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主题专项练3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古代儒家思想.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194068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主题专项练3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古代儒家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主题专项练3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古代儒家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主题专项练3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古代儒家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主题专项练3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古代儒家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主题专项练3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古代儒家思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主题专项练 3 厚德载物趋时更新的古代儒家思想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皇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皇帝寿长 300 年”说成“影响后世 300 年”。这一现象表明( )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皇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皇帝寿长 300 年说成影响后世 300年”体现了一种相对合理的认知,即理性精神,故 A

2、项正确;材料“把皇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皇帝寿长 300 年说成影响后世 300 年”与儒家对待鬼神态度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重新解释”,与儒家的起源无关,故 C 项错误;君权神授是董仲舒的主张,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故 D 项错误。2.(2018 北京文综,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题干中孟子认为军事

3、征伐者会成为霸主,推行德治仁政的人才能称王,显然孟子认为统治者应为政以德,这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故 C 项正确。甲骨文中的“王”字象征军事征伐权力,而孟子主张的“王”是推行德治仁政的君主,二者本义明显不同,故 A 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故 B 项错误;宗法制度是指按照父系血缘关系进行权力和财产继承的制度,题干中孟子的观点并没有涉及这种制度,故 D 项错误。3.荀子不仅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还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这说明荀子( )A.清除了儒学中的迷信思想B.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C.接受了法家“人治”主张D.完善了儒家“德政”思想答案: B解析:

4、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中“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表明将人从天命的控制下解放,以人为中心,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4.汉元帝在做太子时,见其父汉宣帝所用的大臣多是一些精通法律的“文法吏”,便劝谏说:“陛下治国太偏重于刑法,应该起用儒生,实行德政。”汉宣帝勃然变色,斥责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当时( )A.统治者强调外儒内法B.儒法对立现象严重C.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D.以法治国趋势出现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汉代的治国思想。材料“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中

5、的霸道指的是法家思想,王道指的是儒家思想,材料体现了汉代治国思想强调外儒内法,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均不是材料强调的核心意思,故排除。5.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书(尚书)说。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这反映了汉代(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B.确立了司法审判独立性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根据材料“汉文帝除肉刑诏,所引用的就是书(尚书)说”中“书”代表的是儒家思想,“汉武帝亦使吕步舒(董仲舒的弟子)治淮南狱”说明当时的司法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故 A 项正确;材

6、料中并未提到司法审判与其他权力之间的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汉代的司法审判注重儒学,并非成为唯一依据,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孝治的观念,故 D 项错误。6.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 )A.儒学正统坚不可摧B.政治与伦理相结合C.君主皆为道德楷模D.宗法制度得以延续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材料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不涉及破坏、摧毁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以孝治天下”,体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纲领”体现的是政治关系,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的

7、德行,故 C 项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宗法血缘,故 D 项错误。7.“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这表明( )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三教在互补中呈现融合C.儒学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D.儒学发展一度出现困境3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而不是佛教,故 A 项错误;材料“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体现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与道教无关,因而不能体现三教融合,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材料“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体现了佛教对士大夫的影响,表明儒学发展一度出现困境

8、,故 D 项正确。8.(2018 天津文综,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儒家民本思想。“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均关系到“君之尊之存亡”,说明朱熹强调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君主统治的重要性,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影响君主统治存亡的因素,不是君主至尊的观念,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灭人欲”的主张,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朱熹的思想只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不是创新

9、,故 D 项错误。9.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曾被官方称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 )A.历史事件纷繁复杂,日久自然见真知B.思想观点复杂多变,愈争辩则愈明朗C.文献记载掺杂主观,史料考证极重要D.过去与现在相纠缠,历史解释显立场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朱熹的学说,之所以成为官学,是它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故 A 项错误;朱熹理学成为官学,与其本身真伪无必然关联,故 B 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朱熹理学被奉为官学,是经严密考证的结果,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朱熹生前“官方称为伪学”,朱熹死后“官方奉为儒学正宗”,前后矛盾,体现的是不同时期官方的

10、政治立场变化,故 D 项正确。10.(2018 浙江单科,7)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重建儒学信仰 人人都有良知 无私则无心 道德自我完善A. B.C. D.答案: D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出王阳明“致良知”主张的目的,故错误;“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说明人人都有良知,故正确;“无私则无心”是明朝李贽的思想主张,故错误;“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即通过“致良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故正确;D 项符合题意。411.李贽指出“咸以孔子之是非

