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1191155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20 届开学阶段性总结高二语文试题时间:120 分钟 分值:150 分一、语言基础 (每小题 3 分,计 18 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他虽是著名学者,但却_向别人讨教。这个集团内外_,干了不少违法的勾当。他的胸中_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A. 不耻 沟通 包含B. 不齿 沟通 饱含C. 不耻 勾通 饱含D. 不齿 勾通 包含【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这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 “不齿” ,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 ,如“人所不齿” 。 “不耻”指不以之为羞耻。

2、如“不耻下问” 。第一句中,句中是说他虽是著名学者,却不以向别人求教为耻,应使用“不耻” 。 “沟通” ,谈话。 “勾通” ,暗中勾结串通。第二句中,从后面“干了不少违法的勾当”可知,前面应是说勾结串通,应使用“勾通” 。 “包含”是事物本身所含有的意思。 “饱含”是充满的意思。第三句中是说他的内心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应使用“饱含” 。故选 C。【点睛】解答近义词的方法如下:(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 ,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比如, “沟通”和“勾通” ,不同的语素是“沟”和“勾” , “沟通”是言语进行交流;“勾通” ,意思是“暗中勾结串通” 。 (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

3、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唐宋田园诗的创作非常兴盛,作者多为文人或仕宦,他们不吝笔墨,讴歌瓜田李下、 “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中国古代文论追求行文如高山流水般顺畅自然。要达到这种境界,文章中的每一个句群就- 2 -要做到语流通畅,毫无阻滞。在传统文化继承上,我们不能抱残守缺,应该积极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放光彩。在西安嘉天国际公寓爆炸事件后,很多小煤气站依然不按照操作规章工作,干着厝火积薪之事,实在令人担忧。张艺谋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曾经导演过执

4、牛耳的红高粱 ,但最近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却引来了一片争议。当年的那支国王队,与今天相比,同样找不出分毫的影子,没有人留守到今天,彼时的三剑客早已风流云散,并不复勇猛。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此处用于形容质朴简单的乡村生活,使用错误,属于望文生义。 “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不能用来形容行文的自然流畅,故错误。 “抱残守缺” ,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从语意来看,句中说传统文化继承不能保守,此处使用符合题意。 “厝火积薪” ,把火放到

5、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句中形容小煤气站不规范的操作所存在的危险,正确。 “执牛耳” ,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指人;句中形容红高粱这部影片,对象不当。 “风流云散” ,比喻原常相聚的人四下离散。句中使用正确。故选 D。【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瓜田李下” ,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田园生活,故错误。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如“执牛耳”一般指人,句中用来形容影片,故错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6、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 3 -象。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A. 塑料现在成了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每年大约有 800 万吨左右的塑料流人海洋,有的被冲到海岸上,有的则漂流入海。B.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有的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用户数据,对老用户实施价格欺诈的行为。C. 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陆续启动,与此同时,教育部强调要净化高校考试招生,维护教育公平,坚决打击弄虚作假行为。D. 根据全部选票统计结果

7、显示,普京在日前举行的俄罗斯大选中胜出,当选总统,整个选举过程透明,结果合法有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 项,语义重复。错在“大约有 800 万吨左右” 。 “大约”和“左右”重复。删去其中一个。C 项,成分残缺, “净化”缺宾语,应该为“净化高校考试招生的环境” 。D 项,句式杂糅。 “根据”和“显示”杂糅,应改为, “根据全部选票统计结果”或“全部选票统计结果显示”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

8、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得恰当的一项是(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特别是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径和行政手段, , 。 , 。 , 。精确地克敌制胜,才能把谣言的破坏性和危害性降低到最小程度并掌握其作为一种特

9、殊细胞的生长与繁殖规律,才能够找到应对之策特别是要分析和掌握谣言作为一种特殊舆论其产生和传播的规律- 4 -正如解决癌症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胞首先是一种细胞对于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就要因时因地,运用不同的舆论武器,抢时间,争阵地,夺取舆论高峰而且必须拿起舆论的武器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这是一道有语境的排序题,从语境来看,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对谣言的战争” ,据横线前的“不能仅仅”可知,后面应该有与之搭配的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第句中有“而且”一词,这与横线前的“不能仅仅”相衔接,且前面是说“法律途径和行政手段” ,第句中说的是“舆论

