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4讲记叙文阅读复习习题.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1193905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4讲记叙文阅读复习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4讲记叙文阅读复习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4讲记叙文阅读复习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4讲记叙文阅读复习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4讲记叙文阅读复习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14 讲 记叙文阅读专题例析一一、(2017河池)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我们跟着月亮走吧朱成玉我 12 岁那年,家里很不顺,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先是祖父去世;然后父亲在工作中受伤,中指被车床绞断;随后是哥哥闯了祸,和几个小混混一起偷铁被派出所抓去,被拘留还要遭罚款;紧接着是姐姐被一个男人欺骗了感情,整天里精神恍惚。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地用她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父亲在医院里并不知晓家里发生的其他变故,母亲刻意提醒我们,因为祖父的去世,父亲心情一直没有缓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必须对他隐瞒,让他安心养伤。母亲把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家趟了个遍,总算凑够了

2、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让他自己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噘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给弟弟妹妹买点儿好吃的吗?”“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 “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儿好好反省反省吧。 ”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姐姐遭遇情感变故后,把自己困在屋子里,拉紧窗帘,整天不出来。母亲担心姐姐闷坏了身子,变着法子想让姐姐走出忧郁的囚笼。母亲为姐姐做了很多好吃的,我去喊姐姐吃饭,却是千呼

3、万唤不出来。母亲实在逼急了,闯进姐姐的屋子,一把扯开窗帘,月光被抖落一地。“你还这么小,难免会遇到不好的人。这有啥?以后的路长着呢,难不成你就把自己困在这黑屋子里,一辈子不出去了吗?”母亲轻语安慰, “丫头,你看,那月亮还有缺有圆呢,何况是人。以后你就知道了,你这点儿小事儿啊,咋说呢,喏,看见窗外炉子上那大锅菜了吧,它就像那大锅菜里的一头大瓣儿蒜,菜都算不上,就是借点儿味。 ”许是母亲的比喻生动,姐姐竟挤出一个笑窝窝出来,继而号啕,母亲把她拥在怀里, “哭吧,哭出来就好了。咱不能闷着,你看月亮多好看,你怎么舍得不去瞅上两眼呢!”2姐姐心里的缺口,慢慢地就被那月亮的银辉注得满满的了。B11 几天

4、后的一个夜晚,我们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B12 歇脚的当口,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在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她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母亲毕竟是女人,太多的事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B13 乌云一层层压过来,让人有些窒息,母亲也一直沉默着,让人不免担心一个闪电会不会将我们引爆。我想牵个话头出来,可是张开的嘴却被一阵风塞住。B14 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 “嗖”地一下窜出来!一绺一绺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

5、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有了转机和希望。 ”于是催促我说, “快,咱一直跟着月亮走。 ”B15 跟着月亮走吧。B16 这些年,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母亲总是喜欢在月亮地里对我们进行说教,母亲的“月光疗法”对我们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殊不知,母亲才是最温暖,最贴心的那缕月光,我们一生都栖息在她的光华里。B17 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与“月亮”有关的三个情节。 【考点一】母亲让闯了祸的哥哥在月亮地儿反省;母亲用月亮的圆缺来开导遇到情感变故的姐姐;母亲在去给父亲送吃的的路上看到从乌云缝隙中窜出的月亮

6、,又变得坚强乐观。2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从处理哥哥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她对子女要求严格,自尊心强;从处理姐姐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她疼爱孩子,善于教育子女,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是个自强的人;从她照顾丈夫并承担家庭重担,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关心丈夫,坚强自立的人。3文章多处运用环境描写的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示例一:第段“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母亲的目光,来烘托出母亲对哥哥的爱之深、恨之切,使哥哥认识到错误,悔过自新。月光柔和,和母亲的爱很相似。示例二:第段“一把扯开窗帘,月

7、光被抖落一地”这句话运用双关手法,一方面交代时间,另一方面也写出母亲的爱女心切、想让女儿走出忧郁囚笼的迫切心情。示例三:第 B13 段“乌云一层层压过来,让人有些窒息” ,这一句用环境描写,既交代了当时3的天气状况,又暗示了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母亲承受的压力。示例四:第 B14 段中“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黑色袍子”这一句环境描写,衬托了母亲经过努力终于战胜了生活中的厄运,迎来了生活的希望后的快乐心情。(答出一例即可)4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的语句。 【考点五】(1)第 B12 段“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一句中加点的“轻”字用得好在哪里?“轻”是个程度副词,母亲叹息声音的轻柔,表现出母亲作为

