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3724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模拟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模拟历史 一、选择题(从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 2 分,共40 分) 1.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 解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人文初祖”。要求选出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的正确选项,根据所学知识,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选项中 B 符合题意。 答案: B 2.西汉政府设立的标志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机

2、构是( ) A.宣政院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西域都护 解析: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 答案: D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渐加强,史称(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解析: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逐渐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 答案: B 4.“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此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取士,远法前代

3、,进士之科,得人为盛”可知其反映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隋朝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到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准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答案: B 5.以下人物中,不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 岳飞 文天祥 戚继光 林则徐 邓世昌 A. B. C. D. 解析: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都是我国国内的民族斗争,不是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岳飞和文天祥都不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和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邓世昌黄海大战都是抗击外来侵略,戚继光、林则徐和邓世昌是民族英雄。 答案: A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 18

4、40 年至 1842 年的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 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 A 7.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民主”与“科学” B.“自强”与“求富” C.“民主”与“共和” D.“扶清灭洋” 解析: 1915 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

5、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答案: A 8.“戊戌变法”中甘为流血变法牺牲的人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李大钊 解析: 1898 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甘愿为变法牺牲。不久,谭嗣同被捕。在狱中墙上,他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几天后,谭嗣同等六人被押赴刑场,慷慨就义。 答案: C 9.下列哪一词语能形象地概括遵义会议所起到的重要历史作用( ) A.开天辟地 B.焕然一新 C.生死攸关 D.光明前途 解析: 1935 年 1 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

6、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 C 10.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日军南京大屠杀 解析: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故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卢沟桥事变。 答案: B 11.

7、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他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解析:据“这一次我们去的好,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可知,毛泽东谈论的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945 年 8 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 40 多天的艰苦谈判, 10 月 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答案: D 1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8、的是( ) 黄继光 邱少云 董存瑞 雷锋 A. B. C.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黄继光、邱少云都是朝鲜战场上的英雄,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雷锋是新中国涌现的英雄。 答案: A 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于 1953 年开始实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 1957 年提前完成,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不是“一五计划”取得成就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D.青藏公路通车 解析: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是 1956 年。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 1964 年。 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

9、礼是 1957 年。 D、青藏公路通车是 1954 年。一五计划是 1953 年 -1957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是在一五计划之后发生的。 答案: B 14.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 1980 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解析: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 1980 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厦门。 答案: C 1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者春天的故事

10、,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十五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 共七大 D.中共八大 解析: 1978 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他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B 16.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与民族发展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主集中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律平等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央

11、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维护了国家统一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民族团结与民族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 C 17.阿拉伯数字现在被世界广泛使用,它的发明者是( ) A.中国人 B.印度人 C.波斯人 D.阿拉伯人 解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 0 到 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12 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答案: B 18.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

12、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 ) A.莎士比亚 B.达芬奇 C.但丁 D.伏尔 解析: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答案: C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成为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 A.柏林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解析: 1942 年 7 月,希特勒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最后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在此期间,苏军发动了冬季反攻。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

13、成为苏德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答案: C 20.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解析:据所学可知,为了应对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威胁, 1955 年,苏联和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组成了华约,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答案: D 二、组合列举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 3 分,共 7 分)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与纸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_。 解析:东汉

14、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答案:蔡伦。 (2)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 _。 解析: 1973 年,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 20%,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符合“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的题意。 答案:袁隆平。 (3)就任大陆军总司令并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是 _。 解析: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被选为大陆军总司令,美国独立后并被推选为第一任总统。 答案:华盛顿。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

15、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_。 解析: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 、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定都咸阳。 答案:秦朝。 (2)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_。 解析: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 20 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答案:三大改造的完成。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_。 解析:根据所学知 识可

16、知,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两大军事集团,双方不断扩军备战, 1914 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萨拉热窝事件。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_。 解析: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 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 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7、。 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 8 分,共 8 分) 23.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晋文公。 错误: 改正: 解析: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改革中,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使齐国国富兵强,从而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答案:错误:晋文公;改正:齐桓公。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错误: 改正: 解析: 1927 年 9 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答案:错误:中央革命

18、根据地;改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美国。 错误: 改正: 解析: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答案:错误:美国;改正:英国。 (4)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错误: 改正: 解析: 1947 年,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 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答案:错误:马歇尔计划;改正:杜鲁门主义。 四、史料解析题:( 24 题 6 分, 25 题 7 分, 26 题 7 分, 27 题 5 分,共 25 分) 24.翻开中国近代史

19、,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耀眼,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哪一事件? 解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答案:洋务运动。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成为哪一变法运动的序幕? 解析: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

20、梁启起联合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1300 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公 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答案:“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 (3)20 世纪初我国发生了一场反帝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做出重大贡献,这场革命的名称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 解析: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一场反帝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答案: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4)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什么事件? 解析:

21、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 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答案:新文化运动。 2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往今来,沧桑巨变,台湾与祖国大陆始终血脉相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材料二: 2005 年 4 月 29 日 15 时,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国 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紧紧握在了一