10、的武器” ,这些都是对抗谣言的手段;前面的“不能仅仅”和第句中的“而且”又与中的“特别是”构成进一层递进关系。接下来比喻论证,第句“正如解决癌症问题” ,这就引出比喻论证,中的“特殊细胞”与中的“细胞”相连,最后中“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是过渡句,放在最后,指出如何才能把谣言的破坏性降到最小。故选 B。【点睛】对于排序题,答题方法如下:首先要感知语意内容,把握文意的连贯性。1.整体把握,了解语段或句子的中心语意,或找中心句(文眼句) ,或归结各句语意,把握整体主题或主旨。2.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然后进行局部调整,最后整体排列,依据语意的连贯性,把握语句的衔接。5.

11、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B.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C.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 (腾讯体育消息)D.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某律师向法庭呈- 5 -

12、送的上诉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 ,B 项, “忝列”有愧于排列在其中,是谦辞,此处可改为“名列” ;C 项, “承让”是比赛时获胜方所说的谦辞,意思是自己胜的侥幸,承蒙对方的谦让,不能请对方“承让” 。可将“承让”改为“手下留情” ;D 项, “忽悠”属于方言口语,司法文书要使用正规的书面语。可将“忽悠”改为“欺骗” 。故选 A。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 ,场合(时间、地点、氛围) ,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

13、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 。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 ,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 ,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6.下列句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莼鲈之思,晋朝吴地人张翰,字季鹰,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把只知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心理称为莼鲈之思。B.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

14、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后人有漱玉词辑本。C. 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 ,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为“调” ,合称“宫调” 。D.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 6 -这是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A 项, “后来把只知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

15、安危的心理称为莼鲈之思”错误,应该是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选项对典故的分析有误。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故选 A。二、课内文言知识(每题 3 分,共 18 分)7.下列各句式,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虞常果引张胜 引赵使者蔺相如B. 幸蒙其赏赐 今日幸为开宴C.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卫律)复举剑拟之,武不动D.

16、独畏廉将军哉 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式,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以及在句中担任的不同成分来辨析用法的异同。B 项,两个“幸”都解释为“希望” 。A 项, “虞常果引张胜” ,这句话是说“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 “引”解释为“牵连;攀供” ;“引赵使者蔺相如” ,意思是“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 , “引”意思是“延请,在前面带路” 。C 项,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这句话意思是“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 ”, “拟”意思是“模仿”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

17、这句话是说“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 , “拟”的意思是“比划,用武器指着” 。D 项, “独畏廉将军哉” ,这句话是说“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 “独”表反问,难道;“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这句话是说“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 , “独”意思是“唯独” 。故选 B。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宰惊魂,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B.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C.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D. 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 璘败,累系浔阳狱【答案】C-

18、7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以及在句中担任的不同成分来辨析用法的异同。C 项,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这句话说“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 , “幸”意思是“侥幸”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这句话是说“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 , “幸”意思是“希望” 。A 项,两个“谢”都解释为“道歉” 。B 项,两个“让”都解释为“责问” 。D 项,两个“系”都解释为“拘禁,拘囚” 。故选 C。9.下列四组

19、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 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 相如闻不肯与会B. 甘心老是乡也(省略) 此五霸之伐也C. 何以汝为见(宾前) 坐归来堂烹茶D. 求人可使报秦者(定后) 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四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 ,这是考查文言特殊句式的辨析。首先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以及省略句,然后依据每种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D 项,两个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应为“求可使报秦之人” , “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应为“又去无款识的古器” 。A 项, “见犯乃死,重负国”是被动句, “见”表被动