8、一名女性,心理情感细腻的一面;同时家中事情不断,母亲身上扛着那么多重担,但只是“轻叹” ,表现出母亲的坚强乐观。(2)赏析第段画线句子“姐姐心里的缺口,慢慢地就被那月亮的银辉注得满满的了”的表达效果。姐姐感情受挫在心里留下创伤,月光的抚慰实际是母亲的安慰与开导让姐姐重新振作,慢慢地变好了。该句独立成段,突出强调了姐姐的转变,从侧面表现了“跟着月亮走”的内涵,表现了母亲的乐观与坚强对姐姐的正面影响。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跟着月亮走吧”的理解。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鼓舞你、抚慰你的人或事物,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考点七】示例:面对困难,要勇于面对,坚信光明总会到来。小时候的我胆小怕高,哥哥带我去

9、爬山,我不敢上去,哥哥告诉我把山路想象成上楼的台阶,把山顶想象成阳台,我们现在只是准备去阳台上看星星。在哥哥的鼓励下我慢慢克服了恐惧,爬上了山顶,才知道山顶上的景色有多壮观。二、(2018恩施)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奶奶的玉簪子王秋珍奶奶的玉簪子不见了!那个玉簪子,是当年奶奶的爸爸送给奶奶的妈妈的定情信物,奶奶一直视之如命。每天早上,奶奶再忙都会把发髻梳得一丝不乱。玉簪子被奶奶摸得日益剔透,散发着温润的光。它安安稳稳地插在奶奶的发髻上,就像奶奶平静的生活。丢了玉簪子,就是丢了奶奶的命。奶奶终日愁眉紧锁。爷爷帮奶奶找了这头翻了那头。 “咱们眼睛花了记性差了,还是叫儿子找吧。小时候,他找东西可机灵了

10、。 ” 奶奶茫然而凄切的眼神,让爷爷心痛。爷爷想不出别的法子,就几次三番地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回家了。见到父亲,奶奶的眼泪唰地下来了。父亲宽慰道:“妈,玉簪子会找回来的。 ”4奶奶拉住父亲的手,就像拉住了救命稻草。奶奶的眼神一遍遍地抚摸父亲,生怕他会长了翅膀飞走。父亲让奶奶好好回忆,玉簪子丢之前,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父亲跟着奶奶来到了田野。田垄上,奶奶种的扁豆开花了,它们仰着小鸟一样的嘴巴,好像在和奶奶说话。奶奶轻轻地碰了碰它们的小脑袋说:“两天不见,又长大了。 ”父亲蹲下身,拨弄起扁豆。也许奶奶和扁豆聊天的时候,玉簪子掉了下来。奶奶看着父亲的侧影说:“小时候,你不爱吃扁豆,却爱画扁豆花。我就买了

11、个大花盆,把扁豆种在家门口。 ”父亲“哦”了一声,直起身来,看着扁豆花,似乎想起了久远的时光。走进菜地,一畦畦的菜好水灵呀。它们被奶奶伺候得像她的发髻一样,整整齐齐,乖巧听话。奶奶带父亲来到空心菜前。奶奶问:“还记得那个空心菜的故事吗?”父亲站在陌生的土地上,拨弄着和他生分的空心菜说:“记得记得。狐狸精妲己在纣王面前进谗言,要宰相比干挖心表忠诚。比干临死前,姜子牙给了他一道符,教他挖心后,将符贴于胸口,立即策马飞奔,不要回头,即使无心也不会死。比干照着做了,没想到中途遇到一个妇人,在叫卖空心菜。比干好奇地一回头,立刻摔下马死了。 ”B11 奶奶点了点头,说:“小时候,你最爱看小人书。 ”奶奶老

