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阶段特征一、先秦、秦汉时期古希腊、罗马时代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其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秦汉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此时期的文化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在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与古希腊人相比,古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扩张征服和
2、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先秦、秦汉时期 古希腊、罗马时代阶段划分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 221 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年公元 220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基本定型时期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公元前 8世纪6 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垂直管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专制皇
3、权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古代雅典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罗马逐渐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讼诉程序,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经济农耕经济逐渐取代采集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生产模式;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海外贸易和奴隶制工商业发达,为民主政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较大发展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
4、尊”的演变;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初步形成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二、魏晋、隋唐、宋元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加强,江南经济发展,文学艺术成就突出。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推行完善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强盛稳定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辉煌。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理学形成,科学技术世界领先。阶段划分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年)、隋唐(581907 年)、宋元(9601368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
5、,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宋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江南经济得到开发。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对外交往空前繁荣表现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群体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艺术的发展;佛教、道教得到发展,冲击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古典诗歌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得到发展并外传;理学产生并得到
6、发展;宋词、元曲成就突出三、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阶段划分 明清时期(13681840 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表现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丞相制、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表明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3经济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
7、萌芽,经济总量仍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 “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文化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文化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发展,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儒学获得了新生考点一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1.夏商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2)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内容: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作用:周王室和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
8、“天下共主”的地位;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扩大。(3)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内容:按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继承制度。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4)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5)世官制:实行世卿世禄制,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1)由分裂到统一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原则不断遭到破坏;秦灭六国,政局由分裂渐趋统一。(2)封建制度确立,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
9、强,奴隶制度逐步废除,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周秦之际政治发展趋向(1)地方单位:封国郡县。(2)地方基础:血缘地域。(3)行政特点:分权集权。(4)官员身份:贵族官僚。(5)产生方式:世袭任命。(6)选官标准:血缘才能。(7)任职时间:终身任期。(8)经济来源:封邑俸禄。(9)高度集权:没有实现。(10)历史影响:造成割据巩固统一。1.(2017全国课标文综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
10、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周王把子弟分封到河南、山东、北京等地,这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并使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故 A 项正确;周朝不存在君主专制,故排除 B项;当时,周朝天子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 ,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2018云南省马关县高三月考)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5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
11、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分封制推行后,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形成了以周人为核心的,包括了不同血缘关系的新的组合,这样各个群体的人群可以相互学习、交流,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A 项符合题意。3.(2018临沂三模)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 ”这表明( )A.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B.贵族统治有利
12、于政治垄断C.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D.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答案 A解析 材料信息“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乃传子法之精髓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说明了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 A 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政治垄断,故 B 项错误;宗法制是继承制度,和地方控制、选拔官吏都无关,故 C、D 两项错误。考点二 古代中国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1.秦朝(1)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皇位世袭。(2)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三者相互配合牵制,便于皇帝集权。2.汉朝中朝: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建
13、立中朝,与原来的三公九卿合称中外朝,削弱相权。3.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64.宋朝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5.元朝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6.明朝(1)废丞相:明太祖废丞相,亲掌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2)内阁:明成祖设立,它是皇帝的内侍机构,皇权加强。7.清朝(1)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国家大事的决策机构。(2)南书房:康熙时为了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3)军机处
14、: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古代中国皇帝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4.(2018全国课标文综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
15、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 C解析 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宰相数量大增” ,再通过缩短宰相任职时间,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选 C。5.(2018临沂三模)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7秦朝 三公九卿制西汉汉武帝 中(尚书、侍中等)外(三公九卿)朝制隋唐 三
16、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宋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元 中书一省制A.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B.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答案 B解析 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体现了对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继承,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对汉武帝时期中朝官职设置的传承,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则是传承了隋唐时期分相权的原则,元朝时期的中书省则是隋唐和宋元以来对中书省这一官制的传承,故选 B 项。6.(2018合川市模考)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 。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
17、。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答案 B解析 题干所给材料体现了汉唐到宋代大臣地位的变化,要注意其对应关系:世家大族到科举、坐而论道到直立奏对,前者体现选官的变化,后者体现君臣关系的变化。秦朝以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不能说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A 项错误;君主专制登峰造极是在清朝,C 项排除;选官制度只是变化之一,D 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的两种变化都属于官僚政治的表现,故 B 项符合题意。考点三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1.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史实(1)秦朝郡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
18、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2)汉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实行这一制度导致王国问题产生,出现“七国之乱” 。推恩令:汉武帝推行该措施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3)唐朝8节度使:唐中后期大量设置节度使,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4)宋朝军事上,剥夺节度使权力,军权收归中央。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财政。(5)元朝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6)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2.行政区划演变郡县(秦)州郡县(两汉)道州县(唐)路州县(宋)省路府州县(元)省府县(明)
19、省道府县(清)。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趋势及特点(1)演变趋势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2)特点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文官知州通判制。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收归中央。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