22、起。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历史性的会谈,开辟了两岸关系新的前景。 材料三: 1980 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坚冰渐渐被打破。到大陆探亲、访友、旅游、经商的台湾同胞不断增多。目前,台湾当局也开放了大陆民众赴台湾旅游观光。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元朝时加强对 _(今台湾)的管辖。 清朝时在台湾设置 _,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 解析:据所学知,元朝时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今台湾)和澎湖。清朝时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 答案:琉球;台湾府。 (2)中国历史上台湾曾三次与祖国分离,又两次回归。 第一

23、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 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 第三次分离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1662 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答案:郑成功。马关条约。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 (3)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解析: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制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答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24、4)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要想实现祖国统一必 须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答案: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要想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26.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振兴离不开革命或改革。 19 世纪 60 年代,亚、欧、北美大陆兴起了一股革命和改革的浪潮。他们通过革命和改革,纷纷扫清资本主义前

25、行中的障碍。在这股时代的潮流中,日本、美国、沙俄走在时代的前列,改革或革命使他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直到今天,他们仍然屹 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1)19 世纪 60 年代,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美、日、俄三国分别进行了哪些革命或改革?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 19 世纪 60 年代,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美国在 1861 1865 年进行了南北战争;日本在 1868 年进行了明治维新;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 1861 年进行了改革。 答案:美:美国南北战争;日:明治维新;俄: 1861 年改革。 (2)通过革命或改革,他们分别扫清了资本主义前行中的哪些障碍? 解析:通过革命或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

26、,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 件。日本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俄国 1861 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答案:美:黑人奴隶制;日:幕府统治危机;俄:农奴制。 (3)在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哪两个国家更为相似? 解析:在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俄国和日本更为相似。俄国和日本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 1861 年改革 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自

27、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都改变了社会性质,也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等。 答案:俄国和日本。 (4)美、日、俄通过革命和改革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给你怎样的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和革命是推动这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和革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等。 答案: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和革命是推动这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和革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27.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

28、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四: 7 月 14 日是法国的国庆日,在 1789 年的一天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监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摘自人类与社会

29、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据材料一指出相关机构是什么? 解析:据材料“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 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相关机构是公民大会。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 答案:公民大会。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据材料“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

30、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权利法案;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化为君主立宪制。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权力实际掌握在议会手中,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答案:权利法案;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 (3)材料三中“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用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文献为它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解析:据材料“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

31、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 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787 年宪法为美国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1787 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权。 答案: 1787 年宪法。 (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献。 解析:据材料“ 7 月 14 日是法国的国庆日,在 1789 年的一天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监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献是人权宣言。 1789 年 7 月 14 日,

3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89 年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一面旗帜。 答案:人权宣言。 五、活动探究题:( 28 题 12 分, 29 题 8 分,共 20 分) 28.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图片展览】 【古代篇】 (1)鉴真东渡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发生在哪个朝代?日本在古代向中国隋唐学习,进行了大化改新。到了近代,日本又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进行了什么改革?最能体现其性质

33、的内容是什么? 同一时期的清朝实行什么政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到了近代,日本开展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大力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等。同一时期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 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答案:唐朝;明治维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闭关锁国”政策。 【近代篇】 (2)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请写出五四爱国运动中的一个口号。 解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

34、外交的失败,列强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外争国(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 答案: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失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现代篇】 (3)开国大典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的人物是谁? 解析: 1949 年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的宣告新中国成立。 答案:毛泽东。 (4)1953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解析: 1953 年周恩

35、来访问印度,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与多国关系的处理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答案: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5)香港于哪年回归祖国?这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什么科学构想实现的? 解析:“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亦为于香港及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 1997 年香港回归。 答案: 1997 年;“一国两制”。 【感悟历史】 (6)根据上述图片展现的新旧中

36、国外交的不同变化,请谈一谈有何感想。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学生围绕旧中国是 屈辱外交,而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说明弱国无外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等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9.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最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崛起对世界各国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下列板块,我们来探究它崛起的原因 板块一:【为民族独立而战】 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板块二:【为维护统一而战】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忍受半奴隶半自由

37、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还期望他停止分裂。 材料三: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总统说:“我在斗争会最高的目标就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除非是维护联邦的需要。” 板块三:【为巩固制度而变】 材料四:真正让我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 (1)材料一所说的这场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障碍?这场战争最大的战果是什么? 解析:根据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描述。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答案: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2)材料二中反

38、映了了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解析:根据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忍受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还期望他停止分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的焦点是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答案: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材料三中美国内战哪一文件的颁布扭转了战局? 解析:根据材料三“美国内战爆 发后,林肯总统说:我在斗争会最高的目标就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除非是维护联邦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62 年为了扭转了战局,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战争形势有利于北方。 答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请话简单评

39、价一下林肯。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维护了国家统一,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答案: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 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5)为“走出危机”,罗斯福采取了什么举措?该举措的创新点是什么? 解析:据材料四“真正让我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3年为应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开创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先河。 答案: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6)从美国的崛起与发展的历程中,你发现一个国家要崛起、要振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只要围绕: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优秀的领导人,正确的纲领,适时的改革等作答即可。 答案: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优秀的领导人,适时的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