半干旱的草原牧区C干旱的绿洲边缘 D内陆河流或冲积扇地区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为物理及化学作用;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如次生盐渍化)。读图,完成 1314 题。1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14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植被破坏 4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地表水缺乏A B C D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

7、意图,回答 1516 题。15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16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7塔里木河下游约有 300 千米的河段自 1972 年以来经常断流,导致胡杨林干枯,沙漠侵吞农田, 对此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有( )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量 实现跨流域调水禁止上游取水,优先满足下游用水 修建坎儿井工程A

8、B C D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 1820 题。518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19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20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个方向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 200 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 米左右

9、是带刺的灌木丛,以外到 1 千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及灌木。据此回答 2122 题。21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A过牧 B滥垦 C滥伐 D滥采22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A松嫩平原 B青藏高原 C呼伦贝尔草原 D塔里木盆地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 23-24 题。23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 )A黄土高原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C南方低山丘陵区 D西北内陆地区24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C

10、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我国荒漠化类型多样,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 2526 题。25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水蚀作用 C风蚀作用 D沉积作用26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环境污染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滥伐森林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 2728 题。27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气象灾害少 B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C水源较丰富 D气温高28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 B温室效应 C土地沙漠化 D酸雨危害读下图,回答下列

11、问题 2930 题29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砍伐30如果 A、B 曾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地,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7B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C为解决人的生产生活吃水问题而掘井,周围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D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砍树,导致环境恶化第卷2、读图分析题(共 55 分)31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

12、题。 (17 分)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材料二 经专家对植被的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四类: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杨树、刺槐等;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沙拐枣等;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1)图中有一座新城,判断新城最可能位于图中 A、B 的何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选址在该处的区位优势。 (5 分)(2)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计划选用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意义。 (6 分)(3)A、B 两处附近地区为该地主要的农牧业区。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调研发现,该地农牧业区范围近年来大幅缩减。如果你

13、是该地理兴趣小组的一名成员,你该对当地农牧民的农牧业生产给予哪些科学指导,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 (6 分) 8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 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 分)(2) 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6 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 M 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14、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 分)观点 A: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 B: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33、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8 分)9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 世纪 90 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6 分)(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效益。 (6 分)(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6 分) (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