12、了,也许,她只想陷进回忆,徜徉老时光了。B12 奶奶又带着父亲来到了老房子。老房子并不住人,但奶奶还是经常要去走走。二楼放着奶奶的织布机。这些年,奶奶并不用它了,可她还是经常要上去擦拭一番。父亲埋头细细地查找,织布机的上上下下、角角落落都不能放过。奶奶在一边絮絮叨叨:“咱们东阳的土布很有名,你以前盖的荷花被就是我在这儿织的。 ”父亲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一晃就这么多年了。 ”B13 在织布机边上,父亲发现了一个樟木箱子。箱子一尘不染,铜环上还泛着光,显然是有人经常打开它。玉簪子会不会遗落在里边?父亲打开了樟木箱,他的眼睛突然定住了。B14 他看到了什么?B15 一把已经缺脚的弹弓、一个早已褪色

13、的风车、一沓发黄的小人书还有涂鸦着很多扁豆花的画。B16 奶奶正要开口,父亲抢了先:“就是用这只弹弓,我打破了人家的玻璃。是您带着我登门道歉,还给人家装上了新玻璃。这个风车,是有一次赶会场时看见的,我很喜欢,您就省下了自己的午餐钱”父亲说着说着,眼睛有些发涩了。B17 父亲闭了闭眼睛,稳了稳情绪,继续翻找。他的眼睛又一次定住了。B18 他看到了什么?5B19 一只玉簪子!一只剔透的玉簪子!B20 奶奶的玉簪子就这样被父亲找到了。奶奶的精气神全回来了。B21 如今,当奶奶和我讲起这个故事,我总是问:“玉簪子怎么会掉到樟木箱子里?为什么以前总也找不到?”B22 奶奶总是笑而不语。B23 一旁的父亲

14、搔了搔头皮,说:“那时,我已经三年没回家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 年第 7 期)1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考点一】不见簪子 爷爷寻找 父亲寻找 ( 田垄上找 菜池里找 老屋里找 ) 找到簪子2第段运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考点二】插叙;交代了玉簪的来历和对奶奶的重要性,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也为下文爷爷、爸爸为奶奶找簪子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文中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奶奶怎样的内心世界?奶奶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慈爱,十分珍惜相见的时光,生怕儿子很快离开。4 【A层级】 “玉簪子”这一物品在小说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考点四】贯穿全文,把奶奶和父亲找簪子

15、、忆往事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文章脉络清晰。5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题。 【考点六】小说叙述了奶奶“骗”父亲回家找玉簪子的故事,表现老人需要子女更多的关爱,子女应该常回家陪伴老人的主题。三、(2018长沙)阅读下文,完成题目。一个人的麦田我读高三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地方,盛行陪读。我所在的那个班,一半以上的家长都在陪读。而我,似乎是一个孤独的“另类” ,因为,整整三年,我的父亲从未到学校来看过我,我虽然并不奢望父亲陪读,可见到那些陪读的父母,心里还是隐隐发酸,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父亲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我并不是孤军作战。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调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

16、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惊讶地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开始佝偻,满头白发了。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 “上阵父子兵” ,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6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 ,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六月,阳光如炽,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

17、麦,要把镰刀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啦啦队。田间休息,我给父亲端上了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 ”我点点头,父亲可以在他的麦田纵横驰骋,只是他没能教会我,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教会我。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 ”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如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

18、那个我帮不上。 ”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在这里,镰刀是笔,麦子是墨,麦田是纸,父亲在麦田挥毫泼墨。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阳光烘烤着麦田,我拖着沉沉的步子。羞愧地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身滚圆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而我是其中最大的一株吧。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因为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考场上,我在恣意挥毫;麦田里,父亲在挥汗如雨,我们在各自的麦田里收获着自己的“麦子” 。那年

19、,我考取了一所重点院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栉风沐雨,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有我的麦田,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选自意林 ,作者洛水,有改动)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考点一】情节 “我”的心理或表现 父亲的心理或表现回家 惊讶 欣慰割麦 力不从心 游刃有余7交流 羞愧 歉意考试 恣意挥毫 挥汗如雨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考点五】麦收是父亲的高考,更是为我而设的特殊陪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麦收”比作高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用埋首割麦的激情来为“我”的高考助威,给“我”鼓励, “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父亲深沉的陪伴和别

20、样的期待,同时也获得深刻启示。3细读第段,说说“我”为什么会“措手不及” 。感叹时间过得快;感叹父亲变化大。4 【A层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一个人的麦田”有何含义。“一个人的麦田”既指父亲一个人挥汗如雨收获麦子的麦田,又指“我”一个人赶赴的收获人生的高考。5请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所述的情形,说说你对“陪读现象”的看法。 【考点六、七】【链接材料】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周边,生活着“陪读”一族。这些陪读的父母,有的放弃自己宽敞舒适的安乐窝,租住在学校周边狭小的出租屋里;有的甚至辞掉自己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子女的学习与生活。示例:陪读体现了天下父母对孩子的不尽关爱,