20、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 。7.(2018全国课标文综卷)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9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 D解析 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
21、,上供或少上供,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藩镇的功能“防骄藩” “守边疆” “防盗贼”及题干信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看,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选 D 项。8.(2018南阳模考)“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繁,繁必御之以简。 ”材料意在说明( )A.郡县制度有利于克服分封制的弊端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主辅结合C.官僚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是历史进步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 B解析 材料信息“封建之天下分而简,简可治之以密;郡县之天下合而繁,繁必御之以简”是说实行分封制必须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郡县制必须加强地方的自主权,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
22、权应主辅结合,故 B 项正确。9.(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四)元朝中央政府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域,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划给了陕西行省。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根据材料,元朝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管辖范围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D.维护民族团结答案 C解析 “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划给了陕西行省”可知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扩大行省管辖范围,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提高行政效率,故 B 项错误;由“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 “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
23、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可知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10集权,故 C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省份之间的合并,强调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维护民族团结,故 D 项错误。考点四 古代中国的选官与监察制度1.选官制度演变时间 夏朝到春秋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征辟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办法主要依据血缘、爵位世袭分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选官以孝、廉为主要标准以人才优劣等级为标准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特点官职和爵位通过血缘传承。官员选拔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在考选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上具有封闭性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仕途被世家大族垄断择优录取,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影响以
24、国王为中心的家国一体模式随之建立起来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促进教育的发展在评定人才的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封建统治的政权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变迁(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未确立。(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3)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4)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一整套监
25、察法规。(5)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司。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选官制度是加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其发展趋势如下:(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11(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10.(2018全国课标文综卷)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 南宋(62)高级官员 20 8中级官员 15 10低级官员
26、12 8无官职记录 24 36该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 B解析 从材料表格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没有贵族身份的人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故选 B。11.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 ,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A.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B.体现对官
27、员吏治才能的重视C.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D.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答案 B解析 材料“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 ,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说明东汉时期政府对官员的才能比较重视,故 B 项正确;秦朝就已打破了世12官制,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公平竞争的原则和政府行政效率,故 C、D 两项排除。12.(2018揭阳市一模)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 )A.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
28、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D.有效清除了官僚系统的腐败答案 B解析 “御史对百官纠弹” “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说明君主通过谏官和监察官对百官的监督,起到控制百官的作用,B 项正确;谏官不是对官员的监督,A 项错误;材料中论述不是针对地方官员,C 项错误;D 项中“清除”说法绝对,排除。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与雅典民主政体项目 古代中国 古代雅典成因平原、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大河文明多山、多海、多岛,发达的工商业基础上的海洋文明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和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的集体民主政治实质 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 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不
29、同思想 专制、保守 竞争、开阔、积极作用进入文明时代,中国、希腊和罗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制度密切相关相同利弊都有其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明清时期影响了向近代的社会转型。雅典民主政体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类古典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某个人类共同体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其社
30、会政13治及精神生活。中国黄河流域,平原土地丰饶,农业发达,实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烂;希腊多山、近海,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王权专制政体;古希腊的雅典则建立起城邦公民政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东西方政治体制”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试答:_答案 示例:观点:东西两个古典文明之政治体制的不同,根源在于其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重要差异。理由:古代中国与希腊雅典在文明形成过程中,中国是典型的大河文明,拥有黄河、长江等大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支配地位,人们聚族而居,氏族社会的血缘关
31、系、家长制存留下来,致使先秦时期的中国形成王权专制制度;而雅典多山、依海,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农业不能满足生存之需,而手工业、商业及海外贸易较为发达,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人口的频繁流动使氏族组织逐渐瓦解,氏族制度终被废弃,随着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古希腊的雅典形成城邦公民政体。总结: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导致这两个古典文明形成如此两种不同类型政治体制的根本原因。(提出其他观点,如“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导致这两个古典文明形成如此两种不同类型政治体制的主要原因”或“东西方两个古典文明形成不同类型政治体制是综合因素的结果”等均可)考向一 主干知识迁移命题点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宋元中央
32、机构比较观察下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14A.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B.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C.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D.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答案 A解析 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之下,完整的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在宋朝“二府三司制度”之下,实行“群相制” ,相权被进一步分割,各个机构之间相互牵制,皇权进一步强化,在元朝“一省制”之下,中书省的长官是宰相,这是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导致元朝后期相权威胁皇权,政局动荡,故 A 项正确。命题点 2 明清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明朝地方设“三司” ,互不统属
33、。清朝固定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B.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答案 A解析 材料中讲述的清朝把原来的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变为固定的督抚制度,实际上把行政权力归三为一,把权力进一步集中了,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故 A 项正确。考向二 历史价值观引领命题点 3 历史的发展具有延续性有学者研究发现,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原为中央(台、省)的临时派出机构,后罢。金代初年曾置行尚书省于汴京。这些行省前期只理民政,不理军事,
34、后期因内忧外患不断,则兼理民、军政,实际成了地方一级政区。这表明( )15A.魏晋行台的职能与汉代刺史类同B.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历史传承性C.中国的行省制度形成于魏晋时期D.行省在历史后期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 B解析 魏晋行台的职能是中央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不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与刺史不同,故 A 项错误;从行省制的起源和发展,可知政治制度演变具有历史传承性,故 B 项正确;从“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制度” ,可知魏晋时期不是行省制形成时期,故 C 项错误;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执行中央命令,有利于中央集权,故 D 项错误。考向三 隐性社会热点命题点 4 古代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唐代政事堂
35、议政时由中书门下长官轮流主持议政会议,凡诏旨,必须由政事堂会议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否则便是违制。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 )A.有利于防范权力的滥用B.使相权与皇权得以平衡C.是皇帝专权的有力工具D.提高了监察官员的效果答案 A解析 材料所反映的是政事堂议政由三省长官轮流主持,体现了官员之间相互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凡诏旨必须由政事堂盖印才能生效体现的是政事堂制度一定程度上能防止皇权的滥用,故 A 项正确。命题点 5 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感南北朝时, “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 。胡三省注:“索虏者,以北人辫发,谓之索头也。 ”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 )A.南北民族对立尖锐 B.国史编写政治性强C.民族融合尚未出现 D.都认同了华夏文明答案 D解析 由材料中南北朝皆自视为华夏文明,视对方为蛮夷,说明此时南北朝均认同了华夏文明,故 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