20、, “见犯”意思是“被侵犯” “被侮辱” 。 “相如闻不肯与会”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与”的宾语,应为“相如闻不肯与(之)会” 。B 项, “甘心老是乡也”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应为“甘心老(于)是乡也” ;“此五霸之伐也”是判断句, “此也”表判断。C 项, “何以汝为见”是宾语前置句, “何以”应为“以何” , “汝为见”应为“见汝为” ,整句应为“以何见汝为” ,意思是“我为什么要见你呢” 。 “坐归来堂烹茶”是省略句,前面省略主语, “归来堂”前省略介词“于” 。故选 D。10.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羝乳乃得归(名作动) 毕礼而归之(使动) 留军

21、壁邺坐客乃西顾而叹(名作状) 已却秦存赵(使动) 剑斩虞常已或移坐更近之(形做动) 归璧于赵(使动)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反欲斗两主 (使动) 公子自骄而功之- 8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形作动)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A. / /B. /C. / /D.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 ,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考生应先明确词语的本来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辨析活用类型。都是名词做动词, “羝乳乃得归”中“乳”意思是“喂奶” , “留军壁邺”的“壁”解释为“扎营” 。都是使动用法, “毕礼而归之”的“

22、毕”意思是“使完成” ;“已却秦存赵”的“却”意思是“使退兵” ;“归璧于赵”的“归”意思是“使归” ;“反欲斗两主”的“斗”意思是“使斗” 。都是名词做状语, “坐客乃西顾而叹”中“西”意思是“向西” ;“剑斩虞常已”的“剑”意思是“用剑” 。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或移坐更近之”的“近”意思是“靠近”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的“厚”意思是“交情好” 。都是意动用法,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的“奇”意思是“以为奇” ;“公子自骄而功之”的“功”意思是“以为功” ,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的“耻”意思是“以为耻” 。故选 B。1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或移坐更近之 以中否角

23、胜负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帝每欲官,妃辄沮之 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决负约不偿城 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 ,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现象。没有通假。“或移坐更近之”的“坐”同“座” ,意思是“座- 9 -位”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的“禽”同“擒” ,抓住。“帝每欲官,妃辄沮之”的“沮”同“阻” ,阻止。“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的“员”,通“圆”,圆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去”是通假字,通“弆” ,意思是“收集” 。“始谋食去重肉,衣去

24、重采”的“采”同“彩” 。故选 D。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A. 白,字太白,山东人 衡下车,治威严B. 于是相如前进缶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C. 于是公子立自责 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D.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谢汉使曰:“武等实在”【答案】C【解析】【详解】故选 C。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 ,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C 项, “于是公子立自责”的“自责”不是古今异义词,古今都指“自我责备” 。 “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中“明年”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第二年”。A 项,“白,字太白,山东人”的“山东”古义指“崤山

25、以东” ;“衡下车,治威严”的“下车”古义指官员到任。B 项,“于是相如前进缶”的“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的“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亲人” 。D 项,“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的“方面”古义指“哪一方、哪一面” ;“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的“实在”古义指确实存在,确实还在。故选 C。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儿卓荦;初读诗 ,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

26、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诣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 10 -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27、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1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

28、/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

29、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 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 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C. 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客。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D. 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

30、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11 -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答案】13. D 14. C 15. C 16. (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制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解析】视频【13 题详解】试题分析: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

31、,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14 题详解】试题分析:C“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而不是简单的长子。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

32、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 B。【15 题详解】试题分析:C 项错误在于,因果关系不存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2 -【16 题详解】试题分析:第(1)句中的“兴”是发动之意;“咨怨”是怨恨、叹气之意;“游幸”即游赏;“非宜”就是不恰当,不

33、适宜。第(2)句中的“凶逆”指凶恶的叛逆;“令”是“让”的意思;“抱恨泉壤”即抱恨九泉;“何言”即(能再)说什么呢。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