11、为是非”,黄宗羲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从材料可以看出两人都( )A.否定君主专制B.具有批判精神C.提出新的社会设想D.站在新阶级立场上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朝中后期的“异端”思想家李贽抨击的主要是封建纲常伦理,但并不反对君主专制,故 A 项错误;通过材料不难看出,李贽批判的是孔子思想,而黄宗羲批判的是君主专制,故 B 项正确;李贽、黄宗羲两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都仅停留在表层,都未达到构建新社会的高度,故 C 项错误;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2.(2018 河南洛阳统测)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

12、,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由此可以推断( )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材料信息“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说明作者对理学持批评态度,故 B 项正确。当时理学仍是官方哲学,受到统治者重视,故 A 项错误;材料以“妇女态”来批判理学,C 项并非材料主旨,故错误;平日谈心性,临近危机时儒者“一死报君王”说明儒者的学说于治国无益,其死不值得称道,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5 分,

13、共 40 分) 13.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材料二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

14、,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1)根据材料一,分析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9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6 分)5(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学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加以说明。(10 分)参考答案: (1)

15、原因:门徒的游说;学者的坚持;孟子、荀子的发展。思想: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王道”“君舟民水”等。(2)主要特点: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秘色彩。影响:有利于加强君权;有利于国家统一。(3)途径: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相结合。说明: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

16、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5 分)参考答案: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示例: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这体现出了儒学家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12280-3-2002 en Rubber- or Plastic-Coated Fabrics Accelerated Ageing Tests Part 3 Environmental Ageing《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 加速老化试验 第3部分 环境老化》.pdf EN 12280-3-2002 en Rubber- or Plastic-Coated Fabrics Accelerated Ageing Tests Part 3 Environmental Ageing《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 加速老化试验 第3部分 环境老化》.pdf
  • EN 12281-2002 en Printing and business paper - Requirements for copy paper for dry toner imaging processes《印刷纸和商务用纸 干色粉成像工艺用复印纸的要求 代替ENV 12281-1996》.pdf EN 12281-2002 en Printing and business paper - Requirements for copy paper for dry toner imaging processes《印刷纸和商务用纸 干色粉成像工艺用复印纸的要求 代替ENV 12281-1996》.pdf
  • EN 12283-2002 en Printing and business paper - Determination of toner adhesion《印刷纸和商务用纸 调色剂粘性的测定 代替ENV 12283-1996》.pdf EN 12283-2002 en Printing and business paper - Determination of toner adhesion《印刷纸和商务用纸 调色剂粘性的测定 代替ENV 12283-1996》.pdf
  • EN 12284-2003 en 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eat pumps Valves Requirements testing and marking《冷却系统和加热泵 阀 要求 试验及标记》.pdf EN 12284-2003 en 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eat pumps Valves Requirements testing and marking《冷却系统和加热泵 阀 要求 试验及标记》.pdf
  • EN 12285-1-2003 en Workshop fabricated steel tanks - Part 1 Horizontal cylindrical single skin and double skin tanks for the underground storage of flammable and non-flammable wate.pdf EN 12285-1-2003 en Workshop fabricated steel tanks - Part 1 Horizontal cylindrical single skin and double skin tanks for the underground storage of flammable and non-flammable wate.pdf
  • EN 12285-1-2018 en Workshop fabricated steel tanks - Part 1 Horizontal cylindrical single skin and double skin tanks for the underground storage of flammable and nonflammable water.pdf EN 12285-1-2018 en Workshop fabricated steel tanks - Part 1 Horizontal cylindrical single skin and double skin tanks for the underground storage of flammable and nonflammable water.pdf
  • EN 12285-2-2005 en Workshop fabricated steel tanks - Part 2 Horizontal cylindrical single skin and double skin tanks for the aboveground storage of flammable and non-flammable wate.pdf EN 12285-2-2005 en Workshop fabricated steel tanks - Part 2 Horizontal cylindrical single skin and double skin tanks for the aboveground storage of flammable and non-flammable wate.pdf
  • EN 12288-2010 en Industrial valves - Copper alloy gate valves《工业阀门 铜合金闸阀》.pdf EN 12288-2010 en Industrial valves - Copper alloy gate valves《工业阀门 铜合金闸阀》.pdf
  • EN 12289-2005 en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ramic composit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 Determination of in-plane shear properties《高级工业陶瓷 环境温度下陶瓷组分的机械特性.pdf EN 12289-2005 en Advanced technical ceramics -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ramic composit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 Determination of in-plane shear properties《高级工业陶瓷 环境温度下陶瓷组分的机械特性.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