21、在某种程度上它能让孩子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关怀与鼓励;但我更欣赏文中“我”与父亲选择的另一种陪伴与鼓励的方式,那就是用“身教”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都应在自己的战场中奋力挥洒,全力以赴,颗粒归仓,不负彼此的期望。(言之有理即可)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留三分给优雅单位有食堂,食堂偶尔也出好菜。所谓好菜,不过是我喜欢的菜,例如那天的熏鸭肉、红烧土豆、油焖茄子。我大快朵颐。一般情况我只吃一碗饭,但那天我就着好菜一发不可收拾,吃完第一碗又去盛了一碗。我觉得饭少对不起好菜,还加大了量。吃完后,我一脸满足地走出餐厅。反应随即就来,没走出多远,肚子就开始难过,紧绷绷的,像塞了几块石头。越走,越觉得难

22、过,于是只好手捂肚子,放慢速度。但实在吃撑了,肚子仿佛刀绞般难过。我只能在路边蹲下来缓解难过。简直是乐极生悲,美味的午餐竟然因为自己的不节制而成为罪魁祸首。我后悔不迭,心想,要是只吃七分饱,哪会这么狼狈。8工作以后,很少去外公家,少时熟稔的农活也日渐生疏。那次深秋回家,刚好赶上外公在种小麦。外公负责划沟,我则负责把麦籽均匀地撒到沟里。外公沿着地的边,划出一个大大的方框,然后在框内划出一条条沟。我不由纳闷:“你这是做什么?”外公道:“我要空出一圈种花。 ”我先是不解,继而佩服起外公的风雅来。他说:“你明年春天来看看我的田地,你会惊讶的。 ”他的话果然引起了我的期待。第二年春天,我见到了外公的杰作

23、。几块方整的地里种着麦子,外围是妖冶的鸢尾花,深深的绿被娇艳的紫拦住去路;也有的地里种着油菜,但中间呈十字形地种了鸢尾,于是黄色被紫色分割。他的庄稼总少不了点缀的东西,或凤仙花、鸡冠花、常春花,又或高大的蓖麻。我没想到文化程度不高的外公,竟有如此风情。有一次,我到外地出差。上车不久就听到两个男人的争吵声。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要求对号入座,原因是他晕车,特意买了靠窗位置的车票。但位置上已经坐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中年人说:“对号入座是最起码的规则,你得遵守吧?”年轻人嚼着口香糖说:“又不是没空位,你随便找个坐下就行了,哪这么麻烦!”不久,中年人妥协似的在年轻人身边坐下。没过几站,年轻人就站起

24、来准备下车。他下车后,中年男人突然大喊:“喂,你别急!”众人以为中年男子还要找年轻人理论,却不曾想,他从座位上拿起一把雨伞对司机说:“师傅,麻烦您停一下,年轻人的雨伞落下了。 ”他拿着雨伞奔下车,朝年轻人追去。过了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回到车上。我不知道年轻人接过伞时,会有怎样的表情,只知道乘客中有人向中年男人竖起了大拇指。吃七分饱,留三分给舒适;种七分地,留三分给风华;得七分理,留三分给豁达。无论为人、处世、生活,或许都可以留出三分空地,植一片优雅。1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分别表现了“我”不同的情感变化。请仿照示例,概括第二个故事的情节,并完成第二、三个故事中“我”的感情变化过程。 【考点一】主要

25、故事情节 “我”的感情变化过程第一个故事“我”在食堂吃撑,肚子难受 满足后悔第二个 外公种庄稼,田间点缀其他美丽的 不解(纳闷)佩服9故事 花第三个故事中年男人不计前嫌,送还雨伞 惊讶赞美2.联系文章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考点五】不久,中年人妥协似的在年轻人身边坐下。指中年男人宽容大度,不再与年轻人争辩。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考点五】反应随即就来,没走出多远,肚子就开始难过,紧绷绷的,像塞了几块石头。越走,越觉得难过,于是只好手捂肚子,放慢速度。但实在吃撑了,肚子仿佛刀绞般难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因为吃撑了而非常难受的情状。表现了“我”的后