34、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 (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参考译文】来护儿,字崇善,不记事时就成了孤儿,被伯母吴氏抚养。吴氏关怀教育,给予他很多慈母般的教诲。他从小聪明出众,刚开始读诗经 ,放下书感叹道:“大丈夫在世,一定替国家剿灭叛贼来博取功名!”周围的人都对他的话感到吃惊,认为他志向宏大。长大以后,他的雄才大略超群,志向气量非常人所及。适逢周朝军队平定淮南,所住的白土村,地处战场,经常见到军队,护儿常想建功立业。开皇初年,宇文忻

35、等镇守广陵。平定陈国的战役,护儿有战功,晋升上开府,赏赐缣帛一千段。仁寿初年,调任瀛州刺史,以善政闻名。多次被文帝慰劳勉励。炀帝即位,被征入朝,当地百姓牵车拦路恋恋不舍,连续几天不能出境,到朝廷上书挽留的人,前后有几百人。炀帝对他说:“先前国家还没有安定的时候,你是名将,如今天下无事,又是良刺史,可以说是兼得其美了。 ”大业六年,炀帝来到江都,对来护儿说:“衣锦还乡,是古人所看重的,你现在就是啊。 ”就赐给他缣二千段,以及牛和酒,让他谒拜先人的坟墓,宴请同乡的父老。又叫三品以上的官员一起到他家,畅饮一整天,朝廷上下都很羡慕他。十二年,炀帝出游江都,护儿劝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

36、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希望陛下停留洛阳,休息一段时间。陛下如今去江都,那是我的家乡,我受恩深重,不敢只为自己。 ”炀帝听后,变色而起,好几天不让护儿进见。后来怒气消解了,才叫人引进,对护儿说:“你心中既然这样,我还有何指望!”护儿于是不敢说话。等到宇文化及谋叛时,- 13 -对护儿甚为忌恨 。那天早晨将去上朝,被叛贼捉住,护儿说:“陛下现在在哪里呢?”身边的人说: “现在已经被捉住了。 ”护儿叹息说:“我是大臣,担负国家的重任,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被杀害。护儿重信用,讲交情,淡泊财利,不经营产业。在行军用兵方面

37、,计谋特多,每次阅览兵法,就说:“这难道也是异人的想法!”善于安抚士兵,处分严明,所有士兵都愿意为他效力。四、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宋】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释】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 ,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 ,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7.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起

38、句照应诗题, “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 “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 “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C. 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D. “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层,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E. “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18.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9、答案】17. BC 18. 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 思归之情:作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被排挤(或政治- 14 -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解析】【17 题详解】试题分析:B 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 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诗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描写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 (也有人认为飞花、坠絮本

40、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18 题详解】试题分析: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

41、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春光已过三分”体现了词人的伤春情感。考生在作答情感分析类试题的时候,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词人的情感。五、默写(每空 1 分,共 20 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行道之人弗受;_,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2)臣之妻私臣,_,_,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 出师表(4)皓月千里,_,_,渔歌互答。 岳阳楼记(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晦明变化者,_。 醉翁亭记(6)余立侍左右,_, _。 送东阳马生序(

42、7)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_,_小石潭记(8)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 观刈麦 (9)安得广厦千万间,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 -(10)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_。 蒹葭【答案】 (1). (1)呼尔而与之, (2). 蹴尔而与之 (3). (2)臣之妾畏臣, (4).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5). (3)苟全性命于乱世, (6). 不求闻达于诸侯 (7). (4)浮光跃金, (8). 静影沉璧 (9). ( 5)云归而岩穴暝, (10). 山间之朝暮也 (11). (6)援疑质理, (12). 俯身倾耳以请 (13). (7)俶尔远逝 (14). 往来翕忽 (15)

43、. (8)右手秉遗穗, (16). 左臂悬敝筐 (17). (9)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 风雨不动安如山 (19). (10)白露未晞, (20). 在水之湄【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呼尔” “蹴”“畏” “苟” “闻达” “璧” “暝” “援” “俶尔” “翕忽” “秉” “敝” “晞” “湄” 。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各题。庄重 朱以撒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

44、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

45、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 16 -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

46、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

47、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 “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 (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