26、悔不迭,突出文章“留三分给优雅”的主旨。4 【A层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结尾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考点五】内容上,卒章显志(深化文章的中心),用三个议论排比句点明“无论为人、处世、生活,都应该留三分给优雅”的主旨;结构上,总结全文,与上文三个小故事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5 “我不知道年轻人接过伞时,会有怎样的表情” ,请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年轻人接过雨伞时的情景。(不超过 80 字)【考点七】示例:年轻人听到后面的喊声,回头一看,只见那中年人拿着雨伞急匆匆地向他走来。他定眼一看,发现那雨伞是他落下的,他连忙迎上去接过雨伞,脸涨得通红,连声说:“谢谢,谢谢!”(要将年轻人的羞愧及道谢

27、描写出来,符合情境即可)专题例析二一、(2017桂林)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第二次考试何 为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 200 多名考生中,有一个 20 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等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那次公开的考试是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当陈伊玲镇静地站在考试委员会的几位声乐专家面前,唱完了冼星海的那支有名的二月里来时,专家们不由得互相递了递赞赏眼色。10按照规定,应试者还要唱一支外国

28、歌曲,她唱的是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 。她那灿烂的音色和深沉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颔首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里,隐藏着一丝微笑。大家都注视着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在众目睽睽下,这个本来从容自若的姑娘也不禁有点困惑了。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它将决定一个人的终身事业。经过初试这一关,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本市有名的音乐界人士都到了。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但是大家都认为,如果合乎录取条件的只有一个人,那么这人无疑应该是陈伊玲。谁知道事情却出乎意料。陈伊玲是参加复试的最后一

29、个人,唱的还是那两支歌,可是声音发涩,毫无光彩,听起来前后判若两人。是因为怯场、心慌,还是由于身体不适而影响声音?在座的人面面相觑,大家带着询问和疑惑的眼光望着她。虽然她掩饰不住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可是她通体是明朗、坦率的,使人信任的。她抱歉地对大家笑笑,飘然走了。苏林教授显然是大为生气了。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女孩子,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有成就的歌唱家的!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

30、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极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次。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如果问题在于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就是禀赋再好,也不能录取她!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苏林教授从秘书那里取来陈伊玲的报名单,在填着地址的那一栏上,他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线。报名表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这位声乐专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至少眼前这个姑娘的某些具

31、体情况,是这张简单的表格上看不到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也许这个人终生就和音乐分手了。她的天赋可能从此就被埋没。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第二天,苏林教授乘早上第一班电车出发,根据报名单上的地址,好不容易找到了在杨树浦的那条偏僻的马路,他进了弄堂,不由得吃了一惊。那弄堂里有些墙垣已经倾塌,烧焦的梁柱呈现一片可怕的黑色,断瓦残垣中间时而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所有这些说明了这条弄堂不仅受到台风破坏,而且显然发生过火灾。就在这瓦砾场上,11有些人大清早就在忙碌着清理什么。B11 苏林教授手持纸条,不知从何处找起,忽然听见对面的楼窗口,有一个孩子有事没事地张口唱着:“咪咿咿咿,吗啊啊啊”

32、,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苏林教授不禁微笑了:“这准是她的家!”他猜对了,那孩子就是陈伊玲的弟弟。B12 从孩子嘴里他知道: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弄堂里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弄堂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她复试的日子,她说了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B13 这就是全部经过。B14“瞧。她还在那儿忙着哪!”孩子向窗外扬了扬手说, “我叫她!我去叫她!”B15“不用了。请转告你姐姐,通过第二次考试,她已经被录

33、取了!”B16 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走得很快。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一个错误!这天早晨,有什么使人感动的东西充溢在他胸口,他想赶紧回去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1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初试艺惊四座复试令人失望教授调查原因救灾影响嗓音破格录取伊玲2 【A层级】第段中,描写窗外景色有什么作用?【考点十】描写了城市遭受台风袭击后一片狼藉的景象,为下文写陈伊玲因救灾而影响考试的情节埋下伏笔。3品读第段画线句,具体分析这个比喻句的妙处。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这个句子将陈伊玲比作春天早晨的一株小树,用小树的嫩绿形

34、容陈伊玲的服饰,用小树的亭亭玉立比喻年轻的陈伊玲美丽的身姿,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陈伊玲青春活泼、充满活力的形象。4第 B16 段, “苏林教授从陈伊玲家里出来” ,为何“走得很快”?【考点九】这个细节流露出苏林教授的激动与欣喜之情,因为他为陈伊玲的事迹所感动,急切地想把陈伊玲的故事告诉大家,同时表现了他为自己终于没有埋没人才而庆幸的心理。5 【A层级】请说说标题“第二次考试”的含义。 【考点八】包含两层意思:指陈伊玲参加的那次让评委失望的复试;指陈伊玲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表现,她在人生的考场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126这个故事塑造了两个人物,你认为谁是主角,为什么?陈伊玲是主角,因为文章的主题是赞美陈

35、伊玲纯朴善良、热心助人、乐于奉献的美好品质;文章的情节也是围绕陈伊玲展开的。二、(2018巴中)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父亲是一盏灯崔 立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原本,他们不该迷路。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 ”儿子玩得起兴,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 14 岁,正是贪玩的年纪。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到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

36、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乏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走在前面的父亲突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继续走吧。 ”儿子点点头,

37、两个人继续赶路。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13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原来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那次被什么东西绊倒了,扭伤了脚踝。那是儿子 14 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

38、么被判刑。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突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帮自己付的款呢?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儿子的声音哽咽,说:“爸”父亲说:“别想了,一家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

39、爸,14 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了吗?”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选自2017 年中国年度小小说 ,略有删改)1小说主要写了儿子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儿子(14 岁时)贪玩(在森林中)迷路,在父亲带领下走出森林。儿子无力还贷,父亲卖房帮助他走出困境。 2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考点十】(1)微弱的月色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到一星半点的灯光。14环境描写。渲染了森林的黑暗和恐怖,烘托了儿子害怕的心理。(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后内心的轻

40、松。(或:外貌描写。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带领儿子走出森林的艰辛。)3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 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了吗?”父亲没有回答。 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请说明理由。 【考点九】父亲没有看到灯光。父亲说看到了灯光,不过是对儿子的安慰。理由:父亲的身高只比儿子高半个头;从迷路到走到小木屋的漫长过程中,儿子多次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都是黑乎乎的;当父亲进小木屋时, “长舒了一口气” ,表明他心里一直没有底。 4 【A层级】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考点十一】示例:沉着镇定。面对困境,父亲并没有表现出惊慌,而是一直安慰儿子“别怕” “总会有办法的” 。充满智慧。迷路后

41、,父亲用善意的谎言“前面有灯光”激励着儿子跟着他走出森林。(意思对即可)5 【A层级】说说小说标题的含义。 【考点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在成长困境中的引领作用,如一盏灯,照亮并温暖儿子一路前行 ,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三、(2018攀枝花)阅读下文,完成题目。一碗热汤赵向辉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

42、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 ”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 “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15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给老伴

43、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您家住哪儿?”“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一、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 ”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

44、。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 2_000 元!”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 ”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 ”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 ”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 ”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

45、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我看出来了。 ”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 ”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 80 多岁16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

46、 年 5 期,有删改)1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第一次特别对待: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2 【A层级】文章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考点十】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或“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环境的寒冷和服务员、经理的热心形成对比,突出小说的主题。3老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

47、理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考点九】二、三等奖还未抽出,如果不继续抽奖,经理就食言了;写继续抽奖才能引出顾客看穿抽奖活动并放弃领奖的内容,表明顾客受到经理善心的感染,突出了善心的传递,深化了小说的主题。4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考点十二】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突出经理不想让客人看穿他刻意安排这次抽奖活动帮助老婆婆的心理,表现了经理的善良和机智。(言之有理即可)5 【A层级】依据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点。 【考点十一】为人实诚、本分;关爱老伴,有责任心;坚强乐观;要求不高,容易满足。四、(2019预测)阅读下文,完成题目。走进一棵白菜

48、的心里朱成玉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 ,在墙上埋头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喝声此起彼伏,把日子搅合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实的,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久一些。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17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不吆喝。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

49、点儿生气。问其缘由,是不允许他们在卖菜的地段卖菜。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我劝着他们, “看,你们家的白菜多好,每一棵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一会儿就能卖完。 ”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一种了。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棵白菜竟然还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